CN1959501A - 显示器件 - Google Patents

显示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59501A
CN1959501A CNA2006101433509A CN200610143350A CN1959501A CN 1959501 A CN1959501 A CN 1959501A CN A2006101433509 A CNA2006101433509 A CN A2006101433509A CN 200610143350 A CN200610143350 A CN 200610143350A CN 1959501 A CN1959501 A CN 19595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oid
display device
light transmissive
transmissive substrate
transmi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433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谷哲二
惠木勇司
西毅
森谷幸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59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95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6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for producing polarisation effects, e.g. by a surface with polarizing properties or by an additional polariz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 G02F1/139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the birefringence of the liquid crystal being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e.g. ECB-, DAP-, HAN-, PI-LC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1Diffusing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比度被提高的显示器件。通过将堆叠的偏振片互相配置得成为正交尼科耳状态,可以提高显示器件的对比度。堆叠的偏振片以平行尼科耳的状态被重叠地设置在具有透光性的绝缘衬底的外面。当偏振片共计为四个或五个时,对比度成为最高值。

Description

显示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了提高对比度的显示器件的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比传统的显像管薄得多且轻的显示器件,即所谓的平面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的研究开发不断发展。作为平面显示器,以液晶元件作为显示元件的液晶显示器件、具有自发光元件的发光器件、利用电子射线的FED(场致发射显示器)等竞相出现。为了提高附加价值并与其他产品区别,要求平面显示器实现低耗电量化、高对比度化。
通常,在液晶显示器件中,在两个衬底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偏振片,以维持对比度。随着对比度的提高,可以进行良好的黑显示,因此当在如家庭影院那样的暗室里观赏影像时,可以提供高显示质量。
例如,为了改善由于偏振片的偏振度不足以及偏振度分布而发生的显示的不均匀性以及对比度,提出了一种结构,即在液晶元件的可见一侧的衬底的外侧设置第一偏振片,在与可见一侧相对的衬底的外侧设置第二偏振片,并且设置第三偏振片。设置该第三偏振片是为了当将来自设置在该衬底一侧的辅助光源的光通过第二偏振片偏振而通过液晶元件时,提高其偏振度(参见专利文件1)。
[专利文件1]国际专利申请公开00/348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对提高对比度的要求仍然有,而且正在进行提高液晶显示器件的对比度的研究。此外,还有高偏振度的偏振片价格昂贵的问题。
鉴于上述的问题,在本发明中,在互相相对地配置的透光衬底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偏振片。多个偏振片可以为具有叠层结构的偏振片,并可以在堆叠的偏振片和衬底之间具有波片、相位差板。
下面,将示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一种显示器件,其包括:夹持在互相相对地配置的第一透光衬底以及第二透光衬底之间的显示元件;以及,在第一透光衬底或第二透光衬底的外侧堆叠的偏振片,其中,堆叠的偏振片被配置得使相互的吸收轴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为一种显示器件,其包括:夹持在互相相对地配置的第一透光衬底以及第二透光衬底之间的显示元件;以及,分别在第一透光衬底以及第二透光衬底的外侧堆叠的偏振片,其中,堆叠的偏振片被配置得使相互的吸收轴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并且将层叠在第一透光衬底的外边的偏振片的吸收轴和层叠在第二透光衬底的外边的偏振片的吸收轴配置得成为正交尼科耳状态。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为一种显示器件,其包括:夹持在互相相对地配置的第一透光衬底以及第二透光衬底之间的显示元件;设置在第一透光衬底或第二透光衬底的内侧的颜色滤光片;以及分别堆叠在第一透光衬底以及第二透光衬底的外侧的偏振片,其中,堆叠的偏振片被配置得使相互的吸收轴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并且将层叠在第一透光衬底的外边的偏振片的吸收轴和层叠在第二透光衬底的外边的偏振片的吸收轴配置得成为正交尼科耳状态。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为一种显示器件,其包括:夹持在互相相对地配置的第一透光衬底以及第二透光衬底之间的显示元件;分别在第一透光衬底的外侧以及第二透光衬底的外侧堆叠的偏振片,其中,堆叠的偏振片被配置得使相互的吸收轴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并且将层叠在第一透光衬底的外边的偏振片的吸收轴和层叠在第二透光衬底的外边的偏振片的吸收轴配置得成为正交尼科耳状态,当将上述层叠在第一透光衬底的外边的偏振片和层叠在第二透光衬底的外边的偏振片配置得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时的透过率变化比当将上述层叠在第一透光衬底的外边的偏振片和层叠在第二透光衬底的外边的偏振片配置得成为正交尼科耳状态时的透过率变化大。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为一种显示器件,其包括:夹持在互相相对地配置的第一透光衬底以及第二透光衬底之间的显示元件;在第一透光衬底的外侧以及第二透光衬底的外侧堆叠的偏振片,其中,堆叠的偏振片被配置得使相互的吸收轴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并且将层叠在第一透光衬底的外边的偏振片的吸收轴和层叠在第二透光衬底的外边的偏振片的吸收轴配置得成为正交尼科耳状态。当将上述层叠在第一透光衬底的外边的偏振片和层叠在第二透光衬底的外边的偏振片配置得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时的透过率和当将上述层叠在第一透光衬底的外边的偏振片和层叠在第二透光衬底的外边的偏振片配置得成为正交尼科耳状态时的透过率的比值比当将设置有在第一透光衬底的外边的单层的偏振片和设置有在第二透光衬底的外边的单层的偏振片配置得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时的透过率和将设置有在第一透光衬底的外边的单层的偏振片和设置有在第二透光衬底的外边的单层的偏振片配置得成为正交尼科耳状态时的透过率的比值高。
在本发明中,接触地提供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以用作堆叠的偏振片。
在本发明中,显示元件为液晶元件。
通过设置多个偏振片这样的简便的结构,可以提高显示器件的对比度。
附图说明
图1A和1B为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件的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件的截面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件的截面图;
图4A至4C为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件的方块图;
图5A至5D为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件具有的照明工具的图;
图6A和6B为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件的模式的图;
图7A和7B为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件的模式的图;
图8A和8B为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件的模式的图;
图9A和9B为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件的模式的图;
图10A和10B为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件的模式的图;
图11为表示测定系统的图。
本发明的选择图为图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所属领域的普通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一个事实,就是本发明能够以多个不同方式而实施,其方式和详细内容可以被变换为各种各样的形式,而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及其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应该被解释为仅限定在以下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中。注意,在为说明实施方式的所有附图中,对共同部分和具有相似的功能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反复地说明。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说明本发明的显示器件的概念。
在图1A中示出设置有叠层结构的偏振片的显示器件的截面图,在图1B中示出该显示器件的透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液晶显示器件为例而说明。该液晶显示器件具有液晶元件作为显示元件。
如图1A所示,在互相相对地配置的第一衬底101以及第二衬底102之间夹持具有液晶元件的层100。该衬底为具有透光性的绝缘衬底(以下,也写为透光衬底)。例如,可以使用钡硼硅酸盐玻璃或铝硼硅酸盐玻璃等的玻璃衬底、石英衬底等。另外,可以适用由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醚砜(PES)为代表的塑料或丙烯酸等的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而构成的衬底。
在衬底的外侧,即在与具有液晶元件的层不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堆叠的偏振片。第一衬底101一侧设置有第一偏振片103、第二偏振片104,第二衬底102一侧设置有第三偏振片105、第四偏振片106。
这些偏振片可以由周知的材料而形成,例如可以使用如下的结构,即从衬底一侧将附着层、TAC(三醋酸纤维素)、PVA(聚乙烯醇)和碘的混合层、以及TAC依次堆叠的结构。通过PVA(聚乙烯醇)和碘的混合层,可以控制偏振度。此外,根据偏振片的形状,有时也将其称为偏振膜。
如图1B所示,将第一偏振片103的吸收轴和第二偏振片104的吸收轴堆叠得平行。将这种平行状态称为平行尼科耳状态。同样,将第三偏振片105的吸收轴和第四偏振片106的吸收轴堆叠得平行,即平行尼科耳状态。将这种在一侧堆叠的偏振片和在另一侧堆叠的偏振片配置得使其吸收轴互相正交。将这种正交状态称为正交尼科耳状态。
注意,在偏振片的特性上,在与吸收轴正交的方向有透过轴。因此,在透过轴互相被配置得平行的情况下,也可以称为平行尼科耳状态。此外,在透过轴互相被配置得正交的情况下,也可以称为正交尼科耳状态。
如此,通过使偏振片相互的吸收轴为平行尼科耳状态地进行堆叠,可以减少吸收轴方向的漏光。而且,通过将在一侧堆叠的偏振片和在另一侧堆叠的偏振片配置得成为正交尼科耳状态,跟将在一侧的单层的偏振片和在另一侧的单层的偏振片配置得成为正交尼科耳状态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漏光。因此,可以提高显示器件的对比度。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说明液晶显示器件的具体结构。
在图2中,示出设置有叠层结构的偏振片的液晶显示器件的截面图。
液晶显示器件包括像素部分205以及驱动电路部分208。在像素部分205以及驱动电路部分208中,在衬底301上设置有基底膜302。作为衬底301,可以适用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绝缘衬底。此外,通常担心由合成树脂形成的衬底比其他衬底的耐热温度低,但是通过在使用耐热性高的衬底的制造步骤之后进行转置,而也可以采用由合成树脂形成的衬底。
在像素部分205中中间夹基底膜302而设置有成为开关元件的晶体管。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该晶体管使用薄膜晶体管(TFT),而将它称为开关TFT303。TFT可以以多个方法来制作。例如作为激活层,适用结晶性半导体膜。在结晶性半导体膜上中间夹栅绝缘膜而设置有栅极。可以用该栅极而对该激活层添加杂质元素。如此,通过使用栅极而进行杂质元素的添加,就没必要形成用于杂质元素的添加的掩模。栅极可以为单层构造或叠层构造。杂质区通过控制其浓度,可以成为高浓度杂质区和低浓度杂质区。如此,将具有低浓度杂质区的TFT称为LDD(轻掺杂漏区)结构。此外,低浓度杂质区可以与栅极重叠地形成,而将这种TFT称为GOLD(栅极重叠轻掺杂漏区)结构。在图2中,示出具有GOLD结构的开关TFT303。此外,通过对杂质区使用磷(P)等,使开关TFT303的极性成为n型。当要使开关TFT303的极性成为p型时,可以添加硼(B)等。然后,形成覆盖栅极等的保护膜。通过混入保护膜中的氢元素,可以使结晶性半导体膜的悬浮键终结。再者,为了提高平坦性,也可以形成层间绝缘膜305。作为层间绝缘膜305,可以使用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它们的叠层结构。然后,在层间绝缘膜305、保护膜、栅绝缘膜中形成开口部分,而形成与杂质区连接的布线。这样可以形成开关TFT303。注意,本发明不局限于开关TFT303的结构。
然后,形成与布线连接的像素电极306。
另外,与开关TFT303同时可以形成电容元件304。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与栅极同时形成的导电膜、保护膜、层间绝缘膜305以及像素电极306的叠层体形成电容元件304。
此外,通过使用结晶性半导体膜,可以将像素部分和驱动电路部分在相同衬底上形成为一体。在此情况下,像素部分的晶体管和驱动电路部分208的晶体管被同时形成。由于用于驱动电路部分208的晶体管构成CMOS电路,所以称为CMOS电路354。构成CMOS电路354的TFT可以采用与开关TFT303同样的结构。另外,代替GOLD结构可以使用LDD结构,因此不一定必须采用同样的结构。
形成覆盖像素电极306的定向膜308。对定向膜308进行研磨。这种研磨在为特定的液晶形态时有可能不进行。例如当液晶为垂直定向(VA)形态时,也可以不进行研磨。
接着准备相对衬底320。在相对衬底320的内侧,即在与液晶接触的一侧可以设置有颜色滤光片322以及黑矩阵(BM)324。它们可以用周知的方法而制作,但是如果通过滴落指定材料的液滴喷出法(作为代表,喷墨法)来形成,就可以避免材料的浪费。颜色滤光片322等配置在没有设置有开关TFT303的区域中。即,与光的透过区域就是开口区域相对地设置颜色滤光片322。注意,在液晶显示器件为全彩色显示的情况下,可以由呈现红色(R)、绿色(G)、蓝色(B)的材料形成颜色滤光片等,而在采用单色显示的情况下,可以由至少呈现一个颜色的材料而形成。液晶元件为通过一对电极之间的电压可以改变液晶定向的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它指的是像素电极306、相对电极323和这些之间的液晶层。
注意,当在背光灯中配置RGB的二极管(LED)等,并采用通过时间分割而进行彩色显示的逐次加色混合法(successive additivecolor mixing method)(场序制方式)时,有不设置颜色滤光片的情况。为了减少由开关TFT303和CMOS电路354的布线引起的外光反射而设置黑矩阵324。因此,与开关TFT303或CMOS电路354重叠地设置黑矩阵324。注意,也可以与电容元件304重叠地形成黑矩阵324。这是因为,可以防止由构成电容元件304的金属膜引起的反射的缘故。
然后,设置相对电极323、定向膜326。并对定向膜326进行研磨。这种研磨在为特定的液晶形态时有可能不进行。例如在垂直定向形态时,也可以不进行研磨。
注意,作为TFT具有的布线、栅极、像素电极306、相对电极323可以从铟锡氧化物(ITO)、在氧化铟中混合了氧化锌(ZnO)的IZO(氧化铟锌)、在氧化铟中混合了氧化硅(SiO2)的导电材料、有机铟、有机锡、钨(W)、钼(Mo)、锆(Zr)、铪(Hf)、钒(V)、铌(Nb)、钽(Ta)、铬(Cr)、钴(Co)、镍(Ni)、钛(Ti)、白金(Pt)、铝(Al)、铜(Cu)等的金属,其合金和其金属氮化物中选择。
使用密封材料328将这种相对衬底320与衬底301贴在一起。可以使用分配器等在衬底301或相对衬底320上描画密封材料328。另外,为了保持衬底301和相对衬底320的间隔,在像素部分205、驱动电路部分208的一部分设置隔离物325。隔离物325具有柱状或球状的形状。
在这样贴在一起的衬底301和相对衬底320之间注入液晶311。当注入液晶时,可以在真空中进行该步骤。另外,液晶311可以通过注入法以外的方法而形成。例如,也可以在滴下液晶311后将相对衬底320与衬底301贴在一起。这种滴下法可以在处理难适用注入法的大型衬底的情况下适用。
液晶311具有液晶分子,通过像素电极306和相对电极323而控制液晶分子的倾斜。具体地说,通过施加于像素电极306和相对电极323的电压而控制液晶分子的倾斜。当进行这种控制时,使用设置在驱动电路部分208中的控制电路。注意,控制电路不一定形成在衬底301上,也可以使用通过连接端子310连接的电路。此时,为了与连接端子310连接,可以使用具有导电性微粒子的各向异性导电膜。另外,连接端子310的一部分与相对电极323导通,可以使相对电极323的电位为公共电位。例如可以使用凸块337而取得导通。
接着说明背光灯单元352的结构。背光灯单元352包括:发出荧光的光源331、灯光反射器332、导光板335、扩散板336以及反射板334。其中,作为所述发出荧光的光源331,有冷阴极管、热阴极管、二极管、无机EL、有机EL;所述灯光反射器332高效率地将荧光导入到导光板335;所述导光板335在全反射荧光的同时将光引导到整个面;所述扩散板336减少明亮度的不均匀;所述反射板334将泄漏到导光板335的下面的光再利用。
用于调整光源331的亮度的控制电路连接到背光灯单元352。通过来自控制电路的信号供给,可以控制光源331的亮度。
另外,在衬底301和背光灯单元352之间设置有堆叠的偏振片316,在相对衬底320上也设置有堆叠的偏振片321。还可以在具有相位差膜的情况下堆叠偏振片316、321,并与衬底301、相对衬底320分别粘结。
通过在这种液晶显示器件中设置有堆叠的偏振片,因为跟单层的偏振片时相比黑显示的透过率的减少大于白显示,所以可以提高对比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具有液晶元件的显示器件而说明,但是也可以适用于具有自发光元件的发光器件。在发光器件中的显示元件为通过一对电极之间的电压或电流而控制发光的元件,它指的是阳极、阴极和位于这两者之间的发光层等。当在发光器件中,使用双方都为透明衬底的相对的一对衬底而将光向两个方向发光的结构时,在该衬底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堆叠的偏振片而可以提高对比度。发光器件的动画响应速度比液晶显示器件快,并可以使它成为更薄型化了的显示器件。
此外,通过组合偏振片和相位差板,可以具有广视野角化或防止圆偏振片引起的反射的作用。本发明以堆叠的偏振片为其特征,即使采用在偏振片和衬底之间设置有相位差板的结构,也可以提高对比度。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具有叠层结构的偏振片,但是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使用具有非晶体半导体膜的TFT的液晶显示器件进行说明。
在图3中,说明一种液晶显示器件的结构,该液晶显示器件包括使用非晶体半导体膜作为开关用元件的晶体管(以下称为非晶体TFT)的。在像素部分205中设置有由非晶体TFT构成的开关TFT303。非晶体TFT可以由周知的方法形成,例如在沟道蚀刻型的情况下,在基底膜302上形成栅极,然后覆盖栅极地形成栅绝缘膜、非晶体半导体膜、n型半导体膜、源极以及漏极。使用源极以及漏极在n型半导体膜中形成开口部分。此时,因为还除去非晶体半导体膜的一部分,所以将该TFT称为沟道蚀刻型。然后形成保护膜,就可以形成非晶体TFT。另外,非晶体TFT也有沟道保护型,就是当使用源极以及漏极在n型半导体膜中形成开口部分时,设置保护膜以使非晶体半导体膜不被除去。其他结构可以为与沟道蚀刻型相同。
然后,与图2同样,形成定向膜308,并对该定向膜308进行研磨。这种研磨在为特定的液晶形态时有时不进行。例如,在垂直定向形态时,也可以不进行研磨。
另外,与图2同样,准备相对衬底320,并用密封材料328将相对衬底320与衬底301粘在一起。通过在这两个衬底之间封入液晶311,而可以形成液晶显示器件。
此外,与图2同样,在衬底301和背光灯单元352之间设置有堆叠的偏振片316,并在相对衬底320上也设置有堆叠的偏振片321。还可以在具有相位差膜的情况下堆叠偏振片316、321,并与衬底301、相对衬底320分别粘结。
这样在使用非晶体TFT作为开关TFT303而形成液晶显示器件的情况下,考虑工作性能,可以将由硅片形成的IC421作为驱动器安装到驱动电路部分208上。例如,通过使用具有导电性微粒子422的各向异性导电体而连接IC421具有的布线和连接于开关TFT303的布线,可以供给控制开关TFT303的信号。注意,IC的安装方法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引线键合方法而安装。
另外,IC还可以通过连接端子310与控制电路连接。此时,为了与连接端子310连接,可以使用具有导电性微粒子422的各向异性导电膜。
因为其他结构与图2同样,所以省略说明。
通过在这种液晶显示器件中设置有堆叠的偏振片,因为跟单层的偏振片时相比黑显示的透过率的减少大于白显示,所以可以提高对比度。
实施方式4
作为液晶显示器件的液晶的驱动方法,有与衬底垂直地施加电压的垂直电场方式以及与衬底平行地施加电压的横向电场方式。本发明的设置有多个偏振片的结构,既可以适用垂直电场方式又可以适用横向电场方式。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将本发明的堆叠的偏振片适用于各种液晶形态的方式。
首先,在图6A和6B中示出扭转向列形态的液晶显示器件的模式图。
与图1A同样,在互相相对地配置的第一衬底101以及第二衬底102之间,夹持具有液晶元件的层100。而且,在第一衬底101一侧设置有第一偏振片103、第二偏振片104,在第二衬底102一侧设置有第三偏振片105、第四偏振片106。第一偏振片103、第二偏振片104被配置得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第三偏振片105、第四偏振片106也被配置得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第一偏振片103和第三偏振片105被配置得成为正交尼科耳。在第一衬底101、第二衬底10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108、第二电极109。而且,将与背光灯的相反一侧,即显示面一侧的电极,例如第二电极109形成为至少具有透光性。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器件中,在常亮态模式的情况下,当对第一电极108以及第二电极109施加电压(称为垂直电场方式)时,就如图6A所示,进行黑色显示。此时,液晶分子就成为纵排的状态。于是,来自背光灯的光不能穿过衬底而成为黑色显示。
而且如图6B所示,当对在第一电极108和第二电极109之间不施加电压时,成为白色显示。此时,液晶分子横着排,成为在平面内扭歪的状态。结果,来自背光灯的光可以穿过设置有堆叠的偏振片的衬底而进行规定的图像显示。此时,通过设置颜色滤光片,可以进行全彩色显示。颜色滤光片可以设置在第一衬底101一侧或第二衬底102一侧中的任一侧。
作为用于扭转向列形态的液晶材料,可以使用周知的材料。
在图7A和7B中示出垂直定向形态的液晶显示器件的模式图。垂直定向形态为当没有电场时液晶分子被定向得与衬底垂直的形态。
与图6A和6B同样,在第一衬底101以及第二衬底10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108、第二电极109。而且,将与背光灯的相反一侧,即显示面一侧的电极,例如第二电极109形成为至少具有透光性。第一偏振片103和第二偏振片104被配置得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第三偏振片105和第四偏振片106也被配置得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而第一偏振片103和第三偏振片105被配置得成为正交尼科耳状态。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器件中,当对第一电极108以及第二电极109施加电压(垂直电场方式)时,就如图7A所示,成为进行白色显示的接通(ON)状态。此时,液晶分子成为横排的状态。于是,来自背光灯的光可以穿过设置有堆叠的偏振片的衬底而进行规定的图像显示。此时,通过设置颜色滤光片,可以进行全彩色显示。颜色滤光片可以设置在第一衬底101一侧和第二衬底102一侧中的任一侧。
而且如图7B所示,当在第一电极108以及第二电极109之间不施加电压时,成为黑色显示,即不接通(OFF)的状态。此时,液晶分子成为纵排的状态。结果,来自背光灯的光不能穿过衬底,而成为黑色显示。
如此,在不接通的状态时,液晶分子在与衬底垂直的方向立起,而成为黑显示,并且在接通状态时,液晶分子在与衬底水平的方向卧倒,而成为白显示。因为在不接通的状态时液晶分子立起,所以被偏振的来自背光灯的光不受液晶分子的双折射的影响而穿过元件,而可以用相对衬底一侧的偏振片完全遮断。因此,通过设置堆叠的偏振片,可以期待进一步的对比度的提高。此外,也可以将本发明的堆叠的偏振片适用于液晶被定向得对称的多像限垂直配向(MVA)形态。
作为用于垂直定向或多像限垂直配向的液晶材料,可以使用周知的材料。
在图8A和8B中,示出光学补偿弯曲(OCB)形态的液晶显示器件的模式图。在光学补偿弯曲形态中,在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定向形成光学性补偿状态,这称为弯曲定向。
与图6A和6B同样,在第一衬底101以及第二衬底10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108、第二电极109。而且,将与背光灯的相反一侧,即显示面一侧的电极,例如第二电极109形成为至少具有透光性。第一偏振片103和第二偏振片104被配置得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第三偏振片105和第四偏振片106也被配置得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而第一偏振片103和第三偏振片105被配置得成为正交尼科耳状态。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器件中,当对第一电极108以及第二电极109施加电压时(垂直电场方式),如图8A所示,进行黑色显示。此时,液晶分子就成为纵排的状态。结果,来自背光灯的光不能穿过衬底,而成为黑色显示。
而且如图8B所示,当对第一电极108以及第二电极109之间不施加电压时,成为白色显示。此时,液晶分子成为以弯曲的弓状而排列的状态。结果,来自背光灯的光能够穿过设置有堆叠的偏振片的衬底,而进行规定的图像显示。此时,通过设置颜色滤光片,可以进行全彩色显示。颜色滤光片可以设置在第一衬底101一侧和第二衬底102一侧中的任一侧。
在这种光学补偿弯曲形态中,通过用堆叠的偏振片对在液晶层中发生的双折射进行补偿,不但可以实现广视野角,而且当然可以提高对比度。
在图9A和9B中,示出平面内切换形态的液晶显示器件的模式图。平面内切换形态为这样一种形态,其中液晶分子相对于衬底不断地在平面内旋转,而且为只将电极设置在衬底的一侧上的横向电场方式。
平面内切换形态的特征在于通过设置在一个衬底上的一对的电极而控制液晶。因此,在第二衬底102上设置有一对的电极111、112。一对的电极111、112分别可以具有透光性。第一偏振片103和第二偏振片104被配置得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第三偏振片105和第四偏振片106也被配置得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第一偏振片103和第三偏振片105被配置得成为正交尼科耳状态。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器件中,当对一对的电极111、112施加电压时,如图9A所示,就成为进行白色显示的接通状态。而且,来自背光灯的光能够穿过设置有堆叠的偏振片的衬底,而进行规定的图像显示。此时,通过设置颜色滤光片,可以进行全彩色显示。颜色滤光片可以设置在第一衬底101一侧和第二衬底102一侧中的任一侧。
而且如图9B所示,当对一对的电极111、112之间不施加电压时,成为黑显示,即不接通的状态。此时,液晶分子成为沿研磨的方向排列的状态。结果,来自背光灯的光不能穿过衬底,而成为黑色显示。
作为用于平面内切换形态的液晶材料,可以使用周知的材料。
当将本发明的堆叠的偏振片适用于垂直电场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时,可以进行更高的对比度的显示。这种垂直电场方式适合于在室内使用的用于计算机的显示器件和大型电视机。
此外,当将本发明的堆叠的偏振片适用于横向电场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时,不但会拥有广视野角,而且还可以进行高对比度的显示。这种横向电场方式适合于能够搬运的显示器件。
注意,本发明在FLC(铁电性液晶)形态、AFLC(反铁电性液晶)形态中也可以适用。
在图10A和10B中示出FLC形态以及AFLC形态的液晶显示器件的模式图。
与图6A和6B同样,在第一衬底101以及第二衬底102上分别设置第一电极108、第二电极109。而且,将与背光灯的相反一侧,即显示面一侧的电极,如第二电极109形成为至少具有透光性。第一偏振片103和第二偏振片104被配置得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第三偏振片105和第四偏振片106也被配置得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第一偏振片103和第三偏振片105被配置得成为正交尼科耳状态。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器件中,当对第一电极108以及第二电极109施加电压(称为垂直电场方式)时,如图10A所示,进行黑色显示。此时,液晶分子成为横排的状态。而且,来自背光灯的光不能穿过衬底而成为黑色显示。
而且,如图10B所示,当对第一电极108和第二电极109之间不施加电压时,成为白色显示。此时,液晶分子成为以跟施加电压时不同的角度而横排的状态。结果,来自背光灯的光可以穿过设置有堆叠的偏振片的衬底,而进行规定的图像显示。此时,通过设置颜色滤光片,可以进行全彩色显示。颜色滤光片可以设置在第一衬底101一侧和第二衬底102一侧中的任一侧。
作为用于FLC形态以及AFLC形态的液晶材料,可以使用周知的材料。
此外,本发明可以适用于旋光方式、散射方式、双折射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或将偏振片配置在衬底的两侧的显示器件。
实施方式5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背光灯的结构。背光灯作为具有光源的背光灯单位而被设置在显示器件中。为了效率好地散射光,背光灯单位的光源由反射板围绕。
如图5A所示,背光灯单元252可以使用冷阴极管401作为光源。另外,为了使来自冷阴极管401的光高效反射,可以设置灯光反射器332。冷阴极管401大多使用于大型显示器件。这是因为来自冷阴极管的亮度的强度的缘故。因此,具有冷阴极管的背光灯单元可以使用于个人计算机的显示器。
如图5B所示,背光灯单元252可以使用二极管(LED)作为光源。例如,将发白色光的二极管(W)402以规定间隔配置。另外,为了高效反射来自二极管(W)402的光,可以设置灯光反射器332。
此外,如图5C所示,背光灯单元252可以使用RGB各色的二极管(LED)403、404、405作为光源。通过使用RGB各色的二极管(LED)403、404、405,与只使用发白色光的二极管(W)402相比,可以提高颜色再现性。另外,为了高效反射来自RGB各色的二极管(LED)403、404、405的光,可以设置灯光反射器332。
再者,如图5D所示,在使用RGB各色的二极管(LED)403、404、405作为光源时,没必要使它们的数量和配置相同。例如,也可以配置多个使用发光强度低的颜色(例如绿色)的二极管。
再者,也可以组合发白色光的二极管(W)402、RGB各色的二极管(LED)403、404、405而使用。
注意,在具有RGB各色的二极管的情况下,当适用场序制方式时,通过按照时间将二极管依次点灯而可以进行彩色显示。
当使用二极管时,因为其亮度高,所以适应于大型显示器件。此外,由于RGB各色的彩色纯度好,从而跟冷阴极管相比在颜色再现性上优越。而且由于可以减少配置面积,从而当将二极管适用于小型显示器件时,可以谋求实现窄边框化。
此外,没必要一定将光源作为在图5A至5D所示的背光灯单元而配置。例如,在将具有二极管的背光灯安装在大型显示器件时,二极管可以配置在该衬底的背面。此时,RGB各色的二极管维持规定的间隔,可以将RGB各色的二极管依次配置。通过配置二极管,可以提高颜色再现性。
通过将堆叠的偏振片设置在这种使用背光灯的显示器件,可以提供对比度高的图像。特别是具有二极管的背光灯适用于大型显示器件,通过提高大型显示器件的对比度,即使在暗处也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图像。
实施方式6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液晶显示器件具有的各电路等的工作。
在图4A至4C中示出液晶显示器件的像素部分205以及驱动电路部分208的系统框图。
像素部分205具有多个像素,在信号线212和扫描线210的交点设置有开关元件。通过开关元件可以控制用于控制液晶分子的倾斜的电压的施加。如此,将在各交点设置有开关元件的结构称为有源型。本发明的像素部分并不局限于这种有源型,也可以具有无源型的结构。无源型在各像素中没有开关元件,所以制作步骤简便。
驱动电路部分208具有控制电路202、信号线驱动电路203、扫描线驱动电路204。控制电路202具有按照像素部分205的显示内容进行灰度控制的功能。因此,控制电路202将依据图像信号201而产生的信号输入到信号线驱动电路203以及扫描线驱动电路204中。然后,当依据扫描线驱动电路204,通过扫描线210而选择开关元件时,就对选择了的交点的像素电极施加电压。该电压的值取决于从信号线驱动电路203通过信号线212而被输入的信号。
再者,在控制电路202中产生控制供给于照明工具206的电力的信号,而且该信号被输入到照明工具206的电源207。照明工具可以使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示的背光灯单元。注意,照明工具除了背光灯以外,还有前灯(front light)。前灯为板状的灯单位,它被安装在像素部分的前面一侧,而且由照射整体的光发射体以及导光体而构成。使用这种照明工具,可以以低耗电量且均匀地照射像素部分。
如图4B所示,扫描线驱动电路204具有作为移位寄存器241、电平转移电路242、缓冲243起作用的电路。选通开始脉冲(GSP)、选通时钟信号(GCK)等的信号被输入到移位寄存器241中。注意,本发明的扫描线驱动电路并不局限于图4B所示的结构。
此外,如图4C所示,信号线驱动电路203具有作为移位寄存器231、第一锁存器232、第二锁存器233、电平移动器234、缓冲235起作用的电路。作为缓冲235起作用的电路为具有放大弱信号的功能的电路,而且它具有运算放大器等。对移位寄存器231输入开始脉冲(SSP)或时钟信号(SCK)等信号,对第一锁存器232输入视频信号等数据(DATA)。在第二锁存器233中可以暂时保持锁存(LAT)信号,并且将该信号一齐输入到像素部分205中。将这称为线顺序驱动。因此,如果是进行点顺序驱动而不是不进行线顺序驱动的像素,就不需要第二锁存器。如此,本发明的信号线驱动电路并不局限于图4C所示的结构。
这种信号线驱动电路203、扫描线驱动电路204、像素部分205可以由设置在相同衬底上的半导体元件而形成。可以使用设置在玻璃衬底上的薄膜晶体管而形成半导体元件。在此情况下,可以将结晶性半导体膜适用于半导体元件(参照上述实施方式2)。因为结晶性半导体膜的电特性,特别是其迁移率高的电特性,所以它可以构成驱动电路部分具有的电路。此外,也可以通过使用IC(集成电路)芯片作为信号线驱动电路203和扫描线驱动电路204安装在衬底上。在此情况下,可以将非晶体半导体膜适用于像素部分的半导体元件(参照上述实施方式3)。
在这种液晶显示器件中,通过设置堆叠的偏振片,而可以提高对比度。即,通过使用堆叠的偏振片,可以提高来自照明工具的光的对比度。该照明工具由控制电路而被控制。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使用了偏振片的实验以及其结果。
首先进行了当使用堆叠的偏振片时,跟通常的偏振片相比,对比度提高的实验。如图11所示,在背光灯(BL)上配置偏振片(Pol),并用亮度色度计BM5A测定透过光。使用NPF-EG1425DU(日东电工社)作为偏振片,并使背光灯的面积为3cm×5cm。
在表1中示出偏振片的配置条件以及透过率的结果。
表1
  条件   配置   A   B[%]   C[%]   D
  1   BL   0
  2   BLPol   1
  3   BLPol*Pol   2   88   1851
  4   BLPolPol*Pol   3   88   72   2276
  5   BLPolPol*PolPol   4   88   15   13702
  6   BLPolPolPol*PolPol   5   88   71   16941
  7   BLPolPolPol*PolPolPol   6   88   140   10614
  8   BLPolPolPolPol*PolPolPol   7   88   100   9386
  9   BLPolPolPolPol*PolPolPolPol   8   88   100   8257
BL:背光灯,Pol:偏振片
A:偏振片的数量
B:在平行状态下的透过率的变化率
C:在正交状态下的透过率的变化率
D:平行状态的透过率/正交状态的透过率
如表1所示,作为条件1至9将偏振片的数量从0个依次增加至8个。作为具体的偏振片的配置方法,例如作为条件2在背光灯一侧配置偏振片,然后作为条件3在可见一侧配置偏振片。在表1的配置栏中记载有详细的配置。此时,将偏振片以贴在玻璃衬底上的状态而堆叠。注意,玻璃衬底的透过率高,但并不影响本实验的结果。
在本实验中,当如条件2那样配置一个偏振片时,来自背光灯的透过率成为二分之一(50%)。普遍知道,当配置了偏振片时,透过率会下降。
因为条件3以后,偏振片的数量为两个或更多,所以测定了平行状态(平行尼科耳状态)的亮度和正交状态(正交尼科耳状态)的亮度,并分别算出透过率。这种平行状态、正交状态指的是在表1的配置栏中,在*一侧的偏振片的吸收轴和在*的另一侧的偏振片的吸收轴为平行状态的情况,以及在*一侧的偏振片的吸收轴和在*的另一侧的偏振片的吸收轴为正交状态的情况。其表示每增加一个偏振片时的透过率的减少(或者,增加),即,表示相对于在紧之前的条件下的透过光量的透过率(在本说明书中,也称为透过率(%)的变化)。在平行状态下用偏振片的数量为两个或更多的条件3表示其结果,而且在正交状态下用偏振片的数量为三个或更多的条件4表示其结果。
此外,作为当使背光灯的亮度为100%的平行状态的透过率和正交状态的透过率的比值(平行状态的透过率/正交状态的透过率),在偏振片的数量为两个或更多的条件3以后示出结果。注意,平行状态的透过率和正交状态的透过率的比值与在显示器件中进行白色显示的状态和进行黑色显示的状态的亮度的比值相关。因此,平行状态的透过率和正交状态的透过率的比值也可以被评价为对比度。
从表1的结果可以知道如下的事实,即随着偏振片的增加,平行状态的透过率和正交状态的透过率的比值逐渐高起来,并且以五个偏振片时为分界而减少。就是说,当偏振片为四个以及五个时,平行状态的透过率和正交状态的透过率的比值变高。
此外,有个担忧是随着偏振片的堆叠,透过率也逐渐降低,并且当将其适用于显示器件,会使整体成为昏暗的显示。然而,从表1的结果来看,相当于白色显示的平行状态的透过率的变化率即使在将堆叠的偏振片的数目增加的情况下也并不降低多少,具体地说,在增加一个偏振片时也维持88%的透过率。即,堆叠的偏振片的特征在于将在平行状态下的透过率的变化率维持在85%或更多,而且该透过率的变化率不再降低。另一方面,相当于黑色显示的正交状态的透过率的变化率,当将偏振片的数量从三个增加到四个时,就减少到15%。之后,特别当增加到六个或更多的偏振片时,正交状态的透过率的变化率不变化,或反而增加。就是说,当四个偏振片被堆叠时,正交状态的透过率的变化率成为20%或更少,该透过率的变化率比平行状态的透过率的变化率下降。结果,对比度增高。
根据上述,设置共计四个或五个偏振片即可,这样可以使黑色显示进一步昏暗,而且使白色显示并不暗淡多少。即,可以知道,当设置四个或五个偏振片时,可以提高显示器件的对比度。
在此明白了一个事实,即如此堆叠的偏振片具有提高对比度等的效果。但是,不是仅堆叠多个偏振片即可,而是当堆叠共计四个或五个偏振片时,有提高对比度的显著效果。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使用偏振片和亮度增强膜的实验以及其结果。因为亮度增强膜将来自背光灯的光向可见一侧聚焦,所以可以提高在可见一侧正面的亮度。即使在设置这样的亮度增强膜的情况下,也确认到如下的事实,即使用堆叠的偏振片可以提高对比度。
作为亮度增强膜使用住友3M公司的BEF II 90/50(以下,写为BEF),并按背光灯、第一BEF、第二BEF的顺序配置,并且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堆叠偏振片。注意,将第一BEF和第二BEF重叠得其棱晶条纹互相正交。然而,因为即使BEF只有一个也可以使亮度上升,所以对其数量没有限定。在表2中示出偏振片和BEF的配置条件以及透过率的结果。与表1同样,平行状态和正交状态指的是在表2中的配置栏中,在*一侧的偏振片配置为平行状态的情况,以及在*另一侧的偏振片配置为正交状态的情况。
表2
  条件   配置   A   B[%]   C[%]   D
  1   BL   0
  2   BLBEF×2Pol   1
  3   BLBEF×2Pol*Pol   2   86   2276
  4   BLBEF×2PolPol*Pol   3   87   53   3752
  5   BLBEF×2PolPol*PolPol   4   88   16   20411
  6   BLBEF×2PolPolPol*PolPol   5   88   100   17953
  7   BLBEF×2PolPolPol*PolPolPol   6   87   83   18827
  8   BLBEF×2PolPolPolPol*PolPolPol   7   88   120   13766
  9   BLBEF×2PolPolPolPol*PolPolPolPol   8   88   83   14561
BL:背光灯,Pol:偏振片,BEF:亮度增强膜
A:偏振片的数量
B:在平行状态下的透过率的变化率
C:在正交状态下的透过率的变化率
D:平行状态的透过率/正交状态的变化率
如表2所示,作为条件1至9,将偏振片的数量从0个依次增加到8个。偏振片的配置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详细的配置被记载于表2的配置栏中。
在本实验中,当如条件2那样配置一个偏振片时,从背光灯的透过率就成为大约二分之一(49%)。像这样即使在使用BEF的情况下,也因为使用了偏振片而使透过率下降。
而且,作为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测定结果,在表2中示出平行状态的透过率的变化率、正交状态的透过率的变化率以及平行状态的透过率/正交状态的透过率。
从表2所示的结果可以知道一个事实,即,随着偏振片的增加,平行状态的透过率和正交状态的透过率的比值也逐渐增高,并且以偏振片为从四个到六个时为分界,而减少。特别在偏振片为四个时,平行状态的透过率和正交状态的透过率的比值成为最高值。
此外,有一个担忧是随着堆叠偏振片,透过率也逐渐降低,并且当适用于显示器件时,会使整体成为昏暗的显示。然而,从表2的结果来看,相当于白色显示的平行状态的透过率的变化率即使在将偏振片堆叠而使其增加的情况下也并不降低多少,而维持在88%程度。即,堆叠的偏振片的特征在于将在平行状态下的透过率的变化率维持在85%或更高,而且该透过率的变化率不再降低。另一方面,相当于黑色显示的正交状态的透过率的变化率,当将偏振片从三个增加到四个时,就减少到16%。然后,当偏振片为五个或七个时,正交状态的透过率的变化率不变化,或反而增加。就是说,当四个偏振片被堆叠时,正交状态的透过率的变化率成为20%或更少,该透过率的变化率比平行状态的透过率的变化率下降。结果,对比度提高。
根据上述,即使在设置BEF的情况下,也设置四个或五个偏振片即可,这样可以使黑色显示进一步昏暗,而且使白色显示并不昏暗多少。即,可以知道,当设置四个或五个偏振片时,可以提高具有BEF的显示器件的对比度。
在此明白了一个事实,即如此堆叠的偏振片具有提高对比度等的效果。但是,不是仅堆叠多个偏振片即可,而是当堆叠共计四个或五个偏振片时,对具有BEF的显示器件也有提高对比度的显著效果。
实施例3
在本实例中,将说明使用了偏振片和垂直定向形态的液晶元件的实验以及其结果。将实际的液晶元件夹持在偏振片之间,而确认通过堆叠的偏振片是否可以提高对比度。
使用垂直定向形态的液晶元件(VA元件)作为液晶元件,而且按背光灯、偏振片、VA元件、偏振片的顺序进行配置。将夹着VA元件的偏振片互相配置得成为正交尼科耳状态,而将偏振片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堆叠。然后,测定了在施加频率为60Hz、振幅为从-10V到+10V的矩形电压时和不施加时的亮度,并且算出了在电压被施加的状态下的透过率的变化率、在电压不被施加的状态下的透过率的变化率。此外,也算出了在使背光灯的亮度为100%时的电压施加状态的透过率和电压不施加状态的透过率的比值(电压施加状态的透过率/电压不施加状态的透过率)。在表3中,示出VA元件和偏振片的配置条件、以及透过率的结果。平行状态和正交状态指的是在表3中的配置栏中,在「VA元件」一侧的偏振片配置为平行状态的情况,以及在「VA元件」另一侧的偏振片配置为正交状态的情况。
表3
  条件   配置   A   B[%]   C[%]   D
  1   BLPolVA cellPol   2   789
  2   BLPolPolVA cellPol   3   88   52   1322
  3   BLPolPolVA cellPolPol   4   88   50   2322
  4   BLPolPolPolVA cellPolPol   5   88   91   2223
  5   BLPolPolPolVA cellPolPolPol   6   85   100   1886
  6   BLPolPolPolPolVA cellPolPolPol   7   90   104   1618
  7   BLPolPolPolPolVA cellPolPolPolPol   8   82   84   1644
BL:背光灯,Pol:偏振片,VA cell:垂直定向形态的液晶元件
A:偏振片的数量
B:施加电压状态下的透过率的变化率
C:不施加电压状态下的透过率的变化率
D:施加电压状态下的透过率/不施加电压状态下的透过率
如表3所示,作为条件1至7,将偏振片的数量从2个依次分别增加到8个。偏振片的配置被记载于表3的配置栏中。
从表3所示的结果,可以知道一个事实,即,随着偏振片的增加,电压施加状态的透过率和电压不施加状态的透过率的比值也逐渐增高,并且以偏振片为四个时为分界,逐渐减少。特别在偏振片为四个时,电压施加状态的透过率和电压不施加状态的透过率的比值成为最高值。
此外,有一个担忧是随着堆叠偏振片,透过率也逐渐降低,并且当将其适用于显示器件时,使整体成为昏暗的显示。然而,从表3的结果来看,相当于白色显示的电压施加状态的透过率的变化率即使在将偏振片堆叠而使其增加也并不降低多少,而且维持在82到90%程度。即,堆叠的偏振片的特征在于将在施加电压状态下的透过率的变化率维持在82%或更高,而且该透过率的变化率不再降低。另一方面,相当于黑色显示的电压不施加状态的透过率的变化率,当将偏振片从三个增加到四个时,就减少到50%。之后,当偏振片为六个或更多时,电压不施加状态的透过率的变化率不变化,或反而增加。就是说,当四个偏振片被堆叠时,不施加电压状态的透过率的变化率成为50%或更少,该透过率的变化率比施加电压状态的透过率的变化率下降。
根据上述,即使在夹持VA元件的情况下,也是设置四个或五个偏振片即可,而且可以使黑色显示进一步昏暗,并且使白色显示并不昏暗多少。即,可以知道,当设置四个或五个偏振片时,可以提高夹持有VA元件的显示器件的对比度。
在此明白了一个事实,即如此堆叠的偏振片具有提高对比度等的效果。但是,不是仅堆叠多个偏振片即可,而是当堆叠共计四个或五个偏振片时,对夹持有VA元件的显示器件也有提高对比度的显著效果。
本说明书根据2005年11月4日在日本专利局受理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05-321534而制作,所述申请内容包括在本说明书中。

Claims (32)

1.一种显示器件,包括:
互相相对地配置的第一透光性衬底以及第二透光性衬底;
配置在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以及所述第二透光性衬底之间的显示元件;以及
与所述第一透过性衬底相邻的堆叠的偏振片,
其中,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被配置在所述显示元件和所述堆叠的偏振片之间,
并且,所述堆叠的偏振片的吸收轴被配置得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将所述堆叠的偏振片中的至少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互相接触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显示元件为液晶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显示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和所述第二透光性衬底之间的颜色滤光片。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显示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和所述第二透光性衬底之间的黑矩阵。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显示器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上的薄膜晶体管。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作为激活层的结晶性半导体膜。
8.根据权利要求6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非晶体半导体膜。
9.一种显示器件,包括:
互相相对地配置的第一透光性衬底以及第二透光性衬底;
配置在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以及所述第二透光性衬底之间的显示元件;与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相邻的第一堆叠的偏振片,其中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元件和所述第一堆叠的偏振片之间;以及
与所述第二透光性衬底相邻的第二堆叠的偏振片,其中所述第二透光性衬底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元件和所述第二堆叠的偏振片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堆叠的偏振片的吸收轴被配置得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
并且,所述第二堆叠的偏振片的吸收轴被配置得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
并且,所述第一堆叠的偏振片的吸收轴以及所述第二堆叠的偏振片的吸收轴被配置得成为正交尼科耳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将所述第一堆叠的偏振片中的至少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互相接触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显示元件为液晶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9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显示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和所述第二透光性衬底之间的颜色滤光片。
13.根据权利要求9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显示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和所述第二透光性衬底之间的黑矩阵。
14.根据权利要求9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显示器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上的薄膜晶体管。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作为激活层的结晶性半导体膜。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非晶体半导体膜。
17.一种显示器件,包括:
互相相对地配置的第一透光性衬底以及第二透光性衬底;
配置在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以及所述第二透光性衬底之间的显示元件;
与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相邻的m个第一偏振片,其中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元件和所述第一偏振片之间;以及
与所述第二透光性衬底相邻的n个第二偏振片,其中所述第二透光性衬底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元件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吸收轴被配置得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
并且,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被配置得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
并且,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吸收轴以及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被配置得成为正交尼科耳状态,以使所述显示器件具有第三透过率,
并且,第一透过率和第二透过率的比值小于所述第三透过率和第四透过率的比值,
并且,所述第一透过率为当m个第一偏振片和n个第二偏振片被配置得使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吸收轴和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配置为平行尼科耳状态时的透过率,
并且,所述第二透过率为当m-1个第一偏振片和n个第二偏振片被配置得使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吸收轴和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配置为平行尼科耳状态时的透过率,
并且,所述第四透过率为当m-1个第一偏振片和n个第二偏振片被配置得使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吸收轴和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配置为正交尼科耳状态时的透过率,
并且,n和m为2或更大的整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将所述第一堆叠的偏振片中的至少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互相接触地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7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显示元件为液晶元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7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显示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和所述第二透光性衬底之间的颜色滤光片。
21.根据权利要求17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显示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和所述第二透光性衬底之间的黑矩阵。
22.根据权利要求17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显示器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上的薄膜晶体管。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作为激活层的结晶性半导体膜。
24.根据权利要求22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非晶体半导体膜。
25.一种显示器件,包括:
互相相对地配置的第一透光性衬底以及第二透光性衬底;
配置在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以及所述第二透光性衬底之间的显示元件;
与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相邻的第一堆叠的偏振片,其中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元件和所述第一堆叠的偏振片之间;
与所述第二透光性衬底相邻的第二堆叠的偏振片,其中所述第二透光性衬底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元件和所述第二堆叠的偏振片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堆叠的偏振片的吸收轴被配置得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
并且,所述第二堆叠的偏振片的吸收轴被配置得成为平行尼科耳状态,
并且,所述第一堆叠的偏振片的吸收轴以及所述第二堆叠的偏振片的吸收轴被配置得成为正交尼科耳状态,
并且,第一透过率和第二透过率的比值高于第三透过率和第四透过率的比值,
并且,所述第一透过率为当所述第一堆叠的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堆叠的偏振片被配置得使所述第一堆叠的偏振片的吸收轴和所述第二堆叠的偏振片的吸收轴配置为平行尼科耳状态时的透过率,
并且,所述第二透过率为当所述第一堆叠的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堆叠的偏振片被配置得使所述第一堆叠的偏振片的吸收轴和所述第二堆叠的偏振片的吸收轴配置为正交尼科耳状态时的透过率,
并且,所述第三透过率为当第一单层的偏振片和第二单层的偏振片被配置得使所述第一单层的偏振片的吸收轴和所述第二单层的偏振片的吸收轴配置为平行尼科耳状态时的透过率,
并且,所述第四透过率为当所述第一单层的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单层的偏振片被配置得使所述第一单层的偏振片的吸收轴和所述第二单层的偏振片的吸收轴配置为正交尼科耳状态时的透过率。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将所述第一堆叠的偏振片中的至少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互相接触地设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5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显示元件为液晶元件。
28.根据权利要求25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显示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和所述第二透光性衬底之间的颜色滤光片。
29.根据权利要求25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显示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和所述第二透光性衬底之间的黑矩阵。
30.根据权利要求25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显示器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透光性衬底上的薄膜晶体管。
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作为激活层的结晶性半导体膜。
32.根据权利要求30的所述显示器件,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非晶体半导体膜。
CNA2006101433509A 2005-11-04 2006-11-06 显示器件 Pending CN19595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21534 2005-11-04
JP2005321534 2005-11-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9501A true CN1959501A (zh) 2007-05-09

Family

ID=37754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433509A Pending CN1959501A (zh) 2005-11-04 2006-11-06 显示器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687988B2 (zh)
EP (1) EP1783540B1 (zh)
KR (1) KR101280294B1 (zh)
CN (1) CN1959501A (zh)
TW (1) TWI3987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22873A (en) * 2005-10-18 2007-06-16 Fujifilm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O2007063782A1 (en) 2005-11-30 2007-06-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793264A1 (en) * 2005-12-05 2007-06-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07072766A1 (en) * 2005-12-22 2007-06-2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04115A1 (en) * 2005-12-28 2007-07-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04114B1 (en) * 2005-12-28 2014-03-0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26604B1 (en) * 2006-01-31 2015-12-2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32915B1 (en) 2006-01-31 2012-04-1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improved contrast
WO2007088954A1 (en) * 2006-02-02 2007-08-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16508A1 (en) 2006-02-02 2007-08-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26606B1 (en) * 2006-02-24 2012-12-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26605A1 (en) 2006-02-24 2007-08-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KR20090002630A (ko) * 2007-07-02 2009-0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편광자 및 편광자의 제조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77401A (ja) 1982-09-22 1984-05-02 Nitto Electric Ind Co Ltd 偏光板
JPS62206524A (ja) 1986-03-07 1987-09-11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S6482014A (en) 1987-09-25 1989-03-28 Fujitsu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US4968120A (en) 1988-10-28 1990-11-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Multi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P0379315B1 (en) * 1989-01-19 1994-05-1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al liquid crystal device
US5050965A (en) 1989-09-01 1991-09-24 In Focus Systems, Inc. Color display using supertwisted nematic liquid crystal material
JPH03257429A (ja) 1990-03-07 1991-11-1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液晶カラー表示装置
JP2902456B2 (ja) 1990-08-09 1999-06-07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無機偏光薄膜
US5237438A (en) * 1991-05-02 1993-08-17 Casio Computer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H0534731A (ja) 1991-08-02 1993-02-12 Seiko Epson Corp カラー液晶表示素子
JP3174367B2 (ja) 1991-10-07 2001-06-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波長板及び円偏光板
JP3315476B2 (ja) 1993-01-18 2002-08-19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補償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素子
JP2840512B2 (ja) 1993-01-22 1998-12-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761453B2 (ja) 1993-11-17 1998-06-04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有機el素子および有機elパネル
US5657140A (en) 1993-12-15 1997-08-12 Ois Optical Imaging Systems, Inc. Normally white twisted nematic LCD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tarders
JPH07181476A (ja) 1993-12-24 1995-07-21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WO1997007653A1 (en) 1995-08-11 1997-02-27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Electroluminescent lamp using multilayer optical film
JPH10133196A (ja) * 1996-10-28 1998-05-22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用偏光板
JPH10255976A (ja) 1997-03-11 1998-09-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75932B2 (ja) * 1998-05-26 2006-05-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0034821A1 (fr) 1998-12-09 2000-06-15 Citizen Watch Co.,Ltd. Affichage a cristaux liquides
WO2000034822A1 (fr) 1998-12-09 2000-06-15 Citizen Watch Co., Ltd. Dispositif d'affichage a cristaux liquides
US6147734A (en) 1998-12-17 2000-11-14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Bidirectional dichroic circular polarizer and reflection/transmission type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0180843A (ja) 1998-12-18 2000-06-30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249832A (ja) 1999-03-01 2000-09-14 Nitto Denko Corp 偏光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光学部材
JP3594868B2 (ja) 1999-04-26 2004-12-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242320A (ja) 2000-03-01 2001-09-07 Nitto Denko Corp 偏光素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7015990B2 (en) 2000-04-24 2006-03-21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O-type and E-type polarizer
JP4011292B2 (ja) 2001-01-15 2007-11-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発光素子、及び表示装置
JP3865593B2 (ja) 2001-02-27 2007-01-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透過型表示装置
JP2002267842A (ja) 2001-03-12 2002-09-18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偏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72092B2 (ja) 2001-03-22 2006-05-10 株式会社東芝 カラー表示装置
JP2003058069A (ja) 2001-08-21 2003-02-28 Sharp Corp 自発光型画像表示装置
US6897916B2 (en) 2001-09-11 2005-05-24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olarizing plate, optical elemen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3801890B2 (ja) * 2001-09-14 2006-07-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TWI296727B (en) 2001-09-19 2008-05-11 Nitto Denko Corp Polarizing pl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polarizing plate
US7301591B2 (en) 2001-09-28 2007-11-27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herein the number of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activated differs depending on whether display is performed by the first or second liquid crystal panel
US6985291B2 (en) 2001-10-01 2006-01-1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Non-inverting transflective assembly
JP4166455B2 (ja) 2001-10-01 2008-10-1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偏光フィルム及び発光装置
JP2003172819A (ja) 2001-12-05 2003-06-20 Sumitomo Chem Co Ltd 偏光変換素子及び投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215591A (ja) 2002-01-25 2003-07-30 Alps Electric Co Ltd 半透過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4145535B2 (ja) 2002-03-08 2008-09-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のリターデーション設定方法
JP3871590B2 (ja) 2002-03-20 2007-01-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端末機器
US7324180B2 (en) 2002-09-06 2008-01-29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Laminated retardation optical element, process of produc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U2003263521A1 (en) 2002-10-14 2004-05-0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olarizing arrangement
WO2004049285A1 (ja) 2002-11-27 2004-06-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I350404B (en) 2002-12-13 2011-10-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2004212468A (ja) 2002-12-27 2004-07-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位相差補償素子及び単板式カラー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US7144608B2 (en) 2003-01-24 2006-12-05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Color correcting polarizer
KR101061396B1 (ko) 2003-02-28 2011-09-02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표시 장치, 폴더형 휴대 단말
JP4308553B2 (ja) 2003-03-07 2009-08-05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TWI363573B (en) 2003-04-07 2012-05-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Electronic apparatus
DE10317788A1 (de) 2003-04-16 2004-12-02 Tesa Ag Wiederverwendbare, rückstands- und beschädigungsfrei wiederablösbare, elastische Klebefolie
JP4131838B2 (ja) 2003-05-16 2008-08-13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
JP4098747B2 (ja) 2003-05-28 2008-06-11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 両面発光型表示装置
JP2004354818A (ja) 2003-05-30 2004-12-16 Optrex Corp 表示装置
US20040257497A1 (en) 2003-06-18 2004-12-23 Paukshto Michael V. Super-twist nemat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in crystal film polarizer
US7161185B2 (en) 2003-06-27 2007-01-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7622863B2 (en) 2003-06-30 2009-11-2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TWI253870B (en) 2003-10-30 2006-04-21 Au Optronics Corp Activ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1382618B (zh) 2003-11-20 2010-08-18 夏普株式会社 圆偏振板、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JP4485184B2 (ja) 2003-12-15 2010-06-1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7057682B2 (en) 2003-12-24 2006-06-0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neutral dark state
US7307679B2 (en) 2004-01-16 2007-12-11 Fujifilm Corporation Liquid-crystal display and polarizing plate
US7059718B2 (en) 2004-01-21 2006-06-13 Hidden Harbor Group L.L.C. Eyewear having a magnified wide field of view
KR100577799B1 (ko) 2004-02-16 2006-05-11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프린지 필드 구동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에서의 편광축 및 러빙축을 배열하는 방법
KR100685407B1 (ko) 2004-10-18 2007-02-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레드, 그린, 블루, 시안, 마젠타 및 옐로우칼라조절층들을 갖는 풀칼라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TWI529428B (zh) 2004-11-09 2016-04-11 Zeon Corp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4801363B2 (ja) 2005-03-25 2011-10-26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
US7557989B2 (en) 2005-06-03 2009-07-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flective polarizer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WO2007063782A1 (en) 2005-11-30 2007-06-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793264A1 (en) 2005-12-05 2007-06-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07072766A1 (en) 2005-12-22 2007-06-2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04114B1 (en) 2005-12-28 2014-03-0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04115A1 (en) 2005-12-28 2007-07-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26604B1 (en) 2006-01-31 2015-12-2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32915B1 (en) 2006-01-31 2012-04-1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improved contrast
EP1816508A1 (en) 2006-02-02 2007-08-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O2007088954A1 (en) 2006-02-02 2007-08-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26606B1 (en) 2006-02-24 2012-12-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26605A1 (en) 2006-02-24 2007-08-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98705B (zh) 2013-06-11
KR101280294B1 (ko) 2013-07-01
US7687988B2 (en) 2010-03-30
TW200730966A (en) 2007-08-16
EP1783540B1 (en) 2018-01-17
KR20070048601A (ko) 2007-05-09
US20070121033A1 (en) 2007-05-31
EP1783540A1 (en) 2007-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9501A (zh) 显示器件
CN1991507A (zh) 显示器件
CN1204447C (zh) 显示装置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255879C (zh) 电光基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光装置、电子装置
CN2582024Y (zh) 半透射反射式液晶装置和使用它的电子设备
CN101034224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82673C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308745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221845C (zh) 采用横向电场的有源矩阵寻址液晶显示装置
CN1991506A (zh) 显示器件
CN101046593A (zh) 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687713Y (zh) 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1042481A (zh) 背光灯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651981A (zh) 视角控制元件和使用了该元件的影像显示装置
CN1324367C (zh) 具有补偿薄膜的平面内转换液晶显示器
CN1847964A (zh) 液晶显示器
CN1975518A (zh) 具有可调视角的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959480A (zh) 液晶显示器
CN1164971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677179A (zh) 液晶显示器
CN1758117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967331A (zh) 液晶显示器及改善其侧面可视性的方法
CN1375726A (zh) 液晶装置、投影显示装置以及液晶装置的基片的制造方法
CN1335943A (zh) 反射型及半透射反射型液晶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892267A (zh) 偏振膜、包括偏振膜的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