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1237A - 墨盒 - Google Patents

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21237A
CN1621237A CNA2004100962417A CN200410096241A CN1621237A CN 1621237 A CN1621237 A CN 1621237A CN A2004100962417 A CNA2004100962417 A CN A2004100962417A CN 200410096241 A CN200410096241 A CN 200410096241A CN 1621237 A CN1621237 A CN 1621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rint cartridge
opening
black
valv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962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81826C (zh
Inventor
佐佐木丰纪
服部信吾
神户智弘
高木淳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943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2394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40907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0379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4096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1763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3171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1765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328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7926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439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9215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477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4225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531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7928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604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5340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621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12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058182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1826C/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6Means for regulating the pressure in the cartri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Abstract

一个墨盒,包括一个墨室;一个连通室,它能够与墨室连通;一个阀,它是可移动的;一个支撑件,它位于连通室中,支撑件包括一个阀座和一个开口,开口在近似中心部分暴露阀的底部,其中阀座在开口的外周邻近阀;和一个推压装置,它从阀座伸出,推压装置直接接触阀并且向阀座推压阀,其中当预定的力施加到阀上时,阀与阀座分离,并且支撑件和推压装置形成为一个整体件。

Description

墨盒
所包括的参考文献
本申请要求下述申请的优先权:2003年11月2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3-394324、2003年11月2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3-394323、2003年12月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3-409077、2003年12月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3-409640、2004年2月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4-031712、2004年2月1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4-032872、2004年2月2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4-043978、2004年2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4-047768、2004年2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4-053164、和2004年3月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4-060456,在这里把上述申请的主题内容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墨盒和配备了该墨盒的喷墨记录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通过把墨盒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中来把墨盒装入喷墨记录设备。一个橡胶塞子安装到墨盒上并且防止空气、墨或任何其它物质进入或流出墨盒。喷墨记录设备包括具有尖锐尖端的空心针。当推墨盒并且把墨盒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中时,空心针穿透塞头,从而墨盒的内部与空心针连通以向喷墨记录设备供墨。但是,空心针的尖锐尖端用向用户伸出的尖锐尖端形成。因此为了避免用户接触到尖端有必要使用安全措施。
例如在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H3-197052中,喷墨记录设备配备了防护装置以在空心针暴露时保护用户不受空心针的伤害。为了覆盖空心针,防护装置具有安装在空心针和插入墨盒侧之间的防护板。当安装墨盒时,在防护板处于遮蔽位置时解开防护板的锁并且空心针暴露出来。另外,空心针穿透塞头并且由此墨盒装入喷墨记录设备。另外,当拆除墨盒时,利用卷簧把防护板放置在遮蔽位置并且利用锁部件使得防护板保持在那个位置。因此,防护板保护用户使之不受空心针的伤害。
如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1-113723所披露的,还存在一种墨盒,当把墨盒从喷墨记录装置上拆下时,能够防止墨从墨盒中泄露出来。这样的墨盒设有一个存储墨的墨室,一个向外提供存储在墨室中的墨的供墨口,和一个形成在墨室和供墨口之间的墨引导室。
墨引导室中包括一个阀单元,并且把圆柱形密封件插入供墨口。为了堵塞墨流动通道,压缩弹簧在弹性接触圆柱形密封件的方向上推动阀单元,并且阀单元防止墨从墨室侧泄露出来。墨室的结构使得当连接到喷墨记录装置上时,供墨针穿透圆柱形密封件并且抵抗压缩弹簧的驱动力向墨室压阀单元。这样就形成了供墨的墨流动通道。
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9-20018所披露的,还存在一种能够很容易地辨别出存储在墨盒中的墨的颜色的墨盒。这种墨盒包括容器体和盖件,容器体包括其中能够吸收墨的多孔材料,盖件覆盖容器的顶部开口。盖件用与多孔材料所吸收的墨的颜色一样的材料形成。因此,即使安装多种颜色的墨盒,由于能够利用辨别那些墨盒的盖件颜色来执行安装,就能够避免把多种颜色的墨盒装错。另外,为了辨别墨盒中的墨颜色,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来形成墨盒也是已知的。
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11-58775所披露的,还存在一种墨盒,为了存储脱气的墨对墨盒执行脱气过程。把墨盒包括在一个包装体中,并且包装体保持在减压状态。包装体保持在减压状态是为了在输运墨盒的过程中防止脱气墨变质。
还利用分隔壁把墨盒的内部分成两个空间。在分隔壁分隔的两个空间中,一个空间用作供墨室,它暂时存储要从供墨孔提供的墨,另一个空间用作墨室,它充满能够存储墨的多孔件。为了存储大量的墨,墨室需要比供墨室更多的空间。这样所布置的分隔壁所处的位置非常靠近供墨室的一个相对端壁。
发明内容
例如,在日本待审专利申请No.2001-113723所披露的、能够如上所述防止墨泄露的墨盒中,设有一个能够打开和阻塞墨流动通道的转换阀单元和一个驱动阀单元的压缩弹簧。因此为了连接阀单元需要一个墨引导室。另外,压缩弹簧必须形成在供墨口和墨室之间。这样形成墨流动通道的结构变得复杂。由于阀单元和压缩弹簧连接在墨引导室中,连接操作变得困难,需要额外的制造步骤。因此,生产墨盒需要较高的制造成本。
另外,使用了用金属制造的压缩弹簧。当再利用时,不能把金属压缩弹簧和树脂材料构造的墨盒一起抛弃。因此,当处置墨盒时,首先要拆开墨盒并且去掉压缩弹簧。这样,使用金属压缩弹簧引起的问题在于丢弃墨盒的复杂性增加了,并且处理成本也变得很高。
在本发明的众多特征中,其中就有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和降低处理费用。
在典型的实施例中,一个墨盒包括:一个墨室;一个连通室,它能够与墨室连通;一个阀,它是可移动的;一个支撑件,它位于连通室中,支撑件包括一个阀座和一个开口,开口在近似中心部分暴露阀的底部,其中阀座在开口的外周邻近阀;和一个推压装置,它从阀座伸出,推压装置直接接触阀并且向阀座推压阀,其中当预定的力施加到阀上时,阀与阀座分离,并且支撑件和推压装置形成为一个整体件。
在典型的实施例中,一个阀装置包括:一个阀,它是可移动的;和一个整体支撑件。整体支撑件包括一个具有开口的阀座,开口在近似中心部分暴露阀的底部,其中阀座在开口的外周邻近阀,和一个推压装置,它从阀座伸出,推压装置直接接触阀并且向阀座推压阀,其中当预定的力施加到阀上时,阀与阀座分离。
在典型的实施例中,一个墨盒包括:一个墨室,它能存储墨;一个连通室,它具有和墨室连通的第一开口和能够容纳抽取部件的第二开口;一个阀,它位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和一个支撑件,它支撑阀的一个底表面,并且向第二开口推压阀的顶表面。
在典型的实施例中,一种从墨盒供墨的方法,其中墨盒具有:一个阀,它是可移动的;一个支撑件,它包括一个阀座和一个开口,开口在近似中心部分暴露阀的底部,阀座在开口的外周邻近阀;和一个推压装置,它从阀座伸出,推压装置直接接触阀并且向阀座推压阀,其中支撑件和推压装置形成为一个整体件,该方法包括:移动抽取部件使之与阀的底部接触;对阀施加预定的力使得阀移动离开阀座,并且推压件的顶部相对于推压件的底部向外弯曲。
在本发明的众多特征中,其中允许各种尺寸,使得能够稳固地把墨盒安装在成像装置中。
在典型的实施例中,一个墨盒包括:一个墨室,它能存储墨;一个开口,它位于墨盒底表面中,墨经过这个开口能够从墨室提供给一个成像装置;和一个上表面,它与底表面相对;其中从上表面到底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约48mm。
在典型的实施例中,一个墨盒包括:一个墨室,它能存储墨;一个开口,它位于墨盒底表面中,墨经过这个开口能够从墨室提供给一个成像装置;一个第一侧壁;一个第二侧壁,它与第一侧壁相对;一个前壁;一个后壁,它与前壁相对;其中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一距离大于前壁和后壁之间的第二距离;并且第一距离小于约48.5mm。
在典型的实施例中,一个墨盒包括:一个墨室,它能存储墨;一个开口,它位于墨盒底表面中,墨经过这个开口能够从墨室提供给一个成像装置;一个第一侧壁;一个第二侧壁,它与第一侧壁相对;一个前壁;一个后壁,它与前壁相对;其中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一距离大于前壁和后壁之间的第二距离;并且第二距离小于约22mm。
在典型的实施例中,一个墨盒包括:一个墨室,它能存储墨;一个开口,它位于墨盒底表面中,墨经过这个开口能够从墨室提供给一个成像装置;一个第一侧壁;一个第二侧壁,它与第一侧壁相对;一个前壁;一个后壁,它与前壁相对;其中: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一距离大于前壁和后壁之间的第二距离;并且第二距离小于约31mm。
在典型的实施例中,一个墨盒包括:一个墨室,它能存储墨;一个开口,它位于墨盒底表面中,墨经过这个开口能够从墨室提供给一个成像装置;一个第一侧壁;一个第二侧壁,它与第一侧壁相对;一个前壁;一个后壁,它与前壁相对;其中第一侧壁包括一个伸出区域,它相对于第一侧壁的邻近区域向外伸出;伸出区域具有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第一边沿离前壁比离后壁近,第二边沿离后壁比离前壁近;并且从第一边沿到第二边沿的第一距离小于约4.5mm。
在典型的实施例中,一个墨盒包括:一个墨室,它能存储墨;一个开口,它位于墨盒底表面中,墨经过这个开口能够从墨室提供给一个成像装置;一个第一侧壁;一个第二侧壁,它与第一侧壁相对;一个前壁;一个后壁,它与前壁相对;其中:前壁包括一个第一底边,后壁包括一个第二底边;和从第一底边到第二底边的第一距离小于约20mm。
在典型的实施例中,一个墨盒包括一个墨室,它能存储墨;一个开口,它位于墨盒底表面中,墨经过这个开口能够从墨室提供给一个成像装置;一个第一侧壁;一个第二侧壁,它与第一侧壁相对;一个前壁;一个后壁,它与前壁相对;其中:前壁包括一个第一底边,后壁包括一个第二底边;和从第一底边到第二底边的第一距离小于约29mm。
在典型的实施例中,一个墨盒包括:一个墨室,它能存储墨;一个开口,它位于墨盒底表面中,墨经过这个开口能够从墨室提供给一个成像装置;一个第一侧壁;一个第二侧壁,它与第一侧壁相对;一个前壁;一个后壁,它与前壁相对;其中:第一侧壁包括一个第一底边,第二侧壁包括一个第二底边;和从第一底边到第二底边的第一距离小于约43mm。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下面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典型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墨盒,图中还示出了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墨盒安装在其上的典型喷墨记录设备;
图2是剖视图,示出了在把墨盒装入喷墨记录设备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墨盒的结构;
图3是斜角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阀件;
图4是斜角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墨抽取管的一个尖端部分;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墨抽取管的剖视图,其中示出的状态是在墨抽取管进入引导通道和接触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阀件之前;
图5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墨抽取管的剖视图,其中示出的状态是在墨抽取管接触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阀件并且向墨室推该阀件;
图6A、6B和6C是侧视图,示出了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典型阀件刺破薄膜件的情况。图6D、6E和6F分别是与图6A、6B和6C对应的顶视图;
图7是剖视图,示出了在墨盒装入喷墨记录设备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墨盒的结构;
图8A-8E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阀件:图8A是平面图,图8B是侧视图,图8C是沿图8A的线I-I的剖视图,图8D是沿图8A的线II-II的剖视图,图8D是底视图。
图9A-9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阀件:图9A是平面图,图9B是侧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阀件的固定件的剖视图;
图11A和11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墨盒的剖视图:图11A示出了安装前的状态,图11B示出了安装后的状态;
图12A-12C示出了图11A和11B的阀件:图12A是平面图,图12B是剖视图,图12C是底视图;
图13是剖视图,示出了在墨盒装入喷墨记录设备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墨盒的结构;
图14A-14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墨盒:图14A是前视图,图14B是侧视图,图14C是底视图;
图15A是从上方观察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墨盒的透视图:
图15B是从下方观察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墨盒的透视图:
图16是沿图15B的线III-III的剖视图;
图17是在包装墨盒的状态下图16的墨室的剖视图;
图18是沿图16的线IV-IV的剖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墨盒的剖视图:
图20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墨盒的内壁表面的放大视图;
图20B是示出图19中部分D的放大剖视图;和
图21A-21D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各个典型分散槽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墨盒1的示意图,图中还示出了墨盒1安装在其上的喷墨记录设备2。
所形成的墨盒1能够相对于喷墨记录设备2是可拆装的,喷墨记录设备2设有喷射墨I的记录头7。墨盒1存储要提供给记录头7的墨I。在墨盒1中充满了多种颜色的墨I,如青色、洋红色、黄色、黑色等,并且充满了不同颜色墨的多个墨盒1安装在喷墨记录设备2上。这样就能够形成彩色打印。
喷墨记录设备2设有安装部分3、墨槽5、记录头7、滑架8、滑架轴9、传输机构10和清洗装置11,其中安装部分3可拆卸地安装在墨盒1上,墨槽5存储从墨盒1通过供墨管4提供的墨I,记录头7把存储在墨槽5中的墨I喷射到记录纸张6上,墨槽5和记录头7安装在滑架8上,滑架8能够在两个直线方向上移动,滑架轴9是一个引导件,滑架8利用滑架轴9的引导在两个直线方向上移动,传输机构10传送记录纸张6。
安装部分3由基底部分3a和引导部分3b构成,其中引导部分3b把基底部分3a夹在中间,并且引导部分3b设置在基底部分3a的两侧。空心墨抽取管12抽吸存储在墨盒1中的墨I,空心外部空气吸入管13把外部空气引入到墨盒1中。墨抽取管12和空气吸入管13是抽取部件的例子。
供墨管4与墨抽取管12的一端连接,墨抽取管12通过供墨管4与墨槽5连接。外部空气吸入管15与空气吸入管13的一端连接,外部空气吸入管13通过外部空气吸入管15与外部空气连接。
从一个与安装部分3垂直的方向(箭头X的方向)安装墨盒1。这时,墨抽取管12和空气吸入管13与设在墨盒1内侧的各个阀装置18、19的一个阀件32(见图2)接触,朝向墨室16向上推各个阀件32,并且与墨室16的内侧连通。
在记录头7中要与记录纸张6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喷嘴孔。通过驱动由压电元件构成的致动器,存储在墨槽5中的墨I从喷嘴孔喷射到记录纸张6上。另外,如果实际执行记录操作,当安装了记录头7的滑架8往复移动时在记录纸张6上执行记录。
另外,记录头7布置在安装部分3的上面。由于安装在安装部分3中的墨盒1和喷嘴孔之间存在的压力头差,对喷嘴孔中的墨I施加了负压(背压)。
清洗装置11位于记录区域外部,布置它使之面对记录头7。清洗装置11设有:清洗帽11a,它覆盖记录头7的喷嘴孔形成表面;废墨管11b,它与清洗帽11a连通;和泵11c,它通过废墨管11b从喷嘴孔中吸墨。
当执行清洗操作时,滑架8移动到清洗操作执行位置,并且用清洗帽11a覆盖住记录头7的喷嘴孔形成表面。在这个状态下,通过驱动泵11c,抽吸质量不好的墨,这些墨中含有留在记录头7内部的气泡、灰尘等。然后把质量不好的墨通过废墨管11b存储在未示出的废墨槽中。用安装在喷墨记录设备2上的中央处理器(CPU)(未示出)来控制记录操作和清洗过程。
墨盒1包括容器壁1a,其中上/下端表面是敞开的,还包括一个盖1b,为了覆盖和密封在容器壁1a顶表面处的开口,盖1b是固定的。另外,容器壁1a和盖1b由树脂材料形成。将要提供给记录头7的墨I存储在形成在墨盒1内部的墨室16中(见图2)。
下面参考图2和图3解释安装在喷墨记录设备2中的墨盒1的结构,特别是图1的A部分。图2是剖视图,示出了在把墨盒装入喷墨记录设备前墨盒的结构,图3是斜角透视图,示出了放大的阀件。
如图2所示,分隔壁1c把墨盒1的内部分成两个空间,并且分隔壁1c与容器壁1a整体形成。在这两个空间内,分隔壁1c与盖1b覆盖的顶部开口之间的空间(即顶半部分)形成为存储墨的墨室16,分隔壁1c和下部开口之间的空间(即底半部分)形成为第二室17。
在分隔壁1c中形成了连通墨室16和第二室17的供墨孔21。由树脂材料形成的薄膜件31在圆柱形壁22的下端部分与容器壁1a整体形成,当关闭供墨孔21时它能够破裂,而圆柱形壁22从分隔壁1c延伸出来并且环绕供墨孔21。另外,连通墨室16和第二室17的空气吸入开口26形成在分隔壁1c中,圆柱形壁24从分隔壁1c下垂下来并且环绕空气吸入开口26,由树脂材料形成的薄膜件51在圆柱形壁24的下端部分与容器壁1a整体形成,当关闭空气吸入开口26时它能够破裂。因此,当运送墨盒1时,薄膜件31、51密封墨室16,并且能够防止墨室16内的墨通过供墨孔21和空气吸入开口26泄漏到第二室17中。
另外,布置一个管状件25使得它从空气吸入开口26伸入到墨室16中。外部空气通过空气吸入开口26和管状件25引入到墨室16的上部中。
在分隔壁1c上连接并且形成一个作为连通室的桶形体30,它向第二室17的开口延伸,从分隔壁1c伸入到第二室17中并且环绕圆柱形壁22。另外,在分隔壁1c上连接并且形成一个作为连通室的第二桶形体50,它向第二室17的开口延伸,从分隔壁1c伸入到第二室17中并且环绕圆柱形壁24。
为了使得下述的尖锐部分72和薄膜件51之间的空间小于尖锐部分72和薄膜件31之间的空间,所形成的圆柱形壁22和24使得圆柱形壁24从分隔壁1c伸出的量大于圆柱形壁22从分隔壁1c伸出的量。
阀装置18固定在桶形体30的内部,阀装置19固定在第二桶形体50的内部。阀装置18、19有选择地连通墨室16的内部和外部并且切断墨室16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连通。
在这里解释阀装置18。固定在第二桶形体50中的阀装置19与阀装置18具有相同的形状。所以只提供对阀装置18的详细解释。
阀装置18设有一个用橡胶弹性件整体制造的支撑件46和由树脂材料构成的阀件32。支撑件46的形状大致为圆柱形并且整体模制,它包括:一个在轴向中间部分的阀座部分46a、比阀座部分46a离墨室16近的推压部分46b、从阀座部分46a向推压部分46b相反侧延伸的圆柱形部分35、和一个与圆柱形部分35的外周平行延伸并且分开的外周壁33。换言之,阀座部分46a和推压部分46b整体形成为一个件。阀件32位于推压部分46b内,并且推压部分46b把阀件32向阀座部分46a推压。
阀装置18具有定位部件33a,它从外周壁33向外周外部方向朝向桶形体30伸出。所形成的桶形体30使得桶形体30的一部分的外径比定位部件33a的外径小。这样在桶形体30中与定位部件33a接触的地方形成了台阶状。
如图2中的放大视图所示,在图中放大了阀装置18的固定部分和桶形体30,桶形体30具有一个表面44,它的直径向外递升增大以容纳定位部件33a。在表面44上形成了伸出部43,它位于定位部件33a上面。还设有保持壁42,它环绕容器壁1a的桶形体30的开口向内伸出。当把阀装置18插入桶形体30时,保持壁42保持定位部件33a并且把定位部件33a压向伸出部43,同时受热的影响保持壁42变形并弯曲。保持壁42和伸出部43组合在一起从而相对于桶形体30固定并密封阀装置18。这样就防止墨从阀装置18的外壁和桶形体30的内壁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流出。
阀座部分46a具有在轴向穿过中心的开口41。当墨盒1安装在喷墨记录设备2上时,圆柱形部分35密封插入其中的墨抽取管25。圆柱形部分35设有把墨抽取管12插入其中的引入通道40,墨抽取管12从喷墨记录设备2伸出。作为内周壁一个例子的圆柱形部分35整体连接阀座部分46a,其连接形式使得引入通道40连接开41。与阀座部分46a接触的阀件32通过开41和引入通道40暴露在外部,并且面对插入到其中的墨抽取管12。所形成的引入通道40比墨抽取管12的外径小,从而紧密地配合插入的墨抽取管12。所形成的开口41比墨抽取管12的外径大。引入通道40的一端形成为锥形,其中直径朝向外部逐渐增加,并且墨抽取管12从这一端插入。
作为外周壁例子的圆柱形部分35和外周壁33用环形槽34分开预定距离。圆柱形部分35在垂直于引入通道40的中心轴方向的平面上相对于外周壁33能够弹性变形。这样圆柱形部分35很容易随着墨抽取管12插入引入通道40而扩展(在图5的Y方向),从而改善了引入通道40和墨抽取管12之间的配合。并且由此避免了墨的泄漏。另外,即使墨抽取管12倾斜地或偏移地插入引入通道40,由于圆柱形部分35的变形,墨抽取管12能够插入引入通道40。另外,随着把墨抽取管12插入引入通道40,把引入通道40的内壁部分略微推向阀件32并且因此弹性变形。但是,具有较大直径的开口41中的空间能够吸收这样的变形,因此不会推动阀件32。
另外,所形成的圆柱形部分35其长度不能到达外周壁33的下沿。换言之,插入了墨抽取管12的边沿。因此,当把阀装置18放置在平坦表面上时,圆柱形部分35中留下的墨不会污染平坦表面的表面。
推压部分46b由侧壁部分36和伸出部分37形成,侧壁部分36以圆柱形状从阀座部分46a的外周在墨室16侧突出出来,伸出部分37从侧壁部分36延伸出来并且向内延伸以接触阀件32的墨室16侧。推压部分46b在伸出部分37的中心还设有开口37a。推压部分46b利用侧壁部分36和伸出部分37的弹性推压阀件32。在墨盒1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2前的正常状态,阀件32接触阀座部分46a。当墨盒1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2上时,墨抽取管12进入引入通道40并且向上朝向墨室16推动阀件32,使得侧壁部分36延伸,伸出部分37倾斜,并且在阀件32和阀座部分46a之间形成作为墨流动通道的间隙。
所形成的侧壁部分36的径向厚度t1(见图5A)(垂直于上述的轴向)比阀座部分46a在墨抽取管12插入到引入通道40的插入方向上的厚度t2(见图5A)以及外周壁33的径向厚度薄。所以如果墨抽取管12向上推动阀件32,与阀座部分46a和外周壁33相比,推压部分46b允许更大的弹性变形,这在阀件32和阀座部分46a之间形成了一个间隙。
下面解释图3的阀件32。阀件32设有与支撑件46的阀座部分46a接触的底部70、以圆柱形从底部70的外周向墨室16延伸的阀侧壁部分71、和尖锐部分72,尖锐部分72在底部70的大致中心部分向墨室16伸出,并且在尖锐部分72上,在墨室16侧的尖端形成为尖锐形状(如尖形)。与阀侧壁部分71的延伸相比,尖锐部分72更靠近墨室16。
底部70具有伸出部件39(见图2),它向阀座部分46a伸出并且在与阀座部分46a相对的表面边缘上形成为圆形。伸出部件39也位于侧壁部分71内部、引入通道40的外部。当阀件32含于支撑件46中时,阀侧壁部分71与推压部分46b的伸出部分37的下表面紧密接触,并且阀侧壁部分71受压。由于这个受压状态,伸出部件39使阀座部分46a弹性变形并且紧密接触阀座部分46a的上表面。
在底部70中,相对于阀侧壁部分71周向向内、相对于开口41周向向外形成了多个连通通道38,连通通道38连通阀件32的墨室16侧和阀件32的阀座部分。在这个例子中,形成了8个连通通道38,但是,这个数目不受到特别地限制,可以形成任意数目的连通通道38。
尖锐部分72包括四个板部件73a-73d,它们定位在底部70的大致中心处并且以近似十字形结合。在彼此相邻的板部件73a-73d之间,板部件73a-73d形成沿着轴线平行延伸的槽77。每个板部件73a-73d在从尖端76到底部70的方向上配备有第一倾斜单元74a-74d和第二倾斜单元75a-75d,第一倾斜单元74a-74d以第一角度(如这个例子中近似“45度”)相对于在同一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倾斜,第二倾斜单元75a-75d挨着第一倾斜单元74a-74d,在从第一倾斜单元74a-74d到底部70的方向上还具有第二角度(如这个例子中近似“10度”),与第一角度相比,第二角度尖锐一些。
尖锐部分72穿过伸出部分37的开口37a伸出并且与薄膜件31相对,尖端76与薄膜件31分开一定的间隔。当墨盒1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2上时,由于墨抽取管12向上推阀件32的底部70,薄膜件31破裂,并且形成了一个穿过供墨孔21、开口37a、连通通道38和墨抽取管12的墨流动通道。
当把墨盒1从喷墨记录设备2上拆下时,底部70和阀座部分46a利用推压部分46b的推压力连在一起,并且切断墨流动通道。
另外,当墨盒1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2上时,布置为从喷墨记录设备2中伸出的空气吸入管13插入阀装置19。与上述的供墨形式一样,穿过空气吸入开口26、开口37a、连通通道38和空气吸入管13形成了外部空气流动通道。当把墨盒1从喷墨记录设备2上拆下时,几乎与此同时,推压部分46b的推压力切断了外部空气流动通道。
下面参考图4解释墨抽取管12和空气吸入管13。图4是斜角透视图,示出了在墨抽取管12一侧上尖端部分附近区域的结构。另外,墨抽取管12和空气吸入管13具有一样的结构和尺寸,所以只解释墨抽取管12,而略去了对空气吸入管13的解释。
墨抽取管12在阀件32一侧的尖端边缘是敞开的,并且和阀件32接触的区域包括形成在近似平面上的端部80a-80d。在墨抽取管12的外壁上形成了槽切口形状的连通通道81a-81d。这些连通通道81a-81d在墨抽取管12的外壁上以大致相等的间隔形成。注意在这个例子中,形成了四个连通通道81a-81d,但是也可以形成任意的数目。
墨抽取管12具有形成在大致平面上的端部80a-80d,并且当它与阀件32接触时,它能够基本均匀地挤压阀件32的接触表面。因此,就能够避免阀件32的倾斜,而且阀件3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恒定保持墨通道。切出并且形成连通通道81a-81d,使得即使墨抽取管12与阀件32接触,仍然能够可靠地得到穿过连通通道81a-81d的墨通道。
另外,由于墨抽取管12的尖端形成在近似平面上,即使以从安装单元3中伸出的状态安装墨抽取管12,用户也不会在接触墨抽取管12时受到伤害,这是由于不再像以前那样形成尖锐的形状。
位于空气吸入侧的第二桶形体50内的阀装置19使用与上述供墨侧的阀装置18正好一样的部件,以类似的方式固定。墨抽取管12的每个部分都与空气吸入管13的相应部分具有类似的尺寸,所以略去了对它的详细描述。
下面参考图5A和5B描述当把墨盒1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2中时,阀装置18的运动。当把墨盒1安装到安装部分3中时,墨抽取管12插入引入通道40(图5A),并且与引入通道40的内侧紧密接触从而阻塞墨向外流出。当墨抽取管12和阀件32彼此接触并且向墨室16推阀件32时(图5B),通过抵抗推压部分46b的弹性,阀件32与阀座部分46a分开。另外,当向上推阀件32时,尖锐部分72的尖端76接触薄膜件31并且穿破薄膜件31。这样,当墨在阀装置18的顶端进入开口37a时,墨室16中的墨提供给桶形体30,在阀件32的下表面和阀座部分46a的上表面之间穿过阀件32的连通通道38,进入墨抽取管12的连通通道81a-81d(墨通道B),并且提供给记录头7。关于尖锐部分72穿破薄膜件31的运动,下面将给出进一步的说明。
基本与插入墨抽取管12同时,空气吸入管13进入第二桶形体50侧的阀装置19并且向上推阀件32。由于薄膜件51和尖锐部分72的尖端76之间的空间小于薄膜件31和尖锐部分72的尖端76之间的空间,与墨抽取管12侧的薄膜件31相比,薄膜51首先被穿破。一般来讲,为使墨盒1中的墨保持在脱气状态以及使墨室16保持在减压状态,在减压状态下包装墨盒1。如上所述,通过很快穿破空气吸入管13侧的薄膜件51,在空气经过管状件25已经进入墨室16的上部后,穿破墨抽取管12侧的薄膜件31。这样就保证了对墨抽取管12的供墨。如果过早穿破墨抽取管12侧的薄膜件31,空气进入墨抽取管12的墨通道将阻碍平稳供墨。
当把墨盒1从安装单元3中向上拉出以便把装好的墨盒1从喷墨记录设备2上卸下时,墨抽取管12和空气吸入管13分别与各个相应的阀件32分开。同时,由于推压部分46b的偏置作用,每个阀件32恢复到与阀座部分46a紧密接触的状态。这时,由于圆形伸出部件39安装在与阀座部分46a相对设置的表面上,能够可靠地密封墨室16以防止墨泄露。另外,留在墨抽取管12侧的阀座部分46a的开口41附近的墨I保持在那个位置,形成了弯月形,并且不会泄露到外面,因为阀件32阻碍了上部并且引入通道40的直径较小(直径大约2mm),大气压力不施加到上侧的墨上。
下面,图6A-6F示出了尖锐部分72怎样穿破薄膜件31。由于以与薄膜件31同样的形式穿破薄膜件51,所以就略去了对穿破薄膜件51的具体描述。
图6A示出了这样一个状态,朝向墨室16向上随着阀件32推尖锐部分72,并且尖端76紧密接触薄膜件31。在这个状态下,还没有穿破薄膜件31(图6D的状态)。
图6B示出了这样一个状态,进一步向上推尖锐部分72,第一倾斜单元74a-74d穿破了薄膜件31。于是薄膜件31只接触尖锐部分72的第一倾斜单元74a-74d。由于薄膜件31沿着其上表面接触第一倾斜单元74a-74d,在这个状态下阻塞了槽77,很难形成墨通道(见图6E)。
图6C示出了墨盒1完全装入喷墨记录设备2中,并且尖锐部分72的第二倾斜单元75a-75d推起并且拓宽了薄膜件31。因此,如图6F所示,就把各个板部件73a-73d之间的槽77释放出来,并且形成了连接墨室16和墨抽取管12的墨通道C。墨通道C也以大致均匀的间隔环绕尖锐部分72的周边。因此能够大致均匀地给墨抽取管12供墨。
当不是用第一倾斜单元74a-74d而是用第二倾斜单元75a-75d推起并且拓宽薄膜件31时,改变了薄膜件31破裂部分的弯曲角,并且破裂部分与板部件73a-73d之间的槽77分开,从而形成了如上所述的墨通道。另外,由于薄膜件31与板部件73a-73d之间的接触量减少了,当卸下墨盒1时,利用推压部分46b的偏置能够可靠地使得尖锐部分72和薄膜件31分开。
如上所述,根据上述的墨盒,支撑件46保持住阀件32,阀件32具有尖锐部分72,其尖端形成为尖锐形状以穿破薄膜件31,并且这个支撑件46固定在桶形体30中。所以当把墨盒1装入喷墨记录设备2时,墨抽取管12朝向墨室16向上推阀件32。同时,穿破薄膜件31并且形成了连接墨室16和墨抽取管12的墨通道B和C。因此,无需把墨抽取管12的尖端形成为尖锐形状,这样就可以避免墨抽取管12伤害用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另外,由于无需把墨抽取管12的尖端形成为尖锐形状,也无需重新定位一个防护装置来覆盖墨抽取管12。因此能够避免喷墨记录设备的尺寸过大,同时由于没有增加部件数目,能够避免增加生产成本。
已经根据上述的例子解释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例子,它可能有各种改善和改进。
例如,在上述的例子中,把阀装置18和19的外部尺寸设定得比桶形体30和50的内部尺寸略小,并且利用保持壁42的挤压来固定它们。但是,使得阀装置18和19的外部尺寸比桶形体30和50的内部尺寸略大并且通过把阀装置18和19推入桶形体30和50也是可行的。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通过切割在墨室16侧包括尖端的墨抽取管12和空气吸入管13来形成连通通道81a-81d。但是,通过在墨抽取管12和空气吸入管13的侧壁上形成连通内部和外部的连通通道81a-81d也是可行的。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阀件32形成为具有尖锐部分72、底部70和阀侧壁部分71的单元,其中尖端形成为尖锐形状。但是,分别形成穿破薄膜部件的刺穿单元和阀也是可行的,它们连通墨室16侧和容器壁1a的外侧或切断之间的连通。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墨盒。应该注意用类似的标号表示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因此为了简洁略去了对它们的描述。
第二个实施例的墨盒1包括具有敞开顶部的墨室16、容器壁1a和覆盖底部区域1e的盖1f。墨盒1还包括两个壁1g和1h,它们形成了两个向下敞开的桶形体30和50。阀装置18放置在桶形体30中,阀装置19放置在桶形体50中。阀装置18和阀装置19完全一样,当把它们装入喷墨记录装置时,墨抽取管12插入桶形体30,空气吸入管13插入桶形体50。
与第一个实施例类似,阀装置18和19具有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支撑件46和树脂制成的阀件32。支撑件46的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的支撑件46结构基本一样,但是不象第一个实施例,其外周壁33伸出不和圆柱形部分35一样远。所形成的外周壁33和定位部件33a都基本与阀座部分46a在同一水平。定位部件33a固定在圆柱形壁1g和1h的下端,位于形成为一部分桶形体30和50的表面44和盖1f之间。利用这种布置,阀装置18和19固定在容器壁1a上。
图8A-8E详细示出了阀件32。阀件32包括底部70和阀侧壁部分71,阀侧壁部分71从底部70的外周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在底部70的外周和阀侧壁部分71中的多个位置连续地形成了连通通道38。在每个连通通道38的一侧,从底部70以直角伸出一个大致为长方形的伸出部分59,伸出部分59的一侧接触阀侧壁部分71。如果连通通道38的敞开部分为圆形,由于圆形倾向于形成基于墨表面张力的弯月形,所以圆形不利于墨的平稳流动。为了避免弯月形的形成,敞开部分可以不是圆形。另一个有效的办法是用多个表面形成敞开区域。
如图8C所示,连通通道38的脊线形成为弓形,它还覆盖两个表面,这两个表面以直角与底部70和阀侧壁部分71相交。
另外,长方形的伸出部分59沿着连通通道38的一条脊线形成,在垂直方向上从相连的连通通道38的敞开部分伸出。因此连通通道38的敞开部分包括由伸出部分59形成的表面、由底部70形成的表面、和由阀侧壁部分71形成的表面。利用这种结构,敞开部分变得复杂并且由此避免形成弯月面。在底部70接触阀座部分46a的地方,伸出部件39形成为环形,其形成区域比连通通道38靠近底部70的中心,但是在开口41的外部。当关闭阀件32时,阀件32压紧阀座部分46a。
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空气吸入开口26包括桶形体50上面的锥形部分。管状件25从底部1e的锥形部分向墨盒1的上端延伸。管状件25包括位于上端的开口91。当墨盒1充满墨并且处于竖直对齐的状态时,开口91定位在墨室16中的墨表面水平之上。在各个典型的实施例中,包括开口91在内的管状件25的上表面95相对于水平方向是倾斜的。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上表面95具有阶梯状的结构,使得上表面95包括多个表面,这些表面限定了至少两个不同的平面。由于管状件25的上表面95是倾斜的,在倾斜的上表面95处得到的管状件25的开口91的横截面面积比管状件25的内部93的水平横截面面积大。另外,优选管状件25的内部93在水平方向的直径至少大约为0.8mm。
管状件25的开口91的倾斜或台阶状结构以及管状件25的内部93的直径能够在墨盒1不是定位在竖直对齐的位置等情况时,当墨室16中的墨接触开口91时防止形成墨弯月面。在开口91中避免形成这样的墨弯月面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如果形成墨弯月面,在操作图像记录设备2的过程中,供墨过程会使弯月面反复地破裂和再次形成。这样的弯月面的破裂和再次形成会导致墨盒1的内压反复变化。这样的变化对打印质量有不利的影响。
在各个典型的实施例中,管状件25与墨室16的其它部分整体形成。这样的整体结构能够避免使用多个制造步骤来形成和连接墨室16和管状件25。因此如这里所披露的,能够减少制造墨盒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供墨孔21在供墨侧具有防逆流阀60。防逆流阀60包括伞形柔性隔膜部分60b和纺锤部分60c,其中隔膜部分60b面对供墨孔21的下表面,纺锤部分60c支撑隔膜部分60b的一端。隔膜部分60b和纺锤部分60c利用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一个外形。穿过供墨孔21插入纺锤部分60c,使得流动阀60能够上下滑动。通常隔膜部分60b定位在离供墨孔21一定距离的位置,并且延伸部分60a接触底壁1e的顶表面。因此墨能够平稳地从墨室16流向阀装置18。当墨开始从墨抽取管12流向墨室16时,隔膜部分60b升起并且堵塞供墨孔21,这样就终止了墨流动。
如前所述,在减压条件下包装墨室16。这样,当把墨盒1装入喷墨记录设备2时,如果阀装置18在阀装置19之前打开,那么在墨抽取管12中已经存在的墨就可能会从墨抽取管12流向墨室16。这样的朝向墨室16的墨流动还会把与墨抽取管12连接的记录头7中存在的墨抽向墨室16。把记录头7中存在的墨抽向墨室16可能破坏记录头7的喷嘴孔中存在的墨弯月面。弯月面的破坏对打印质量会有不利的影响。如果当墨抽取管12中有空气时阀装置18在阀装置19前打开,这些空气会从墨抽取管12流向并且可能流入墨室16。这种流入墨室16的空气流动对墨室16中墨的脱气状态会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可能降低打印质量。为了避免空气或墨的回流,使用了防逆流阀60。
在安装时,当把墨盒1安装到安装部分3时,墨抽取管12插入引入通道40并且向上推阀件32。而阀件32向上推推压部分46b的伸出部分37。随后侧壁部分36延伸并且阀件32脱离阀座部分46a。这样,墨室16中的墨通过阀件32的连通通道38和墨抽取管12的连通通道81a-81d提供给墨抽取管12。同时,空气吸入管13连接桶形体50,使得外部空气流进墨室。
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不使用薄膜件31、51,由此也不使用尖锐部分72穿破薄膜件31、51。这样,当向上推阀件32时,墨存在于桶形体30,50中。但是,由于伸出部分37把圆形伸出部件39推向阀座部分46a,墨室16和桶形体30、50的顶部得到可靠地密封,这样就防止了墨泄露。
图9A和9B示出了示于图8的阀件32的一种变化。如上所述,当把墨盒1安装到安装部分3上时,墨抽取管12和空气吸入管13向上推阀件32,并且阀件32又去推安装在支撑件46中的推压部分46b的伸出部分37。
另一方面,由于墨抽取管12和空气吸入管13的长度不同,并且从墨盒1的底部到阀件32之间的距离依赖于很多其它部件也是不同的。整个不同会因此变得相对较大。当这种不同很大时,当把墨盒1安装到安装部分3上时,可能把阀件32向上推到离伸出部分37的开口37a很近的位置,阀件32也可能卡在开口37a中。当在这种状态把墨盒1从安装部分3卸下时,阀件32不与阀座部分46a接触,从而导致墨泄露。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这个变化中,如图9所示,在阀件32的阀侧壁部分71上安装了一些尖锐突起71a,从而增加了阀侧壁部分71的顶部和伸出部分37之间的摩擦,并且即使推压部分46b延伸它们也保持连接。
图10示出了支撑件46的伸出部分37上的环形伸出部分37b,把它加上是为了实现与上述结构同样的效果。这个环形伸出部分37b安装到阀件32的圆形阀侧壁部分71上。
根据这种结构,并且通过在阀件32和伸出部分37上加入与之匹配的凸部件或凹部件,都是为了防止这两种部件作相应的圆周移动,从而避免阀件32不返回关闭位置。
图11A和11B是第三个实施例的墨盒1和安装部分3的剖视图。在这个实施例中,喷墨记录设备2的阀装置19和安装部分3与图7中示出的第二实施例不同。由于阀装置18是相同的,就略去了对阀装置18的描述。
阀装置19配备有支撑件46和阀件32。与第一和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支撑件46一样,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制造支撑件46,并且在顶部配备了阀座部分46a和推压部分46b。这些部件的结构与第一和第二个实施例中的阀座部分46a和推压部分46b一样。
在阀座部分46a的中间形成了开口41,它把阀件32的中心暴露给外部,在下部,环绕开口41的密封部件63向推压部分46b的相反侧伸出。
图12详细示出了阀件32。类似于图8的阀件,阀件32配备了由底部70和阀侧壁部分71构成的阀68。由于已经参考图8A-8E说明了包括连通通道38和伸出部件59在内的详细结构,这里就略去对其的说明。
在这个例子中,底部70上安装了圆柱形部分66,圆柱形部分66从顶表面上在垂直方向上伸出。当以正常方式把墨盒1安装到安装部分3上并且把阀件32从阀座部分46a向上推时,圆柱形部分66的上沿位于与管状件25的内表面分开的位置,这样就保证了墨室16和阀座部分46a的开口41之间的通道。
底部70上配有在暴露侧从开口41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操作件67。在操作件67的外周上形成有几个凹部67a和凸部67b,它们沿着轴线方向延伸。与操作件67和阀件32分开的结构相比,这种把操作件67连到阀件32上或与阀件32整体形成的结构具有很明显的优点。例如,为了使操作件67能够操作阀,操作件67必须与阀件32一起定位。在操作件67和阀件32分开的结构中,由于操作件67相对于阀件32的错位可能导致泄露和/或损坏阀件32,必须仔细控制操作件67相对于阀件32的位置。而在操作件67连到阀件32上或与阀件32整体形成的结构中,就无需这种控制了。
另外,当包括两个或更多个阀的设备(如一个具有空气阀和墨阀的墨盒)与一个与阀连通的装置(如成像装置)一起使用时,提供不同类型的阀可能是有利的,即一个或更多个阀的结构中操作件连接到阀件上,而一个或更多个阀的结构中操作件不连接到阀件上。当提供的阀的结构中操作件不连接到阀件上,操作件可以在特定的位置连接到装置上。由于至少一个阀包括一个连接的操作件,这个阀就不能在特定的位置与该装置连通,这是由于那里将出现两个操作件。这样的布置能够保证当把设备装到装置中时,每个阀能够正确地与装置的一个对应区域连通。
图11A示出了把墨盒1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2的安装部分3之前的状态,并且使得操作件67的下沿定位在比密封部件63的下沿略高的地方。在这种状态下,阀装置18的阀件32和阀装置19的阀件32都压向支撑件46的阀座部分46a,因此每个阀装置都没有释放。
类似于第一和第二个实施例,相对于喷墨记录设备2的安装部分3,墨抽取管12在供墨部分突出,并且环绕墨抽取管12安装一个如海绵等的多孔体3c使得能够吸收露出的墨。在外部空气吸入部分,形成凹部3d使得它与密封部件63对应;并且空气吸入管13连接到凹部3d的底表面。
如图11B所示,类似于第一和第二个实施例,当安装墨盒1时,墨抽取管12的尖端推动阀装置18的阀件32,从而释放阀装置18。
在外部空气吸入部分,操作件67的尖端接触凹部3d的底部,并且在阀件32固定的同时阀座部分46a向下移动,释放阀装置。同时,密封部件63的底沿连接凹部3d的底部,并且在空气吸入管13和墨室16之间形成了穿过获释阀装置19的通道。
在第三个实施例中,配备了操作件67的阀件32只安装到阀装置19中。但是,配备了操作件67的阀件32也可以安装到供墨部分中,从而墨抽取管12不伸出安装部分3。
图13是第四个实施例的墨盒1的剖视图。在这个实施例中,盖1f覆盖图2的墨盒的容器壁1a的底部区域。墨盒1还包括类似于图7的墨盒1的两个壁1g和1h,它们形成向下敞开的桶形体30和50。阀装置18放在桶形体30中,阀装置19放在桶形体50中。阀装置18和阀装置19与图2的阀装置一样。盖1f位于与阀装置18和19的定位部件33a相对的位置,包括覆盖阀装置18的密封部件63和覆盖阀装置19的密封部件64。
墨盒1还包括形成在分隔壁1c中的开口86,开口86使得在制造过程中能够把墨I提供给墨室16。在把墨I提供给墨室16后并且盖1f放到容器壁1a上前,紧靠分隔壁1c放置一个塞子88以盖住开口86。
墨高度探测装置90位于墨室16中。墨高度探测装置90包括从分隔壁1c伸出的支撑件100、连接到臂98上的阻挡件92、连接到臂98相对端上的平衡件96、和连接到支撑件100上的枢轴94。
墨室16充满墨I后,当墨盒1保持在竖直位置时,阻挡件92留在伸出部110中。当阻挡件92留在伸出部110中时,一个传感器(未示出)能够探测到阻挡件92的存在,从而用户知道墨室16是满的。
当墨室16排空时,臂98绕枢轴94转动,使得平衡件96最终向分隔壁1c转动并且与之接触。这样,阻挡件92最终转动到示出的方框区域外面的位置。因此传感器可以探测到阻挡件92不在了并且通知用户墨室16空了。
图14A-14C是根据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墨盒1的视图。在图14A-14C中,示出了墨盒1的外部结构。图14A示出了墨盒1的侧视图;图14B示出了墨盒的端视图;图14C示出了墨盒的底视图。墨盒1的外部结构能够包括在图2、7、13等图中示出的、本申请所述的各个其它实施例的墨盒的内部特征。
如图14A-14C所示,墨盒1包括容器壁1a、位于容器壁1a顶部的盖1b和位于容器壁1a底部的底部1f。
盖1b包括位于容器壁1a顶部的平坦表面1j和从平坦表面1j伸出的伸出部1i,这样用户能够很容易地抓住墨盒1。伸出部1i为锥形,这样它最靠上部分的长度和宽度小于它基底的长度和宽度,伸出部1i的基底邻接平坦表面1j。
如图14A所示,底部1f在其右端包括缘100。缘1 00包括一个最下端表面,它从底部1f的底表面102伸出并且与密封部件63的最下端表面对齐。底部1f还包括一个倾斜部分104,它相对于底部1f的上部平坦表面105向上倾斜。底部1f进一步包括一个缘112,它位于表面102、105之间的底部1f中心。
如图14B所示,容器壁1a包括一个上部106和一个下部108。下部108包括一个容器突起110,它沿着并且离开容器壁1a的一个端表面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容器突起110的每一侧有槽部116和118。底部突起111位于容器突起110的底端附近,底部突起111沿着并且离开底部1f的端表面在垂直方向上延伸。
如图14C所示,底部1f包括配合突起120和122,它们位于缘100处,并且在每个配合突起120和122之间存在一个空间。如图14C所示,底部1f包括一个开口123,其中设有墨口124。底部进一步包括一个开口125,其中设有空气连通口126。这样可以把墨盒1稳固地安装在成像装置中。当把墨盒1安装在成像装置中,图14A-14C示出的上述特征,特别是和位置、结构和尺寸相关的那些特征用来保证墨盒1的稳定性。稳固地安装能够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墨盒的移动,由此避免泄露、把杂质引入墨盒和其它可能最终对打印质量有不利影响的情况。
图15A和15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墨盒1的视图。图15A是从上方观察时墨盒1的透视图,图15B是从下方观察时墨盒1的透视图,图16是沿图15线III-III的剖视图。
墨盒1中存储的墨是脱气的墨,已经对墨进行了脱气处理,并且墨密封在墨盒中。对墨进行脱气处理是为了减少由于墨室16中的墨存在气泡引起的喷射失败。
墨盒1包括容器壁1a,其中上/下端表面敞开,还包括固定的盖1b,它用来覆盖容器壁1a的顶表面的开口。盖1b设有向外突出的抓紧部分1d,当把墨盒1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2或从喷墨记录设备2上拆卸下来时,抓紧部分1d用以提高可操作性。另外,容器壁1a和盖1b由树脂材料形成。
如图16所示,分隔壁1c把墨盒1的内部分成两个空间,并且分隔壁1c和容器壁1a整体形成。在这两个空间内,在分隔壁1c与盖1b覆盖的上部开口之间的空间(即上部)形成为存储墨的墨室16,分隔壁1c和下部开口之间的空间(即底部)形成为第二室17。分隔壁1c在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之间的大致中间位置沿垂直于容器壁1a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所以分隔壁1c在墨盒1的大致中间位置从内部支撑墨盒1。因此提高了相对于从墨盒1外部向内部所施加的压力的抗压性,并且抑制了墨盒1的变形和损坏。
另外,容器壁1a在其水平剖面上大致形成为长方形,但是所形成的四个角具有大致圆柱形的曲壁1k,并且曲壁1k之间的侧表面形成为面向外的凹部11。这样就进一步提高了墨盒1相对于上述压力的刚性。
在分隔壁1c上连接并且形成了向第二室17的开口延伸的桶形体30,它从分隔壁1c伸入第二室17并且环绕圆柱形壁22。另外,在分隔壁1c上连接并且形成了向第二室17的开口延伸的第二桶形体50,它从分隔壁1c伸向第二室17并且环绕圆柱形壁24。
桶形体30的外表面和第二桶形体50的外表面分别连接容器壁1a的一对侧表面。桶形体30和第二桶形体50都连接一个连接件1m。另外,连接件1m通过连接件1n连接一对与上述那对侧表面不同的侧表面。这样,相互连接的桶形体30、第二桶形体50、连接件1m、连接件1n就把第二室17分成了四个空间10a、10b、10c、10d(见图15B)。也就是说,桶形体30、第二桶形体50、连接件1m、连接件1n起到支撑件的作用,它们从内部支撑容器壁1a,因此提高了容器壁1a相对于从墨盒1外部向内部所施加的压力的抗压性,从而能够抑制墨盒1的变形和损坏。
下面参考图17和18解释把墨盒1装入包装件82的过程。图17和18是剖视图,示出了制造完墨盒1的包装体的状态。
包装件82包括在其内部存储了脱气墨的墨盒1。包装件82由圆柱形密封材料组成,并且设有防止湿气和空气渗入的防护层。防护层是片层结构,其中层压了多层膜片。在其中含有墨盒1的状态下,包装件82的两个端部(今后称为“熔融部分”)83a、83b熔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袋形。为了保持墨盒1足够程度的脱气状态,在墨盒和包装件82之间减少压力。
例如,构成包装件82的片层材料按照层压的顺序包括:在铝合金层一侧上的一个粘结层和一个尼龙层(外部表面层);和在铝合金层另一侧上的一个粘结层、一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一个粘结层和一个聚丙烯层(内部表面层)。
在制造其中包含有墨盒1的墨盒1的包装体时,在一个压力减小的空间里把其中存储有脱气墨的墨盒1插入包装件82,用真空泵等使得该压力减小的空间处于真空或接近真空状态的气压下。首先热融合包装件82的一个熔融部分83a,而另一个熔融部分83b敞开。然后热融合包装件82的另一个熔融部分83b。当形成并且密封熔融部分83b时,就完成了包装(图17和18的状态)。这样墨盒1就密封在包装件82中。
因此持续地从墨盒1的外部向其内部施加压力。但是,在墨盒1中,在容器壁1a的两个开口之间的大致中间位置布置分隔壁1c,使得墨盒1能够承受施加给墨盒1的压力。这样就能避免墨盒1的损坏和变形。分隔壁1c、固定在上端开口的盖1b和曲壁1k增强了墨室16的刚性。另外,相对于第二室17,桶形体30和第二桶形体50连接相应容器壁1a的一对侧表面并且还通过连接件1m、1n连接另一对侧表面。因此能增强墨盒1的第二室17的抗压性。这样就可靠地避免了墨盒1的变形和损坏。
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墨盒1的损坏和变形,墨盒1的损坏和变形会使得墨从墨室16中泄露,并且会由于损坏和变形导致墨盒1的形状不能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2上。
另外,尽管在上述的例子中阀装置18和19的外部形状比桶形体30和50的内部形状略小,并且利用来自保持壁42的压力固定阀装置18和19,阀装置18和19的外部形状也可以比桶形体30和50的内部形状略大并且利用把它们推入通室来固定阀装置18和19。
图19-20B是根据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的墨盒1。图19是墨盒1的剖视图,图20A是示出内壁表面的放大视图,图20B是示出图19中部分D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19所示,墨盒1包括大致圆柱形的容器壁1a,其中上/下端表面敞开,还包括固定的盖1b,它覆盖并且密封容器壁1a的顶表面上的开口。盖1b设有向外突出的抓紧部分1d,当把墨盒1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2或从喷墨记录设备2上拆卸下来时,抓紧部分1d用以提高可操作性。抓紧部分1d的内部形成空心形状,并且在盖1b的内壁表面上形成网格状的分散槽14,当墨在第一方向和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散开时(见图20A和20B),利用毛细管作用分散槽14能够容纳这些墨I。将在后面解释分散槽14。如图19所示,容器壁1a和盖1b用树脂材料制成。提供给记录头7的墨I存储在形成于墨盒1内部的墨室16中。容器壁1a和盖1b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其结构使得能够辨认出存储在墨室16中的墨I的颜色。
如图19所示,分隔壁1c把墨盒1的内部分成两个空间,并且分隔壁1c和容器壁1a整体形成。在这两个空间内,在分隔壁1c和盖1b覆盖的上部开口之间的空间(即上部)形成为存储墨的墨室16,分隔壁1c和下部开口之间的空间(即底部)形成为第二室17。
存储在用分隔壁1c分割开的墨室16中的墨I提供到一个靠近容器壁1a的顶表面的位置。这样当墨盒1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2中时,在墨室16的顶侧形成了不含墨I的空间20。在空间20中,还包括由抓紧部分1d内部的空心形状所形成的空心部分。
下面参考图20A和20B描述形成在抓紧部分1d内表面上的分散槽14。图20A和20B是示出分散槽14结构的视图。图20A是示出抓紧部分1d的内壁表面的放大图,图20B是示出图19中部分D的放大剖视图。
在盖1b的一些或所有内壁表面上,如图20A所示,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以彼此间距相等的形式定位正方形伸出部分,并且在正方形伸出部分之间形成了槽。这些槽以正方形网格状布置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以形成分散槽14。粘在盖1b的内壁表面上的墨I进入这些分散槽14并且保留在这些槽中,使得墨I利用毛细管作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散开。这个阶段在图20B中示出。
如图20B所示,毛细管作用把分散槽14中的墨I留住。即使由于用户抓住抓紧部分1d以把墨盒1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2中时,并且容器壁1a在下侧而盖1b在上侧,以致在抓紧部分1d的内部形成不含墨的空间20,毛细管作用仍然能留住墨I。在这种情况,墨I不从分散槽14中流出。
在正方形网格形状中很细的槽形成了分散槽14,并且墨I留在这些分散槽14中。因此,当用户从外部观察墨盒1时,由于粘在盖1b内侧的墨I形成了一层薄膜,用户能够辨别出墨I。
用与盖1b相同的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形成容器壁1a。但是,如果预定容积的墨I聚集在墨室16中,墨I的颜色变暗并且具有变黑的颜色。例如,当存储青色或品红色的墨I时,墨I的颜色几乎变成黑色。当存储黄色的墨I时,墨I几乎变成红黑色。因此,用户要精确确定墨I的颜色就变得很困难。
但是,由于墨盒1形成有空间20,而空间20又不含墨I,并且盖1b的内壁表面上的分散槽14形成了空间20的一部分,而墨I又以几乎为薄膜的状态保存在分散槽14中,所以就能够准确地辨别出存储在墨室16中的墨I的颜色。
如上所述,根据上述的墨盒1,所形成的盖1b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并且墨I流入形成在抓紧部分1d的内壁表面上的分散槽14中,使得墨I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散开。在正方形网格形状中,以很细的槽形成了分散槽14,并且不含墨I的空间20形成在抓紧部分1d的内部。因此,用户能够准确无误地辨别出墨盒1中墨I的颜色。因此在把分别存储了不同颜色的墨I的墨盒1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2中时,就不会把墨盒1安装在错误的位置。
另外,由于墨盒1用透明或半透明树脂材料制成,就不要象传统方法那样给每种颜色的墨I都制造一个不同的盖件。因此就能够分享制造墨盒1的部件。这样就可以省略通过选择与墨I的颜色对应的盖1b来制造墨盒这样的复杂制造过程,从而简化了制造墨盒1的制造过程,最终减少了制造墨盒1的成本。
参考图21A-21D描述分散槽14的改进例子。图21A-21D示出了分散槽14的各种形式。
示于图20A和20B的分散槽14形成在正方形网格形状中。但是,如图21A所示,分散槽14可以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以改变了形状的长方形网格形状展开,或以图21B示出的平行四边形网格形状展开。另外,分散槽14还可以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以图21C所示的三角形网格形状展开,或以图21D示出的近似圆形网格形状展开,在最后一种情况中,分散槽14能够形成在很多很细的突出部分之间,而这些突出部分则大致为圆形。粘在内壁表面的墨I也能够保留在图21A-21D示出的分散槽14中,其状态是墨I在每个槽中散开。也就是说,只要分散槽14具有能够保留粘在其上的墨I的槽就可以,而对其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
应该理解,很多改进是可行的。例如,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分散槽14形成在盖1b的内壁表面上。但是,分散槽14可以只形成在抓紧部分1d的一部分上。另外,分散槽14可以只形成在容器壁1a的上部或容器壁1a的整个内壁表面。另外,分散槽14可以形成在墨盒1侧壁的内壁表面上用户能够看到的区域。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墨盒1所具有的结构使得当墨盒1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2中时盖1b成为上部。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结构的墨盒,使得当墨盒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中时,墨盒在侧壁上具有盖或者墨盒形成为没有盖的大致盒状。因此不限制墨盒的结构。这样分散槽14形成在墨盒的侧壁的内壁表面上,当墨盒1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2中时,该内壁表面至少成为上部。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容器壁1a和盖1b都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材料制成。但是,可以只有盖1b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材料制成,或者只有抓紧部分1d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材料制成。另外,只要透过材料能够观察墨的颜色,例如具有奶白颜色的材料也包括在本发明中所描述的“透明或半透明”材料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当墨盒安装到喷墨记录装置中时,阀件抵抗推压件(即伸出部件)的推压力。因此建立了墨室和设在喷墨记录装置中的流动通道之间的连通。当从喷墨记录装置中去掉墨盒时,推压件使得阀件与阀座直接接触,这样就防止了墨经过开口的泄漏。
另外,为了起到支撑件的作用,用橡胶等弹性材料整体形成推压装置和阀座。因此,当需要清除墨盒时,如当需要对墨盒进行焚烧处理时,无需进行任何处理就可以直接焚烧,也就是说不需要拆散墨盒并且去掉金属压缩弹簧,而如果使用压缩弹簧就不能直接焚烧,所以就增加了操作效率,减少了处理花费。
另外,阀件保持在支撑件和该装置之间。这样,通过将支撑件以保持阀件的状态布置在连通室中时,就能够实现墨室和喷墨记录装置侧的流动通道之间的连通或阻塞。因此,不需要进行连接推压装置这些麻烦的操作过程,在这里推压装置用来在设有阀件的区域中推压阀件,所以最终减少了制造墨盒的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利用推压装置使得阀件与阀座直接接触,这样就可靠地阻塞了墨流动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阀件连通通道的一个开口形成为非圆形,这样就避免了墨的表面张力能够形成弯月面,从而避免阻塞所述的开口,这样就能够保证墨的平稳流动。如果连通通道的开口形成为近似圆形,很容易形成弯月面,这样就有阻塞墨流动的危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向墨室侧移动阀件时,这样推压装置的升起部分就能够很容易地伸长或收缩,以利于阀件的打开/关闭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在阀件外周边处的那部分推压装置的厚度比在阀座空心件穿透方向上的厚度薄,这样当阀件移动时,阀座的变形很小,推压装置在墨室侧经历很大弹性变形,所以能够可靠地提供墨室和喷墨记录装置侧的流动通道之间的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形成密封装置的空心件的穿透侧的边沿内周边所具有的结构使得直径从穿透侧向阀件侧逐渐减小,这样的结果是空心件的外径大于密封装置的内径,从而能够平稳地穿透,并且可靠地产生卷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避免了密封件随着密封装置的内周表面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倾斜,并且还避免了阻碍连通墨室和空心件的流动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当利用推压装置使得阀件与阀座直接接触时,能够利用伸出件可靠地阻碍墨室侧和密封装置侧之间的连通。这样就更可靠地避免了墨泄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当阀件与阀座分开时,利用凹凸配合能够避免阀件与推压件的伸出部分脱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用连接部分和台阶状表面更可靠地确定支撑件的插入位置,并且在墨盒制造过程中提高了操作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避免了液体表面张力所形成的弯月面,这样就保证了液体的平稳流动。
如上所述,例如在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H3-197052中,保护装置需要保护板、锁紧部件和卷簧。这样为了安装每个部件需要在喷墨记录设备中保证空间。由于部件数目的增加,喷墨记录设备变大并且制造成本增加。
本发明实施例这样提供的墨盒不需要任何安装在喷墨记录设备中的特殊安全装置就能够安全供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的墨盒包括:一个墨室,它能存储墨;一个连通室,它具有能够容纳抽取部件的开口;一个薄膜部件,它阻碍连通室和墨室之间的连通;和一个刺穿部件,它位于连通室中,并且当把抽取部件移动到连通室中时它能够刺穿薄膜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的墨盒包括:一个墨室,它能存储墨;一个连通室,它具有与墨室连通的第一开口和能够容纳抽取部件的第二开口;一个阀,它位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和一个支撑件,它支撑阀的底表面,其中当把抽取部件插入连通室时在阀和支撑件之间形成墨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不需要使得抽取部件的尖端很尖锐。因此,从喷墨记录设备中伸出的抽取部件不会伤害用户,这样就提高了安全性。同时,不需要在喷墨记录设备侧安装防护装置来防护抽取部件,这样就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缩短了在制造墨盒后把薄膜部件粘在上面的工作过程。在这点上,有提高制造操作的效率的作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还能够不使用薄膜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朝向薄膜部件形成了一个形状尖锐的刺穿部件,因此当利用抽取部件把刺穿部件推向薄膜部件一侧时,它能够可靠地刺穿薄膜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形成了槽来形成使墨在刺穿部件和薄膜部件之间流动的通道。这样就利用槽可靠地形成了连接墨室和连通室之间的墨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形成了多个槽,并且这多个槽以大致相等间距形成在刺穿部件的外壁上。因此就能够形成更多连接墨室和连通室的墨通道。因此墨能够不断地提供给抽取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能够进一步拓宽连接墨室和连接室的墨通道并且不断地供墨。另外,当安装和拆除墨盒时,能够防止刺穿部件不能从薄膜部件移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阀部件位于连通室中,与刺穿部分相比,它更靠近开口侧,这样在刺穿部件刺穿薄膜部件并且墨室和连通室之间的连通打开后,阀部件能够连通或关闭墨通道。在这一点上,在安装和拆除墨盒时,有防止墨泄漏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由于阀部件和刺穿部件彼此形成为一个单元,这样就能减少部件数目并且因此减少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当把墨盒装入喷墨记录设备中时,在空气吸入部件侧的第二薄膜部件首先破裂后,第一薄膜部件破裂,这样空气提供给墨室,墨平稳地提供给记录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第二阀部件利用空气吸入部件有选择地连通或阻塞墨通道,由于第二阀部件位于空气吸入室的开口侧而不是第二刺穿部件侧,所以一旦薄膜部件破裂并且墨室和空气连通室之间的连通打开后,第二阀部件能够有选择地连通和关闭墨通道。这样在安装和拆除墨盒时,能够防止墨泄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由于第二阀部件和第二刺穿部件彼此形成为一个单元,这样就能减少部件数目并且因此减少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由于偏置单元能够从墨室侧在阀座单元的方向上偏置阀部件,所以在安装和拆除墨盒时能够可靠地防止墨从连通室中泄漏出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由于偏置单元能够从墨室侧在第二阀座单元的方向上偏置第二阀部件,所以在安装和拆除墨盒时能够可靠地防止墨从连通室中泄漏出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制造彼此作为一个单元的管单元、偏置单元和阀座单元。因此,当清除墨盒时,例如利用焚烧来清除墨盒时,可以直接焚烧而不必拆开墨盒以取出金属制造的压缩弹簧,这样就能够提高操作效率并且降低清除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方面,能够通过定位一个在连通室中保持阀部件的支撑部件来打开或阻塞一个连通室和外部的连通。因此,就不必进行复杂的操作过程,如安装一个偏置装置以在阀部件所处的位置偏置阀部件,并且因此能够减少制造墨盒的成本。
另外,如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9-20018中所披露的墨盒,使用与所存储的墨颜色一样的材料形成盖件来避免墨盒在喷墨记录设备中的安装错误。但是,由于用与不同的墨颜色对应的不同颜色来形成这样的盖件,增加了制造墨盒所需部件的数目,并且在制造中必须包括选择与墨盒中所使用的墨的颜色对应的盖件这一步骤,所以制造过程复杂。因此制造墨盒的成本增加。
当使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形成墨盒时,在观察这些墨盒时能够辨别出存储的墨。但是,如果在这样的墨盒中收集了预定容积的墨,墨的颜色会变暗。所以,很难准确地辨别出存储在这些墨盒中的墨颜色。
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墨盒,其中在制造这些墨盒时通过使用更少的部件来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够准确地辨别出这些墨盒中所存储的墨的颜色。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喷墨记录设备,墨盒能够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中。
在典型的实施例中,墨盒包括一个存储墨的墨室。墨室包括一个上部和一个下部,下部存储墨,上部包括一个不含墨的空间。在典型的实施例中,至少一部分上部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并且在至少一部分的内壁表面上设有槽,槽设计为利用毛细管作用留住内壁表面上的墨,使得墨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散开。
在典型的实施例中,墨盒包括一个能存储墨的墨室,其中墨室的上端敞开并且一个盖盖住上端。在典型的实施例中,在盖的内壁表面和所存储的墨之间可以具有一个不含墨的空间,至少一部分盖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形成。在典型的实施例中,能够在内壁表面上设有槽,设计槽使之能够利用毛细管作用留住内壁表面上的墨,使得墨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散开。
在典型的实施例中,墨盒包括一个能存储墨的墨室和一个从盖向外伸出的抓紧部分。在典型的实施例中,在抓紧部分的内壁表面和墨之间可以存在一个不含墨的空间,至少一部分抓紧部分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形成。在典型的实施例中,能够在内壁表面上设有槽,设计槽使之能够利用毛细管作用留住内壁表面上的墨,使得墨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散开。
根据本发明一个典型的方面,当把墨盒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中时,所形成的墨室能够在其下部存储墨,并且在其上部留有一个不含墨的空间。在墨室中,至少一部分上部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形成,其中在该至少一部分上部形成空间。另外,在透明或半透明部分的内壁表面上设有网格状的分散槽,设计分散槽使之能够利用毛细管作用留住内壁表面上的墨,使得墨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散开。
根据本发明一个典型的方面,当把墨盒移动或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中时,墨移动到墨室的内部并且总是粘在其上形成了分散槽的内部表面上,而且利用毛细管作用将墨留在那里,使得墨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散开。因此,通过其上形成了分散槽的透明或半透明材料,能够准确地辨认出沿着分散槽在内表面上散开的墨的颜色。这样就能辨别出墨的颜色,并且能够避免墨盒在喷墨记录设备中的安装错误。
根据本发明一个典型的方面,对于墨盒来讲,由于其上形成了分散槽的至少一部分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构成,每种颜色的墨都可以分别存储在用同样方法制造出的墨盒中。因此,由于能够共享制造墨盒的部件,能够省略复杂的制造过程,如根据墨的颜色来选择盖的这类制造墨盒的过程,这样就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一个典型的方面,分散槽形成在盖的内壁表面上,盖所具有的结构能够覆盖墨盒上部的开口端并且密封墨盒的内部。因此,在把墨盒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中时,用户能够通过从顶部观察盖来辨别墨,这样就准确地避免了墨盒的错误安装。
根据本发明一个典型的方面,盖设有从盖向外伸出的抓紧部分,以把墨盒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中,并且分散槽形成在抓紧部分的内壁表面上。由于用户通过抓紧抓紧部分来安装墨盒,在安装墨盒时,通过观察抓紧部分,用户能够准确地辨认出墨盒中的墨。这样,就更准确地避免了墨盒的错误安装。
根据本发明一个典型的方面,分散槽形成为长方形网格形状、平行四边形网格形状或大致椭圆形的网格形状。通过在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或近似椭圆形中布置突出部分,并且在突出部分之间沿垂直和水平方向形成槽来形成分散槽。因此,由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或近似椭圆形具有简单的形状,所以能够很容易地实现分散槽的形成。
根据本发明一个典型的方面,墨盒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中,其中利用这种墨盒能够准确地辨别出墨盒中的墨颜色。因此就准确地避免了墨盒的错误安装。
根据本发明一个典型的方面,在侧壁的大致中间位置设有分隔壁,并且一个盖固定在一个侧壁上。因此墨盒能够承受从墨盒外部向其内部施加的压力。这样,即使为了抑制墨盒的脱气程度,墨盒在减压状态下包装在包装体中,墨盒也能够避免损坏和变形。因此,能够避免墨盒中的墨由于墨盒的变形和损坏而泄露。同时,也能够避免发生墨盒由于变形和损坏而不能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中的情形。
如上所述,为了避免脱气的墨变质,例如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11-58775中,墨盒在减压状态下容纳在包装体中。压力从墨盒的外部向其内部施加。为了避免脱气的墨变质,必须使得包装体的内部保持真空或接近真空。这样就从墨盒的外部向其内部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如上述墨盒所述,形成了两个空间。因而使用多个平坦件在墨盒中创建了两个空间,排列了墨室和供墨室,其中它们的相应顶表面敞开,并且墨室具有更大的空间。这样,由于在减压时所受到的力,墨盒很容易变形。当使用相对小的滑架安装型墨盒时,平坦件的区域小并且因此能够承受压力减小时所受到的力。但是,如果传统的墨盒较大,墨盒就不能承受压力。如果墨盒形状受到损坏或变形,那么墨就从墨盒内部泄露到外部,并且不能把墨盒正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墨盒,其结构能够在包装体内的减压状态下抑止墨盒的变形和损坏。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包含一个墨盒的墨盒包装体。
在典型的实施例中,一个墨盒包括:一个侧壁;一个分隔壁,它在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相对的第二开口之间的大致中间位置分隔侧壁所围绕的内部空间,其中一个能存储墨的墨室形成在第一开口和分隔壁之间,一个第二室形成在第二开口和分隔壁之间;和一个盖,它覆盖第一开口并且固定到侧壁的端表面上。
在典型的实施例中,一个墨盒包括:一个侧壁,它的两个相对端表面分别敞开;一个分隔壁,它在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相对的第二开口之间的大致中间位置分隔侧壁所围绕的内部空间,其中一个能存储墨的墨室形成在第一开口和分隔壁之间,一个第二室形成在第二开口和分隔壁之间;一个盖,它覆盖第一开口并且固定到圆柱形侧壁的端表面上;一个供墨口,它形成在分隔壁中并且能够保证墨室和第二室之间的连通;和一个阀装置,它布置在第二室中与供墨口相对,并且能够有选择地使得墨室和墨室外部的一个区域连通。
在典型的实施例中,一个墨盒包括:一个侧壁,它的两个相对端表面分别敞开;一个分隔壁,它在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相对的第二开口之间分隔侧壁所围绕的内部空间,其中一个能存储墨的墨室形成在第一开口和分隔壁之间,一个第二室形成在第二开口和分隔壁之间;一个供墨口,它形成在分隔壁中并且能够保证墨室和第二室之间的连通,其中第一圆柱形部分伸入第二开口并且环绕供墨口;一个空气吸入开口,它形成在分隔壁中并且能够保证墨室和第二室之间的连通,其中第二圆柱形部分伸入第二开口并且环绕空气吸入开口;和一个壁,它在第一圆柱形部分和第二圆柱形部分之间延伸。
根据本发明一个典型的方面,一个壁在第二室中与开口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因此,即使压力从外部施加到第二室一侧,也能够避免变形和损坏。
根据本发明一个典型的方面,能够提高第二室侧和供墨口附近的侧壁的刚度,并且能够提高墨盒和喷墨头等装置的连接精度。
根据本发明一个典型的方面,在圆柱形部分中与供墨口相对的位置布置一个阀装置,阀装置能够有选择地允许墨室和墨室外部区域的连通。
根据本发明一个典型的方面,圆柱形侧壁成形为使得在周向布置了多个大致为部分圆柱形的曲壁并且在曲壁之间形成凹部。因此能够提高侧壁的刚度,并且墨盒能够承受上述的外部压力。
根据本发明一个典型的方面,一个侧壁、一个分隔壁、和一个在交叉方向上延伸的壁在第二室内用树脂材料整体模制形成。因此,能够很容易地模制出具有很高刚度的墨盒。
根据本发明一个典型的方面,由于提高了墨盒的刚度,即使执行减压包装,也能够避免变形和损坏。另外,由于利用第二室安装了阀装置,整个装置能够做得更小。
根据本发明一个典型的方面,可以利用第二室安装空气吸入的阀装置,从而整个装置能够做得更小。
根据本发明一个典型的方面,能够提高第二室侧和供墨口附近的侧壁的刚度,并且能够提高喷墨头等装置与供墨口的连接精度。另外,利用圆柱形部分能够以很好的精度很容易地安装阀装置。
根据本发明一个典型的方面,进一步提供一个在中间连接两个圆柱体的连接件,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室侧和供墨口附近的侧壁的刚度。
根据本发明一个典型的方面,能够抑制变质程度,并且即使内部包含在减压状态下的包装件中,也能够避免墨盒的变形和损坏。
尽管已经参考上面典型的实施例和例子描述了本发明,对本领域专业人员来讲,很明显本发明存在各种替代物、变型、变化、改进和/或等效体,它们既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目前无法预见的。因此,上述的本发明各个典型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无须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就能够作出各种变化。因此,本发明意图包括所有已知的或以后发展出来的替代物、变型、变化、改进和/或等效体。

Claims (45)

1.一种墨盒,包括:
一个墨室;
一个连通室,它能够与墨室连通;
一个阀,它是可移动的;
一个支撑件,它设置在连通室中,支撑件包括一个阀座和一个开口,开口在近似中心部分处暴露阀的底部,其中阀座在开口的外周处邻近阀;和
一个推压装置,它从阀座伸出,推压装置直接接触阀并且向阀座推压阀,
其中当预定的力施加到阀上时,阀与阀座分离,并且支撑件和推压装置形成为一个整体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阀能够随着抽取部件的移动而移动,抽取部件设置在连通室中,并且当预定的力施加到阀上时抽取部件接触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中当墨盒安装到喷墨记录装置中并且抽取部件从喷墨记录装置或阀伸出时,阀与阀座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中抽取部件是空心件,它从喷墨记录装置伸出,并且当阀与阀座分离时,形成一个通道使得墨能够从墨室流出并流进空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中支撑件包括密封装置,当抽取部件与阀接触时,密封装置密封抽取部件的外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中支撑件包括一个密封装置,它引导抽取部件使得抽取部件接触阀,并且形成一个通道使得墨能够从墨室流出并流入抽取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中阀包括至少一个开口,使得当预定的力施加给阀时墨能够从阀的顶部流到阀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其中阀的开口是非圆形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其中:
阀包括一个基底和一个阀侧壁,基底邻近阀座,阀侧壁从基底的外周向墨室延伸,和
阀的开口形成在基底和阀侧壁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其中单独的边沿线限定了阀的开口并且位于两个或更多个彼此相对倾斜的平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墨盒,其中阀包括一个伸出部,该伸出部从阀开口靠近墨室侧的一侧伸出,并且伸出部的边沿线和开口的边沿线位于该两个或更多个平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
阀包括一个基底和一个阀侧壁,基底邻近阀座,阀侧壁从基底的外周向墨室延伸,和
推压装置沿着阀侧壁的外周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当预定的力施加到阀上时,在墨室和墨盒外部的区域之间产生了一条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在阀外周处的推压装置的宽度小于阀座的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中支撑件包括:
一个内周壁和一个外周壁,外周壁位于内周壁外部,
外周壁固定在连通室的内周壁上,
当抽取部件位于支撑件处时,内周壁密封抽取部件的外表面,
一部分内周壁所处的位置离开外周壁预定的距离,和
内周壁能够相对于外周壁弹性变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盒,其中内周壁限定了支撑件的开口,并且一部分开口的尺寸朝向邻近阀的一个端部减小。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盒,其中内周壁限定了支撑件的开口,并且一部分开口的尺寸朝向邻近阀的一个端部增加。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阀包括一个环形伸出部,它邻近阀座。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推压装置包括一个伸出部,它与阀接合并且阻碍阀在径向的相对运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
支撑件包括一个连接部分,它在径向向外伸出,
连通室包括一个具有台阶状表面的外壳,和
当把连接部分插入外壳时,台阶状表面保持支撑件相对于连通室的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进一步包括:
一个空气连通室,它能够与墨室连通;
一个第二阀,它是可移动的;
一个第二支撑件,它设置在空气连通室中,第二支撑件包括一个第二阀座和一个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在近似中心部分处暴露第二阀的底部,其中第二阀座在第二开口的外周处邻近第二阀;和
一个第二推压装置,它从第二阀座伸出,第二推压装置直接接触第二阀并且向第二阀座推压第二阀,
其中当预定的力施加到第二阀上时,第二阀与第二阀座分离,并且第二支撑件和第二推压装置形成为一个整体件。
22.一个阀装置,包括:
一个阀,它是可移动的;和
一个整体支撑件,包括:
一个具有开口的阀座,开口在近似中心部分处暴露阀的底部,其中阀座在开口的外周处邻近阀,和
一个推压装置,它从阀座伸出,推压装置直接接触阀并且向阀座推压阀,其中当预定的力施加到阀上时,阀与阀座分离。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阀装置,其中阀包括一个密封件,密封件从阀座伸向与推压装置相反的一侧。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阀装置,其中当抽取部件从喷墨记录装置伸出并且接触阀时,形成一个通道,使得墨能够从墨室流进抽取部件。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阀装置,其中阀包括一个开口,开口位于与阀座接触的那部分阀和与推压装置接触的那部分阀之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阀装置,其中阀的开口是非圆形的。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阀包括一个基底和一个阀侧壁,基底邻近阀座,阀侧壁从基底的外周向墨室延伸,和
阀的开口形成在基底和阀侧壁处。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阀装置,其中单独的边沿线限定了阀的开口并且位于两个或更多个彼此相对倾斜的平面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阀装置,其中阀包括一个伸出部,该伸出部从阀开口靠近墨室侧的一侧伸出,并且伸出部的边沿线和开口的边沿线位于该两个或更多个平面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阀包括一个基底和一个阀侧壁,基底邻近阀座,阀侧壁从基底的外周向墨室延伸,和
推压装置沿着阀侧壁的外周延伸。
31.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阀装置,其中在阀外周处的推压装置的宽度小于阀座的长度。
32.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支撑件包括:
一个内周壁和一个外周壁,外周壁位于内周壁外部,
外周壁固定在连通室的内周壁上,
当抽取部件位于支撑件处时,内周壁密封抽取部件的外表面,
一部分内周壁所处的位置离开外周壁预定的距离,和
内周壁能够相对于外周壁弹性变形。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阀装置,其中内周壁限定了支撑件的开口,并且一部分开口的尺寸朝向邻近阀的一个端部减小。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阀装置,其中内周壁限定了支撑件的开口,并且一部分开口的尺寸朝向邻近阀的一个端部增加。
35.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阀装置,其中阀包括一个环形伸出部,它邻近阀座。
3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推压装置包括一个伸出部,它与阀接合并且阻碍阀在径向的相对运动。
37.一个墨盒,包括:
一个墨室,它能存储墨;
一个连通室,它具有和墨室连通的第一开口和能够容纳抽取部件的第二开口;
一个阀,它位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和
一个支撑件,它支撑阀的一个底表面,并且向第二开口推压阀的顶表面。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墨盒,其中以大致均匀的间隔在阀的外周边上形成多个槽。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墨盒,其中在第二开口容纳抽取部件之前,墨提供到阀的顶表面。
40.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包括:
一个安装部分,它安装根据权利要求1的墨盒;和
一个记录装置,它接收来自墨盒的墨并且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41.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包括:
一个安装部分,它安装根据权利要求22的墨盒;和
一个记录装置,它接收来自墨盒的墨并且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42.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包括:
一个安装部分,它安装根据权利要求37的墨盒;和
一个记录装置,它接收来自墨盒的墨并且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43.一种从墨盒供墨的方法,其中墨盒具有:一个阀,它是可移动的;一个支撑件,它包括一个阀座和一个开口,开口在近似中心部分处暴露阀的底部,阀座在开口的外周处邻近阀;和一个推压装置,它从阀座伸出,推压装置直接接触阀并且向阀座推压阀,该方法包括:
移动抽取部件使之与阀的底部接触;和
对阀施加预定的力使得阀移动离开阀座,并且推压件的顶部相对于推压件的底部向外弯曲。
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支撑件和推压装置由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形成。
4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阀装置,其中该整体支撑件由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形成。
CN200410096241A 2003-11-25 2004-11-25 墨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182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94324 2003-11-25
JP2003394323 2003-11-25
JP2003394323 2003-11-25
JP2003394324A JP4423940B2 (ja) 2003-11-25 2003-11-25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3409077A JP4403790B2 (ja) 2003-12-08 2003-12-08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3409640 2003-12-08
JP2003409640A JP4517637B2 (ja) 2003-12-08 2003-12-08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包装体
JP2003409077 2003-12-08
JP2004031712 2004-02-09
JP2004031712A JP4517659B2 (ja) 2003-11-25 2004-02-09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弁装置
JP2004032872 2004-02-10
JP2004032872A JP4479262B2 (ja) 2004-02-10 2004-02-10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4043978A JP4492150B2 (ja) 2004-02-20 2004-02-20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記録システム
JP2004043978 2004-02-20
JP2004047768 2004-02-24
JP2004047768A JP4442250B2 (ja) 2004-02-24 2004-02-24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4053164 2004-02-27
JP2004053164A JP4479280B2 (ja) 2004-02-27 2004-02-27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4060456A JP4453400B2 (ja) 2004-03-04 2004-03-04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4060456 2004-03-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1237A true CN1621237A (zh) 2005-06-01
CN100581826C CN100581826C (zh) 2010-01-20

Family

ID=34637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962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1826C (zh) 2003-11-25 2004-11-25 墨盒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2) US7334888B2 (zh)
EP (1) EP1687147B1 (zh)
KR (1) KR100714939B1 (zh)
CN (1) CN100581826C (zh)
AT (1) ATE386641T1 (zh)
AU (1) AU2004281066B8 (zh)
BR (1) BRPI0407975B1 (zh)
CA (1) CA2509792C (zh)
DE (1) DE602004011978T2 (zh)
MX (1) MXPA05013041A (zh)
TW (1) TWI266701B (zh)
WO (1) WO2005051666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6289B (zh) * 2007-08-31 2011-08-3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及制造墨盒的方法
CN102285232A (zh) * 2010-06-17 2011-12-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记录设备和墨盒
CN103282208A (zh) * 2011-01-07 2013-09-0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具有多个腔室的流体容器
US8998393B2 (en) 2011-01-07 2015-04-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tegrated multifunctional valve device
CN104708907A (zh) * 2013-12-13 2015-06-17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
US9315030B2 (en) 2011-01-07 2016-04-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container having plurality of chambers and valves
CN105793050A (zh) * 2013-11-29 2016-07-20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补给容器和包括该补给容器的喷墨记录装置
CN109476162A (zh) * 2016-07-27 2019-03-15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用于具有数字流体液位传感器的流体供应盒的垂直接口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35180B2 (en) * 2005-09-29 2009-12-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US7591548B2 (en) * 2005-09-29 2009-09-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US7578584B2 (en) * 2005-09-29 2009-08-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US7575311B2 (en) * 2005-09-29 2009-08-1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US7669991B2 (en) * 2005-09-29 2010-03-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US7556364B2 (en) 2005-12-05 2009-07-07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Ink cartridge with self sealing outlet valve
US7357496B2 (en) * 2005-12-05 2008-04-15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Inkjet printhead assembly with resilient ink connectors
JP2007196593A (ja) * 2006-01-27 2007-08-09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721441B2 (en) * 2006-03-03 2010-05-25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printhead integrated circuit attachment film
CN101287606B (zh) * 2006-03-03 2010-11-03 西尔弗布鲁克研究有限公司 脉冲阻尼射流结构
US7837297B2 (en) 2006-03-03 2010-11-23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with non-priming cavities for pulse damping
JP4466598B2 (ja) * 2006-03-31 2010-05-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リフィルユニット
JP4821430B2 (ja) * 2006-05-16 2011-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装着方法
JP5015635B2 (ja) * 2006-06-08 2012-08-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806616B2 (ja) * 2006-09-29 2011-11-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284556B2 (ja) 2006-10-31 2009-06-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供給装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記録装置
EP1925456A3 (en) * 2006-11-22 2009-08-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jet apparatus
JP4380712B2 (ja) * 2007-02-28 2009-12-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US7654640B2 (en) * 2007-03-21 2010-02-02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with drive circuitry components adjacent the printhead IC
US8523143B2 (en) * 2007-03-21 2013-09-03 Zamtec Ltd Detachable fluid coupling for inkjet printer
US7758177B2 (en) * 2007-03-21 2010-07-20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High flowrate filter for inkjet printhead
US20080231660A1 (en) * 2007-03-21 2008-09-25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with ink conduit weir for priming control
JP4849060B2 (ja) * 2007-11-30 2011-12-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情報出力方法
JP2009241492A (ja) * 2008-03-31 2009-10-22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溝形成方法
JP2010036457A (ja) * 2008-08-05 2010-02-18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容器、包装された液体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A2742314C (en) * 2008-12-19 2013-10-22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Ink manifold with multiple conduit shut off valve
JP5045682B2 (ja) * 2009-01-19 2012-10-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5223740B2 (ja) * 2009-03-16 2013-06-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
JP2011148203A (ja) * 2010-01-22 2011-08-04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WO2011093527A1 (en) * 2010-01-29 2011-08-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cording device
JP5381757B2 (ja) 2010-01-29 2014-01-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5585154B2 (ja) * 2010-03-25 2014-09-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5093276B2 (ja) 2010-03-26 2012-12-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供給装置
JP5162651B2 (ja) * 2010-12-20 2013-03-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
JP5213973B2 (ja) * 2011-02-18 2013-06-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用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87193B2 (ja) 2011-05-09 2015-09-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JP7003420B2 (ja) 2017-02-28 2022-01-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CN110871628B (zh) * 2018-08-31 2022-05-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墨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187126T1 (de) 1989-08-05 1999-12-15 Canon Kk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ät und tintenkassette dafür
JPH03197052A (ja) 1989-12-26 1991-08-28 Canon Inc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装着が可能な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920018A (ja) 1995-07-06 1997-01-21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343876B2 (ja) * 1996-03-07 2002-1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弁体、弁、これらを備えた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該インクタンクを有する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
US6139135A (en) * 1997-03-03 2000-10-3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jet printing with replaceable set of ink-related components (printhead/service module/ink supply) for each color of ink
JP3952547B2 (ja) 1997-08-11 2007-08-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梱包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69927302T2 (de) * 1998-02-13 2006-06-14 Seiko Epson Corp Verfahren zur Wiederherstellung der Tintenstrahltropfenausstossfähigkeit
MY138451A (en) 1998-11-11 2009-06-30 Seiko Epson Corp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cartridge
JP3804340B2 (ja) 1999-06-17 2006-08-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ATE364508T1 (de) 1999-04-08 2007-07-15 Seiko Epson Corp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ät und steuerverfahren für die reinigung des eingebauten aufzeichnungskopfes
US20030107626A1 (en) * 2000-08-16 2003-06-12 Xiao Qingguo Ink cartridge having bellows valve, ink fil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ed thereof
JP2002001988A (ja) 2000-04-18 2002-01-08 Canon Aptex Inc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
JP3873675B2 (ja) * 2001-06-28 2007-0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US6854836B2 (en) * 2001-10-05 2005-02-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ontainer, liquid supply system, liquid using apparatus, ink tank, ink supply system, inkjet print head and print apparatus
JP2003226022A (ja) * 2002-02-01 2003-08-12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インク供給方法
US7384136B2 (en) * 2003-11-25 2008-06-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6289B (zh) * 2007-08-31 2011-08-3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及制造墨盒的方法
CN102285232A (zh) * 2010-06-17 2011-12-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记录设备和墨盒
CN103282208A (zh) * 2011-01-07 2013-09-0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具有多个腔室的流体容器
US8998393B2 (en) 2011-01-07 2015-04-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tegrated multifunctional valve device
CN103282208B (zh) * 2011-01-07 2015-05-20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具有多个腔室的流体容器
US9090082B2 (en) 2011-01-07 2015-07-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container having plurality of chambers
US9315030B2 (en) 2011-01-07 2016-04-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container having plurality of chambers and valves
US9630420B2 (en) 2011-01-07 2017-04-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containers
CN105793050A (zh) * 2013-11-29 2016-07-20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补给容器和包括该补给容器的喷墨记录装置
CN104708907A (zh) * 2013-12-13 2015-06-17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
CN109476162A (zh) * 2016-07-27 2019-03-15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用于具有数字流体液位传感器的流体供应盒的垂直接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4011978D1 (de) 2008-04-03
CN100581826C (zh) 2010-01-20
TW200528296A (en) 2005-09-01
EP1687147A4 (en) 2006-08-09
MXPA05013041A (es) 2006-03-02
DE602004011978T2 (de) 2009-03-26
AU2004281066A8 (en) 2009-01-08
EP1687147B1 (en) 2008-02-20
ATE386641T1 (de) 2008-03-15
US20050134663A1 (en) 2005-06-23
AU2004281066B8 (en) 2009-12-24
BRPI0407975B1 (pt) 2017-12-19
AU2004281066B2 (en) 2009-09-03
WO2005051666A1 (en) 2005-06-09
US7753506B2 (en) 2010-07-13
CA2509792A1 (en) 2005-06-09
US7334888B2 (en) 2008-02-26
US20070273736A1 (en) 2007-11-29
AU2004281066A1 (en) 2005-06-23
TWI266701B (en) 2006-11-21
CA2509792C (en) 2011-10-18
KR20060024329A (ko) 2006-03-16
KR100714939B1 (ko) 2007-05-07
EP1687147A1 (en) 2006-08-09
BRPI0407975A (pt) 2006-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21237A (zh) 墨盒
CN1186198C (zh) 液体容器,液体容器系统,往复式载架以及喷墨设备
CN2601172Y (zh) 墨盒
CN100351090C (zh) 液体容器,形成液体容器用构件和制造液体容器的方法
CN1280103C (zh) 喷墨打印机用连接组件及喷墨打印机
CN1289302C (zh) 打印机供墨系统和喷墨打印机
CN1156374C (zh) 油墨容器
CN1579776A (zh) 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液体容器座
CN1376585A (zh) 液体容器、用于液体容器的弹性件和记录设备
CN1603122A (zh)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CN1277685C (zh) 液体盒
CN1365893A (zh) 用于喷墨记录装置的墨盒
CN1623788A (zh) 液体容器
CN2803706Y (zh) 墨盒、阀装置和喷墨记录设备
CN1697736A (zh) 墨囊、墨盒和喷墨记录装置,填墨及再填墨方法,墨盒制造方法以及墨盒重复利用方法
CN2582877Y (zh) 油墨盒
CN1191941C (zh) 油墨盒
CN101041299A (zh) 液体容器
CN1142064C (zh) 墨盒装置及其灌装方法与装置及一种控制墨液的单向阀体
CN2582876Y (zh) 油墨盒
CN1764545A (zh) 墨盒
CN1405002A (zh) 油墨盒及其油墨盒的制造方法
CN2582878Y (zh) 油墨盒
CN1695950A (zh) 液体供给部件、喷射装置、输送管及其制造、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