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58958A -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 - Google Patents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58958A
CN1458958A CN02800709A CN02800709A CN1458958A CN 1458958 A CN1458958 A CN 1458958A CN 02800709 A CN02800709 A CN 02800709A CN 02800709 A CN02800709 A CN 02800709A CN 1458958 A CN1458958 A CN 14589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pylene
weight
polypropylene resin
block copolymer
resin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800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00034C (zh
Inventor
川合浩二
山下正洋
土肥靖
板仓启太
酒井郁典
桥本幹夫
美浓田武
内藤匡道
高冈亨
川原信夫
兼吉宽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Chemicals Inc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58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8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003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003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3/00Compositions of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3/00Compositions of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3/02Compositions of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of vinyl-aromatic monomers and conjugated dienes
    • C08L53/025Compositions of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of vinyl-aromatic monomers and conjugated dienes modifi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10/00Hom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110/04Monomers containing three or four carbon atoms
    • C08F110/06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6Elastomeric ethene-propene or ethene-propene-diene copolymers, e.g. EPR and EPDM rubbers

Abstract

一种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所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包括特定比例的丙烯均聚物(A1)、弹性体(B)和无机填料(C),或包括包括丙烯嵌段共聚物(A2)和无机填料(C)以及任选的弹性体(B)。丙烯均聚物(A1)或丙烯嵌段共聚物(A2)的丙烯均聚物链段具有20-300克/10分钟的MFR(230℃),由13C-NMR谱测定的来自丙烯单体的2,1-插入或1,3-插入的位置不规则单元相对于全部丙烯结构单元的比例各自小于或等于0.2%,由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Mw/Mn为1-3。本发明能提供具有优良的刚性和耐冲击性综合性能的汽车部件(包括注塑制品),其流痕可能性较小,即使发生流痕也不明显,并能在成形制品表面实现优良的压纹转移,具有优良的外观。用于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具有上述配方,能缩短增塑所需时间,从而缩短制造注塑制品的成形周期,因此,这种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能有效地制造具有上述效果的注塑汽车部件。

Description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
背景技术
聚丙烯树脂可用于,日用杂物、厨房器具、包装膜、家用电器、机械部件、电器部件、汽车部件和其它领域。聚丙烯树脂中可加入各种添加剂,以符合要求的性能。具体而言,在用于汽车部件时,由于成形制品具有刚性和耐冲击性的优良综合性能,包括聚丙烯树脂和加入的α-烯烃共聚物橡胶和无机填料如滑石的组合物被大量使用。
从生产率角度,用于内装饰和外装饰的汽车部件通常通过注塑成形。当上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塑时,在与注塑流相交方向,在注塑制品表面产生许多周期性条纹图形,称作流痕或虎纹(tiger mark),这种周期性条纹图形很明显。在成形制品表面产生的流痕很明显时,破坏了成形制品的外观。因此,根据需要,为使流痕消失进行了涂布或其它措施。为消除由上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制成的成形制品的流痕,或使流痕不明显,采用了各种方法。例如,使用金属模具的方法,这种金属模具可以改变温度,并将树脂注入保持高温的金属模具中。然而,这种方法由于需要特定金属模具以及延长成形周期,因此在生产中还存在问题。
而且,对用于汽车内装饰部件,其表面有称作压纹的图形,用于装饰表面或降低表面光泽。通过注塑时将注塑用金属模具内表面上的图形转移到成形制品表面来形成这种压纹。上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塑时,出现这样的问题,金属模具内表面上的压纹图形不能很好转移,致使不能降低光泽,而且在金属模具浇口附近和远离浇口位置上的转移性不同,从而导致光泽差异。
在注塑中,固体树脂组合物颗粒在已加热的简体内加热熔化(增塑),将熔融的树脂组合物注射和装入金属模具(腔)。在随后成形周期中用于获得注塑制品的树脂组合物在完成注射和装入之后的冷却期间进行加热和熔化。为缩短制造注塑制品的注塑周期,必须缩短冷却时间。如果能够在缩短的冷却时间内完成随后注射和装入所需的树脂组合物的加热和熔化,就不存在问题。然而,在冷却时间内不能完成加热和熔化时,就不能进行随后的注射和装入。这使缩短冷却时间行不通。上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需要延长的加热/熔化(增塑时间),并且不能缩短冷却时间。所以,上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由于不能缩短成形周期而存在缺陷。
在日本专利公报No.10(1998)-1573中描述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在茂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制得的聚丙烯树脂(丙烯均聚物、丙烯嵌段共聚物)、α-烯烃共聚物橡胶和无机填料。然而,茂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制备聚丙烯树脂时,发生约1%的丙烯1,3-插入或2,1-插入。因此,聚丙烯树脂的结晶度低,其熔点约为150℃,低于在钛催化剂存在下制得的聚丙烯树脂的熔点160℃。而且在茂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制得的聚丙烯树脂与钛催化剂存在下制得的聚丙烯树脂相比,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刚性等较差。因此,与包括钛催化剂存在下制得的聚丙烯树脂、α-烯烃共聚物橡胶和无机填料的组合物相比,包括茂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制得的聚丙烯树脂、α-烯烃共聚物橡胶和无机填料的组合物的机械强度性能较差。所以,前一种组合物未能投入实际使用。
本发明人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在特定茂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制得的丙烯均聚物或丙烯嵌段共聚物中基本没有1,3-插入或2,1-插入,使丙烯均聚物或丙烯嵌段共聚物的熔点较高,其成形制品的刚性、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性能优良。还发现,基于这种丙烯均聚物或丙烯嵌段共聚物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作为组合物用于汽车部件时具有优良的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具体提供汽车部件,尤其是注塑汽车部件,这种部件在流痕方面得到改善,并具有优良的外观和压纹转移。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汽车部件,尤其是注塑汽车部件,这种部件具有优良的刚性和耐冲击性的综合性能。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所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包括30-80%(重量)丙烯均聚物(A1)、15-40%(重量)弹性体(B)和5-30%(重量)无机填料(C),
其中,丙烯均聚物(A1)具有:
(i)熔体流动速率为20-300克/10分钟(根据ASTM D 1238,在2.16千克负荷下于230℃测定),
(ii)由13C-NMR谱测定,来自丙烯单体的2,1-插入或1,3-插入的位置不规则单元相对于全部丙烯结构单元的比例各自小于或等于0.2%,
(iii)由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3。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所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包括丙烯嵌段共聚物(A2)和无机填料(C),以及任选的弹性体(B),丙烯嵌段共聚物(A2)包含丙烯均聚物链段和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链段,
其中,丙烯嵌段共聚物(A2)的丙烯均聚物链段具有:
(i)熔体流动速率为20-300克/10分钟(根据ASTM D 1238,在2.16千克负荷下于230℃测定),
(ii)由13C-NMR谱测定,来自丙烯单体的2,1-插入或1,3-插入的位置不规则单元相对于全部丙烯结构单元的比例各自小于或等于0.2%,
(iii)由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3,
以丙烯嵌段共聚物(A2)、弹性体(B)和无机填料(C)总重量为基准,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中,丙烯嵌段共聚物(A2)的丙烯均聚物链段含量为30-80%(重量),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2)的丙烯12-烯烃无规共聚物链段加弹性体(B)的总含量为15-40%(重量),无机填料(C)含量为5-30%(重量)。
在包含本发明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中,弹性体(B)宜为选自下列的至少一种弹性体: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1)、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2)、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无规共聚物(B-3)和氢化嵌段共聚物(B-4)。
无机填料(C)最好是滑石。
在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交叉分馏色谱(Cross fractionating chromatography)(CFC)中,较好用100-135℃的邻二氯苯洗出液显示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为1-3。
而且,最好汽车部件是注塑制品,在注射流动方向,离流动端的50-150mm长度内,以5mm间隔测定反射度(入射角:90°,反射角:90°,进行测定的区域:4mmφ),相邻测定点之间的反射度差满足下式:
△反射度差≤0.5。
本发明较好实施方案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
本发明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中,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包括丙烯均聚物(A1)、弹性体(B)和无机填料(C),或包括丙烯嵌段共聚物(A2)和无机填料(C),以及任选的弹性体(B)。
丙烯均聚物(A1)
用于本发明的丙烯均聚物(A1)是一种结晶聚丙烯树脂,具有下列性能:
(i)熔体流动速率为20-300克/10分钟(根据ASTM D 1238,在2.16千克负荷下于230℃测定),较好为20-250克/10分钟,更好为30-220克/10分钟,最好为40-200克/10分钟,
(ii)由13C-NMR谱测定,来自丙烯单体的2,1-插入或1,3-插入的位置不规则单元相对于全部丙烯结构单元的比例各自小于或等于0.2%,较好小于或等于0.1%,最好小于或等于0.05%,
(iii)由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3,较好为1-2.5,最好为1-2.3。
而且,丙烯均聚物(A1)较好的还具有下列性能(iv)、(v)、(vi):
(iv)丙烯均聚物(A1)的正癸烷溶解物含量(丙烯均聚物用150℃正癸烷处理2小时并冷却至室温时,溶解于正癸烷的物质的%(重量))小于或等于0.2%(重量),较好的小于或等于1%(重量)。
(v)由13C-NMR光谱测定的丙烯均聚物(A1)的五单元组全同立构规整度大于或等于90%,较好的大于或等于93%,更好大于或等于94%。
全同立构的五单元组分数(mmmm分数)表明通过13C-NMR测定的在丙烯嵌段共聚物(A)的分子链中存在的属于五单元组单元的全同立构链比例。即,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mmmm分数)是存在于由五个彼此连续内消旋(meso)连接的丙烯单体单元构成的链中心的丙烯单体单元的分数。具体而言,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mmmm分数)是以13C-NMR谱测定的甲基碳区的全部吸收峰中mmmm峰的分数计算的值。
(vi)在差式扫描量热计(DSC)测定中,在获得的吸热曲线的最大峰处的温度(Tm)较好在155-170℃范围,更好在157-165℃,最好在158-163℃范围。
用于本发明的丙烯均聚物(A)例如在特定茂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制得。形成这种茂金属催化剂的茂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组分可由下面通式(1)或(2)表示:
Figure A0280070900071
其中,R3选自烃基和含硅烃基;
R1、R2、R4、R5、R6、R7、R8、R9、R10、R11、R12、R13和R14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各自选自氢原子、烃基或含硅烃基,
条件是,在由R1-R12代表的基团中,相邻基团可以彼此连接形成环,以及条件是在通式(1)中选自R1、R4、R5和R12的基团可以和R13或R14代表的基团连接,从而形成环。
A代表有2-2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可含有不饱和键和/或芳环,条件是A可含有两个或更多个环结构,包括从而和Y代表的原子形成的环;
Y代表碳原子或硅原子;
M代表选自周期表第4族的金属;
j是1-4的整数;
Q选自卤素原子、烃基、能与孤电子对配位的阴离子配位体和中性配位体,条件是当j大于或等于2时,Q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另一种用于本发明的茂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组分由下面通式(1a)或(2a)代表的茂金属化合物组成:
Figure A0280070900081
其中,R3选自烃基和含硅烃基;
R1、R2、R4、R5、R6、R7、R8、R9、R10、R11、R12、R13和R14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各自选自氢原子、烃基或含硅烃基,
条件是,对通式(1a)的化合物,其中R3代表叔丁基或三甲基甲硅烷基,R13和R14同时代表甲基或苯基,R6和R11不同时代表氢原子,条件是,在由R1-R12代表的基团中,相邻基团可以彼此连接形成环,以及条件是在通式(1a)中选自R1、R4、R5和R12的基团可以和R13或R14代表的基团连接,从而形成环;
A代表有2-2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可含有不饱和键和/或芳环,条件是A可含有两个或更多个环结构,包括从而和Y代表的原子形成的环;
Y代表碳原子或硅原子;
M代表选自周期表第4族的金属;
j是1-4的整数;
Q选自卤素原子、烃基、能与孤电子对配位的阴离子配位体和中性配位体,条件是当j大于或等于2时,Q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还有一种茂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组分由下面通式(1b)或(2b)代表的茂金属化合物组成:
Figure A0280070900091
其中,R21和R22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选自烃基、含硅烃基;
R5、R6、R7、R8、R9、R10、R11、R12、R13和R14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各自选自氢原子、烃基或含硅烃基,条件是,在R5-R12代表的基团中,相邻基团可以彼此连接形成环;
A代表有2-2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可含有不饱和键和/或芳环,条件是A可含有两个或更多个环结构,包括从而和Y代表的原子形成的环;
M代表选自周期表第4族的金属;
Y代表碳原子或硅原子;
j是1-4的整数;
Q选自卤素原子、烃基、能与孤电子对配位的阴离子配位体和中性配位体,条件是当j大于或等于2时,Q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上述烃基的较好例子包括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有7-20碳原子的芳烷基、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和有7-20个碳原子的烷芳基。
R3可以是含杂原子如硫或氧的环烃基,噻吩基或呋喃基。
烃基例如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2-甲基丙基、1,1-二甲基丙基、2,2-二甲基丙基、1,1-二乙基丙基、1-乙基-1-甲基丙基、1,1,2,2-四甲基丙基、仲丁基、叔丁基、1,1-二甲基丁基、1,1,3-三甲基丁基、新戊基、环己基甲基、环己基、1-甲基-1-环己基、1-金刚烷基、2-金刚烷基、2-甲基-2-金刚烷基、基、降冰片基、苄基、2-苯基乙基、1-四氢萘基、1-甲基-1-四氢萘基、苯基、萘基和甲苯基。
上述含硅烃基的较好例子包括有1-4个硅原子和3-20个碳原子的芳基甲硅烷基或烷基甲硅烷基。
具体有:如三甲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和三苯基甲硅烷基。
R3较好代表空间大的取代基,更好是有4个或以上的碳原子的取代基。
在上述通式(1)或(2)中,R1、R2、R4、R5、R6、R7、R8、R9、R10、R11、R12、R13和R14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各自选自氢原子、烃基或含硅烃基。烃基和含硅烃基的较好例子如上所述。
对作为环戊二烯基环的取代基的R1-R4,相邻取代基可以彼此连接形成环。这样取代的环戊二烯基的例子包括茚基、2-甲基茚基、四氢茚基、2-甲基四氢茚基和2,4,4-三甲基四氢茚基。
对作为芴环取代基的R5-R12,相邻取代基可以彼此连接形成环。这样取代的芴基的例子包括苯并芴基、二苯并芴基、八氢二苯并芴基和八甲基八氢二苯并芴基。
对作为芴环取代基的R5-R12,从易于合成角度,这些取代基是对称为宜。即,较好的,R5与R12相同,R6与R11相同,R7与R10相同,R8与R9相同。最好使用未取代的芴、3,6-二取代的芴、2,7-二取代的芴或2,3,6,7-四取代的芴。芴环的3-位、6-位、2-位和7-位分别对应于R7、R10、R6和R11
在上述通式(1)或(2)中,Y代表碳原子或硅原子。
上述通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中,R13和R14与Y连接形成取代的亚甲基或取代的亚甲硅基(silylene)而作为桥接部分。较好的,桥接部分可以是例如:亚甲基、二甲基亚甲基、二乙基亚甲基、二异丙基亚甲基、甲基-叔丁基亚甲基、二叔丁基亚甲基、二环己基亚甲基、甲基环己基亚甲基、甲基苯基亚甲基、二苯基亚甲基、甲基萘基亚甲基、二萘基亚甲基、或二甲基亚甲硅基、二异丙基亚甲硅基、甲基-叔丁基亚甲硅基、二环己基亚甲硅基、甲基环己基亚甲硅基、甲基苯基亚甲硅基、二苯基亚甲硅基、甲基萘基亚甲硅基或二萘基亚甲硅基。
上述通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中,从R1、R4、R5和R12中选择的取代基可以和桥接部分的R13或R14代表的取代基连接成环。这样结构的例子有,下面所示的R1和R14彼此连接形成环的结构。下面通式(1c)的茂金属化合物中,桥接部分和环戊二烯基连接在一起形成四氢并环戊二烯骨架。下面通式(1d)的茂金属化合物中,桥接部分和环戊二烯基连接在一起形成四氢茚基骨架。同样,桥接部分和芴基连接形成环。
上述通式(2)的茂金属化合物中,A代表有2-2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可含有不饱和键和/或芳环。Y与A连接形成例如亚环烷基或环亚甲基亚甲硅基。
A可含有两个或更多个环结构,包括与Y形成的环。
其较好例子包括亚环丙基、亚环丁基、亚环戊基、亚环己基、亚环庚基、二环[3,3,1]亚壬基、亚降冰片基(norbomylidene)、亚金刚烷基(adamantylidene)、四氢亚萘基、二氢亚茚基、环二亚甲基亚甲硅基、环三亚甲基亚甲硅基、环四亚甲基亚甲硅基、环五亚甲基亚甲硅基、环六亚甲基亚甲硅基和环七亚甲基亚甲硅基。
上述通式(1)或(2)中,M代表选自元素周期表第四族元素的金属。例如,可以是钛、锆或铪。
上述通式(1)或(2)中,j是1-4的整数。
上述通式(1)或(2)中,Q选自卤原子、1-20个碳原子的烃基、阴离子配位体和能与孤电子对配位的中性配位体。当j为2或更大时,Q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卤原子例子包括氟、氯、溴和碘。烃基例子如上所述。
阴离子配位体例子包括烷氧基如甲氧基、叔丁氧基和苯氧基;羧酸根如乙酸根和苯甲酸根;和磺酸根如甲磺酸根(mesylate)和甲苯磺酸根(tosylate)。
能与孤电子对配位的中性配位体的例子包括有机磷化合物如三甲基膦、三乙基膦、三苯基膦和二苯基甲基膦;醚如四氢呋喃、二乙醚、二噁烷和1,2-二甲氧基乙烷。
较好的,至少一个Q是卤素或烷基。
下面将列出本发明通式(1)或(2)的茂金属化合物的例子。
首先,为能在表中列出,各茂金属化合物的配位体结构,除了MQj(金属部分)外分成三部分,即Cp(环戊二烯基的环部分)、桥(桥接部分)和Flu(芴环部分)。各部分结构的具体例子和这些部分结合获得的配位体结构的具体例子列于下表。
Cp的具体例子:桥的具体例子:
Figure A0280070900131
Flu的具体例子:
Figure A0280070900141
作为具有较好配位体结构的茂金属化合物的具体例子,有下式的化合物:
MQj例如可以是ZrCl2、ZrBr2、ZrMe2、Zr(OTs)2、Zr(OMs)2、Zr(OTf)2、TiCl2、TiBr2、TiMe2、Ti(OTs)2、Ti(OMs)2、Ti(OTf)2、HfCl2、HfBr2、HfMe2、Hf(OTs)2、Hf(OMs)2和Hf(OTf)2。这些中,Ts代表对甲苯磺酰基;Ms代表甲烷磺酰基;Tf代表三氟甲烷磺酰基。
对Cp环的取代基与桥接部分的取代基连接形成环的茂金属化合物,有下式的化合物:
本发明通式(1)或(2)的茂金属化合物的较好例子包括:
通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1、R13和R14代表甲基;R3代表叔丁基;R2、R4、R5、R7、R8、R9、R10、和R12各自代表氢;R6和R11各自代表叔丁基;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
通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13和R14各自代表甲基;R3代表1-甲基-1环己基;R1、R2、R4、R5、R6、R8、R9、R11和R12各自代表氢;R7和R10各自代表叔丁基;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
通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13和R14各代表甲基;R3代表叔丁基;R1、R2、R4、R5、R8、R9和R12各自代表氢;R6和R7彼此连接形成由式-(C(CH3)2CH2CH2C(CH3)2)-代表的环,R10和R11彼此连接形成由式-(C(CH3)2CH2CH2C(CH3)2)-代表的环,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
通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13和R14各代表甲基;R3代表三甲基甲硅烷基;R1、R2、R4、R5、R8、R9和R12各自代表氢;R6和R7彼此连接形成由式-(C(CH3)2CH2CH2C(CH3)2)-代表的环,R10和R11彼此连接形成由式-(C(CH3)2CH2CH2C(CH3)2)-代表的环,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
通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13和R14各代表甲基;R3代表1,1-二甲基丙基;R1、R2、R4、R5、R6、R8、R9、R11和R12各自代表氢;R7和R10各代表叔丁基;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
通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13和R14各代表甲基;R3代表1-乙基-1-甲基丙基;R1、R2、R4、R5、R6、R8、R9、R11和R12各自代表氢;R7和R10各代表叔丁基;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
通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13和R14各代表甲基;R3代表1,1,3-三甲基丁基;R1、R2、R4、R5、R6、R8、R9、R11和R12各自代表氢;R7和R10各代表叔丁基;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
通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13和R14各代表甲基;R3代表1,1-二甲基丁基;R1、R2、R4、R5、R6、R8、R9、R11和R12各自代表氢;R7和R10各代表叔丁基;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
通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13和R14各代表甲基;R3代表叔丁基;R1、R2、R4、R5、R7、R8、R9、R10和R12各自代表氢;R6和R11各代表叔丁基;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
通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3、R13和R14各自代表苯基;R1、R2、R4、R5、R8、R9和R12各自代表氢;R6和R7彼此连接形成由式-(C(CH3)2CH2CH2C(CH3)2)-代表的环,R10和R11彼此连接形成由式-(C(CH3)2CH2CH2C(CH3)2)-代表的环,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
通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3代表三甲基甲硅烷基;R13和R14各自代表苯基;R1、R2、R4、R5、R8、R9和R12各自代表氢;R6和R7彼此连接形成由式-(C(CH3)2CH2CH2C(CH3)2)-代表的环,R10和R11彼此连接形成由式-(C(CH3)2CH2CH2C(CH3)2)-代表的环,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
通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13代表甲基;R14代表苯基;R3代表叔丁基;R1、R2、R4、R5、R6、R8、R9、R11和R12各自代表氢;R7和R10各自代表叔丁基;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
通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13和R14各自代表乙基;R3代表叔丁基;R1、R2、R4、R5、R6、R8、R9、R11和R12各自代表氢;R7和R10各自代表叔丁基;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
通式(2)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1代表甲基;R3代表叔丁基;R2、R4、R5、R6、R7、R8、R9、R10、R11和R12各自代表氢;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A代表-(CH2)5-;
通式(2)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1代表甲基;R3代表叔丁基;R2、R4、R5、R6、R8、R9、R11和R12各自代表氢;R7和R10各自代表叔丁基;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A代表-(CH2)5-;
通式(2)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3代表三甲基甲硅烷基;R1、R2、R4、R5、R7、R8、R9、R10和R12各自代表氢;R6和R11各自代表叔丁基;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A代表-(CH2)5-;
通式(2)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3代表三甲基甲硅烷基;R1、R2、R4、R5、R6、R8、R9、R11和R12各自代表氢;R7和R10各自代表叔丁基;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A代表-(CH2)5-;
通式(2)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3代表叔丁基;R1、R2、R4、R5、R6、R8、R9、R11和R12各自代表氢;R7和R10各自代表叔丁基;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A代表-(CH2)4-;
通式(2)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3代表1,1-二甲基丙基;R1、R2、R4、R5、R6、R8、R9、R11和R12各自代表氢;R7和R10各自代表叔丁基;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A代表-(CH2)5-;
通式(2)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3代表叔丁基;R1、R2、R4、R5、R8、R9和R12各自代表氢;R6和R7彼此连接形成由式-(C(CH3)2CH2CH2C(CH3)2)-代表的环,R10和R11彼此连接形成由式-(C(CH3)2CH2CH2C(CH3)2)-代表的环;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A代表-(CH2)4-;
通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1、R13和R14各自代表甲基;R3代表叔丁基;R2、R4、R5、R6、R8、R9、R11和R12各自代表氢;R7和R10各自代表叔丁基;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
通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13和R14各自代表甲基;R3代表叔丁基;R1、R2、R4、R5、R6、R8、R9、R11和R12各自代表氢;R7和R10各自代表叔丁基;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
通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1、R13和R14各自代表甲基;R3代表叔丁基;R2、R4、R5、R6、R7、R8、R9、R10、R11和R12各自代表氢;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
通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13和R14各自代表甲基;R3代表三甲基甲硅烷基;R1、R2、R4、R5、R6、R8、R9、R11和R12各自代表氢;R7和R10各自代表叔丁基;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
通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R13和R14各自代表苯基;R3代表三甲基甲硅烷基;R1、R2、R4、R5、R6、R8、R9、R11和R12各自代表氢;R7和R10各自代表叔丁基;M代表锆;Y代表碳;Q代表氯;j为2。
这些茂金属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这些茂金属化合物可以在颗粒载体上的形式使用。
对颗粒载体,可以使用无机载体,例如SiO2、Al2O3、B2O3、MgO、ZrO2、CaO、TiO2、ZnO、SnO2、BaO或ThO,或有机载体如聚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聚1-丁烯、聚4-甲基-1-戊烯或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这些颗粒载体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本发明中,可以使用铝氧烷作为上述茂金属催化剂的助催化剂。本发明领域已知铝氧烷可通过如下面的方法制得。
(1)在含吸附水的化合物或含结晶水的盐如氯化镁水合物、硫酸铜水合物、硫酸铝水合物、硫酸镍水合物或氯化铈(I)水合物的烃介质悬浮液中加入有机铝化合物如三烷基铝,从而进行反应的方法。
(2)在诸如苯、甲苯、乙醚或四氢呋喃介质中使水、冰或蒸汽直接作用在有机铝化合物如三烷基铝的方法。
(3)在诸如癸烷、苯或甲苯的介质中使有机锡氧化物如二甲基锡氧化物或二丁基锡氧化物与有机铝化合物如三烷基铝反应的方法。
用于制备铝氧烷的有机铝化合物可以是例如下列的任一化合物:三烷基铝如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丙基铝、三异丙基铝、三正丁基铝、三异丁基铝、三仲丁基铝、三叔丁基铝、三戊基铝、三己基铝、三辛基铝和三癸基铝;三环烷基铝如三环己基铝和三环辛基铝;二烷基铝卤化物如氯化二甲基铝、氯化二乙基铝、溴化二乙基铝和氯化二异丁基铝;二烷基铝氢化物如氢化二乙基铝和氢化二异丁基铝;烷氧基二烷基铝如甲氧基二甲基铝和乙氧基和二乙基铝;和芳氧基二烷基铝如苯氧基二乙基铝。其中,较好的是三烷基铝和三环烷基铝。最好是三甲基铝。
用于制备铝氧烷的有机铝化合物可以使用异戊二烯基铝。
用于铝氧烷溶液或悬浮液的溶剂可以是烃溶剂,例如芳烃如苯、甲苯、二甲苯、异丙基苯或甲基·异丙基苯;脂族烃如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癸烷、十二烷、十六烷或十八烷;脂环烃如环戊烷、环己烷、环辛烷或甲基环戊烷;石油馏份如汽油、煤油或粗柴油;或卤化物,例如上述芳烃、脂族烃或脂环烃的氯化物或溴化物。
另外,可以使用醚类如乙醚或四氢呋喃。这些溶剂中,较好的是芳烃和脂族烃。
有机铝氧化合物含有少量由除铝外的其它金属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组分。作为离子化的离子化合物的例子,有路易斯酸、离子化合物、硼烷化合物和碳硼烷化合物。
对路易斯酸,有式BR3的化合物,其中R代表未取代苯基或被氟原子、甲基或三氟甲基取代的苯基,或代表氟原子。这类化合物例如是三氟硼、三苯基硼、三(4-氟苯基)硼、三(3,5-二氟苯基)硼、三(4-氟甲基苯基)硼、三(五氟苯基)硼、三(对甲苯基)硼、三(邻甲苯基)硼或三(3,5-二甲基苯基)硼。
作为离子化合物,有例如三烷基取代铵盐、N,N-二烷基苯铵盐、二烷基铵盐或三芳基鏻盐。具体的三烷基取代铵盐例如是四(苯基)硼三乙基铵、四(苯基)硼三丙基铵或四(苯基)硼三(正丁基)铵。二烷基铵盐可以是例如四(五氟苯基)硼二(1-丙基)铵或四(苯基)硼二环己基铵。其它离子化合物有例如四(五氟苯基)硼酸三苯基碳鎓、四(五氟苯基)硼酸N,N-二甲基苯铵和四(五氟苯基)硼酸二茂铁鎓。
作为硼烷化合物的有,例如癸硼烷(14)、壬硼酸二[三(正丁基)铵](bis[tri(n-butyl)ammonium]nonaborate)、癸硼酸二[三(正丁基)铵]或金属硼烷阴离子的盐,如二(十二氢十二硼酸)镍酸(III)盐二[三(正丁基)铵]。
作为碳硼烷化合物的有,例如4-碳代壬硼烷(4-carbanonaborane)(14)、1,3-二碳代壬硼烷,或金属碳硼烷阴离子盐如二(十一氢-7-碳代十一硼酸)镍酸(IV)盐二[三(正丁基)铵]。
这些离子化的离子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上述有机铝氧化合物和离子化离子化合物可以在上述颗粒载体上的形式使用。
在制备该催化剂时,下列有机铝化合物可以和有机铝氧化合物或离子化离子化合物结合使用。
在其分子中有至少一个Al-碳键的化合物可用作有机铝化合物。这类有例如:下面通式的有机铝化合物:
                           (R1)mAl(O(R2))nHpXq
其中,R1和R2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各自代表有1-1个碳原子,较好有1-4个碳原子的烃基;X代表卤原子;m、n、p和q分别是满足下列各式的数字:0<m≤3,0≤n<3,0<p≤3和0≤q<3,条件是m+n+p+q=3。
用于本发明的丙烯均聚物(A1)可通过在上述茂金属催化剂存在下丙烯均聚来制得。
在制备丙烯均聚物(A1)过程中,一般在-50℃至200℃,较好在约50-100℃,常压至100kg/cm2压力,较好约为2-50kg/cm2的压力下进行聚合反应。丙烯的聚合反应可以采用间歇式、半间歇式和连续式进行。
丙烯嵌段共聚物(A2)
用于本发明的丙烯嵌段共聚物(A2)是包含丙烯均聚物链段和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链段的嵌段共聚物。α-烯烃含量为丙烯嵌段共聚物(A2)总量的1-40%(重量),较好为3-30%(重量)。
用于本发明的丙烯嵌段共聚物(A2)包含室温下不溶于正癸烷的丙烯均聚物链段、任选的聚乙烯链段、和室温下溶于正癸烷的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链段。
用于本发明的丙烯嵌段共聚物(A2)的丙烯均聚物链段特征如下:
(i)熔体流动速率(MFR,按照ASTM D 1238,在2.16千克负荷和230℃下测定)
为20-300克/10分钟,较好为20-250克/10分钟,更好为30-220克/10分钟,
最好为40-200克/10分钟。
(ii)由13C-NMR光谱测定的源自丙烯单体的2,1-插入或1,3-插入的位置不规则单元相对于所有丙烯结构单元的比例,各自小于或等于0.2%,较好的小于或等于0.1%,更好的小于或等于0.05%。
(iii)分子量分布(Mw/Mn),由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为1-3,较好为1-2.5,更好为1-2.3。
而且,丙烯均聚物链段宜具有下列特性(iv)、(v)和(v)。
(iv)丙烯均聚物链段的正癸烷溶解物含量(丙烯均聚物用150℃正癸烷处理2小时并冷却至室温时,溶解于正癸烷的物质的%(重量))小于或等于2%(重量),较好的小于或等于1%(重量)。
(v)由13C-NMR谱测定的丙烯均聚物链段的五单元组全同立构规整度大于或等于90%,较好的大于或等于93%,更好的大于或等于95%。
全同立构的五单元组分数(mmmm分数)表明通过13C-NMR测定的在丙烯嵌段共聚物(A2)的分子链中存在的属于五单元组单元的全同立构链比例。即,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mmmm分数)是存在于由五个彼此连续内消旋连接的丙烯单体单元构成的链中心的丙烯单体单元的分数。具体而言,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mmmm分数)是以13C-NMR谱测定的甲基碳区的全部吸收峰中mmmm峰的分数计算的值。
(vi)在差式扫描量热计(DSC)测定中,在获得的吸热曲线的最大峰处的温度(Tm)较好在155-170℃范围,更好在157-165℃,最好在157-163℃范围。
以丙烯嵌段共聚物(A2)重量为基准,用于本发明的丙烯嵌段共聚物(A2)较好的含有1-40%(重量),较好3-30%(重量),更好为5-25%(重量),最好为5-15%(重量)的溶解于室温正癸烷的组分即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链段。
丙烯嵌段共聚物(A2)的溶解于室温正癸烷的组分较好含有30-60%(摩尔),较好为35-55%(摩尔)来自除丙烯外的α-烯烃的单元。
上述除丙烯外的α-烯烃是例如由2-20个碳原子的除丙烯外的α-烯烃,例如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六碳烯或4-甲基-1-戊烯。
丙烯嵌段共聚物(A2)的熔体流动速率(MFR,按照ASTM D 1238,在2.16千克负荷和230℃下测定)一般在10-150克/10分钟范围,较好为20-120克/10分钟,更好为30-100克/10分钟,最好为40-90克/10分钟。
可采用例如对丙烯均聚物(A1)所述的特定茂金属催化剂制备用于本发明的丙烯嵌段共聚物(A2)。
通过在上述茂金属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丙烯聚合形成丙烯均聚物链段和进行乙烯与丙烯共聚以任意序列形成乙烯/丙烯共聚物链段,制备用于本发明的丙烯嵌段共聚物(A2)。
制备丙烯嵌段共聚物(A2)过程中,一般在-50℃至200℃,较好在约50-100℃,常压至100kg/cm2压力,较好约为2-50kg/cm2的压力下进行聚合反应。丙烯的(共)聚合反应可以采用间歇式、半间歇式和连续式进行。
弹性体(B)
用于本发明的弹性体(B)可以是丙烯/-烯烃无规共聚物(B-1)、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2)、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无规共聚物(B-3)、氢化嵌段共聚物(B-4)中任一种、其它弹性体和它们的混合物。
上述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1)是丙烯和乙烯或有4-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橡胶。
有4-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可以是例如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庚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和二十碳烯。这些α-烯烃和乙烯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其中,最好使用乙烯。
在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1)中,丙烯与α-烯烃(丙烯/α-烯烃)的摩尔比宜在90/10至55/45范围,更好为80/20至55/45。
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1)的熔体流动速率(MFR,按照ASTM D 1238,在2.16千克负荷和230℃下测定)较好大于或等于0.1克/10分钟,更好在0.3-20克/10分钟范围。
上述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2)是乙烯和有3-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橡胶。
有3-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可以是例如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庚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和二十碳烯。这些α-烯烃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其中,最好使用丙烯、1-丁烯、1-己烯或1-辛烯。
在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2)中,乙烯与α-烯烃(丙烯/α-烯烃)的摩尔比宜在95/5至60/40范围,更好为90/10至70/30。
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2)的熔体流动速率(MFR,按照ASTM D 1238,在2.16千克负荷和230℃下测定)较好大于或等于0.1克/10分钟,更好在0.3-20克/10分钟范围。
上述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无规共聚物(B-3)是乙烯、有3-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的无规共聚物橡胶。
合适的3-20个碳原子α-烯烃如上所述。
非共轭多烯可以是例如下列任一种:
环二烯,如5-亚乙基-2-降冰片烯、5-亚丙基-2-降冰片烯、二环戊二烯、5-乙烯基-2-降冰片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5-亚异丙基-2-降冰片烯和降冰片二烯;
链形非共轭二烯,如1,4-己二烯、4-甲基-1,4-己二烯、5-甲基-1,4-己二烯、5-甲基-1,5-庚二烯、6-甲基-1,5-庚二烯、6-甲基-1,7-辛二烯和7-甲基-1,6-辛二烯;
三烯,如2,3-二亚异丙基-5-降冰片烯。其中,宜使用1,4-己二烯、二环戊二烯和5-亚乙基-2-降冰片烯。
在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无规共聚物(B-3)中,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的摩尔比宜在90/5/5至30/45/25范围,更好为80/10/10至40/40/20。
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无规共聚物(B-3)的熔体流动速率(MFR,按照ASTM D1238,在2.16千克负荷和230℃下测定)较好大于或等于0.05克/10分钟,更好在0.1-20克/10分钟范围。
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无规共聚物(B-3)具体例子有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EPDM)等。
上述氢化嵌段共聚物(B-4)是有下面通式(1)或(2)代表的嵌段形式的嵌段共聚物氢化产物,其中,氢化率大于或等于90%(摩尔),较好大于或等于95%(摩尔)。
                   X(XY)n                                (1)
                   (XY)n                                 (1)
其中,X代表来自单乙烯基取代的芳烃的嵌段聚合物单元,
Y代表来自共轭二烯的嵌段聚合物单元,
n是1-5的整数。
构成上述通式(1)或(2)中X代表的聚合物嵌段的单乙烯基取代的芳烃可以是例如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中任一种,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氯苯乙烯、低级烷基取代的苯乙烯和乙烯基萘。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构成上述通式(1)或(2)中Y代表的聚合物嵌段的共轭二烯可以是例如丁二烯、异戊二烯和氯丁二烯中任一种。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这些通式中,n是1-5的整数,较好是1或2。
氢化嵌段共聚物(B-4)可以是,例如,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如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或苯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SEP)。
氢化前的嵌段共聚物可以通过例如下列方法制备,在锂催化剂或齐格勒催化剂存在下在惰性溶剂中进行嵌段共聚的方法。该方法细节可参见如日本专利公报No.40(1965)-23798。
可以在已知氢化催化剂存在下,在惰性溶剂中进行嵌段共聚物的氢化。这种氢化的细节可参见如日本专利公报No.42(1967)-8704、42(1968)-6636和46(1971)-20814。
当使用丁二烯作为共轭二烯单体时,在聚丁二烯嵌段中1,2-键的比例宜在20-80%(重量)范围,更好在30-60%(重量)范围。
可以使用市售的嵌段共聚物作为氢化嵌段共聚物(B-4)。例如,可以使用KRATONG1657(商品名,由Shell Chemical Co.,Ltd制造)、Septon 2004(商品名,由Kuaray Co.,Ltd.制造)、或Tuftec H1052(商品名,由Asahi Chemical Co.,Ltd制造)。
上述弹性体(B)可以单独使或组合使用。
无机填料(C)
用于本发明的无机填料(C)可以是例如滑石、粘土、碳酸钙、云母、硅酸盐、碳酸盐和玻璃纤维。其中,较好是滑石和碳酸钙。最好是滑石。滑石的平均粒度宜在1-5微米范围,更好为1-3微米。这些无机填料(C)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含有上述丙烯均聚物(A1)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以丙烯均聚物(A1)、弹性体(B)和无机填料(C)的总重量为基准,包含30-80%(重量),较好为40-78%(重量),更好为42-75%(重量),最好45-70%(重量)的丙烯均聚物(A1);15-40%(重量),较好为15-35%(重量),更好17-35%(重量),最好为20-35%(重量)的弹性体(B);和5-30%(重量),较好为7-25%(重量),更好8-23%(重量),最好为10-20%(重量)的无机填料(C)。
含有上述丙烯嵌段共聚物(A2)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以丙烯嵌段共聚物(A2)和无机填料(C)的总重量为基准,或以丙烯嵌段共聚物(A2)、弹性体(B)和无机填料(C)的总重量为基准,包含30-80%(重量),较好为40-78%(重量),更好为42-75%(重量),最好45-70%(重量)的丙烯嵌段共聚物(A2)的丙烯均聚物链段;15-40%(重量),较好为15-35%(重量),更好17-35%(重量),最好为20-35%(重量)的弹性体(B)与丙烯嵌段共聚物(A2)的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链段之和;和5-30%(重量),较好为7-25%(重量),更好8-23%(重量),最好为10-20%(重量)的无机填料(C)。如上所述,以丙烯嵌段共聚物(A2)重量为基准,丙烯嵌段共聚物(A2)的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链段(可溶解于室温正癸烷的组分)含量宜为1-40%(重量),较好为3-30%(重量),更好5-25%(重量),最好为5-15%(重量)。以丙烯嵌段共聚物(A2)、弹性体(B)和无机填料(C)的总重量为基准,弹性体(B)含量宜为0-39.7%(重量),较好为0-33.8%(重量),更好0-32.9%(重量),最好为9.5-32.8%(重量)。
这些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交叉分馏商品(CFC)中,较好用100-135℃邻二氯苯洗去液显示的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之比(Mw/Mn)为1-3,最好为1-2.5。当该比例在这一范围时,可防止流痕的出现,并可得到优良压纹转移的注塑制品。而且,可缩短增塑时间,这样可缩短冷却时间,从而可缩短成型周期。
按照上述比例量混合上述组分(A)、(B)和(C)获得的本发明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在成形时的流动性优良,并能提供优良综合性能如弯曲模量、耐冲击性、硬度和脆化温度的成形制品。因此,本发明丙烯树脂组合物可适当用作注塑用的树脂原料,能够防止流痕的发生,获得优良压纹转移的注塑制品。而且,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缩短了增塑时间,使冷却时间缩短,从而能缩短成形周期。
本发明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组分不限于上述聚丙烯树脂(丙烯均聚物(A1)或丙烯嵌段共聚物(A2))、弹性体(B)和无机填料(C),根据需要,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中可加入添加剂如热稳定剂、抗静电剂、耐候稳定剂、光稳定剂、抗老化剂、抗氧化剂、脂肪酸金属盐、软化剂、分散剂、填料、着色剂、润滑剂和颜料,添加剂用量不应对本发明目的有不利影响。
作为上述抗氧化剂,可以加入常用酚抗氧化剂、硫抗氧化剂和磷抗氧化剂中任一种。
这些抗氧化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以聚丙烯树脂(A1)或(A2)、弹性体(B)和无机填料(C)之和为100重量份计,加入的抗氧化剂量宜在0.01-1重量份范围,更好为0.05-0.5重量份。
作为上述光稳定剂,例如有位阻胺光稳定剂(HALS)或紫外线吸收剂。
位阻胺光稳定剂可以是例如下列物质:
四(1,2,2,6,6-五甲基-4-哌啶)-1,2,3,4-丁烷四羧酸酯(分子量=847)、
Adekastab LA-52[分子量=847,四(1,2,2,6,6-五甲基-4-哌啶)-1,2,3,4-丁烷四羧酸酯]、
Adekastab LA-62(分子量=约900)、Adekastab LA-67(分子量=约900)、AdekastabLA-63(分子量=约2000)、Adekastab LA-68LD(分子量=约1900),(所有这些Adekastabs是Aahi Denka Kogyo k.K.产品的商品名),
Chimassorb 944(分子量=72,500,商品名,由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制造)。
紫外光吸收剂是例如Tinuvin 326(分子量=316)、Tinuvin 327(分子量=357)或Tinuvin 120(分子量=438),(所有这些Tinuvin是Ciba Specially Chemicals产品的商品名)。
这些光稳定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以聚丙烯树脂(A1)或(A2)、弹性体(B)和无机填料(C)之和为100重量份计,位阻胺光稳定剂或紫外光吸收剂的加入量宜在0.01-1重量份范围,更好为0.1-0.6重量份。
上述脂肪酸金属盐的作用是用作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包含的催化剂的中和剂和作为在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中混合填料(包括无机填料(C))、颜料等时的分散剂。因此,由加入了脂肪酸金属盐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可以制造具有优良性能如汽车内装饰所要求的强度的成形制品。
脂肪酸金属盐可以是例如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硬脂酸锂或硬脂酸锌。
以聚丙烯树脂(A1)或(A2)、弹性体(B)和无机填料(C)之和为100重量份计,脂肪酸金属盐加入量宜在0.01-1重量份范围,更好为0.05-0.5量份。
当脂肪酸金属盐量在上述范围内时,脂肪酸金属盐不仅能满足作为中和剂或分散剂的功能,而且可以减少成形制品的升华量。
可以使用已知颜料作为上述颜料,例如无机颜料如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和硫酸盐;有机颜料如酞菁、喹吖啶酮和联苯胺颜料。
以聚丙烯树脂(A1)或(A2)、弹性体(B)和无机填料(C)之和为100重量份计,颜料加入量宜在0.01-10重量份范围,更好为0.05-5量份。
用于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可通过使用混合设备如班伯里混合器、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或高速双螺杆挤出机,混合或熔融捏合上述聚丙烯树脂((A1)或(A2)),弹性体(B)和无机填料(C)获得。
汽车部件
本发明的汽车部件可由此获得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构成。
当本发明的汽车部件是注塑制品时,在注塑成形制品的流动方向,离流动端的50-150mm长度内,以5mm间隔在注塑制品的表面测定光泽(反射度)(入射角:90°,反射角:90°,进行测定的区域:4mmφ),相邻测定点之间的反射度之差满足下式:
△反射度之差≤0.5。
当反射度之差小于或等于0.5时,很难用肉眼观察到注塑制品表面的流痕。即,这种注塑制品具有优良的外观,适合用作商业价值的汽车部件。测定反射度差(光泽差)的方法将在下面的实施例部分描述。
实施例
参考下列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A1
[合成茂金属化合物]
<合成二氯化二甲基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锆>
(1)合成4,4′-二叔丁基二苯基甲烷
用氮气充分吹扫300毫升两口烧瓶。在该烧瓶中放入38.4克(289毫摩尔)AlCl3,并在烧瓶中加入80毫升CH3NO2,以溶解AlCl3。因此,获得溶液(1)。用氮气充分吹扫配备有滴液漏斗和磁力搅拌器的500毫升三口烧瓶。在该烧瓶中放入25.6克(152毫摩尔)二苯基甲烷和43.8克(199毫摩尔)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并在烧瓶中加入80毫升CH3NO2,以溶解它们。使用冰浴,搅拌下冷却该溶液,在35分钟内,将溶液(1)滴加在该溶液中。之后,反应混合物在12℃搅拌1小时。将产生的反应混合物倒入500毫升冰水中,用800毫升己烷萃取反应产物。用600毫升5%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由此获得的含反应产物的有机层,并在MgSO4上干燥。过滤出MgSO4,蒸发掉溶剂。由此获得的油冷却至-78℃,结果沉淀出固体。过滤回收沉淀的固体。并用300毫升乙醇洗涤。洗涤后的固体真空干燥。因此,获得18.9克4,4′-二叔丁基二苯基甲烷。
(2)合成2,2′-二碘代-4,4′-二叔丁基二苯基甲烷
在配备磁力搅拌器的200毫升烧瓶中投入1.95克(6.96毫摩尔)4,4′-二叔丁基二苯基甲烷、0.78克(3.48毫摩尔)HIO4、1.55克(6.12毫摩尔)I2和0.48毫升浓硫酸。在烧瓶的溶液中加入17.5毫升乙酸和3.75毫升水,并在90℃加热和搅拌。这样进行5小时的反应。将产生的反应混合物倒入50毫升冰水中,用(C2H5)2O萃取反应产物。用100毫升的NaHSO4饱和水溶液洗涤由此获得的含反应产物的有机层。在洗涤后的有机层中加入Na2CO3并进行搅拌,过滤除去Na2CO3。获得的有机层用800毫升水洗涤,并在MgSO4上干燥。过滤除去MgSO4,蒸发掉溶剂。由此获得的黄色油。通过柱色谱法提纯该黄色油,结果,获得3.21克2,2′-二碘代-4,4′-二叔丁基二苯基甲烷。
(3)合成3,6-二叔丁基芴
在50毫升的两口烧瓶中投入3.21克(6.03毫摩尔)2,2′-二碘代-4,4′-二叔丁基二苯基甲烷和2.89克(47.0毫摩尔)铜粉,在230℃加热。搅拌下进行5小时反应。用丙酮萃取反应产物,蒸馏掉溶剂。获得红棕色油。通过柱色谱法由红棕色油获得淡黄色的油。将含未反应原料的馏份再一次施加到柱中,仅回收要求的产物。通过用甲醇进行重结晶,获得白色固体的3,6-二叔丁基芴。产量为1.08克。
(4)合成1-叔丁基-3-甲基环戊二烯
在氮气气氛中,在2.0摩尔/升的氯化叔丁基镁/乙醚溶液的浓缩物(450毫升,0.90摩尔)中加入脱水乙醚(350毫升),获得一溶液。在上述溶液中滴加脱水乙醚(150毫升)中的3-甲基环戊烯酮(43.7克,0.45毫摩尔)溶液,同时通过用冰冷却保持溶液温度在0℃。该混合物于室温下搅拌15小时。在该反应混合物中滴加水(350毫升)中的氯化铵(80.0克,1.50摩尔)溶液,同时用冰冷却,保持温度在0℃。在获得的溶液中加入水(2500毫升)并搅拌。分离含反应产物的有机层,用水洗涤。在该有机层中加入10%盐酸水溶液(82毫升),同时用冰冷却,保持温度在0℃,并于室温下搅拌6小时。分离反应混合物的有机层,按照水、碳酸氢钠饱和水溶液、水和氯化钠饱和水溶液顺序进行洗涤,在无水硫酸镁(干燥剂)上干燥。过滤掉干燥剂,蒸馏除去滤液中的溶剂。由此获得一液体。通过真空蒸馏(45-47℃/10mmHg)该液体获得14.6克为淡黄色液体的(1-叔丁基-3-甲基环戊二烯)。其分析结果如下:
1H-NMR(参考TMS,在CDCl3中,于270MHz)
δ6.31+6.13+5.94+5.87(s+s+t+d,2H),3.04+2.95(s+s,2H),2.17+2.09(s+s,3H),1.27(d,9H)。
(5)合成3-叔丁基-5,6,6-三甲基富烯
氮气气氛下,向在脱水甲醇(130毫升)的1-叔丁基-3-甲基环戊二烯(13.0克,95.6毫摩尔)的溶液中滴加脱水丙酮(55.2克,950.4毫摩尔),同时用冰冷却,保持温度在0℃。在其中再滴加吡咯烷(68.0克,956.1毫摩尔),在室温下搅拌4天。获得的反应混合物用乙醚(400毫升)稀释,并加入400毫升水。分离含反应产物的有机层,按照0.5N盐酸水溶液(150毫升×4)、水(200毫升×3)和氯化钠饱和水溶液(150毫升)顺序进行洗涤,洗涤后的有机层在无水硫酸镁(干燥剂)上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蒸馏除去滤液中的溶剂。由此获得一液体。通过真空蒸馏(70-80℃/0.1mmHg)该液体获得10.5克为黄色液体的(3-叔丁基-5,6,6-三甲基富烯)。其分析结果如下:
1H-NMR(参考TMS,在CDCl3中,于270MHz)
δ6.32(s,1H),6.05(d,1H),2.23(s,3H),2.17(d,6H),1.17(s,9H)。
(6)合成2-(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2-(3,6-二叔丁基芴基)丙烷
氮气气氛下同时用冰冷却,向在THF(30毫升)中3,6-二叔丁基芴(0.9克,3.4毫摩尔)的溶液中滴加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2.1毫升,3.4毫摩尔),室温下搅拌6小时,获得一红色溶液。再同时用冰冷却下,在氮气气氛下,在该红色溶液中滴加3-叔丁基-5,6,6-三甲基富烯(0.6克,3.5毫摩尔)在THF(15毫升)中的溶液。该混合物于室温下搅拌12小时,在其中加入30毫升水。通过用乙醚萃取分离含反应产物的有机层,在硫酸镁上干燥。进行过滤,真空除去滤液中的溶剂。由此获得一固体。该固体从热甲醇中重结晶,从而获得1.2克为淡黄色固体的(2-(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2-(3,6-二叔丁基芴基)丙烷)。分析结果如下:
1H-NMR(参考TMS,在CDCl3中,于270MHz)
δ7.72(d,2H),7.18-7.05(m,4H),6.18-5.99(s+s,1H),4.32-4.18(s+s,1H),3.00-2.90(s+s,2H),2.13-1.98(t+s,3H),1.38(s,18H),1.19(s,9H),1.10(d,6H)。
(7)合成二氯化二甲基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锆
同时用冰冷却下,向2-(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2-(3,6-二叔丁基芴基)丙烷(1.3克,2.8毫摩尔)的乙醚(40毫升)溶液滴加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3.6毫升,5.8毫摩尔),室温下搅拌16小时。真空除去反应混合物中的溶剂,获得一橙红色固体。于-78℃,在该固体中加入150毫升二氯甲烷,溶解该固体。随后,将获得的溶液加到已冷却至-78℃的四氯化锆(THF)二配合物(1.0克,2.7毫摩尔)的二氯甲烷(10毫升)溶液中,于-78℃搅拌6小时,室温下搅拌24小时。真空除去该反应混合物中的溶剂,从而获得一橙色固体。该固体用甲苯进行提取,Celite过滤,真空下除去滤液中溶剂,并从乙醚中重结晶。由此,获得为橙色固体的0.18克二氯化二甲基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锆。分析结果如下:
1H-NMR(参考TMS,在CDCl3中,于270MHz)
δ7.98(dd,2H),7.90(d,1H),7.69(d,1H),7.32-7.25(m,2H),6.01(d,1H),5.66(d,1H),2.54(s,3H),2.36(s,3H),2.28(s,1H),1.43(d,18H),1.08(s,9H)。
[制备负载在二氧化硅上的甲基铝氧烷]
在已用氮气充分吹扫的500毫升反应器中投入20克二氧化硅(商品名H-121,由Asahi Glass Co.,Lted.制造,已在氮气中于150℃干燥4小时)和200毫升甲苯。氮气气氛中,搅拌下在其中滴加60毫升甲基铝氧烷(由Albemarle Corporation制造,10%(重量)的甲苯溶液)。随后,该混合物于110℃反应4小时。使该反应体系冷却,沉淀出固体组分。通过滗析除去上层清液。之后,固体组分用甲苯洗涤三次,用己烷洗涤三次。结果,获得负载于二氧化硅上的甲基铝氧烷。
[制备丙烯均聚物(A1-1)]
在已用氮气充分吹扫的1000毫升两口烧瓶中投入20毫摩尔的负载于二氧化硅上的甲基铝氧烷(按铝计),并悬浮于500毫升庚烷中。在该悬浮液中加入54毫克(0.088毫摩尔)二氯化二甲基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锆的甲苯溶液。随后,在其中加入三异丁基铝(80毫升),搅拌30分钟,获得催化剂悬浮液。
将该催化剂悬浮液装入一个内容积为200升的高压釜,该高压釜已用氮气充分吹扫。在其中加入40千克液体丙烯和30标准升的氢,在3.0-3.5MPa下于70℃进行60分钟聚合反应。完成聚合反应时,在其中加入甲醇以终止聚合反应。吹扫出未反应的丙烯,从而获得丙烯均聚物(A1-1)。丙烯均聚物(A1-1)于80℃真空干燥6小时。干燥后丙烯均聚物(A1-1)产量为17千克。
由此获得的丙烯均聚物(A1-1)的熔点(Tm)为158℃,MFR(按照ASTM D 1238,在2.16千克负荷下于230℃下测定)为42克/10分钟,重均分子量(Mw)为140,000,数均分子量(Mn)为70,000,Mw/Mn比为2.0,室温正癸烷可溶物含量为0.2%(重量)。对该丙烯均聚物(A1-1)的立构规整性(stereoregularity),mmmm分数为95.8%,没有检测到2,1-插入或1,3-插入。
[制备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使用转鼓混合器,按照表1列出的比例,将获得的丙烯均聚物(A1-1)、丙烯/乙烯共聚物橡胶(B-1)[PER:乙烯含量=41%(摩尔)和MFR(按照ASTM D 1238,在2.16千克负荷下于230℃下测定)=2.0克/10分钟]、乙烯/1-丁烯共聚物橡胶(B-2-a)[EBR:乙烯含量=82%(摩尔)和MFR(按照ASTM D 1238,在2.16千克负荷下于230℃下测定)=7克/10分钟]、滑石(C-1)[无机填料,商品名K-1,由Hayashi Kasei制造]、Irganox1010(商品名)[抗氧化剂,由Ciba Geigy制造]、Irgafos 168(商品名)[抗氧化剂,由CibaGeigy制造]、Sanol LS-770(商品名)[HALS光稳定剂,由Sankyo Co.,Ltd.制造]和Tinuvin120(紫外光吸收剂,由Ciba Geigy制造)混合在一起。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捏合该混合物并造粒。
使用注塑机[型号M-200A II-SJ-MJ,由Meiki Seisakusho制造]将所获聚丙烯树脂组合物注塑成片材(100mm×350mm×2mm厚)。肉眼检测该片材上的流痕。几乎观察不到流痕时,评价片材为“○”,容易观察到流痕时,评价为“△”,流痕很明显时评价为“×”。
使用同样注塑机和同样金属模具,通过设定螺杆背压为700kg/cm2,测定增塑时间。
使用同样的注塑机,注塑表面压纹的片材(140mm×360mm×3mm厚)。测定经过压纹转移的表面的光泽(按照ASTM D523测定压纹表面的光泽,光入射角为60°)。在两个位置测定光泽,即距该片材中心上游端80mm处(A点)和距中心下游端80mm处(B点)。
使用注塑机(型号NN220a,由Niigata Seikosho制造)注塑出ASTM试验用片,测定各种性能。而且,注塑聚丙烯树脂组合物,通过测定注塑片表面的光泽差(反射度差),检测流痕的发生。结果列于表1。
按照下面方式测定各性能。
[拉伸性能]
对拉伸性能,按照ASTM D638-84进行拉伸试验。在下面条件下测定拉伸伸长。
<拉伸条件>
试验片:按照ASTM D638-84为No.1哑铃形,
夹具距离:114mm,
温度:23℃
牵拉速度:10mm/min和20mm/min。
[弯曲性能]
对弯曲性能,按照ASTM D790,在下面条件下进行弯曲试验测定弯曲模量。
<试验条件>
试验片:6.4mm(厚度)×12.7(宽度)×127mm(长度)
跨度:100mm
弯曲速度:2mm/min
测定温度:23℃。
[悬臂梁冲击强度]
按照ASTM D256,在下面条件下进行冲击试验,测定悬臂梁冲击强度。
<试验条件>
试验片:12.7mm(宽度)×6.4(厚度)×64mm(长度)
缺口:机械加工
测定温度:23℃和-30℃。
用于获得在流痕检测、压纹转移、增塑时间测定和ASTM试验中使用的试验片的注塑条件如下:
<试验条件>
流痕检测:
树脂温度:230℃,金属模具温度:40℃,注射速率:25%,注射压力:65%,冷却时间:20秒;
压纹转移评价:
树脂温度:220℃,金属模具温度:40℃,注射速率:20%,注射压力:80%,冷却时间:15秒;
增塑时间测定:
树脂温度:210℃,金属模具温度:40℃,注射速率:30%,注射压力:50%,冷却时间:20秒;
ASTM试验:
树脂温度:210℃,金属模具温度:40℃,注射速率:40%,注射压力:40%,冷却时间:20秒;
[反射度试验]
在一注塑片上,在注塑流动方向,离流动端的50-150mm长度内,以5mm间隔测定反射度(设备:型号FW-098,由Nippon Denshoku Kogyo Co.,Ltd.制造,入射角:90°)。
实施例A2
按照和实施例A1相同的方式制备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不同之处是,按照表2所列改变丙烯均聚物(A1-1)、丙烯/乙烯共聚物橡胶(B-1)、乙烯/1-丁烯共聚物橡胶(B-2-a)和滑石(C-1)的混合比例和添加剂的类型以及混合比例。按照和实施例A1的相同方式评价所获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结果列于表2。
比较例A1
[合成茂金属化合物]
<合成二氯化二甲基亚甲硅基二(2-甲基-4-苯基茚基)锆>
按照Organometallics,13,954(1994)中所述方式合成二氯化二甲基亚甲硅基二(2-甲基-4-苯基茚基)锆。
[制备丙烯均聚物(A1-2)]
按照和实施例A1相同的方式制备丙烯均聚物(A1-2),不同之处是,使用70毫克二氯化二甲基亚甲硅基二(2-甲基-4-苯基茚基)锆作为茂金属化合物。
丙烯均聚物(A1-2)的产量为16.3千克。这种丙烯均聚物(A1-2)熔点(Tm)为150℃,MFR(按照ASTM D 1238,在2.16千克负荷下于230℃下测定)为40克/10分钟,Mw/Mn比为2.3,室温正癸烷可溶物含量为0.6%(重量)。对该丙烯均聚物(A1-2)的立构规整性,mmmm分数为95.7%,2,1-插入或1,3-插入比例分别为0.80%和0.05%。2,1-插入比例大于1,3-插入的比例。
按照和实施例A1相同的方式由所获丙烯均聚物(A1-2)制备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评价其性能,结果列于表1。
比较例A2
按照和实施例A2相同的方式,使用和比较例A1相同的丙烯均聚物(A1-2),制备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评价其性能,结果列于表2。
比较例A3
在本比较例A3中使用的市售丙烯均聚物(A1-3)[商品名J108,由Grand Polymer制造](在负载于氯化镁的钛催化剂(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存在下制得)的性能如下。
丙烯均聚物(A1-3)熔点(Tm)为160℃,MFR(按照ASTM D 1238,在2.16千克负荷下于230℃下测定)为40克/10分钟,Mw/Mn比为4.4,室温正癸烷可溶物含量为2.0%(重量)。Mw/Mn比值较大。对该丙烯均聚物(A1-3)的立构规整性,mmmm分数为96.5%,未检测到2,1-插入或1,3-插入。
按照和实施例A1相同的方式,由丙烯均聚物(A1-3)制备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评价其性能,结果列于表1。
比较例A4
按照和实施例A2相同的方式,使用和比较例A3相同的丙稀均聚物(A1-3),制备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评价其性能,结果列于表1。
                                  表1
 实施例A1  比较例A1  比较例A3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组成
丙烯均聚物    (A1-1)   重量%     51.1      -      -
              (A1-2)   重量%      -     51.1      -
              (A1-3)   重量%      -      -     51.1
 PER(B-1)   重量%     9.6     9.6     9.6
 EBR(B-2-a)   重量%     29.0     29.0     29.0
 滑石(C-1)   重量%     10.3     10.3     10.3
 Irganox 1010     phr     0.10     0.10     0.10
 Irgafos 168     phr     0.10     0.10     0.10
 硬脂酸钙     phr     0.10     0.10     0.10
 Sanol LS-770     phr     0.10     0.10     0.10
 Tinuvin 120     phr     0.35     0.35     0.35
            性能评价结果
熔体流动速率  克/10分钟     25     25     25
拉伸伸长     %     500<     500<     500<
弯曲模量     MPa     1160     960     1170
悬臂梁冲击强度(23℃)     J/m     650     650     620
悬臂梁冲击强度(-30℃)     J/m     140     140     110
流痕显著程度(肉眼观察)     ○     ○     △
压纹部件光泽(A点)     %     2.2     2.2     2.9
压纹部件光泽(B点)     %     2.3     2.4     3.6
增塑时间     秒     11     11     15
CFC(100-135℃)洗出液的Mw/Mn     2.2     2.0     5.7
注:添加剂量单位:phr(份/100份)树脂或橡胶基于丙烯均聚物、滑石、PER和EBR总重量。
                                     表1(续)
   编号  距流动端距离(mm)          实施例A1         比较例A1         比较例A3
  反射度   反射度差   反射度   反射度差   反射度  反射度差
    1     150   32.81      -   33.10      -   33.53      -
    2     145   33.00     0.19   32.99     0.11   32.91     0.62
    3     140   32.88     0.12   33.01     0.02   32.45     0.46
    4     135   33.06     0.18   32.94     0.07   33.04     0.59
    5     130   32.90     0.16   33.08     0.14   33.55     0.51
    6     125   33.03     0.13   32.91     0.17   32.88     0.67
    7     120   32.95     0.08   33.04     0.13   32.43     0.45
    8     115   33.10     0.15   32.99     0.05   33.03     0.60
    9     110   32.99     0.11   32.88     0.11   33.65     0.62
    10     105   32.91     0.08   33.08     0.20   33.18     0.47
    11     100   33.04     0.13   33.12     0.04   32.77     0.41
    12     95   32.97     0.07   32.95     0.17   32.52     0.25
    13     90   33.11     0.14   33.01     0.06   33.07     0.55
    14     85   32.91     0.20   32.87     0.14   33.45     0.38
    15     80   33.00     0.09   33.04     0.17   32.88     0.57
    16     75   32.85     0.15   32.83     0.21   32.48     0.40
    17     70   33.01     0.16   33.01     0.18   33.00     0.52
    18     65   33.04     0.03   32.91     0.10   33.55     0.55
    19     60   32.87     0.17   33.07     0.16   33.08     0.47
    20     55   33.06     0.19   32.89     0.18   32.65     0.43
    21     50   32.93     0.13   33.10     0.21   33.07     0.42
                                         表2
  实施例A2   比较例A2   比较例A4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组成
丙烯均聚物    (A1-1)   重量%     54.3      -      -
              (A1-2)   重量%      -     54.3      -
              (A1-3)   重量%      -      -     54.3
 PER(B-1)   重量%     7.1     7.1     7.1
 EBR(B-2-a)   重量%     20.2     20.2     20.2
 滑石(C-1)   重量%     18.4     18.4     18.4
 Irganox 1010     phr     0.10     0.10     0.10
 Irgafos 168     phr     0.10     0.10     0.10
 硬脂酸钙     phr     0.10     0.10     0.10
 Sanol LS-770     phr     0.15     0.15     0.15
 Chimassorb 944     phr     0.15     0.15     0.15
           性能评价结果
熔体流动速率 克/10分钟     31     30     28
拉伸伸长     %     500<     500<     500<
弯曲模量     MPa     2030     1780     2030
悬臂梁冲击强度(23℃)     J/m     320     300     280
悬臂梁冲击强度(-30℃)     J/m     32     30     29
流痕显著程度(肉眼观察)     ○     ○     △
压纹部件光泽(A点)     %     2.5     2.6     2.9
压纹部件光泽(B点)     %     2.4     2.5     3.1
增塑时间     秒     12     12     16
CFC(100-135℃)洗出液的Mw/Mn     2.2     2.1     5.8
注:添加剂量单位:phr(份/100份树脂或橡胶)基于丙烯均聚物、滑石、PER和EBR总重量。
实施例B1
[制备丙烯嵌段共聚物(A2-1)]
在已用氮气充分吹扫的1000毫升两口烧瓶中投入按实施例A1所述的20毫摩尔的负载于二氧化硅上的甲基铝氧烷(按铝计),并悬浮于500毫升庚烷中。在该悬浮液中加入按实施例A1所述的54毫克(0.088毫摩尔)二氯化二甲基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锆的甲苯溶液。随后,在其中加入三异丁基铝(80毫升),搅拌30分钟,获得催化剂悬浮液。
在一个已用氮气充分吹扫,内容积为200升的高压釜中加入5千克丙烯和3升的氢。在其中加入上述催化剂悬浮液,在3.0-3.5MPa下于70℃进行40分钟本体聚合。
完成均聚合反应时,打开排气阀,降低未反应丙烯的压力,直到聚合反应器内压等于大气压力。完成降压后立刻进行乙烯和丙烯的共聚。具体而言,在调节聚合反应器的通气阀门开度同时向该聚合反应器连续通入乙烯和丙烯气体混合物(25%(摩尔)乙烯和75%(摩尔)丙烯),使该反应器内压达到1MPa。在70℃进行聚合反应60分钟。在其中加入少量甲醇以终止聚合反应。从聚合反应器吹扫出未反应的气体。
丙烯嵌段共聚物(A2-1)产量为2.9千克。这种丙烯嵌段共聚物(A2-1)的MFR(按照ASTM D 1238,在2.16千克负荷下于230℃下测定)为31克/10分钟,室温正癸烷可溶物含量(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链段含量)为11%(重量)。对室温正癸烷可溶物组分,在135℃萘烷中测定的特性粘度[η]为2.2dl/g,乙烯含量为41%(摩尔)。
丙烯嵌段共聚物(A2-1)的丙烯均聚物链段的熔点(Tm)为158℃,MFR(按照ASTMD 1238,在2.16千克负荷下于230℃下测定)为42克/10分钟,重均分子量(Mw)为140,000,数均分子量(Mn)为70,000,Mw/Mn比为2.0,室温正癸烷可溶物含量为0.2%(重量)。对该丙烯均聚物链段的立构规整性,mmmm分数为95.8%,没有检测到2,1-插入或1,3-插入。
按照下面方式确定在各步骤获得的聚合物的量、组成、分子量、立构规整性。首先,丙烯嵌段共聚物(A2-1)用150℃正癸烷处理2小时,再冷却至室温。过滤分离沉淀的固体组分。获得的固体组分被认作是在第一步骤获得的丙烯均聚物。通过在真空下浓缩滤液并干燥该浓缩物获得的组分被认作是正癸烷溶解物的组分。对获得的这些组分,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各种分析。
[制备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使用转鼓混合器,按照表3列出的比例,将获得的丙烯嵌段共聚物(A2-1)、乙烯/1-丁烯共聚物橡胶(B-2-b)[EBR:乙烯含量=70%(摩尔)和MFR(按照ASTM D1238,在2.16千克负荷下于230℃下测定)=1.8克/10分钟]、滑石(C-1)[无机填料,商品名K-1,由Hayashi Kasei制造]、Irganox 1010(商品名)[抗氧化剂,由Ciba Geigy制造]、Irgafos 168(商品名)[抗氧化剂,由Ciba Geigy制造]、Sanol LS-770(商品名)[HALS光稳定剂,由Sankyo Co.,Ltd.制造]和Tinuvin 120(紫外光吸收剂,由Ciba Geigy制造)混合在一起。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捏合该混合物并造粒。
使用注塑机[型号M-200A II-SJ-MJ,由Meiki Seisakusho制造]将所获聚丙烯树脂组合物注塑成片材(100mm×350mm×2mm厚)。肉眼检测该片材上的流痕。
使用同样注塑机和同样金属模具,通过设定螺杆背压为700kg/cm2,测定增塑时间。
使用同样的注塑机,注塑表面压纹的片材(140mm×360mm×3mm厚)。测定经过压纹转移的表面的光泽(按照ASTM D523测定压纹表面的光泽,光入射角为60°)。在两个位置测定光泽,即距该片材中心上游端80mm处(A点)和距中心下游端80mm处(B点)。
使用注塑机(型号NN220a,由Niigata Seikosho制造)注塑出ASTM试验用片,测定各种性能。结果列于表1。
测定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方法如实施例A1中所述。
流痕检测、压纹转移评价、增塑时间测定和ASTM试验片的注塑条件如实施例A1中所述。
实施例B2
按照和实施例B1相同的方式制备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不同之处是,按照表4所列改变丙烯嵌段共聚物(A2-1)、乙烯/1-丁烯共聚物橡胶(B-2-b)和滑石(C-1)的混合比例和添加剂的类型以及混合比例。按照和实施例B1的相同方式评价所获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结果列于表4。
比较例B1
[制备丙烯嵌段共聚物(A2-2)]
按照和实施例B1相同的方式制备丙烯嵌段共聚物(A2-2),不同之处是,使用实施例A1中所述的70毫克二氯化二甲基亚甲硅基二(2-甲基-4-苯基茚基)锆作为茂金属化合物。
获得的丙烯嵌段共聚物(A2-2)的MFR(按照ASTM D 1238,在2.16千克负荷下于230℃下测定)为30克/10分钟,室温正癸烷可溶物含量(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链段含量)为11.0%(重量)。对室温正癸烷可溶物组分,在135℃萘烷中测定的特性粘度[η]为2.2dl/g,乙烯含量为41%(摩尔)。
丙烯嵌段共聚物(A2-2)的丙烯均聚物链段的熔点(Tm)为150℃,MFR(按照ASTMD 1238,在2.16千克负荷下于230℃下测定)为40克/10分钟,重均分子量(Mw)为141,000,数均分子量(Mn)为60,000,Mw/Mn比为2.3,室温正癸烷可溶物含量为0.6%(重量)。对该丙烯均聚物链段的立构规整性,mmmm分数为95.9%,2,1-插入和1,3-插入的比例分别为0.80%和0.05%。
[制备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按照和实施例B1相同的方式由丙烯嵌段共聚物(A2-2)制备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评价其性能,结果列于表3。
比较例B2
按照和实施例B2相同的方式,由和比较例B1相同的丙烯嵌段共聚物(A2-2)制备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评价其性能,结果列于表4。
比较例B3
在本比较例B3中使用的市售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A2-3)[商品名J707,由GrandPolymer制造](在负载于氯化镁的钛催化剂(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存在下制得)的性能如下。
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A2-3)的MFR(按照ASTM D 1238,在2.16千克负荷下于230℃下测定)为27克/10分钟,室温正癸烷可溶物含量(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链段含量)为11.5%(重量)。对室温正癸烷可溶物组分,在135℃萘烷中测定的特性粘度[η]为2.8dl/g,乙烯含量为41%(摩尔)。
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A2-3)的丙烯均聚物链段的熔点(Tm)为160℃,MFR(按照ASTM D 1238,在2.16千克负荷下于230℃下测定)为40克/10分钟,Mw/Mn比为4.4。对该丙烯均聚物链段的立构规整性,mmmm分数为96.5%,没有检测到2,1-插入或1,3-插入。
按照和实施例B1相同的方式,由丙烯嵌段共聚物(A2-3)制备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评价其性能,结果列于表3。
比较例B4
按照和实施例B2相同的方式,由和比较例B3相同的丙烯嵌段共聚物(A2-3)制备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评价其性能,结果列于表4。
                                    表3
 实施例B1  比较例B1  比较例B3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组成
丙烯嵌段共聚物    (A2-1)   重量%     62     -     -
                  (A2-2)   重量%     -     62     -
                  (A2-3)   重量%     -     -     62
 EBR(B-2-b)   重量%     27     27     27
 滑石(C-1)   重量%     11     11     11
 Irganox 1010     phr     0.10     0.10     0.10
 Irgafos 168     phr     0.10     0.10     0.10
 硬脂酸钙     phr     0.10     0.10     0.10
 Sanol LS-770     phr     0.10     0.10     0.10
 Tinuvin 120     phr     0.35     0.35     0.35
            性能评价结果
 熔体流动速率  克/10分钟     25     24     23
 拉伸伸长     %     500<     500<     500<
 弯曲模量     MPa     1150     950     1160
 悬臂梁冲击强度(23℃)     J/m     650     650     590
 悬臂梁冲击强度(-30℃)     J/m     150     140     110
 流痕显著程度(肉眼观察)     ○     ○     △
 压纹部件光泽(A点)     %     2.2     2.2     2.5
 压纹部件光泽(B点)     %     2.3     2.4     3.2
 增塑时间     秒     11     11     16
 CFC(100-135℃)洗出液的Mw/Mn     2.1     2.1     5.6
注:丙烯嵌段共聚物(A2-1)、(A2-2)和(A2-3)中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链段含量分别为6.82%(重量)、6.82%(重量)和7.13%(重量)。
添加剂量单位:phr(份/100份树脂或橡胶)基于丙烯嵌段共聚物、滑石和EBR总重量。
                                       表4
 实施例B2  比较例B2  比较例B4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组成
丙烯嵌段共聚物    (A2-1)   重量%     65     -     -
                  (A2-2)   重量%     -     65     -
                  (A2-3)   重量%     -     -     65
 EBR(B-2-b)   重量%     15     15     15
 滑石(C-1)   重量%     20     20     20
 Irganox 1010     phr     0.10     0.10     0.10
 Irgafos 168     phr     0.10     0.10     0.10
 硬脂酸钙     phr     0.10     0.10     0.10
 Sanol LS-770     phr     0.15     0.15     0.15
 Chimassorb 944     phr     0.15     0.15     0.15
            性能评价结果
 熔体流动速率  克/10分钟     31     30     29
 拉伸伸长     %     500<     500<     500<
 弯曲模量     MPa     2020     1760     1930
 悬臂梁冲击强度(23℃)     J/m     320     300     290
 悬臂梁冲击强度(-30℃)     J/m     32     30     28
 流痕显著程度(肉眼观察)     ○     ○     △
 压纹部件光泽(A点)     %     2.5     2.6     2.9
 压纹部件光泽(B点)     %     2.4     2.5     2.6
 增塑时间     秒     12     12     18
 CFC(100-135℃)洗出液的Mw/Mn     2.2     2.2     5.8
注:丙烯嵌段共聚物(A2-1)、(A2-2)和(A2-3)中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链段含量分别为7.15%(重量)、7.15%(重量)和7.15%(重量)。
添加剂量单位:phr(份/100份树脂或橡胶)基于丙烯嵌段共聚物、滑石和EBR总重量。
工业应用
本发明能提供具有优良的刚性和耐冲击性综合性能的汽车部件(包括注塑制品),其流痕可能性较小,即使发生流痕也不明显,并能在成形制品表面实现优良的压纹转移,具有优良的外观。
应用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包括特定比例的特定丙烯均聚物(A1)或特定丙烯嵌段共聚物(A2)、弹性体(B)和无机填料(C),能缩短增塑时间,从而缩短制造注塑制品的成形周期。因此,这种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能有效地制造具有上述效果的注塑汽车部件。
总之,本发明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由于具有上述特性,而能适当应用于汽车部件,例如,汽车内装饰部件如门装饰件和仪表板、汽车外装饰部件如侧面防护嵌条、保险杠、软仪表板和挡泥板。

Claims (7)

1.一种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所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包括30-80%重量丙烯均聚物(A1)、15-40%重量弹性体(B)和5-30%重量的无机填料(C),
其中,丙烯均聚物(A1)具有下列性能:
(i)熔体流动速率为20-300克/10分钟(根据ASTM D 1238,在2.16千克负荷下于230℃测定),
(ii)由13C-NMR谱测定,来自丙烯单体的2,1-插入或1,3-插入的位置不规则单元相对于全部丙烯结构单元的比例各自小于或等于0.2%,
(iii)由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3。
2.一种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所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包括丙烯嵌段共聚物(A2)和无机填料(C),所述丙烯嵌段共聚物(A2)包含丙烯均聚物链段和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链段,
其中,丙烯嵌段共聚物(A2)的丙烯均聚物链段具有下列性能:
(i)熔体流动速率为20-300克/10分钟(根据ASTM D 1238,在2.16千克负荷下于230℃测定),
(ii)由13C-NMR谱测定,来自丙烯单体的2,1-插入或1,3-插入的位置不规则单元相对于全部丙烯结构单元的比例各自小于或等于0.2%,
(iii)由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3。
以丙烯嵌段共聚物(A2)和无机填料(C)总重量为基准,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中,丙烯嵌段共聚物(A2)的丙烯均聚物链段含量为30-80%重量,丙烯嵌段共聚物(A2)的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链段的含量为15-40%重量,无机填料(C)含量为5-30%重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还包含弹性体(B),以丙烯嵌段共聚物(A2)、弹性体(B)和无机填料(C)总重量为基准,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中丙烯嵌段共聚物(A2)的丙烯均聚物链段含量为30-80%重量,丙烯嵌段共聚物(A2)的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链段加弹性体(B)总含量为15-40%重量,无机填料(C)含量为5-30%重量。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其特征在于弹性体(B)是至少一种选自下列的弹性体: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1)、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2)、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无规共聚物(B-3)和氢化嵌段共聚物(B-4)。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C)是滑石。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交叉分馏色谱(CFC)中,用邻二氯苯的100-135℃的洗出液显示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为1-3。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注塑流动方向,离流动端的50-150mm长度内,以5mm间隔测定反射度(入射角:90°,反射角:90°,测定区域:4mmφ),相邻测定点之间的反射度差满足下式:
△反射度差≤0.5。
CNB028007093A 2001-03-15 2002-03-08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 Expired - Lifetime CN120003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74880/2001 2001-03-15
JP074884/2001 2001-03-15
JP2001074884 2001-03-15
JP2001074880 2001-03-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8958A true CN1458958A (zh) 2003-11-26
CN1200034C CN1200034C (zh) 2005-05-04

Family

ID=26611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007093A Expired - Lifetime CN1200034C (zh) 2001-03-15 2002-03-08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7081493B2 (zh)
EP (1) EP1302508B1 (zh)
JP (2) JP5000070B2 (zh)
KR (2) KR100500519B1 (zh)
CN (1) CN1200034C (zh)
DE (1) DE60211444T2 (zh)
TW (1) TWI257407B (zh)
WO (1) WO2002074855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4459A (zh) * 2008-07-11 2010-01-1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低收缩率和尺寸稳定性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WO2010022567A1 (zh) * 2008-08-29 2010-03-04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低温冲击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作为汽车内饰件的应用
CN102127264B (zh) * 2004-12-22 2012-07-25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丙烯系聚合物薄膜及片材
CN101600743B (zh) * 2007-01-18 2012-08-29 普瑞曼聚合物株式会社 应力耐久成型体用丙烯均聚物和包含该聚合物的组合物、以及由它们得到的应力耐久成型体
CN102686662A (zh) * 2009-12-22 2012-09-19 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膜的聚烯烃组合物
CN104292622A (zh) * 2014-09-25 2015-01-21 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流痕、低熔接痕的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0203A (zh) * 2017-03-10 2018-09-2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产品
CN113574105A (zh) * 2019-03-19 2021-10-2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丙烯系树脂组合物、成型体和丙烯聚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46214A2 (en) 2002-10-15 2004-06-03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Multiple catalyst system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and polymers produced therefrom
US7700707B2 (en) 2002-10-15 2010-04-20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Polyolefin adhesive compositions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KR100901949B1 (ko) * 2003-01-15 2009-06-10 삼성토탈 주식회사 내후안정성이 우수한 난연성 폴리프로필렌 수지조성물
MXPA05007662A (es) * 2003-01-16 2006-03-10 Ian Orde Michael Jacobs Metodos, composiciones y mezclas para formar articulos que tienen resistencia a fisura de tension ambiental mejorada.
DE60331612D1 (de) * 2003-03-28 2010-04-15 Mitsui Chemicals Inc Propylen-Copolymer, Polypropylen-Zusammensetzung, Verwendung davon, Übergangsmetallverbindungen und Katalysatoren zur Olefin-Polymerisation
EP1647575B1 (en) * 2003-06-24 2009-07-29 Prime Polymer Co., Ltd. Poly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
EP1493759A1 (en) * 2003-07-04 2005-01-05 Total Petrochemicals Research Feluy Polymerisation process
WO2005030867A2 (en) * 2003-09-29 2005-04-07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injection molded articles comprising the same
KR100788123B1 (ko) * 2004-03-03 2007-12-21 크레이튼 폴리머즈 리서치 비.브이. 흐름성 및 탄성이 높은 블록 공중합체를 함유하는 중합체조성물
BRPI0508355A (pt) 2004-03-03 2007-07-24 Kraton Polymers Res Bv copolìmero em bloco, e, artigo
US7214749B2 (en) * 2004-07-09 2007-05-08 The Texas A&M University Systems Catalyst system for high activity and stereoselectivity in the homopolymerization and co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US20060009557A1 (en) * 2004-07-12 2006-01-12 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 Mfg. Co., Ltd. Colorant compositions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of
JP2006124520A (ja) * 2004-10-29 2006-05-18 Prime Polymer:Kk ウエルド外観及びフローマーク外観に優れる射出成形体を与える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
CN100390256C (zh) 2004-11-26 2008-05-2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合成润滑油和润滑油组合物
US7560523B2 (en) * 2005-08-25 2009-07-14 Cornell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Production of isotactic and regiorandom polypropylene based polymer and block copolymers
US7514509B2 (en) * 2005-12-16 2009-04-07 Fina Technology, Inc. Catalyst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isotactic polyproyplene
EP2006314B2 (en) * 2006-03-29 2019-07-31 Mitsui Chemicals, Inc. Propylene random block copolymer, resin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 copolymer, and moldings of both
US20090317615A1 (en) * 2006-08-11 2009-12-24 Mitsui Chemicals, Inc. Packaging 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
JP5260846B2 (ja) * 2006-08-11 2013-08-1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包装材料用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EP1988122A1 (en) 2007-05-04 2008-11-05 Total Petrochemicals Research Feluy Blend for use in automobile application
JP5602352B2 (ja) * 2007-09-21 2014-10-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安定化ポリプロピレン
US20090096130A1 (en) * 2007-09-28 2009-04-16 Advanced Composites, Inc. Thermoplastic polyolefin material with high surface gloss
US20090088510A1 (en) * 2007-09-28 2009-04-02 Advanced Composites, Inc. Thermoplastic polyolefin material with high surface gloss
JP2009114249A (ja) * 2007-11-02 2009-05-28 Mitsui Chemicals Inc 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自動車部品
US20100267882A1 (en) * 2009-04-15 2010-10-21 Advanced Composites, Inc. Polyolefin Compositions
US20120135903A1 (en) 2010-05-11 2012-05-31 Mitsui Chemicals, Inc.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
JP6330302B2 (ja) * 2012-12-07 2018-05-30 日本ポリプロ株式会社 繊維強化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JP6136389B2 (ja) * 2013-03-12 2017-05-31 日本ポリプロ株式会社 プロピレン・エチレンブロック共重合体組成物および用途
WO2015005239A1 (ja) * 2013-07-08 2015-01-15 株式会社プライムポリマー 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CN105899599B (zh) * 2014-01-15 2018-10-02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基于丙烯的抗冲共聚物
KR101783084B1 (ko) 2014-12-03 2017-09-2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저 비중, 저 선팽창 폴리프로필렌 수지 조성물, 및 성형품
US10472440B2 (en) * 2016-09-02 2019-11-12 University Of Guelph Toughened polyolefin and biocarbon based light-weight biocomposite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11732067B2 (en) 2017-06-27 2023-08-22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High stiffness polypropylene impact copolymer
EP3645588A1 (en) 2017-06-27 2020-05-06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High impact polypropylene impact copolym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627652A (zh) 1962-01-29
US3333024A (en) * 1963-04-25 1967-07-25 Shell Oil Co Block polymer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and process of their preparation
DE1222260B (de) 1963-12-26 1966-08-04 Shell Int Research Verfahren zur katalytischen Hydrierung von Block-Mischpolymerisaten
US3465063A (en) 1965-10-06 1969-09-02 Shell Oil Co Hydrogenated diolefin block copolymers
JPS62265314A (ja) 1986-05-13 1987-11-18 Kyowa Gas Chem Ind Co Ltd 嫌気硬化性組成物
JPH0632951A (ja) * 1992-07-15 1994-02-08 Sumitomo Chem Co Ltd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射出成形体
CA2143429C (en) * 1993-06-30 1999-01-26 Takao Nomura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
JP3213481B2 (ja) * 1994-07-07 2001-10-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内装用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
JP3238575B2 (ja) * 1994-08-02 2001-12-17 チッソ株式会社 自動車内装用樹脂組成物
EP0751160B1 (en) * 1995-06-26 1998-12-09 Japan Polyolefins Co., Ltd. Propylene block copolymer,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and 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ame
JP3338247B2 (ja) * 1995-09-20 2002-10-28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重合体組成物
JPH09124736A (ja) * 1995-10-27 1997-05-13 Ube Ind Ltd ポリプロピレン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組成物
JP3260268B2 (ja) * 1995-12-18 2002-02-25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JP3492847B2 (ja) * 1996-04-26 2004-02-03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ポリオレフィン製自動車内装用部品
JP3711175B2 (ja) 1996-06-14 2005-10-2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JPH10100187A (ja) * 1996-09-30 1998-04-21 Toyoda Gosei Co Ltd 樹脂成形品
TW442528B (en) * 1996-12-02 2001-06-23 Chisso Corp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
JP3309786B2 (ja) * 1996-12-02 2002-07-29 チッソ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組成物
JP4041181B2 (ja) * 1997-01-31 2008-01-30 日本ポリオレフィン株式会社 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US6759475B2 (en) * 1997-04-24 2004-07-06 Mitsui Chemicals, Inc. Resin composition based on crystalline polypropylene
DE19821718A1 (de) * 1997-05-15 1998-11-19 Sumitomo Chemical Co Harzmasse auf Polypropylenbasis und spritzgeformter Gegenstand daraus
JP3683409B2 (ja) * 1997-05-28 2005-08-1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自動車内外装用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
JP3845187B2 (ja) 1997-12-11 2006-11-15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
EP0926195A1 (en) * 1997-12-26 1999-06-30 Japan Polychem Corporation Poly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
JP3330315B2 (ja) * 1997-12-26 2002-09-30 日本ポリケム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組成物
JPH11209532A (ja) * 1998-01-27 1999-08-03 Mitsui Chem Inc 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および射出成形品
JP3992349B2 (ja) * 1998-02-12 2007-10-17 日本ポリプロ株式会社 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JP4058159B2 (ja) 1998-04-21 2008-03-05 日本ポリプロ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用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JP2000000838A (ja) * 1998-06-18 2000-01-07 Sumitomo Chem Co Ltd 外観が良好な樹脂射出成形体
DE69940653D1 (de) * 1998-06-25 2009-05-07 Idemitsu Kosan Co Propylenpolymer und Zusammensetzung damit, Formobjekt und Laminat damit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ropylenpolymer und einer Zusammensetzung damit
WO2000049029A1 (en) * 1999-02-19 2000-08-24 Fina Research S.A. Polyolefin production
JP2000256520A (ja) * 1999-03-10 2000-09-19 Idemitsu Petrochem Co Ltd 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車用内装部材
DE60008858T2 (de) * 1999-11-11 2005-01-27 Japan Polychem Corp. Propylenharzzusammensetzung und verfahren zum formen derselben
JP2001181473A (ja) * 1999-12-27 2001-07-03 Japan Polychem Corp 成形性、物性に優れる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JP3873652B2 (ja) * 2000-04-28 2007-01-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射出成形体
US7064160B2 (en) * 2000-11-10 2006-06-20 Japan Polychem Corporation Moldability modifier for polypropylene resin and poly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US6777497B2 (en) * 2001-03-07 2004-08-17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Polypropylene-based resin composi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injection molded article
US7351478B2 (en) * 2001-03-16 2008-04-01 Fina Technology, Inc. Heat-seal film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7264B (zh) * 2004-12-22 2012-07-25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丙烯系聚合物薄膜及片材
CN101600743B (zh) * 2007-01-18 2012-08-29 普瑞曼聚合物株式会社 应力耐久成型体用丙烯均聚物和包含该聚合物的组合物、以及由它们得到的应力耐久成型体
CN101624459A (zh) * 2008-07-11 2010-01-1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低收缩率和尺寸稳定性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WO2010022567A1 (zh) * 2008-08-29 2010-03-04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低温冲击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作为汽车内饰件的应用
CN102686662A (zh) * 2009-12-22 2012-09-19 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膜的聚烯烃组合物
CN102686662B (zh) * 2009-12-22 2015-11-25 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膜的聚烯烃组合物
CN104292622A (zh) * 2014-09-25 2015-01-21 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流痕、低熔接痕的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2622B (zh) * 2014-09-25 2016-07-06 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流痕、低熔接痕的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0203A (zh) * 2017-03-10 2018-09-2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产品
CN108570203B (zh) * 2017-03-10 2021-05-1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产品
CN113574105A (zh) * 2019-03-19 2021-10-2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丙烯系树脂组合物、成型体和丙烯聚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2074855A1 (fr) 2002-09-26
KR100500519B1 (ko) 2005-07-12
JP5000070B2 (ja) 2012-08-15
EP1302508A4 (en) 2005-03-16
KR100541582B1 (ko) 2007-04-16
US20030187121A1 (en) 2003-10-02
EP1302508B1 (en) 2006-05-17
US7619030B2 (en) 2009-11-17
WO2002074855A8 (fr) 2002-10-31
DE60211444T2 (de) 2006-11-30
US7081493B2 (en) 2006-07-25
JPWO2002074855A1 (ja) 2004-07-08
JP2010174254A (ja) 2010-08-12
US20060194914A1 (en) 2006-08-31
DE60211444D1 (de) 2006-06-22
KR20050053637A (en) 2005-06-08
EP1302508A1 (en) 2003-04-16
TWI257407B (en) 2006-07-01
JP5210344B2 (ja) 2013-06-12
KR20030005340A (ko) 2003-01-17
CN1200034C (zh) 2005-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0034C (zh)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
CN1178962C (zh) 烯烃聚合物组合物和热模塑产品
CN1122074C (zh) 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
CN1044122C (zh) 生产α-烯烃聚合物的方法
CN100340568C (zh) 茂金属一卤化物
CN1203076C (zh) 可用作烯烃聚合的助催化剂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CN1049896C (zh) 过渡金属化合物及含该化合物的烯烃聚合催化剂
CN1189435C (zh) 过渡金属化合物及含有该化合物的烯烃聚合催化剂
CN1062575C (zh) 聚丙烯组合物
CN100349940C (zh) 聚丙烯嵌段共聚物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264C (zh) 乙烯共聚物,其制造方法,含该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50135C (zh) 烯烃聚合催化剂和烯烃聚合方法
CN1295254C (zh) 气相聚合方法
CN1102601C (zh) 基于烯烃的不饱和共聚物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231505C (zh) 乙烯基共聚物、以及含有该共聚物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和丙烯基共聚物组合物
CN1890268A (zh) 使用金属茂催化剂体系的聚合方法
CN101080461A (zh) 多相聚合物共混物和由此制备的模制品
CN1098887C (zh) 烯烃共聚物收缩膜
CN1287561A (zh) 乙烯-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511C (zh) 柔性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249130C (zh)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粉末,用该粉末的粉末成型方法以及成型制品
CN1084764C (zh) 用于汽车车内部件的丙烯树脂组合物和汽车车内部件
CN1143646A (zh) 立体刚性金属茂化合物
CN1196720C (zh) 收缩膜
CN1163534C (zh) 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乙烯共聚体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