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19682A - 用在电子保安系统中的、且静电保护性能增强的可激活/可解除的报警标记物 - Google Patents

用在电子保安系统中的、且静电保护性能增强的可激活/可解除的报警标记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19682A
CN1419682A CN01806585A CN01806585A CN1419682A CN 1419682 A CN1419682 A CN 1419682A CN 01806585 A CN01806585 A CN 01806585A CN 01806585 A CN01806585 A CN 01806585A CN 1419682 A CN1419682 A CN 14196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y cell
frequency
inductance element
substrat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06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814C (zh
Inventor
约翰·埃德温·Jr·戴维斯
劳伦斯·阿帕路希
艾伦·保罗·达彻
加里·托马斯·马祖奇
安东尼·弗兰克·皮科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ckpoint System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eckpoint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ckpoint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Checkpoint Systems Inc
Publication of CN1419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9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8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81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22Electrical actuation
    • G08B13/24Electrical 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22Electrical actuation
    • G08B13/24Electrical 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 G08B13/2402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EAS], i.e. systems using tags for detecting removal of a tagged item from a secure area, e.g. tags for detecting shoplifting
    • G08B13/2405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EAS], i.e. systems using tags for detecting removal of a tagged item from a secure area, e.g. tags for detecting shoplif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ag technology used
    • G08B13/2414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EAS], i.e. systems using tags for detecting removal of a tagged item from a secure area, e.g. tags for detecting shoplif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ag technology used using inductive tags
    • G08B13/242Tag deactiv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22Electrical actuation
    • G08B13/24Electrical 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 G08B13/2402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EAS], i.e. systems using tags for detecting removal of a tagged item from a secure area, e.g. tags for detecting shoplifting
    • G08B13/2428Tag details
    • G08B13/2431Tag circuit detail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22Electrical actuation
    • G08B13/24Electrical 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 G08B13/2402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EAS], i.e. systems using tags for detecting removal of a tagged item from a secure area, e.g. tags for detecting shoplifting
    • G08B13/2428Tag details
    • G08B13/2437Tag layered structure, processes for making layered tag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电子保安系统配套使用的报警标记物(20),电子保安系统工作在一第二频段范围内,报警标记物包括一基本为平面的介电基片(22),其具有一第一侧面(24)和一第二侧面(26)。在基片的第一侧面上制有一第一导电布线(28),该第一导电布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感元件(32)、一第一电容元件的第一极板(36)以及一第二电容元件的第一极板(38)。在基片的第二侧面上制有一第二导电布线(30),其包括至少一第二电感元件、第一电容元件的第二极板(40)以及第二电容元件的第二极板(42),各电容元件的两极板基本上是相互对正的。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组合形成了一个振荡电路,此电路在一第一频率上发生谐振,第一频率位于一第一频段范围内,但位于第二频段之外。一直通电路连线(52)穿过基片而将第一导电布线与第二导电布线直接连接起来,由此能将基片两侧面始终保持在基本相同的静电电位上。

Description

用在电子保安系统中的、且静电保护性能增强 的可激活/可解除的报警标记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可激活和可解除的报警标记物,这种报警标记物与电子看守系统配套使用,用于检测对物品的无授权擅自移动,更具体来讲,本发明涉及两种静电保护增强的报警标记物。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物品看守或保安(EAS)系统已被广泛地应用在零售商业机构和/或图书馆等其它公共设施中,用于检测和防止对物品或货物的偷窃或擅自移动。通常,射频型EAS系统采用了一种含有电子电路的标签或报警标记物,其中的电子电路例如为电感/电容振荡电路,标记物被固定到需要保护的物品上,或固定到该物品的包装件上。采用了一个用于向看守区或检测区发射电磁能的发射器,其工作频率被调谐到报警标记物中振荡电路的谐振频率(即检测频率)上,看守区或检测区通常位于零售商业机构或其它公共设施的出口附近。在看守区附近还设置了一个接收器,其工作频率也被调到报警标记物的谐振频率上。如果有一个带有激活后报警标记物的物品进入到检测区中,标记物中的振荡电路就会发生共振,从而对电磁场产生了一个干扰,接收器检测到此干扰之后就触发一个报警器,以向保安工作人员示警。
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已经购买了带有报警标记物的物品的人员、或者被允许从公共设施中带出带有报警标记物物品的人员仍然会非正常地触发警报,所以,报警标记物必须是能被解除报警的。用于对报警标记物进行解除的一种方法涉及这样的措施:使标记物短暂地接近一个解除装置,该装置以标记物的谐振频率向标记物发送一个电磁能,且该电磁能的功率足以使得振荡电路被击穿而变为短路,因而再不会对检测频率发生谐振。为了能避免对解除电磁场有太高的功率要求,可解除的报警标记物一般也要带有便于进行解除的特征,例如,对于一个或多个电容元件,至少一部分电容元件极板之间的电介质被削弱或减少,从而当电容元件暴露在一个功率水平相对较低、且在谐振频率上的电磁场中时,电容器极板就会被击穿短路。在其它方面,最近出现的报警标记物是既能被激活、又能被解除的。可激活/可解除报警标记物一般带有这样的谐振电路:其具有至少两个电容器,在每个电容的极板之间,都包括一个电介质削弱或减少区,以利于将电容器击穿短路。可激活/可解除标记物中的振荡电路一般具有一个初始谐振频率,该频率一般位于与该标记物配套使用的EAS系统的频段范围之外。当标记物被暴露在该初始谐振频率的、且强度足够大的电磁场中时,其中的某个电容器就被击穿短路,由此就将报警标记物的谐振频率转移到某个频率上,该频率位于EAS系统的检测频率范围内,也就是说,这样就激活了标记物。
之后,还可通过将振荡电路暴露在一个强度足够高的电磁场中而将第二电容器击穿短路来解除该报警标记物,其中,该电磁场的频率为振荡电路新的谐振频率,这样,或者是使得振荡电路完全不能再发生谐振,或者是将振荡电路的频率移到了EAS系统的频段范围之外,也就是说,对标记物进行了解除。在名称为“与电子物品看守系统配套的、对物品进行标记的方法以及与此相应的标记物或标签”的第5081445号美国专利、以及名称为“用于电子保安系统的可激活/可解除报警标记物”的第5103210号美国专利中有对这种可激活/可解除标记物结构及工作过程的描述,这两篇文献都结合到本文中作为参考资料。
尽管上述两个已授权专利中的可激活/可解除报警标记物与EAS系统配套使用时表现得非常有效,但也发现它们受到了某些缺陷的困扰。这种类型的标记物一般是用基本为平面的柔性介电基片制成的,在该平面介电基片的一第一侧面上印制有第一导电布线图,并在其第二侧面上制有第二导电布线图,这两面的导电布线共同构成了一振荡电路,而基片就构成了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介电物质。在两面导电布线之间没有直接的电路连接。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基片的某一侧面上或两侧面上会产生静电堆积。在某些情况中,尤其是当基片一侧面上的静电堆积发生急剧减少或释放时—例如当基片的一侧面被接地而造成静电放电时,基片一侧面的电位就会与基片另一侧面的电位有非常大的差值,从而造成一个或多个电容器极板之间的介电物在先期就被击穿,这样,在先期就已将一个或多个电容器置于短路状态,或者是在先期就激活了报警标记物(在标记物为可激活/可解除标记物的情况下),或者是在先期就对报警标记物执行了解除。
在名称为“带有静电保护的报警标记物”的第5182544号美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解决上述静电放电问题的方案,该文献中的发明主题结合到本文中作为参考。5182544号专利中的报警标记物在基片的两侧面上设置了静电消散部件,该部件实际上环绕着两导电布线,并在制造过程中临时将基片两侧面保持在基本相同的静电电位上。在两导电布线中至少之一与环绕静电消散部件之间设置一易损的电路连接,当标记物被从其载体上撕下而连接到一个物品上时,易损的电路连接就被折断,从而就取消了由静电消散部件提供的静电保护。尽管第5182544号中所公开的静电保护方法能非常有效地防止处于成片网板形式的标记物中的电容器极板之间的介电物发生先期击穿—其中,当标记物处于成片网板形式时也就是指在标记物贴附到物品上之前,但是,一旦将标记物设置在要保护的物品上之后,该解决方案就再不能对标记物提供任何的静电保护。
名称为“报警标记物及其制造方法”的第5754110号美国专利中教导了另一种用于进行静电保护的可选方案,该专利的技术主题也结合到本文中作为参考。5754110号专利公开了一种不连续保护部件的设计原理,该保护部件环绕着基片一侧面或两侧面上的导电布线。但是,由于在基片第一侧面上的保护部件与基片第二侧面上的保护部件之间没有电路连接,所以该专利中公开的方法并不能完全有效地防止堆积的静电发生放电,从而导致某个电容器出现先期击穿短路。
本发明包括一种报警标记物,其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其中的解决措施是:通过设置一穿过介电基片的直通电路连线,而将基片第一侧面上的第一导电布线与第二侧面上的第二导电布线永久地连接起来,由此在任何时候都能始终保持基片两侧面基本上是在同样的静电电位上。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标记物,如果基片第一侧面上的静电电位急剧地降低一例如通过将标记物的一侧接地,则基片第二侧上的静电电位也同样降低,这样就减小了基片上相对两侧面静电电位之间的电势差,从而避免了任何电容器出现先期击穿短路。
发明内容
简言之,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包括一种报警标记物,其与一电子保安系统配套使用,其中的电子保安系统工作在一第二频段范围内。该标记物包括一基本为平面的介电基片,其具有一第一侧面和一第二侧面。在基片的第一侧面上制有一第一导电布线,该第一导电布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感元件、一第二电感元件、一第一电容元件的第一极板以及一第二电容元件的第一极板。一第二导电布线位于基片的第二侧面上,该第二导电布线包括至少第一电容元件的第二极板以及第二电容元件的第二极板,每个电容元件的两极板是相互对齐的,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进行组合而形成了一个振荡电路,此电路在一第一频率上发生谐振,第一频率位于一第一频段范围内,但位于第二频段之外。有一直通电路连线穿过基片而将第一导电布线与第二导电布线连接起来,由此能将基片两侧面始终保持在基本相同的静电电位上。
在一第二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一种与电子保安系统配套使用的报警标记物,该电子保安系统工作在一第二频段范围内。标记物包括一个基本为平面的介电基片,其具有一第一侧面和一第二侧面。在基片的第一侧面上制有一第一导电布线,该第一导电布线至少包括一个第一电感元件、一第一电容元件的第一极板以及一第二电容元件的第一极板。一第二导电布线位于基片的第二侧面上,该第二导电布线至少包括一第二电感元件、第一电容元件的第二极板以及第二电容元件的第二极板,且各个电容元件的两极板基本上是相互正对的。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一起构成了一个振荡电路,此电路在一第一频率上发生谐振,第一频率位于一第一频段范围内,但位于第二频段之外。有一直通电路连线穿过基片而将第一导电布线与第二导电布线直接连接起来,由此能将基片两侧面始终保持在基本相同的静电电位上。
在一第三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一种与电子保安系统配套使用的报警标记物,该电子保安系统工作在一第二频段范围内。标记物包括一个基本为平面的介电基片,其具有一第一侧面和一第二侧面。在基片的第一侧面上制有一第一导电布线,该第一导电布线至少包括一个第一电感元件、一个第二电感元件、一第一电容元件的第一极板以及一第二电容元件的第一极板。一第二导电布线位于基片的第二侧面上,该第二导电布线至少包括一第三电感元件、一第四电感元件、第一电容元件的第二极板以及第二电容元件的第二极板,各电容元件的两极板基本上是相互对正的。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一起构成了一个振荡电路,此电路在一第一频率上发生谐振,第一频率位于一第一频段范围内,但位于第二频段之外。有一直通电路连线穿过基片而将第一导电布线与第二导电布线直接连接起来,由此能将基片两侧面始终保持在基本相同的静电电位上。
附图说明
结合下文的附图,就可对上文的概述、以及下文中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有更好的理解。为了对本发明进行例示说明,在附图中表示出了几种目前认为是优选的实施方式。但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图中所示的这些具体设计和措施。在附图中:
图1是一个电路原理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振荡电路的原理;
图2是一个俯视平面图,表示了根据图1中原理图设计的印刷电路报警标记物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
图3是沿图2中的3-3线对标记物的一部分所作的剖面视图;
图4的剖视图表示了对标记物沿图2中的4-4线剖开所见的部分;
图5是一个俯视平面图,表示了根据图1中原理图设计的报警标记物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
图6是对图5所示报警标记物所作的仰视图;
图7是一个振荡电路的电路原理图,表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种优选
实施方式;
图8中的俯视平面图表示了根据图7原理图设计的报警标记物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以及
图9是对图8所示标记物所作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所有图中的相同器件都用相同的数字标号来指代,图1中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振荡电路10的电路原理。该振荡电路10包括四个器件—也就是指:第一电感元件或电感器Lp、第二电感元件或电感器Ls、第一电容元件或电容器Cp以及第二电容元件或电容器Cs。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增加其它的电感或电容元件、或者其它器件。如图1所示,第二电感器Ls与第二电容器Cs串联,第一电容器Cp则与第一电感器Lp并联。然后,再将串联网络(即Ls和Cs)跨接在并联网络(Lp和Cp)的两端。电感器Ls和Lp、以及电容器Cs和Cp的值这样进行选择:使得如图1所示进行构建的振荡电路10能在一初始或第一谐振频率上发生谐振,该第一频率位于一第一频段范围内,但位于一电子物品看守系统(EAS)的工作频段之外,该EAS系统与带有该振荡电路10的标记物配套使用。图1所示振荡电路10的频率最好能在EAS系统检测频段之上或更高。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如何选择电感值和电容值来实现振荡电路10的频率要求是公知的技术,因而无须在本文中对此进行描述也不影响对本发明的完整理解。如下文将要介绍的那样,可以成块地单独设置电容器,也可以将电容器制成电感器中分布电容的形式。由于振荡电路10发生谐振的频率位于EAS系统的检测频段之外,所以振荡电路10实际上处于钝化状态。
通过形成一短路条件—即实际上将第一电感器Lp从振荡电路10中屏蔽掉来实现振荡电路10的激活。可以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多种方法来形成这样的短路(参见上文描述的解除特性)。相应地,本实施例中形成短路的具体方法并不应看作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当前实施例中,第一电容器Cp极板的击穿电压要小于击穿第二电容器Cs极板的击穿电压,从而就形成了一个削弱区,这样,第一电容器Cp就能先于第二电容器Cs发生短路击穿。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形成较低的击穿电压,这些方法包括减弱第一电容器Cp两极板间的介电物、将第一电容器Cp两级板的全部面积或部分面积相互靠得更近、在第一电容器Cp的极板间形成一个链接、以及其它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属于公知技术的方法。作为备选方案,第一电容Cp和第二电容Cs的数值也可以这样进行选择:当电路10在第一频率上发生谐振时,第一电容器Cp两端间的电压要远大于第二电容器Cs两端的电压,这样就无须对第一电容器Cp作任何物理上的改动,就能使得第一电容器Cp始终先于第二电容器Cs发生击穿短路。
不论采用了何种具体的方法来形成短路,当图1所示振荡电路10被暴露在第一频率或激活频率的电磁场中时,如果该电磁场的最小功率等级足以造成第一电容器Cp的短路,最终的效果就是短接绕过了第一电感Lp,因而,实际上就是将第一电感Lp从振荡电路中屏蔽出去了(当然也包括第一电容Cp)。将第一电感Lp(以及第一电容Cp)除去实际上就将振荡电路改造成了一个只包含第二电感Ls和第二电容Cs的电路。第二电感Ls和第二电容Cs的数值被选择成使得振荡电路在一第二频率上发生谐振,该第二频率在一第二频段的范围内,该第二频段也即是与该振荡电路配套的EAS系统的工作检测频段。在该第二状态下,就可以说振荡电路10变为了“激活态”,从而振荡电路10就可以被EAS系统检测到,这样,此后就可以将振荡电路用来进行报警。
对振荡电路10的解除是通过将处于上述激活状态下的振荡电路10暴露在一电磁场中来实现的,该电磁场中电磁辐射的频率为振荡电路10的第二频率,且具有一个设定的最小功率等级,此功率等级足以将第二电容Cs击穿短路,从而实际上就将第二电感Ls的两端短接在一起。对第二电感Ls的短接或者会将电路10的谐振频率改到一第三频率上,该第三频率位于一第三频段内,而位于EAS系统的检测频段之外,从而降低了电路10的品质系数“Q”,使得其不再能被EAS系统检测到,或者会使得电路10再也不能发生谐振。在其中的任何一种情况下,由于振荡电路不再对EAS系统作出响应,所以实际上就对电路10进行了解除。因而,图1所示的该振荡电路10就是既可激活又可解除的。
如在第5081445号和5103210号美国专利中所公开的那样,这样的可激活/可解除振荡电路以及用在EAS系统中的、采用该可激活/可解除振荡电路的报警标记物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当该振荡电路10被设置到报警标记物中时,通过如下文详细描述的那样,在报警标记物的两导电布线之间设置一直通电路连线,就能克服在上述第5081445号和第5103210号美国专利中存在的静电放电问题。
图2是一个俯视平面图,表示了根据图1所示振荡电路10的第一实施方式或实施例的报警标记物20。如图2-4所示,该报警标记物20是由一基本为平面的介电基片22组成的,该基片具有一个第一主表面或第一侧面24和一个与其相对的第二主表面或第二侧面26。基片22可用任何固态材料、复合结构或其它材料来制成,只要制成的基片是绝缘的、相对较薄的、且能用作介电物质即可。基片22最好是用绝缘的介电材料制成的,其中的介电材料例如为聚乙烯等聚合材料。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也可意识到:也可以选用其它的介电材料来制成基片22。如图所示,基片22是透明的。但是,透明并不是基片22的必要特征。
通过在基片22的两主表面或侧面24、26上布设导电材料就制成了上述振荡电路10中的各个电子器件。也就是说,在基片22的第一侧面24上制出第一导电布线28(在图2中用较浅的颜色表示),其中第一侧面24在图2中是随意指定的,并作为标记物10的底面或背侧面。在基片22的第二侧面26上制出了第二导电布线30(图2中用较黑的色彩表示)。导电布线28、30是用已知类型的导电材料分别制在基片表面24、26上,且该制造方式对于电子物品保安系统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是公知的。导电布线的布图最好是用减料工艺(即蚀刻工艺)进行的,由此在对所需要的材料进行保护之后就能除去不需要的材料,其中对导电材料的保护通常是用抗蚀刻墨进行印刷来实现的。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导电材料为铝。但是,也可以用其它导电材料(例如为金、镍、紫铜、青铜、黄铜、高密度石墨、填银导电环氧树脂等材料)来取代铝,这不会改变振荡电路10的特性及其工作状况。类似地,也可以用其它方法(例如着色切割等方法)来在基片22上制出导电布线28、30。可以用名称为“平面电路制造方法”的第3913219号美国专利中描述的那种方法来制造标记物10,该专利文献被结合到本文中作为参考资料。但是,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制造方法。
如上所述,第一、第二导电布线28、30共同构成了上述的振荡电路10。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电感器或电感元件Lp和Ls被分别设计成导电线圈32和34的形式,这两个线圈都属于第一导电布线28。因此,两个电感Lp和Ls都位于基片22的第一侧面24上。如图所示,这两个导电线圈32、34最好是以相反的方向盘绕的,以消除或至少是减小电感耦合(自感)。此外,基片22第一侧面24上的第一导电布线28中还制出了两电容元件Cp和Cs的第一极板36、38。最后,电容器Cp和Cs的第二极板40、42被制在第二导电布线30中,因而位于基片22的第二侧面上。
如上文已简单提到的那样,在该报警标记物20中,有一直接的电路连线穿过基片22而将第一导电布线28与第二导电布线30连接起来,这样就将基片22的两侧面始终保持在同样的静电电位上。参见图2和图4,在线圈部分32最靠里面的端头处,第一导电布线28具有一个基本上为方形的焊盘44,其中的线圈部分32构成了第一电感器Lp。类似地,在第二导电布线30中制出了一个大体为正方形的焊盘48,该焊盘48通过一导电条50连接到第二导电布线30的一部分上,该部分形成了第一电容器Cp的第二极板40。如图2和图4所示,导电焊盘44、48是相互对齐的。所说的直通电路连线是通过一个通焊连接52形成的,如图4中清楚表示的那样,该连接52在第一导电布线28上的导电焊盘44与第二导电布线30上的导电焊盘48之间延伸。位于两焊盘44、48之间的直通电路连线52最好是用穿焊的方法形成的,该方法对EAS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是公知的。参见图1中的原理图,焊道或直通电路连线52被示意性地表示在以字母A指代的位置处。由于焊道或直通电路连线52构成了基片22第一侧面24和第二侧面26之间、从而第一导电布线28和第二导电布线30之间永久、可靠的低阻电路连接,所以,产生的任何静电电荷都能保持在基片22的两侧面具有相同的静电电位。这样,基片22任一侧面静电电势的急剧变化都会立即导致基片22另一侧面的静电电位也变化到同一水平上,其中静电电位的急剧变化例如是由于基片22的一侧与地电位接触而造成的。以这样的方式,就可以避免基片22的两侧面之间产生很大的电势差,从而防止将电容Cp或Cs击穿短路,进而就避免了将电感Lp或Ls短接。
图5和图6中表示了根据振荡电路10原理设计的报警标记物120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如同第一实施例的情况,该报警标记物120也是由一基本为平面的介电基片122构成的,基片具有一第一主表面或第一侧面124和一与此相对的第二主表面或第二侧面126。最好是,基片122是用与第一实施例中基片相同的材料制成的。
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情况相同,振荡电路10的各个电路部件是通过将导电材料布设在基片122的两主表面124、126上来制成的,其中的电路布图方式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这样,如图5所示,在基片的第一侧面124上制出了第一导电布线128,而在基片122的第二侧面上则制出了第二导电布线130。第一、第二导电布线128、130共同构成了上述的振荡电路10。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电感器或电感元件Lp被制为一导电线圈132的形式,其中的导电线圈132是第一导电布线128中的一部分,从而该电感元件就位于基片122的第一侧面124上。第二电感器或电感元件Ls被制成一导电线圈134的形式,该导电线圈是基片122第二侧面126上第二导电布线130中的一个部件。两导电线圈132、134最好是以相反的方向盘绕的,以消除或至少是最大程度地减小电感耦合。如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电容元件或电容器Cp和Cs的第一极板136和138被制为基片122第一侧面124上第一导电布线128中的部件。最后,电容器Cp和Cs的第二极板140、142被制为基片122的第二侧面126上第二导电布线130中的部件。
第一导电布线128中还包括一个总体上为方形的焊盘144,该焊盘位于构成第一电感器Lp的线圈部分132的最内端头处。类似地,在第二导电布线130中制出了一个基本为方形的焊盘148,其通过一导电条150与第一电容器Cp的第二极板140相连接。如同在第一实施例中的情况,用一焊穿接线形成了一直通电路连线,该电路连接延伸在第一导电布线128的导电焊盘144和第二导电布线130的导电焊盘148之间。参见图1中的原理图,该焊道或直通电路连线被示意地表示在字母B代表的位置处。图5和图6所示报警标记物120的工作方式与图2-4中所示报警标记物20的工作方式相同。
图8和图9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报警标记物220的第三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图8和图9所示的报警标记物220类似于图5、图6所示的报警标记物120。但是,在图8和图9所示的报警标记物220中,两电感器或电感元件Lp和Ls各自都被分割成了两个元件,从而在基片的两侧面上各有一个第一电感器和一个第二电感器,这些内容将在下文进行描述。在图7中表示了该报警标记物220的原理示意。如图7所示,第一电感器被分割成了两个独立的电感器,它们示意地表示为Lp1和Lp2。类似地,第二电感器也被分割成了两个独立的电感器Ls1和Ls2。电感器Lp1和Lp2是互感耦合的,同样,电感器Ls1和Ls2也是互感的。
如上述的实施例那样,图8、9所示的报警标记物220是由一基本为平面的介电基片222构成的,其具有一第一主表面224和一第二主表面226。基片22最好是用上述的方法制成的。如同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情况,图7原理图中所示振荡电路的各个电路部件是通过用上述的方法在基片222的两主表面224、226上进行布图印刷而制出的。也就是说,如图8所示,在基片的第一侧面224上制出了第一导电布线228。类似地,如图9所示,在基片222的第二侧面226上制出了第二导电布线230。如上文讨论的那样,第一、第二导电布线228、230共同构成了图7所示的振荡电路,如图8所示,电感元件Lp2被制成第一导电线圈232的形式,而电感器Ls2则被制为第二导电线圈233的形式,这两个线圈都属于第一导电布线228。类似地,如图9所示,电感元件Lp1被制成一第三导电线圈234的形式,电感元件Ls1被制成第四导电线圈236的形式,第三、第四线圈属于第二导电布线230。第一、第二导电线圈232、233最好是以相反的进行缠绕的,以消除或最大程度地减小感应耦合。在图8和图9所示的报警标记物220中,电容器Cp和Cs是实际上是分布电容,这些电容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方式由构成导电线圈232、233、234和235的导电布线部分实现的。
如上述的报警标记物那样,图8和图9所示的报警标记物220包括一条直通电路连线,该电路连接穿过基片222而将第一导电布线228与第二导电布线230连接在一起,从而就保证了基片222的两侧面基本是在同一静电电位上。为此目的,第一导电布线228包括一个大体上为矩形的焊盘244,其位于构成电感器Lp2的第一线圈部分232的最内端头。类似地,第二导电布线228包括一基本为矩形的焊盘248,其位于构成电感器Lp1的线圈部分234的最内端。导电焊盘244与248相互对正,并用一穿焊连接形成直通电路连线而接通两导电焊盘244、248,此方面内容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情况相同。参见图7中的原理图,焊道或直通电路连线示意地表示在图中用字母C指代的位置处。图8、9所示报警标记物的工作情况与上述报警标记物20相同。
从上文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包括一种可激活/可解除的报警标记物,其具有用于防止将报警标记物先期激活或先期解除的静电保护措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超出本发明宽泛的设计思想的前提下,可对上述的实施例进行改动。例如,对于具有另外其它电容器、其它电感器或电容/电感都增加了的可激活/可解除报警标记物,本发明的设计思想也同样是适用的。因而,可以认为: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例,而且涵盖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和设计理念内的任何改型形式,其中,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15)

1.一种与电子保安系统配套使用的报警标记物,其中的电子保安系统工作在一第二频段范围内,标记物包括:
一个基本为平面的介电基片,其具有一第一侧面和一第二侧面;
在基片的第一侧面上制有一第一导电布线,该第一导电布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感元件、一第二电感元件、一第一电容元件的第一极板以及一第二电容元件的第一极板;
一第二导电布线,其位于基片的第二侧面上,该第二导电布线包括至少第一电容元件的第二极板以及第二电容元件的第二极板,各电容元件的两极板基本上是相互对正的,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组合形成了一个振荡电路,此电路在一第一频率上发生谐振,第一频率位于一第一频段范围内但位于第二频段之外;以及
一直通电路连线,穿过基片而将第一导电布线与第二导电布线直接连接起来,由此能将基片两侧面始终保持在基本相同的静电电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标记物,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容元件具有可被击穿短路的可解除特性,当所说振荡电路被暴露在一处于第一频段内的电磁场中、且该电磁场强度至少达到一个最小设定功率等级时,第一电容元件就被击穿从而将第一电感元件短路连接,这样就会将振荡电路的谐振频率变动到第二频段中的一第二频率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警标记物,其特征在于:第二电容元件具有可被击穿短路的可解除特性,当所说振荡电路被暴露在一处于第二频段内的电磁场中、且该电磁场强度至少达到一最小设定功率等级时,第二电容元件被击穿从而将第二电感元件短路连接,这样就会使振荡电路不再发生谐振,或者是将振荡电路的谐振频率变动到一第三频段中的一第三频率上,该第三频率位于第二频段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标记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直通电路连线连接在第一电感元件与第一电容元件的第二极板之间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标记物,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感元件与第二电感元件的绕线方向是相反的。
6.一种与电子保安系统配套使用的报警标记物,其中的电子保安系统工作在一第二频段范围内,标记物包括:
一个基本为平面的介电基片,其具有一第一侧面和一第二侧面;
一第一导电布线,其制在基片的第一侧面上,该第一导电布线至少包括一个第一电感元件、一第一电容元件的第一极板以及一第二电容元件的第一极板;
一位于基片第二侧面上的第二导电布线,该第二导电布线至少包括一第二电感元件、第一电容元件的第二极板以及第二电容元件的第二极板,各电容元件的两极板基本上是相互对正的,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共同构成了一个振荡电路,此电路在一第一频率上发生谐振,第一频率位于一第一频段范围内,但位于第二频段之外;以及
一直通电路连线,其穿过基片而将第一导电布线与第二导电布线连接起来,由此能将基片两侧面始终保持在基本相同的静电电位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报警标记物,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容元件具有可被击穿短路的可解除特性,当所说振荡电路被暴露在一处于第一频段内的电磁场中、且该电磁场强度至少达到一个最小设定功率等级时,第一电容元件就被击穿从而将第一电感元件短路连接,这样就会将振荡电路的谐振频率变动到第二频段中的一第二频率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报警标记物,其特征在于:第二电容元件具有可被击穿短路的可解除特性,当所说振荡电路被暴露在一处于第二频段内的电磁场中、且该电磁场强度至少达到一最小设定功率等级时,第二电容元件被击穿从而将第二电感元件短路连接,这样就会使振荡电路不再发生谐振,或者是将振荡电路的谐振频率变动到一第三频段中的一第三频率上,该第三频率位于第二频段之外。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报警标记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直通电路连线连接在第一电感元件与第一电容元件的第二极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报警标记物,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感元件与第二电感元件的绕线方向是相反的。
11.一种与电子保安系统配套使用的报警标记物,其中的电子保安系统工作在一第二频段范围内,标记物包括:
一个基本为平面的介电基片,其具有一第一侧面和一第二侧面;
一制在基片第一侧面上的第一导电布线,该第一导电布线至少包括一个第一电感元件、一个第二电感元件、一第一电容元件的第一极板以及一第二电容元件的第一极板;
一第二导电布线,其制在基片的第二侧面上,该第二导电布线至少包括一第三电感元件、一第四电感元件、第一电容元件的第二极板以及第二电容元件的第二极板,各电容元件的两极板基本上是相互对正的,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共同构成了一个振荡电路,此电路在一第一频率上发生谐振,第一频率位于一第一频段范围内,但位于第二频段之外;以及
一直通电路连线,其穿过基片而将第一导电布线与第二导电布线连接起来,由此能将基片两侧面始终保持在基本相同的静电电位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报警标记物,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容元件具有可被击穿短路的可解除特性,当所说振荡电路被暴露在一处于第一频段内的电磁场中、且该电磁场强度至少达到一个最小设定功率等级时,第一电容元件就被击穿从而将第一、第三电感元件短路连接,这样就会将振荡电路的谐振频率变动到第二频段中的一第二频率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报警标记物,其特征在于:第二电容元件具有可被击穿短路的可解除特性,当所说振荡电路被暴露在一处于第二频段内的电磁场中、且该电磁场强度至少达到一最小设定功率等级时,第二电容元件被击穿从而将第二、第四电感元件短路连接,这样就会使振荡电路不再发生谐振,或者是将振荡电路的谐振频率变动到一第三频段中的一第三频率上,该第三频率位于第二频段之外。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报警标记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直通电路连线连接在第一电感元件与第三电感元件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报警标记物,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感元件与第三电感元件的绕线方向是相反的。
CNB018065856A 2000-03-20 2001-03-07 用在电子保安系统中的、且静电保护性能增强的可激活/可解除的报警标记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281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528,637 US6400271B1 (en) 2000-03-20 2000-03-20 Activate/deactiveable security tag with enhanced electronic protection for use with an electronic security system
US09/528,637 2000-03-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9682A true CN1419682A (zh) 2003-05-21
CN1162814C CN1162814C (zh) 2004-08-18

Family

ID=24106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0658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2814C (zh) 2000-03-20 2001-03-07 用在电子保安系统中的、且静电保护性能增强的可激活/可解除的报警标记物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6400271B1 (zh)
EP (1) EP1282889B1 (zh)
JP (1) JP2003528408A (zh)
KR (1) KR100754307B1 (zh)
CN (1) CN1162814C (zh)
AR (1) AR027674A1 (zh)
AT (1) ATE347155T1 (zh)
AU (2) AU2001240056B2 (zh)
BR (1) BR0109382A (zh)
CA (1) CA2402601A1 (zh)
DE (1) DE60124900T2 (zh)
ES (1) ES2275664T3 (zh)
IL (1) IL151762A0 (zh)
MX (1) MXPA02009175A (zh)
TW (1) TW503378B (zh)
WO (1) WO200107168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6351A (zh) * 2013-02-20 2014-08-20 传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粘合剂结合的物品保护标签
CN104303217A (zh) * 2012-02-01 2015-01-21 关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可永久失效的安全标签
CN105229711A (zh) * 2013-03-14 2016-01-06 泰科消防及安全有限公司 移动eas去激活器
CN108168950A (zh) * 2018-01-12 2018-06-15 杭州启绿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磁导传感的样液定值采样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02311C1 (de) * 2000-01-20 2001-06-13 Skidata Ag Kommunikationsendgerät
US6660948B2 (en) * 2001-02-28 2003-12-09 Vip Investments Ltd. Switch matrix
ATE295982T1 (de) * 2001-03-19 2005-06-15 Kobe Properties Lt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deaktivierbaren resonanzetiketts zur verwendung in einem elektronischen artikelsicherungssystem
US6919806B2 (en) * 2002-09-06 2005-07-19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Deactivatable radio frequency security label
US7315890B2 (en) * 2002-10-02 2008-01-01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ccess to active devices operably connected to a data network
US6940408B2 (en) 2002-12-31 2005-09-06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RFID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US7224280B2 (en) 2002-12-31 2007-05-29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RFID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US7225992B2 (en) 2003-02-13 2007-06-05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RFID device tester and method
US6925701B2 (en) * 2003-03-13 2005-08-09 Checkpoint Systems, Inc. Method of making a series of resonant frequency tags
US7059518B2 (en) 2003-04-03 2006-06-13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RFID device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040200061A1 (en) 2003-04-11 2004-10-14 Coleman James P. Conductive pattern and method of making
US7930815B2 (en) 2003-04-11 2011-04-26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Conductive pattern and method of making
US7120987B2 (en) 2003-08-05 2006-10-17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RFID device
US7755506B1 (en) 2003-09-03 2010-07-13 Legrand Home Systems, Inc. Automation and theater control system
CN1902667B (zh) * 2003-12-29 2011-06-29 美国邮政服务公司 用于跟踪物品的系统
US7138919B2 (en) * 2004-02-23 2006-11-21 Checkpoint Systems, Inc. Identification marking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the identification marking to an item
US7704346B2 (en) 2004-02-23 2010-04-27 Checkpoint Systems, Inc.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security tag in an integrated surface processing system
US7384496B2 (en) * 2004-02-23 2008-06-10 Checkpoint Systems, Inc. Security tag system for fabricating a tag including an integrated surface processing system
US8099335B2 (en) 2004-02-23 2012-01-17 Checkpoint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billing information in a tag fabrication process
US7116227B2 (en) * 2004-02-23 2006-10-03 Checkpoint Systems, Inc. Tag having patterned circuit elements and a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US7119685B2 (en) * 2004-02-23 2006-10-10 Checkpoint Systems, Inc. Method for aligning capacitor plates in a security tag and a capacitor formed thereby
US6997039B2 (en) * 2004-02-24 2006-02-14 Clemson University Carbon nanotube based resonant-circuit sensor
US7152804B1 (en) 2004-03-15 2006-12-26 Kovlo, Inc. MOS 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RF and/or RF identification tag/device,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7307527B2 (en) 2004-07-01 2007-12-11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RFID device pr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7286053B1 (en) 2004-07-31 2007-10-23 Kovio, Inc. 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EAS) tag/device with coplanar and/or multiple coil circuits, an EAS tag/device with two or more memory bits, and methods for tuning the resonant frequency of an RLC EAS tag/device
CN101002237B (zh) * 2004-08-11 2010-06-02 传感电子公司 用于电子商品监视的磁机标记及其去活方法
US7109867B2 (en) * 2004-09-09 2006-09-19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RFID tags with EAS deactivation ability
US9953259B2 (en) 2004-10-08 2018-04-24 Thin Film Electronics, Asa RF and/or RF identification tag/device having an integrated interposer,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7817043B2 (en) * 2004-11-30 2010-10-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adio frequency tag
US7355516B2 (en) * 2004-12-23 2008-04-08 Checkpoint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culinary products
CA2603118A1 (en) * 2005-03-29 2006-10-05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Smart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items
US7687327B2 (en) * 2005-07-08 2010-03-30 Kovio, Inc,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RFID tags and structures formed therefrom
CN101248447A (zh) 2005-08-22 2008-08-20 艾利丹尼森公司 制作rfid装置的方法
US7778262B2 (en) 2005-09-07 2010-08-17 Vantage Controls, Inc. Radio frequency multiple protocol bridge
WO2007130147A2 (en) * 2005-11-04 2007-11-15 Gerald Giasson Security sensor system
JP2010517145A (ja) * 2007-01-18 2010-05-20 チエツクポイント システムズ,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ツド 非自己回復形コンデンサを有する永久に破壊可能な共振回路
US20080174435A1 (en) * 2007-01-23 2008-07-24 Wen-Cheng Yin RFID assembly
US8264359B2 (en) 2007-10-10 2012-09-11 Kovio, Inc. High reliability surveillance and/or identification tag/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WO2010068469A1 (en) 2008-11-25 2010-06-17 Kovio, Inc. Printed antennas, methods of printing an antenna, and devices including the printed antenna
US8314702B2 (en) * 2009-01-13 2012-11-20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ctivating a proximity information device
EP2385580B1 (en) * 2009-01-30 2014-04-09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Antenna and wireless ic device
CH700988A2 (de) * 2009-05-15 2010-11-15 Peter Grosse Kennzeichnungsteil für ein Anlagenteil.
US20110084814A1 (en) * 2009-10-08 2011-04-14 Checkpoint Systems, Inc. Security tag utilizing rfid reflectivity mode power rationing
TWI576795B (zh) * 2012-01-06 2017-04-01 擎雷防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偽辨識標識物
US8890693B2 (en) 2012-03-30 2014-11-18 W G Security Products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deactivate EAS markers
US9697711B2 (en) * 2015-03-19 2017-07-04 The Boeing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tamper detection using RFID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10147A (en) * 1971-12-30 1974-05-07 G Lichtblau Electronic security system
US4873506A (en) * 1988-03-09 1989-10-10 Cooper Industries, Inc. Metallo-organic film fractional ampere fuses and method of making
DE69034050T2 (de) * 1989-10-31 2003-12-04 Checkpoint Systems Inc Etiketten für elektronisches Warenüberwachungssystem
US5367290A (en) * 1989-12-20 1994-11-22 Actron Entwicklungs Ag Deactivatable resonance label
US5103210A (en) 1990-06-27 1992-04-07 Checkpoint Systems, Inc. Activatable/deactivatable security tag for use with an electronic security system
US5059950A (en) * 1990-09-04 1991-10-22 Monarch Marking Systems, Inc. Deactivatable 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tags, tag webs and method of making tag webs
US5182544A (en) 1991-10-23 1993-01-26 Checkpoint Systems, Inc. Security tag with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US5241298A (en) * 1992-03-18 1993-08-31 Security Tag Systems, Inc. Electrically-and-magnetically-coupled, batteryless, portable, frequency divider
US5517195A (en) * 1994-09-14 1996-05-14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Dual frequency EAS tag with deactivation coil
US5517179A (en) * 1995-05-18 1996-05-14 Xlink Enterprises, Inc. Signal-powered frequency-dividing transponder
US5754110A (en) 1996-03-07 1998-05-19 Checkpoint Systems, Inc. Security ta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JP3974659B2 (ja) * 1996-08-06 2007-09-12 メト・インターナツィオナール・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電子的物品監視のための共振回路
US5841350A (en) 1997-06-27 1998-11-24 Checkpoint Systems, Inc. Electronic security tag useful in electronic article indentification and surveillance system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3217A (zh) * 2012-02-01 2015-01-21 关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可永久失效的安全标签
CN103996351A (zh) * 2013-02-20 2014-08-20 传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粘合剂结合的物品保护标签
CN103996351B (zh) * 2013-02-20 2020-01-21 泰科消防及安全有限公司 粘合剂结合的物品保护标签
CN105229711A (zh) * 2013-03-14 2016-01-06 泰科消防及安全有限公司 移动eas去激活器
CN105229711B (zh) * 2013-03-14 2019-07-09 泰科消防及安全有限公司 移动eas去激活器
CN108168950A (zh) * 2018-01-12 2018-06-15 杭州启绿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磁导传感的样液定值采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124900T2 (de) 2007-08-30
JP2003528408A (ja) 2003-09-24
DE60124900D1 (de) 2007-01-11
CN1162814C (zh) 2004-08-18
US6400271B1 (en) 2002-06-04
EP1282889A4 (en) 2005-07-13
AR027674A1 (es) 2003-04-09
WO2001071686A1 (en) 2001-09-27
TW503378B (en) 2002-09-21
IL151762A0 (en) 2003-04-10
MXPA02009175A (es) 2003-03-12
BR0109382A (pt) 2004-01-13
AU4005601A (en) 2001-10-03
KR20030020263A (ko) 2003-03-08
EP1282889B1 (en) 2006-11-29
ES2275664T3 (es) 2007-06-16
CA2402601A1 (en) 2001-09-27
AU2001240056B2 (en) 2004-11-11
KR100754307B1 (ko) 2007-08-31
EP1282889A1 (en) 2003-02-12
ATE347155T1 (de) 2006-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814C (zh) 用在电子保安系统中的、且静电保护性能增强的可激活/可解除的报警标记物
CN1160674C (zh) 可解除的调谐电路
AU2001240056A1 (en) Activatable/deactivatable security tag with enhanced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for use with an electronic security system
AU2001240056A2 (en) Activatable/deactivatable security tag with enhanced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for use with an electronic security system
CN1120453C (zh) 防盗标签
JP3490681B2 (ja) 高分子無線周波数共振タグ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46250C (zh) 具有用于与环境解耦合的并联谐振电路的射频辨识标签
JPH07500436A (ja) 静電保護装置付保安タグ
US6835412B2 (en) Metalized dielectric substrates for EAS tags
KR20030024843A (ko) 집적화된 하이브리드 전자식 물건 감시 마커
CA2150353C (en) Detection tag
CN1792032A (zh) 带放大装置的lc谐振电路
CA2496202C (en) Deactivatable radio frequency security label
CN1525421A (zh) 解码后不可复活的安全标签及其制造方法
CN2409527Y (zh) 用于一静电防护系统的断路警报器
CN201017541Y (zh) 防复活的防伪防盗标签
MXPA00002812A (en) Deactivateable resonant circuit
JP2006139617A (ja) 共振機能付チューブフィルム及び共振機能付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818

Termination date: 201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