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94403A - 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94403A
CN1394403A CN01803335.0A CN01803335A CN1394403A CN 1394403 A CN1394403 A CN 1394403A CN 01803335 A CN01803335 A CN 01803335A CN 1394403 A CN1394403 A CN 1394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tation apparatus
carrier
carrier number
wireless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033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北川惠一
上杉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94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44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04L5/0046Determination of how many bits are transmitted on different sub-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7Modulators with direct modulation of individual sub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04L27/2653Demodulators with direct demodulation of individual sub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Abstract

线路变动估计部(101)估计发送装置(100)和接收装置(200)之间的线路变动量,载波数决定部(102)根据线路变动量决定用于信号发送的载波数目。即,在因高速衰落等使线路变动显著加快的情况下,载波数决定部(102)通过减少载波数来提高每一个载波的码元速率,从而相对地减小码元间或突发(burst)内的线路变动。

Description

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多载波调制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接收机除了接收从发送机直接到来的信号(直接波)以外,还同时接收反射到障碍物后到来的信号(延迟波)。因此,因多路径而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使接收质量恶化。
对此,在多载波调制方式中,在将发送数据序列通过串行并行变换而分割成N个数据后,由不同频率的载波来调制各个数据。这样,在多载波调制方式中,将发送数据分配给频率不同的多个载波来发送,所以即使发生多路径造成的频率选择性衰落,也可以降低丢失所有数据的概率。即,如果使用多载波调制方式,则难以受到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多载波调制方式中,码元周期变长,所以码元间的相位变动和振幅变动相对增大。因此,在因高速衰减等造成的无线线路的变动显著加快的情况下,由自适应均衡器等进行的线路估计不能充分跟踪线路的变动,产生差错率特性恶化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在使用多载波调制的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中,即使在无线线路的变动显著加快的情况下,也不会使数据的传输速度降低,可以良好地保证通信质量。
本发明人着眼于多载波调制中的载波数目和每一个载波的码元周期长度之间的关系,发现在使占有频带宽度固定的情况下,载波的数目越少,可以使每一个载波的码元周期越短,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在多载波调制中,在高速衰落等造成的线路变动显著加快的情况下,通过使载波数目减少,同时提高每一个载波的码元速率来发送数据,可相对地减小码元间或突发内的线路变动,而不降低数据的传输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2A是表示码元速率和线路变动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2B是表示码元速率和线路变动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3A是表示载波频率和频带之间关系的图。
图3B是表示载波数和频带及码元速率之间关系的图。
图4A是表示载波数和频带之间关系的图。
图4B是表示载波数和频带及码元速率之间关系的图。
图5A是表示载波数和频带之间关系的图。
图5B是表示载波数和频带及码元速率之间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另一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9是表示码元速率和差错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在图1所示的发送装置100中,线路变动估计部101估计发送装置100和接收装置200之间的线路变动量,将估计结果输出到载波数泱定部102。再有,作为线路变动量的估计方法,可列举以下方法:测定与发送装置100一起搭载于基站装置等中的未图示的接收装置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电平,根据该测定结果进行估计。
载波数决定部102根据估计出的线路变动量来决定用于信号的发送的载波数目。此外,载波数决定部102按照决定的载波数目来泱定每一个载波的码元周期(即,码元速率)。具体地说,线路变动量越大,载波数泱定部102越减少载波的数目,同时缩短每一个载波的码元周期(即,提高码元速率)。然后,载波数泱定部102将表示已泱定的载波数的信号输出到串行并行变换部103和频率合成器104,同时将表示已决定的码元周期的信号输出到串行并行变换部103。
串行并行变换部103将发送数据序列分割成已决定的载波数部分的数据,并输出到乘法部105-1~105-N。此外,串行并行变换部103按已决定的码元周期来切换输出发送数据的乘法部105-1~105-N。
频率合成器104生成已泱定的载波数部分的载波f1~fN,输出到乘法部105-1~105-N。
乘法部105-1~105-N将由串行并行变换部103进行了串行并行变换的发送数据和从频率合成器104输出的载波f1~fN分别进行乘法运算,将载波乘法运算后的信号输出到合成部106。
合成部106对从乘法部105-1~105-N输出的信号进行合成并生成多载波信号,将多载波信号通过天线107无线发送。
即,通过串行并行变换部103、频率合成器104、乘法部105-1~105-N和合成部106的一连串的操作,对发送数据进行多载波调制,将多载波信号发送到接收装置200。
另一方面,在图1所示的接收装置200中,乘法部202-1~202-N将天线201接收到的多载波信号和从频率合成器206输出的载波f1~fN分别进行乘法运算,将载波乘法运算后的信号输出到BPF(Band Pass Filter;带通滤波器)203-1~203-N。
BPF203-1~203-N在从乘法部202-1~202-N输出的信号分量中,仅使包含在特定频带内的分量通过,并输出到并行串行变换部204。
并行串行变换部204对从BPF203-1~203-N输出的分割成各载波的信号进行由载波数检测部205检测出的载波数部分的并行串行变换,返回为原来的发送数据序列。由此,获得接收数据。
载波数检测部205检测多载波信号的载波数,将表示载波数的信号输出到并行串行变换部204和频率合成器206。再有,作为载波数的检测方法,可列举以下的方法。即,1)发送装置100在变更载波数的前帧中将载波数的信息复用于发送数据来发送,载波数检测部205从接收数据中检测载波数信息的方法,2)在上述1)的方法中,使用与发送数据不同的信道来发送载波数信息的方法,3)发送装置100不发送载波数的信息,接收装置200用作为候选的载波数对多载波信号解调,载波数检测部205从解调结果(例如,CRC结果)中估计载波数的方法。
频率合成器206生成检测出的载波数部分的载波f1~fN,输出到乘法部202-1~202-N。
下面,用图2A和图2B来说明码元速率和线路变动量之间的关系。图2A和图2B的横轴是时间,纵轴是相位变动量。此外,图2A是码元速率低(即,码元周期长)时的关系图,图2B是码元速率高(即,码元周期短)时的关系图。
如图2A所示,在码元速率低时,一个码元的发送时间(即,码元周期)Ts1变长,所以其间的相位变动量Δθ1变大。相反,如图2B所示,码元速率高时,一个码元的发送时间Ts2变短,其间的相位变动量Δθ2变小。再有,这里示出线路的相位变动量,但有关振幅的时间变动也同样。
于是,通过提高码元速率(即,缩短码元周期)来使线路变动量相对减小,所以在线路变动量大的情况下,通过减少发送信号的载波数并提高每一个载波的码元速率,从而可以减小接收装置200中的接收信号的振幅变动量和相位变动量。
同样,通过提高码元速率,可以相对地延迟线路的时间性变动,所以接收装置200还可以补偿频率偏差造成的相位旋转等的时间性变动。
这里,在载波数决定部102中,如果决定载波的数目来使得每一个载波的码元周期和线路变动量之积为一定值,则可以通过简单的运算处理来决定合适的载波数。
下面,用图3~图5来说明载波数和频带及码元速率之间的关系。图3A和图3B是载波数为4个时的关系,图4A和图4B是载波数为2个时的关系,图5A和图5B是载波数为1个时的关系。即,在图3~图5中,图中的号码越大,码元速率越高(码元周期变短),对线路变动的耐性增加。这里,假设发送装置100发送S1~S4的四个码元的数据。
发送装置100用图3A所示的f4·1~f4·4四个载波进行发送时,假设每一个载波的码元周期为Ts1。因此,码元S1~S4在图3B所示的码元周期Ts1内分别用载波f4·1~f4·4来发送。
此外,发送装置100用图4A所示的f2·1~f2·2这两个载波进行发送时,与图3A和图3B的情况相比,可以使用每个载波的两倍频带,所以每一个载波的码元周期为Ts1/2。因此,码元S1~S4在图4B所示的码元周期Ts1/2内分别用载波f2·1~f2·2来发送。即,与图3A和图3B的情况相比,码元速率为两倍,所以数据的传输速度不下降。
而且,发送装置100在使用如图5A所示的f1·1这一个载波进行发送时,每一个载波的码元周期为Ts1/4。因此,码元S1~S4在图5B所示的码元周期Ts1/4内用载波f1·1来发送。即,与图3A和图3B的情况相比,码元速率为四倍,所以数据的传输速度不下降。
这样,发送装置100通过线路变动量越大越减少载波的数目并提高码元速率,同时扩大各载波的频带,可以相对地减小线路变动量,而不降低数据的传输速度。由此,即使在高速衰落等造成无线线路的变动显著加快的情况下,也可以良好地保证通信质量。
再有,发送装置100使载波f4·1~f4·4各自的占有频带宽度为载波f1·1的1/4,载波f2·1和f2·2各自的占有频带宽度为载波f1·1的1/2,所以即使在载波的数目增加的情况下,整体的占有频带宽度也能如图3~图5所示那样保持相同。
此外,如图6所示,在接收装置200中,通过以每个载波来配置具有跟踪线路变动的跟踪功能的均衡器207-1~207-N,可进一步提高对线路变动的跟踪能力。由此,可以使通信质量更良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发送装置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调制中,线路变动越大,越减少载波的数目来发送信号。
这里,OFDM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方式,是各载波为正交关系的调制方式。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结构方框图。其中,在图7所示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中,对与图1相同的结构部分附以与图1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7所示的发送装置100中,载波数决定部102将表示已决定的载波数的信号输出到串行并行变换部103和IFFT(Inverse Fast Fourie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逆变换)部108,同时将表示已决定的码元周期的信号输出到串行并行变换部103。
IFFT部108对串行并行变换部103进行了串行并行变换的发送数据实施载波数部分的IFFT处理,生成OFDM信号。生成的OFDM信号被输出到乘法运算部109。
乘法运算部109将载波fc与OFDM信号进行乘法运算,由天线107无线发送载波乘法运算后的OFDM信号。
即,通过串行并行变换部103、IFFT部108和乘法运算部109的一连串操作,对发送数据进行OFDM调制,将OFDM信号发送到接收装置200。
另一方面,在图7所示的接收装置200中,乘法运算部208将天线201接收到的OFDM信号和载波fc进行乘法运算,将载波乘法运算后的OFDM信号输出到FFT(Fast Fourie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变换)部209。
FFT部209对OFDM信号实施由载波数检测部205检测出的载波数部分的FFT处理,将OFDM信号分割成每个载波的信号。分割后的信号被输出到并行串行变换部204。
载波数检测部205检测OFDM信号的载波数,将表示载波数的信号输出到并行串行变换部204和FFT部209。
这样,通过使多载波调制方式为OFDM调制方式,可以将各载波的频谱重叠,所以可以获得实施例1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频率利用效率。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装置不决定载波数,根据接收装置决定的载波数,发送装置发送数据。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结构方框图。其中,在图8所示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中,对与图1相同的结构部分附以与图1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8所示的接收装置200中,线路变动估计部210估计多载波信号的线路变动量,将估计结果输出到载波数决定部211。
载波数决定部211根据估计出的线路变动量,来决定发送装置100用于信号发送的载波的数目。具体地说,线路变动量越大,载波数决定部越减少载波的数目。然后,载波数决定部211将表示已决定的载波数的信号输出到并行串行变换部204、频率合成器206和调制部212。
调制部212对表示载波数的信号进行调制,从天线201无线发送。
另一方面,在图8所示的发送装置100中,解调部110对表示天线107接收到的载波数的信号进行解调,输出到载波数提取部111。
载波数提取部111从解调信号中提取表示载波数的信息,将表示载波数的信号输出到串行并行变换部103和频率合成器104。此外,载波数提取部111按照提取出的载波数来决定每一个载波的码元周期(即,码元速率),将表示决定后的码元周期的信号输出到串行并行变换部103。
这样,通过由接收装置泱定载波数,发送装置根据接收装置决定的载波数来发送数据,从而可以根据从发送装置向接收装置的线路的实际线路变动量来决定载波数。由此,发送装置可以用接收装置中最容易解码的码元速率的载波数来发送数据。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如实施例2中所示得那样,也可以使用OFDM调制作为多载波调制。
此外,在接收装置200和发送装置100为一体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表示从载波数决定部211输出的载波数的信息复用于发送数据来发送。
此外,本实施例在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中使用不同的频带,所以在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中线路变动量不同的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特别有效。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3中,说明了仅根据线路变动量来决定用于发送的载波数目的情况。但是,如果线路变动量越大,越减少载波的数目,同时提高每一个载波的码元速率,则每一个载波的码元周期变短,所以前后的相邻码元重叠,接收的期间相对地变长。
即,如果使载波的数目减少,可以减小接收装置中的振幅变动量和相位变动量,但相反地会增大多路径造成的码元间干扰。因此,如果仅根据线路变动量来决定用于发送的载波的数目,则产生抹去对延迟波有抗性这样的多载波调制方式的优点的问题。即,如果仅根据线路变动量来决定用于发送的载波的数目,则相反地使差错率升高,使通信质量恶化。
此外,图9所示的曲线表示在存在某个延迟时间τ的延迟波情况下相对于各线路变动量fD(0Hz、500Hz、1000Hz、1500Hz)的码元速率和差错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在图9中横轴为码元速率,但在本发明中,越减少载波的数目,每一个载波的码元速率就越高,所以可以将横轴看作为载波数。即,在图9中,可以看出,码元速率越高,载波的数目越少。例如,如果将码元速率=8Mbps作为载波数=1个,则可以看出码元速率=4Mbps为载波数=2个,码元速率=2Mbps为载波数=4个。
如图9所示,对于各线路变动量存在差错率最小的载波数。例如,在图9中,在fD=1500Hz时载波数=1个、fD=1000MHz、500MHz、0Hz时载波数=2个的情况下,差错率最小。
此外,差错率特性还因延迟波的延迟时间而变化,所以图9所示的差错率特性对应于多个延迟时间而存在多个。即,对每个延迟波的延迟时间存在相对于线路变动量的差错率最小的载波数。换句话说,根据延迟波的延迟时间和线路变动量,可以决定差错率最小的最合适的载波数。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线路变动量和延迟波的延迟时间两者来决定差错率最小的最合适的载波数。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结构方框图。其中,在图10所示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中,对与图1相同的结构部分附以与图1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10中,接收装置200具有与图1完全相同的结构,发送装置100采用对图1追加延迟分布生成部112的结构。
延迟分布生成部112生成从与发送装置100一起搭载在基站装置等上的未图示的接收装置接收到的信号的延迟分布,并输出到载波数决定部113。
载波数决定部113保持根据线路变动量和延迟波的延迟时间来指定差错率最小的载波数的参照表。然后,载波数决定部113参照该参照表,根据线路变动量和由延迟分布求出的延迟时间来决定载波的数目。此外,载波数泱定部113按照泱定后的载波的数目来决定每一个载波的码元周期(即,码元速率)。然后,载波数决定部113将表示决定后的载波数的信号输出到串行并行变换部103和频率合成器104,同时将表示泱定后的码元周期的信号输出到串行并行变换部103。
这样决定的载波数是接收装置200最容易解码的具有最合适的码元速率的载波数,所以可以良好地保证接收装置200的通信质量。
而且,通过准备不仅考虑了延迟时间,而且考虑了将各路径的延迟波的延迟时间及电平模型化的路径模型的参照表,可以更高精度地决定接收装置200最容易解码的具有最合适的码元速率的载波数。
在本实施例中,如实施例2中所示的那样,也可以使用OFDM调制作为多载波调制。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实施例3中所示的那样,也可以由接收装置决定载波数,发送装置根据接收装置决定的载波数来发送数据。
此外,可以将上述实施例1~4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装置、与该基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终端装置。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在使用多载波调制的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中,按照线路变动量来自适应地改变载波数和码元速率,所以即使在高速衰落等造成的无线线路的变动显著加快的情况下,也可以良好地保证通信质量,而不降低数据的传输速度。
本说明书基于2000年11月1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00-334451。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和通信终端装置。

Claims (13)

1.一种无线发送装置,包括:
调制器,在分割数据后,对分割后的数据用频率分别不同的载波进行调制;
决定器,根据线路变动量来决定用于所述调制的载波数和每一个载波的码元速率;以及
发送器,发送调制后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发送装置,其中,线路变动量越大,决定器越减少载波数,同时提高每一个载波的码元速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发送装置,其中,决定器根据线路变动量和延迟波的延迟时间来觉得差错率最小的载波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发送装置,其中,决定器参照由线路变动量和延迟波的延迟时间指定的载波数的表来决定载波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发送装置,其中,决定器从通信对方发送的信号中提取表示载波数的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发送装置,其中,调制器通过对分割后的数据实施傅立叶逆变换,用频率各自不同的载波来调制所述分割后的数据。
7.一种无线接收装置,包括:
估计器,估计从无线发送装置向装置自身的线路的线路变动量;
决定器,根据所述线路变动量来决定所述无线发送装置用于调制的载波数;以及
发送器,将包含表示所述载波数信息的信号发送到所述无线发送装置。
8.一种搭载无线发送装置的基站装置,其中,所述无线发送装置包括:
调制器,在分割数据后,对分割后的数据用频率分别不同的载波进行调制;
决定器,根据线路变动量来决定用于所述调制的载波数和每一个载波的码元速率;以及
发送器,发送调制后的信号。
9.一种搭载无线接收装置的基站装置,其中,所述无线接收装置包括:
估计器,估计从无线发送装置向装置自身的线路的线路变动量;
决定器,根据所述线路变动量来决定所述无线发送装置用于调制的载波数;以及
发送器,将包含表示所述载波数信息的信号发送到所述无线发送装置。
10.一种搭载无线发送装置的通信终端装置,其中,所述无线发送装置包括:
调制器,在分割数据后,对分割后的数据用频率分别不同的载波进行调制;
决定器,根据线路变动量来决定用于所述调制的载波数和每一个载波的码元速率;以及
发送器,发送调制后的信号。
11.一种搭载无线接收装置的通信终端装置,其中,所述无线接收装置包括:
估计器,估计从无线发送装置向装置自身的线路的线路变动量;
决定器,根据所述线路变动量来决定所述无线发送装置用于调制的载波数;以及
发送器,将包含表示所述载波数信息的信号发送到所述无线发送装置。
12.一种无线发送方法,用于多载波调制,该方法根据线路变动量来泱定用于调制的载波数,按照所述载波数来改变每一个载波的码元速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发送方法,其中,线路变动量越大,越减小载波数,并提高每一个载波的码元速率。
CN01803335.0A 2000-11-01 2001-10-26 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 Pending CN13944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4451/2000 2000-11-01
JP2000334451A JP3550085B2 (ja) 2000-11-01 2000-11-01 無線送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送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4403A true CN1394403A (zh) 2003-01-29

Family

ID=18810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803335.0A Pending CN1394403A (zh) 2000-11-01 2001-10-26 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871046B2 (zh)
EP (1) EP1253733A1 (zh)
JP (1) JP3550085B2 (zh)
KR (1) KR20020071915A (zh)
CN (1) CN1394403A (zh)
AU (1) AU2001296010A1 (zh)
WO (1) WO200203772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3780A (zh) * 2009-12-29 2010-07-2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电力载波中控制码元载波个数的方法以及设备
CN102325374A (zh) * 2004-12-14 2012-01-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数据突发分配信息的方法和移动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37965B2 (ja) * 2001-11-22 2005-04-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3707430B2 (ja) * 2001-12-12 2005-10-19 ヤマハ株式会社 ミキサー装置および同ミキサー装置と通信可能な音楽装置
JP4163941B2 (ja) 2002-12-24 2008-10-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送信方法
EP1642404A1 (en) * 2003-05-28 2006-04-05 IPWireless, Inc.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for tdd ope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649833B2 (en) * 2003-12-29 2010-01-19 Intel Corporation Multichanne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ed receivers with antenna selection and maximum-ratio combining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7697618B2 (en) * 2004-06-09 2010-04-13 Alcatel-Lucent Usa Inc. Multiplexing scheme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EP1788740A4 (en) * 2004-09-29 2011-09-21 Panasonic Corp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DE202005022046U1 (de) * 2004-10-29 2012-08-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Funksender und Funkempfänger
US20060104341A1 (en) * 2004-11-16 2006-05-18 Magee David 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training data
KR20070085542A (ko) * 2004-11-30 2007-08-27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멀티 캐리어 통신에서의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FI20055001A0 (fi) * 2005-01-03 2005-01-03 Nokia Corp Ylälinkin tiedonsiirto GSM/EDGE-järjestelmässä
EP2555464B1 (en) 2005-01-18 2019-03-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4611385B2 (ja) * 2005-08-23 2011-01-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JP4752523B2 (ja) * 2006-01-26 2011-08-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EP1876729A1 (en) * 2006-07-05 2008-01-0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Bandwidth asymmetric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876730A1 (en) * 2006-07-05 2008-01-0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Bandwidth asymmetric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086880B2 (ja) * 2008-04-22 2012-11-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2190B1 (en) * 1992-03-12 2001-08-07 Ntp Incorporated System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and receiving of inform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DE69432844T2 (de) * 1993-04-29 2004-05-19 Ericsson Inc. Zeitdiversityübertragungssystem zum Herabsetzung der Nachbarkanalstörung in Mobiltelefonsystemen
JPH08265184A (ja) 1995-03-22 1996-10-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マルチキャリア変調方式用受信機
JPH09275386A (ja) 1996-02-06 1997-10-21 Fujitsu Ten Ltd マルチキャリア方式の受信機
US5949796A (en) * 1996-06-19 1999-09-07 Kumar; Derek D. In-band on-channel digital broadcasting method and system
JP2818151B2 (ja) 1996-12-16 1998-10-30 株式会社次世代デジタルテレビジョン放送システム研究所 Ofdm伝送方式とofdm送受信装置
JPH1117644A (ja) * 1997-06-27 1999-01-22 Toshiba Corp 無線基地局、無線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キャリア割り当て制御方法
JP3568184B2 (ja) 1998-01-27 2004-09-22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変調方式伝送帯域可変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KR20000024709A (ko) * 1998-10-01 2000-05-06 정선종 대역저감 다반송파 무선송수신장치 및 그 방법
US6449246B1 (en) * 1999-09-15 2002-09-10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Multicarrier person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2009734A (ja) 2000-06-27 2002-01-11 Denso Corp Ofdm方式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JP2002016577A (ja) 2000-06-28 2002-01-18 Sony Corp 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5374A (zh) * 2004-12-14 2012-01-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数据突发分配信息的方法和移动站
CN102325374B (zh) * 2004-12-14 2014-08-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数据突发分配信息的方法和移动站
CN101783780A (zh) * 2009-12-29 2010-07-2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电力载波中控制码元载波个数的方法以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53733A1 (en) 2002-10-30
JP2002141879A (ja) 2002-05-17
KR20020071915A (ko) 2002-09-13
AU2001296010A1 (en) 2002-05-15
JP3550085B2 (ja) 2004-08-04
WO2002037722A1 (fr) 2002-05-10
US6871046B2 (en) 2005-03-22
US20020193070A1 (en) 2002-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94403A (zh) 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
CN1256818C (zh) 正交频分复用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CN1241439C (zh) 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284317C (zh) Ofdm发送和接收设备
CN1248438C (zh) 发送接收装置及发送接收方法
EP2278742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US20160226561A9 (en) Dedicated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network mimo
CN1838656A (zh) 上行链路载波频率同步和天线加权向量估计的装置和方法
CN1778060A (zh) 多载波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接收器及方法、发送器及方法及计算延迟时间的设备和方法
CN1364358A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756248A (zh) 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移动通信系统及信道估计方法
CN107846731B (zh) 发送或接收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473408A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290080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无线基站,无限终端
CN1574823A (zh) Ofdm信号帧生成器、发射机、传输系统及生成方法
CN101048960A (zh) 通信方法和无线发射机
CN1703034A (zh) 一种基于mimo-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543103A (zh) 多个天线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的装置和方法
CN1534910A (zh) 正交频分复用无线通信系统与信道补偿方法
CN1231089C (zh) 基站装置、通信终端装置和通信方法
CN101047683A (zh) 一种无线信号发射/接收方法及发射/接收装置
CN1617530A (zh) 一种选频方式的单载波分块传输方法
CN1287421A (zh) 用于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663167A (zh) 一种偏置接收信号数据段的定时相位估计的方法和系统
CN1297626A (zh)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发送接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