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5364B - 多点负载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点负载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5364B
CN101785364B CN2008800216070A CN200880021607A CN101785364B CN 101785364 B CN101785364 B CN 101785364B CN 2008800216070 A CN2008800216070 A CN 2008800216070A CN 200880021607 A CN200880021607 A CN 200880021607A CN 101785364 B CN101785364 B CN 1017853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control
control device
load
remote
oper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216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85364A (zh
Inventor
詹姆士·P·斯坦讷
贝比·赛瑞尔
克里斯托弗·布克
丹尼尔·F·卡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filed Critical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785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53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85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53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9/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incand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9/04Controlling
    • H05B39/041Controlling the light-intensity of the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9/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incand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9/04Controlling
    • H05B39/041Controlling the light-intensity of the source
    • H05B39/044Controlling the light-intensity of the source continuousl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6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following a pre-assigned programmed sequence; Logic control [LC]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7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7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 H05B47/18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via data-bus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7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 H05B47/18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via power line carrier transmis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Abstract

一种包括主装置和远程装置的多点负载控制系统,所述多点负载控制系统无需中性点连接,但所述主装置和远程装置具有可视的和可听的反馈。所述主装置和远程装置适合于以串连电连接方式连接于交流电源和电负载之间,并且适于进一步通过辅助布线连接在一起。所述远程装置连接在负载控制系统的线路侧和负载侧,使得主装置接在负载控制系统的“中间”。主装置可操作为启动充电路径,以便在交流电源半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通过辅助布线为电源充电。所述主装置和远程装置可操作为在所述半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内通过辅助布线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多点负载控制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07年4月23日提交的第60/925,782号和07年12月21日提交的第61/016,027号、共同转让的题目均为“多位置负载控制系统”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并且二者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智能负载控制装置的多位置负载控制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含智能调光器和一个或多个远程调光器的多位置调光系统,所述智能调光器和一个或多个远程调光器用于对传输给照明负载的电量进行控制,其中所有智能调光器和远程调光器都可操作以在可视化指示器上显示照明负载的当前亮度水平。
相关技术的描述
用于控制电负载如照明负载的三路和四路开关系统在本领域内是众所周知的。通常,所述开关串联连接在交流(AC)电源和照明负载之间。与低电压低电流操作的低压开关系统不同,所述开关承受交流电源电压并承载交流电源和照明负载之间的满载电流,并且将数字指令(通常指低压逻辑电平)传送给远程控制器,所述远程控制器根据指令对传送到负载的交流电进行控制。因此,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三路开关”,“三路系统”、“四路开关”和“四路系统”是指这种承受交流电源电压并承载满载电流的开关和系统。
三路开关的名字是由它具有三个接线端的事实而得到的,并且其通常被称为单刀双掷(SPDT)开关,但在本文中将被称为“三路开关”。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国家上述三路开关被称为“两路开关”。
四路开关是内部接线用于极性反转应用的双刀双掷(DPDT)开关。四路开关通常被称为中间开关,但在本文中将被称为“四路开关”。
在一种典型的现有技术的三路开关系统中,两个三路开关控制一个照明负载,且每个开关能够完全独立控制负载而不用考虑另一开关的状态。在这种三路开关系统中,一个三路开关必须接在系统的交流电源一侧(有时称为线路侧),而另一开关必须接在系统的照明负载一侧。
图1A示出了一种标准的三路开关系统100,其中包括两个三路开关102、104。开关102、104连接在交流电源106和照明负载108之间。三路开关102、104中的每一个都包含分别连接到交流电源106和照明负载108电路上的“活动”(或公用)端。三路开关102、104也各自包括两个固定端。当活动端与上固定端连接时,三路开关102、104处于图1A中的位置A。当活动端与下固定端连接时,三路开关102、104处于图1A中的位置B。当三路开关102、104都位于位置A(或都在位置B)时,系统100的电路导通,照明负载108通电。当开关102位于位置A而开关104位于位置B时(反之亦然),电路未导通,照明负载108未通电。
替代三路开关的三路调光开关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图1B示出了一种三路调光开关系统150,其中包括一个现有技术的三路调光开关152和一个三路开关104。三路调光开关152包括一个调光电路152A和一个三路开关152B。通过传导交流波形每个半周期的一部分而不传导半周期的剩余部分,典型交流相控调光电路152A能够对照明负载108的电量进行调节控制。由于调光电路152A与照明负载108串联,所以调光电路传导时间越长,传输给照明负载108的能量越多。其中,所述照明负载108可以是电灯,传输给照明负载108的能量越多,电灯的亮度就越高。在典型的调光操作中,用户可以调节控制装置,从而将灯的亮度设置为期望的亮度。用于调光器传导的所述每个半周期的一部分是基于所选亮度的。用户可以通过三路调光开关152对照明负载108进行调光和切换并且只能用三路开关104对照明负载108进行切换。由于两个调光电路不能串联,所以三路调光开关系统150只能包括一个三路调光开关152,三路调光开关152既可以置于系统的线路侧也可以置于系统的负载侧。
当希望具有两个以上的开关点来控制负载时,就需要四路开关系统。四路开关系统需要两个三路开关和一个四路开关,它们以众所周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使得每个开关能够完全独立操作来控制负载而无需考虑系统中其它任何开关的状态。在四路开关系统中为了使所有的开关能够独立操作,四路开关需要接在两个三路开关之间,即一个三路开关必须接在系统的交流电源侧,而另一个三路开关必须接在系统的负载侧,并且四路开关必须位于两个三路开关电路中间。
图1C示出了一种现有技术的四路开关系统180。系统180包括两个三路开关102、104和一个四路开关185。四路开关185具有两种状态。在第一状态中,节点A1与节点A2连接而节点B1与节点B2连接。当四路开关185被切换时,开关转换成第二状态,此时通路是交叉的(即节点A1与节点B2连接,而节点B1与节点A2连接)。需要注意的的是,如果仅一个端口没有连接,四路开关也可以作为三路开关使用。
图1D示出了另一种现有技术的开关系统190,开关系统190包括多个四路开关185。如图所示,在三路开关102,104之间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四路开关来对照明负载108进行多点控制。
已经出现了使用智能调光器和一个或多个专门设计的远程(或者辅助)调光器的多点调光系统。所述远程调光器能够在多个位置对照明负载的亮度进行调节。智能调光器是包含微控制器或其它处理装置的调光器,所述微控制器或其它处理装置用于为最后用户提供高级控制特征集和反馈选择。例如,智能调光器的高级特征包括经过保护或锁定的照明整体亮度预设、渐暗和双抽头(double-tap)。所述微控制器用于对半导体开关进行操作控制,因而也控制了照明负载的亮度。
为了能够给微控制器供电,智能调光器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在半导体开关截止的每个半周期内,通过照明负载引出少量电流。电源通常使用这些小电流为储能电容器充电并且产生直流电压为微控制器供电。在题为“照明控制设备”并于1993年9月28号授权的共同转让的美国临时申请第5,248,919号中公开了一种多点照明控制系统,其中包括壁挂式智能调光开关和可以接在多点调光系统任意位置的壁挂式远程开关,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再次参考图1B中的系统150,由于当交流电源106和照明负载108之间的电路被三路开关152B或104断开时,三路调光开关152的调光电路152A上没有负载电流流过,因此调光开关152不包括电源和微控制器。所以,调光开关152不能为最后用户提供智能调光器的高级特征集。
图2示出了一种示例性的多点照明控制系统200,所述系统200包括一个壁挂式智能调光器202和一个壁挂式远程调光器204。调光器202具有用来接受交流电源206输入的交流电压的热(H)接线端,以及为照明负载208提供调光热(或相控)电压的调光热(DH)接线端。远程调光器204与调光器202的DH端和照明负载208的DH端串联,并且将已调光热电压传送给照明负载208。
调光器202和远程调光器204都具有对照明负载208亮度进行增加、降低以及开/关切换的执行器。调光器202能够对任何执行器的执行信号进行响应来改变照明负载208的亮度或者因而打开/关闭照明负载208。尤其是,远程调光器204上的执行器产生交流控制信号或经过部分整流的交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通过远程调光器204的辅助调光(AD)端和调光器202的辅助调光(AD)端之间的连线从远程调光器204传送到调光器202上。调光器202对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进行响应来改变调光程度或使得负载208在开/关间切换。因此,通过远程调光器204可以对负载进行完全控制。
图3示出了多点照明控制系统200的调光器202的用户接口。如图所示,调光器202包括面板310、斜面框312、亮度选择执行器314以及控制开关激励装置316,所述亮度选择执行器314用于选择由调光器202控制的照明负载208的期望亮度。激励装置314的上部314A用于增加或提高照明负载208的亮度,而激励装置314的下部314B用于减少或降低照明负载208的亮度。
调光器202也可以包括多个光源318形式的可视化显示设备,如发光二极管(LED)。光源318可以排列成阵列形式(例如图中示出的线性阵列)并通过发光来表示受控制的照明负载208的亮度水平的范围。照明负载208的亮度水平的范围可以是从最小亮度水平到最大亮度水平,所述最小亮度水平可以是最低的可见亮度但也可能是“完全关闭”或者0%,所述最大亮度水平典型为“全开”或者大致100%。亮度水平通常表示为满亮度的百分比。因此,当照明负载208打开时,亮度水平的范围为从1%到大致100%。
图4是多点照明控制系统200中调光器202和远程调光器204的简化框图。调光器202包括双向半导体开关420,例如在热接线端H和调光热接线端DH之间以反向串联形式连接起来以控制照明负载的流经电流从而控制照明负载亮度的三个或两个场效应管(FET)。半导体开关420具有控制输入端(或栅极),所述控制输入端连接到栅极驱动电路424。栅极输入能够使得半导体开关420导通或者截止,这样轮流控制对照明负载208进行供电。栅极驱动电路424对微控制器426的命令信号进行响应来为半导体开关420提供控制输入。
微控制器426接收来自过零检测器430和信号检测器432的输入,并对半导体开关420进行相应控制。微控制器426也为多个发光二极管418产生命令信号,用于对调光器202的用户进行反馈。电源428产生直流输出电压Vcc为微控制器426供电。所述电源连接在热接线端H和调光热接线端DH之间。
过零检测器430确定交流电源206输入的交流电压过零点。过零点定义为在每个半周期开始时交流电压从正转变为负的时刻(即向负过零)或交流电压从负转变为正的时刻(即向正过零)。过零信息被作为微控制器426的输入。微控制器426提供栅极控制信号对半导体开关420进行操作,在相对于交流波形过零点的预定时刻将来自交流电源206的电压提供给照明负载208。
通常,有两种技术可以被用来控制照明负载208的供电:正向相位控制调光和反向相位控制调光。在正向相位控制调光中,半导体开关420在每个交流线电压半周期中的某些时间点被打开,并一直保持到下一电压过零点。正向相位控制调光常用于电阻负载或电感负载如电磁低压变压器或白炽灯的供电控制。在反向相位控制调光中,半导体开关420在交流线路电压的过零点被打开,并在每个交流线路电压半周期内的某些时间点被关闭。反相控制常被用于电容性负载如电子低压变压器的供电控制。由于半导体开关420在半周期的开始时刻必须是导通的,而且必须能够在半周期之内被关闭,因此反向相位控制调光需要调光器具有两个反向串联或类似连接方式的场效应管。
信号检测器432具有输入端440,用于接收来自瞬时开关T、R和L的开关闭合信号。开关T对应于由开关执行器316控制的切换开关,而开关R和开关L对应于由亮度选择执行器314的上部314A和下部314B分别控制的调高和调低开关。
闭合开关T将信号检测器432的输入端连接到调光器202的DH端上,并且使得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的交流电流都能流过信号检测器。闭合开关R和L也将信号检测器432的输入端连接到调光器202的DH端上。然而,当开关R闭合时,由于二极管434的作用,仅在交流电源406的正半周期内电流流过信号检测器432。同样,当开关L闭合时,由于二极管436的作用,仅在交流电源406的负半周期内电流流过信号检测器432。当开关T,R都闭合时,信号检测器432进行检测并提供了两个表示开关状态的独立输出信号作为微控制器426的输入信号。信号检测器432第一输出端上的信号表示开关R闭合,而第二输出端上的信号表示开关L闭合。两个输出端同时有信号表示开关T闭合。微控制器426根据信号检测器432的输入确定闭合的持续时间。
远程调光器204提供了一种对远在独立暗箱中的调光器202进行控制的装置。远程调光器204还包括一组瞬时开关T′、R′和L′以及二极管434′与436′。在远程调光器204的AD端和控制器202的AD端进行连线,使得按下远处开关的执行器时能够进行控制。AD端连接到信号检测器432的输入端440。远程调光器204的开关T′、R′和L′上的动作对应于调光器202中的T、R、L的动作。
由于远程调光器204没有发光二极管,所以在远程调光器204上不能为用户提供反馈。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为用户提供反馈的多点调光系统,其中远程装置包括可视化显示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一种多点负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从交流电源的传输到电负载上的电量,所述系统包括主负载控制装置和远程负载控制装置。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适于以串联方式电连接于所述交流电源和所述电负载之间,用于控制传输给所述电负载的电量,并且可操作为传导从交流电源发送至电负载的负载电流。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适于以串联方式与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电连接,并且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和远程负载控制装置适于以串联方式电连接于所述交流电源和所述电负载之间,并且可操作为传导从交流电源发送至电负载的负载电流。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包括电源并且适于进一步通过辅助布线与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连接。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可操作为激活充电路径以允许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电源通过所述辅助布线在所述交流电源的半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充电。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和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可操作为在所述半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内通过所述辅助布线相互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一种多点负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从交流电源传输到电负载的电量,所述系统包括:主负载控制装置,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和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具有适于与所述交流电源连接的线路侧接线端、适于与所述电负载连接的负载侧接线端、以及辅助接线端。所述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适于与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线路侧接线端和所述辅助接线端连接,而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适于与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负载侧接线端和所述辅助接线端连接,所述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和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均包括电源。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可操作为激活第一充电路径以使所述负载侧远程装置的电源在所述交流电源的负半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充电;并且可操作为激活第二充电路径以使所述线路侧远程装置的电源在所述交流电源的正半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通过辅助布线充电。
在此还描述了一种负载控制装置,适合在用于控制从交流电源传输到电负载的电量的负载控制系统中使用,所述负载控制系统包括远程控制装置,所述负载控制装置包括:辅助接线端、充电路径、收发器和控制器;所述辅助接线端适于连接至所述远程控制装置,所述充电路径用于允许所述远程控制装置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引出电流,所述收发器可操作为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所述控制器连接至所述充电路径。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充电路径使所述远程控制装置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在所述交流电源的每个半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引出电流,并且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在所述交流电源的每个半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内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一种负载控制装置,适合在用于控制从交流电源传输到电负载的电量的负载控制系统中使用,所述负载控制系统包括远程控制装置,所述负载控制装置包括:线路侧负载接线端,负载侧负载接线端,双向半导体开关,控制器、电源、收发器以及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线路侧负载接线端适于连接至所述交流电源;而所述负载侧负载接线端适于连接至所述电负载。所述辅助接线端适于连接至所述远程控制装置。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适于以串联方式电连接于所述线路侧负载接线端和所述负载侧负载接线端之间,以控制传输至所述电负载的电量。所述控制器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双向半导体的所述控制输入端,用于使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导通和不导通。所述电源产生供电电压并且具有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辅助接线端的输出端,从而在开关时间段内在所述辅助接线端处提供所述供电电压。所述收发器,可操作为在所述交流电源的每半个周期的通信时间段内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连接至所述负载侧负载接线端,使得当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时,在正半周期内,所述电源可操作为在所述辅助接线端处提供供电电压且所述收发器可操作为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接至所述线路侧负载接线端,使得当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时,在负半周期内,所述电源可操作为在所述辅助接线端处提供供电电压且所述收发器可操作为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所述控制器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用于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在互补基础上导通。
进一步,还提供了一种远程负载控制装置,适合在用于控制从交流电源传输到电负载的电量的负载控制系统中使用,所述负载控制装置包括:辅助接线端;收发器,可操作为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控制器,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收发器,用于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以及电源,连接至所述辅助接线端,用于接收供电电压,所述电源可操作为生成用于向所述控制器供电的基本低幅的直流电压。所述电源可操作为在所述交流电源的半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由所述供电电压充电,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为在所述半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内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
在负载控制系统中用于控制从交流电源传输至电负载的电量的方法,所述负载控制系统包括主负载控制装置和远程负载控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所述交流电源的半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给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的电源充电;以及(2)在所述半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内在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和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之间传输数字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多点负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从交流电源传输至电负载的电量,所述系统包括:主负载控制装置、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和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具有适于连接至所述交流电源的热接线端、连接至所述电负载的调光热接线端、以及辅助接线端。所述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适于连接至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热接线端和所述辅助接线端。所述负载侧负载控制装置适于连接至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调光热接线端和所述辅助接线端。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辅助接线端通过辅助布线连接至所述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和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可操作为在第一半周期内与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并在紧随所述第一半周期的第二半周期内与所述线路侧远程控制装置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
在此还描述了一种负载控制装置,适合在用于控制从交流电源传输到电负载的电量的负载控制系统中使用,所述负载控制系统包括连接至所述交流电源的线路侧远程控制装置和连接至所述电负载的负载侧远程控制装置。所述负载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负载接线端、辅助接线端、双向半导体开关,控制器和收发器。所述第一和第二负载接线端适于以串联方式电连接于所述交流电源和所述电负载之间,而所述辅助接线端适于连接至所述线路侧远程控制装置和所述负载侧远程控制装置。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负载接线端之间,由此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可操作为控制传输至所述电负载的电量,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包括控制输入端。所述控制器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的所述控制输入端,用于使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导通和不导通。所述收发器连接至所述辅助接线端,并且可操作为在正半周期内与所述负载侧远程控制装置互通数字消息,以及在负半周期内与所述线路侧远程控制装置互通数字消息。
一种用于控制从交流电源传输至电负载的电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主负载控制装置以串联方式电连接于所述交流电源和所述电负载之间,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具有适于连接至所述交流电源的热接线端、适于连接至所述电负载的调光热接线端、以及辅助接线端;(2)将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连接至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热接线端;(3)将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连接至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调光热接线端;(4)通过辅助布线将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辅助接线端连接至所述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和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5)在第一半周期内,在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和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之间传输数字消息;(6)在紧随所述第一半周期的第二半周期内,在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和所述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之间传输数字消息。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
附图说明
为了对本发明进行举例说明,以附图形式示出了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示出的严格结构和方法。本发明的特征和优势将通过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的下列说明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
图1A示出了一种现有技术的三向开关系统,所述三向开关系统包括两个三向开关;
图1B示出了一种现有技术的三向调光开关系统,所述三向调光开关系统包括一个现有技术的三向调光开关和一个三向开关;
图1C示出了一种现有技术的四向开关系统;
图1D示出了一种现有技术的扩展的四向开关系统;
图2是一种典型的现有技术的多点照明控制系统的简化框图,所述照明控制系统具有调光开关和远程开关;
图3示出了图2中的多点照明控制系统的调光开关的用户接口的正视图;
图4是图2中的多点照明控制系统的调光开关和远程开关的简化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多点调光系统的简化框图,所述多点调光系统具有一个主调光器和两个远程调光器;
图6是图5中系统的主调光器和远程调光器的用户接口透视图;
图7是图5中系统的主调光器的简化框图;
图8是图7中主调光器的限流电路的简化示意图;
图9是图7中主调光器的收发器的简化图;
图10是图7中主调光器的开关电路的简化示意图;
图11是图5中系统的远程调光器的简化框图;并且
图12是对图5中系统的操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的交流电压波形的全周期时序图;
图13A和13B分别是由图7的主调光器的控制器执行的负载侧多点控制过程和线路侧多点控制过程的简化流程图;
图14A和14B分别是在图13A和13B的负载侧和线路侧多点控制程序中执行的负载侧通信例程和线路侧通信例程的简化流程图;
图15A和15B分别是在图14A和14B的负载侧通信例程和线路侧通信例程中执行的负载侧RX例程和线路侧RX例程的简化流程图;
图16A和16B分别是在图14A和14B的负载侧通信例程和线路侧通信例程中执行的负载侧TX例程和线路侧TX例程的简化流程图;
图17是图7中主调光器的控制器执行的用户接口程序的简化流程图;
图18是图17中用户接口程序的空闲例程的简化流程图;
图19是图17中用户接口程序的保持激活例程的简化流程图;
图19是图17中用户接口程序的释放例程的简化流程图
图21是图7中主调光器的控制器执行的RX缓存程序的简化流程图;
图22是图11中远程调光器的控制器执行的多点控制程序的简化流程图;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调光器的简化框图;
图24是图23中的主调光器的简化原理图,其中更详细地示出了第一和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以及电流感应电路;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多点调光系统的简化框图,所述多点调光系统具有主调光器和远程调光器;
图26是图25中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调光器和远程调光器的简化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发明内容以及以下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更易于理解。为了对本发明进行举例说明,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是目前优选的,其中在几个附图中相似的标记表示相似部件,然而,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多点调光系统500的简化框图。如图5中所示出的,主调光器502和两个远程调光器504(即辅助调光器)串联电连接在交流电源506和照明负载508之间。主调光器502包括用于连接到系统500线路侧的热接线端H(即,线路侧负载接线端)和用于连接到系统500负载侧的调光热接线端DH(即,负载侧接线端)。所述主调光器还包括连接在热接线端和调光热接线端之间,用来对输送给照明负载508的功率进行控制的负载控制电路(将参考图7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远程调光器504包括两个将交流电源506的负载电流传导给照明负载508的热接线端H1、H2。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中的每个都包含通过单一辅助调光(AD)线路509(即辅助布线)连接在一起的辅助调光端AD。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可操作以进行通信,即通过AD线路509发送或者接收数字信号。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不需要连接到交流电源506的中性点上。
主调光器502可以接在多点调光系统500的任意位置。例如,主调光器502可以接在两个远程调光器504的中间,即第一远程调光器接在系统500的线路侧而第二远程调光器接在系统500的负载侧(如图5中所示)。作为选择,主调光器502可以接在系统的线路侧或负载端。而且,在多点调光系统500中可以包括超过两个(最多四个)的远程调光器504。
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都包括执行器和可视化显示设备,因而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中的每个都能对照明负载508进行控制并且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中的每个都提供对照明负载的反馈。为了在远程调光器504中提供可视化显示设备,每个远程调光器都包含控制器(例如微处理器)和为微处理器供电的电源。主调光器502在AD线路509上提供AD供电电压VAD(例如大约80VDC),使得远程调光器504的电源在交流电源506每个半周期的第一部分(即充电时间段TCHRG)能够进行充电。在交流电源506每个半周期的第二部分(即通信时间段TCOMM)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通过AD线路509发送或者接收数字信号。
图6是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的用户接口600的透视图。用户接口600包括薄板触敏执行器610,触敏执行器610包括具有第一部分612A和第二部分612B的执行器612。所述执行器612通过底座614进行延伸扩展,与位于主调光器502(以及远程调光器504)内部的触敏设备(没有示出)接触。通过对主调光器502或者远程调光器504二者中的任意一个的执行器612进行响应,主调光器502能够对已连接的照明负载508的亮度进行控制。
用户接口600还包括具有非标准开口618并安装在适配器620上的面板616。斜面框(bezel)614嵌入到面板616的后面并通过开口618延伸扩展出来。适配器620连接在轭(yoke)上(没有示出),所述轭用来将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装配到标准电子暗线箱上。通过向下拉动气隙执行器622可以驱动内部的气隙开关722(图7)。
斜面框614包含将执行器612的下部612A和上部612B分离的缺口624。通过执行件612的下部612B,主调光器502使得已连接的照明负载508从开切换到关(反之亦然)。依赖于沿执行件612长度方向的执行位置,执行件612的上部612A即缺口624之上的部分使得照明负载508的亮度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
多个可视化指示器例如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在执行件612后面以线性阵列排列。执行件612是基本透明的,使得LED可照亮执行件的一些部分。两个不同颜色的LED位于下部612B的后面,使得下部分被照亮,如当照明负载508打开时为蓝色而当照明负载508关闭时为橙色。如当照明负载508打开时,在上部612A后放置的LED是蓝色的并被照亮成条状图形来显示照明负载508的亮度。
用户接口600的触敏执行器610在共同未决且共同转让的2006年6月20日提交的题为“用于照明控制的触摸屏组件”的美国专利申请11/471,908以及2007年4月23日提交的题为“具有模块化组件的负载控制设备”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0/925,821中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说明,二者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调光器502的简化框图。主调光器502具有双向半导体开关710,如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710连接在热接线端H和调光热接线端DH之间来控制通过照明负载508的电流也因而对其亮度进行了控制。半导体开关710可以可选地实施为任何合适的双向半导体开关如全波桥式整流场效应管FET、两个反向串联的场效应管FET或者一个或者多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半导体开关710具有连接到栅极驱动电路712的控制输入端(或者栅极)。栅极输入使得半导体开关710能够选择性地导通或不导通,相应地控制了对于照明负载508的电源供应。
控制器714可操作以利用正向相位控制调光技术为栅极驱动电路712提供控制信号来控制半导体开关710。控制器714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控制器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可编程逻辑电路(PLD)或者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控制器连接到过零检测电路716上,所述过零检测电路716对交流电源506的交流线路电压过零点进行检测。控制器714产生栅极控制信号对半导体开关210进行操作,从而在相对于交流线路电压过零点的预定时间点使得交流电源506向照明负载508进行电压输出。
用户接口600连接到控制器714上,使得所述控制器能够接收触敏执行器610的输入并控制LED提供当前传送给照明负载508的功率反馈。用户接口600的电路在共同转让的于2006年6月20日提交的题为“压力不变触摸屏”的美国专利申请11/471,914中进行了更详细的说明,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主调光器502还包括连接到控制器714的可听声生成器718。控制器714可以使得可听声生成器718对触敏执行器610的动作进行响应而产生声音。存储器720连接到控制器714上并且能够存储主调光器502的控制信息。
气隙开关722串联在热接线端H和半导体开关710之间。气隙开关722具有常闭状态,在此状态下,半导体开关710串联在交流电源506和照明负载508之间。当气隙开关722被激活(即处于打开状态)时,气隙开关在交流电源506和照明负载508之间实际形成气隙断路。气隙开关722使得用户可以在没有电击危险的情况下使用照明负载508。主调光器502还包括电感724,即扼流器,用于提供电磁干扰(EMI)过滤。
主调光器502包括提供隔离或者非隔离直流输出电压的电源730如反激式电源。电源730在每个半周期的开始仅输出电流,与此同时双向半导体开关710不导通。当双向半导体开关710导通时电源730停止输出电流。电源730包括变压器(没有示出)。电源730可提供四种输出电压,其中某些电压可以通过改变变压器的绕线来提供。电源730输出第一隔离直流输出电压VCC1(例如3.4VDC)为主调光器502的控制器714和其它低压电路供电。电源730还产生第二非隔离直流输出电压VCC2(例如80VDC)为AD线路509供电,这将在下文进行更详细的说明。电源730还提供第三非隔离交流输出电压VCC3(例如12VDC)以及第四非隔离交流输出电压VCC4(例如5VDC),这些在图7中都没有示出。第二、第三和第四非隔离电压VCC2、VCC3、VCC4都是指相对于非隔离电路公共端的电压。电源730在共同转让的题为“一种用于负载控制设备的电源”且与本申请同一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代理机构案卷号为07-21628-P2PR1)中进行了更详细的说明,该美国临时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限流电路732连接在电源730的第二交流输出电压VCC2和辅助调光端AD(通过输出连接CL_OUT)之间来为远程调光器504提供AD电压VAD。限流电路732限制输出到远程调光器504为其内部电源充电的电流大小。控制器714能够在每个半周期的充电时间段周期TCHRG内将限流电路732的限流值调整到第一限流值(例如大约150mA),来限制远程调光器504为其内部电源充电而输出的电流。控制器704还能够在每个半周期的通信时间段TCOMM内将限流值调整到第二限流值(例如10mA)。控制器714为限流电路732提供控制信号I_LIMIT,用来将限流电流调整在第一限流值和第二限流值之间。
收发器734使得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之间能够互通数字消息。收发器734连接到辅助调光端AD上(通过连接端TX/RX)。收发器734包括在AD线路509发送数字消息的发射器900(图9)以及从连接到AD线路的远程调光器504接收数字消息的接收器920(图9)。控制器714对从接收器920接收到的数字消息RX_SIG进行处理并输出要被发送到发射器900的数字消息TX_SIG。
主调光器730还包括第一开关电路736和第二开关电路738。开关电路736和738分别连接到调光热接线端DH和热接线端H(通过气隙开关722)上。控制器714向第一开关电路736输出第一控制信号SW1_CTL并且向第二开关电路738输出第二控制信号SW2_CTL。控制器714控制开关电路736和738使得它们在互补的基础上导通或者不导通。在正半周期内,控制器714控制第一开关电路736导通,使得电源730、限流电路732和收发器734连接在辅助调光端AD和调光热接线端DH之间。这样允许系统500负载侧的远程调光器504能够在正半周期内对内部电源进行充电,并且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在负半周期内,控制器714控制第二开关电路738导通,使得电源730、限流电路732和收发器734连接在辅助调光端AD和热接线端H之间,从而系统500线路侧的远程调光器504能够对其电源进行充电并且通过AD线路509进行通信。因此,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分别为负载侧和线路侧远程调光器504的内部电源提供了第一和第二充电路径,所述第一和第二充电路径都由控制器714控制接通。
主调光器502还可包括通过通信链路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的另一通信电路725(除收发器734之外),所述通信链路例如为有线串行控制链路、电力线载波(PLC)通信链路、或者无线通信链路(例如红外(IR)或射频(RF)通信链路)。RF通信链路的实例在1999年5月18日授权的共同转让的、题为“一种控制并决定远程电子设备的状态的方法和装置”的美国专利第5,905,442号中进行了说明,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图8是限流电路732的简化示意图。限流电路732限制了通过辅助调光端AD的电流。通过限流电路732的输出连接端CL_OUT的电流以第二非隔离直流电压VCC2流过FET Q810和二极管D812。限流电路732能够将电流限制于两个离散的限流值即大约150毫安和10毫安,所述限流值是通过对控制器714的控制信号IJLIMI进行响应而控制的。在正常操作中(即,当通过输出连接端CL_OUT的电流没有超过限流值中的任何一个时),FET Q810的栅极通过两个电阻R814、R816(即阻值分别为10kΩ和470kΩ)连接到第三非隔离直流电压VCC3。因此,FET Q810栅极的电压值正好使得FET导通。FTE Q810可以是由英飞凌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生产的零件号为BSP317P的产品。
当控制信号I_LIMIT为高电平时(即大小大约为第一隔离直流电压VCC1),通过限流电路732输出连接端CL_OUT的电流被限制在大约10毫安。此时,通过输出连接端CL_OUT的电流以第二非隔离直流电压VCC2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818(例如阻值为220欧姆)流入到FET Q810。当电流增加到大约10毫安时,加在电阻R818上的电压大约超过了PNP双极结晶体管(BJT)的发射极电压和二极管D822的正向电压之和。因此,晶体管820导通,从而将FET Q810的栅极电压上拉到第二非隔离交流电压VCC2。这使得FET Q810被不导通,因此将通过输出连接端CL_OUT的电压限制到大约10毫安。晶体管Q820可以是安森美半导体公司(OnSemiconductor)生产的零件号为MBT3906DW的产品。
当控制信号I_LEMIT被下拉到电路公共点(即基本到零伏特)时,限流值变为150毫安。具体地,NPN双极结晶体管变为导通状态,将第二限流电阻R826与第一限流电阻并联起来。第二限流电阻R826的阻值为3.01kΩ,在第二非隔离交流电压和FET Q810之间产生串联等效阻抗,使得限流值增加到大约150毫安。晶体管Q824可以是安森美半导体公司生产的零件号为MPSA06的产品。
光耦合器U828的输入光敏二极管与第一隔离直流输出电压VCC1和控制信号I_LIMIT之间的电阻R830串联。光耦合器U828的输出光电晶体管通过电阻R834连接到PNP双极结晶体管Q832(如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生产的零件号为BC856BW的产品)的基极上。当控制信号I_LIMIT为高电平时,晶体管Q832的基极通过阻值分别为4.7kΩ和220kΩ的电阻R834和电阻R836下拉到第三非隔离直流电压VCC3。光耦合器U828可以是NEC公司生产的零件号为PS2811的产品。
当控制信号I_LIMIT被拉低时,晶体管Q832的基极电压被上拉到第二非隔离直流电压VCC2,使得晶体管Q832不导通。因此,分别通过两个例如具有4.7kΩ和470kΩ阻值的电阻R840、R842将PNP双极型晶体管Q838的基极电压下拉到第三非隔离直流电压VCC3。于是,晶体管Q838导通并将晶体管Q824的基极电压上拉到第二非隔离直流电压VCC2,使得晶体管Q824导通并且第二限流电阻R826与第一限流电阻R818并联。
图9是收发器734的简化示意图,收发器734包括发射器900和接收器920。发射器900和接收器920通过两个二极管D910、D930连接到连接端RX/TX,使得电流仅从辅助调光端AD流入发射器900和接收器920。发射器900包括通过二极管D910连接到辅助调光端AD的双极型晶体管Q912。双极型晶体管Q912可以是安森美半导体公司生产的零件号为MMBT6517的产品。
控制器714可操作为通过控制晶体管Q912导通和不导通而将AD线路509上的数字消息发送出去。待发送的数字消息TX_SIG从控制器714经过电阻R914(如阻值为10kΩ)发送到晶体管Q912的基极。晶体管Q912的基极也通过电阻R916(如阻值为56kΩ)连接到非隔离电路公共端上。晶体管Q918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918(如阻值为220kΩ)连接到非隔离电路的公共端上。当控制器提供的数字消息TX_SIG为低时,晶体管Q912保持不导通。当控制器提供的数字消息TX_SIG为高时(即大约为第四非隔离直流电压VCC4),晶体管Q912变为导通,从而AD线路509“短路”,即,使得AD线上的电压值降至零电压。当晶体管Q912导通时,电阻R918限制了流经辅助调光端AD的电流大小。
控制器714可操作为通过接收器920接收来自AD线路509的数字消息。接收器920包括比较器U932,比较器U932具有将接收到的数字消息RX_SIG提供给控制器714的输出端。例如,比较器U932可以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零件号为LM2903的产品。阻值分别为68.1kΩ和110kΩ的两个电阻R934,R936串联在直流电压VCC4和电路公共端之间。在电阻R934、R936连接点处产生参考电压VREF并被提供给比较器U932的同相输入端。比较器U932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网络R938,R940,R942,R944,R946,R948连接到辅助调光端AD上,电阻R938,R940,R942,R944,R946,R948的阻值分别为220kΩ,68.1kΩ,220kΩ,47.5kΩ,20kΩ和220kΩ。比较器U93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950(如阻值为4.7kΩ)连接到直流电压Vcc4上。
比较器U932的输出端也通过电阻R952连接到同相输入端来提供一些时滞。例如,电阻R952的阻值可以是820kΩ,这样,当比较器U932的输出端被上拉至直流电压VCC4时,比较器U932的同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压VREF的大小约为3.1V。当比较器U932的输出端被拉低时,参考电压VREF的大小约为2.9V。
如果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都没有将AD线路509短路,则主调光器502的辅助调光端AD上的电压为第二非隔离直流输出电压Vcc2(即80VDC)。因此,比较器U932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被上拉至大约5V。由于比较器U932的反相输入端电压高于同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压VREF,比较器的输出端被下拉至电路公共端电压(即大约零伏)。当主调光器502或远程调光器504中的一个将AD线路509短路时,比较器U932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被下拉至参考电压VREF之下,如大约2.2V,于是,比较器的输出端被上拉至大约直流电压VCC4
图10为开关电路736,738的简化示意图。第一开关电路736连接在调光热接线端DH和非隔离电路公共端之间。第二开关电路738连接在热接线端H和非隔离电路公共端之间。在正半周期,控制器714通过第一控制信号SW1_CTL来控制第一开关电路736的导通和不导通。在负半周期,控制器714通过第二控制信号SW2_CTL来控制第二开关电路738的导通和不导通。
第一开关电路736包括场效应管1010,用于将电流从非隔离电路公共端输出到调光热接线端。例如,场效应管1010可以是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零件号为STN1NK60,最大额定电压为600V的产品。第一控制信号SW1_CTL通过电阻R1014(例如阻值为1kΩ)连接到NPN双极晶体管Q1012的基极上。晶体管Q1012可以是安森美半导体公司生产的零件号为MBT3904DW的产品。当第一控制信号SW1_CTL为低时(即大约为零伏),晶体管Q1012截止,通过两个电阻R1016,R1018使得场效应管Q1010的栅极电压上拉到大约第二非隔离直流电压VCC2,从而使得场效应管Q1010导通。例如,电阻R1014,R1016的阻值可以分别为22kΩ和470kΩ。当第一控制信号SW1_CTL为高时,晶体管Q1012的基极电压值通过电阻R1020(例如阻值为100kΩ)被上拉到大约第四非隔离直流电压VCC3。因此,晶体管Q1012导通,而场效应管的栅极电压被下拉到电路公共端电压,使得场效应管Q1010不导通。
第二开关电路738包括场效应管1030,用于将电流从非隔离电路公共端传导至热接线端。第二开关电路738包括与第一开关电路736相同的驱动电路,用于控制场效应管1030导通和不导通。
当第一开关电路736的场效应管1010导通时,第二开关电路的场效应管1030不导通。具体地,第一开关电路736包括NPN双极晶体管Q1022,NPN双极晶体管Q1022的基极通过电阻R1024(例如阻值为10kΩ)连接到非隔离电路的公共端上,当场效应管1010将电流从非隔离电路公共端传导至调光热接线端DH时,通过电阻R1026产生电压,使得晶体管Q1022导通。因此,第二开关电路738的场效应管1030的栅极电压被拉离第二非隔离直流电压VCC2,以避免场效应管1010导通的同时场效应管1030也导通。同样,第二开关电路包括NPN双极晶体管Q1042,NPN双极晶体管Q1042在场效应管1030导通时在电阻R1046上产生合适的电压使得场效应管1010不导通。
图11为远程调光器504其中之一的简化框图。远程调光器504包括多个与主调光器502相同的功能模块。远程调光器504包括控制器1114,但不包括任何负载控制电路(即双向半导体开关710和栅极驱动电路712)。远程调光器504包括与主调光器502的双向半导体开关710串联并能够将交流电源506的负载电流传导至照明负载508的第一热接线端H1和第二热接线端H2。
电源1130接在辅助调光端AD和第二热接线端H2之间,使得每个半周期的充电周期TCHRG内从主调光器502输出功率。电源1130只产生一个隔离直流输出电压VCC1(例如3.4V),用于为远程调光器504的控制器1114和其它低压电路供电。
过零检测器1116和收发器1134接在辅助调光端AD和第二热接线端H2之间。当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736、738中的任何一个从不导通变为导通时,过零检测器1116检测到过零电压而将AD供电电压VAD连接到过零检测器上。控制器1114在每次过零时开始计时,然后在充电周期TCHRG结束后通过收发器1134来发射和接收数字消息。在通信周期TCOMM的正半周期或者负半周期(取决于远程调光器连接到系统500的哪一侧),远程调光器504的收发器1134与主调光器502的收发器734并联形成通信路径。因此,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之间的通信路径不经过交流电源506或照明负载508。
如果远程调光器504接在系统500的两侧,使得第一热接线端H1(连接到气隙开关1122上)位于交流电源506或照明负载508一侧(如图5所示),那么打开远程调光器504的任何一个气隙开关都会在交流电源506和照明负载508之间形成实际的气隙断路。然而,只打开主调光器502的气隙开关722不能在交流电源506和照明负载508之间产生实际的气隙断路。当气隙开关722打开时,控制器714没有加电从而不能控制开关电路736、738中的任何一个导通。当气隙开关722打开而控制器714没有加电,通过辅助调光端AD的泄漏电流大小受到限制(例如小于0.5mA),使得系统500仍然符合美国安全检测实验室(UL)设定的气隙标准。具体地,远程调光器的过零检测器116、电源1130和收发器1134包括连接到辅助调光端AD的二极管,使得远程调光器的辅助调光端AD仅能够将电流传导到远程调光器。因此,泄漏电流在系统500中的唯一路径是,经过主调光器502的调光热接线端DH并从辅助调光端AD流出(即通过第一开关电路736、电源730和限流电路732)。为这些电路选择的元件使得当气隙开关722打开时,流经主调光器504的泄漏电流大小被限制在满足UL泄漏电流标准的合适水平。
当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以任意形式连接在系统500中时,上述方案都可以应用。例如,远程调光器504可以接到系统500的线路侧或负载侧。同样,系统500也可以包括比图5所示出的更多的远程调光器504。当任何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直接连接到交流电源506和照明负载508上时,各自的气隙开关722和1122朝向交流电源和照明负载放置,使得这些气隙开关被打开时就可以在交流电源506和照明负载508之间提供实际的气隙断路。然而,如果直接连接到交流电源506和照明负载508的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中的任何一个没有朝向交流电源和照明负载放置的气隙开关722和1122,则当气隙开关按如上所述打开时,通过主调光器和远程调光器的泄漏电流受到限制而符合UL泄漏电流标准。当接在系统500中间的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中的任何一个的气隙开关722和1122被打开时,泄漏电流也是以这种方式受到限制。
图12为交流电源506产生的交流电压波形1200的完整线电压周期的简化时序图。所述时序图示出了在交流电压波形1200的每个半周期内主调光器502的操作步骤。在每个半周期的充电时间段TCHRG内,主调光器502使得远程调光器504能够对其内部电源1130充电。在每个半周期的通信时间段TCOMM内,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可操作为通过AD线路509发送或者接收数字消息。在开关时间TSW内,主调光器502的控制器714激活第一开关电路736和第二开关电路738,所述开关时间TSW等于充电时间段TCHRG和通信时间段TCOMM之和。
图13A是负载侧多点控制过程1300的简化流程图,该过程在交流电源506的正半周期由主调光器502的控制器714执行。图13B是负载侧多点控制过程1300’的简化流程图,该过程在交流电源506的负半周期由主调光器502的控制器714执行。该负载侧多点控制过程1300始于各个正半周期之初,此时主调光器502的过零检测器718在步骤1310向控制器714发送正向过零信号。在步骤1312,控制器714触发计时器,该计时器用于确定充电时间段TCHRG和通信时间段TCOMM的开始和结束。控制器714随后经过等待时间TW(例如,大约为正半周期的10%或833微妙)。
在步骤1316,控制器714通过在充电时间段段TCHRG开始时驱动第一控制信号SW1_CTL为低电平而使负载侧开关电路(即第一开关电路736)导通。控制器714随后通过驱动控制信号I_LIMIT至低电平而在步骤1318中控制限流电路732具有150毫安的电流极值。因而,向位于系统500的负载侧的远程调光器504提供第二直流输出电压VCC2(即交流供电电压VAD),且远程调光器504的电源103在充电时间段TCHRG充电。各个负载侧远程调光器504的过零检测器1116在充电时间段TCHRG之初检测到过零点。例如,充电时间段TCHRG持续约2毫秒。
在步骤1320中充电时间段TCHRG之后,在步骤1322的通信时间段TCOMM之初控制器714将限流电路732的电流极值控制在大约10毫安。在通信时间段TCOMM中第一开关电路736保持导通,因此,如果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此刻不在AD线路509上通信,则AD线路509保持AD供电电压VAD(即相对于调光热接线端DH为80伏特)。
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可操作为在通信时间段TCOMM内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具体地,控制器714执行负载侧通信程序1400,该通信程序1400将参考图14A进行详细说明。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可通过曼彻斯特编码将发送的数字消息编码。但是,也可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其他编码技术。使用曼彻斯特编码,数字消息的比特(即,逻辑0值或逻辑1值)在通信链路上的信号转变(即,边缘)时被编码。当AD线路509上无消息传输时,AD线路在空闲状态下浮动到高电位。为了传输逻辑0值,接收器734可将AD线路509与调光热接线端DH短接从而触发交流线路从空闲状态(即,80VDC)变为短接状态(即“高到低”转变)。相反,为了传输逻辑1值,收发器734可触发交流线路从空闲状态(即,80VDC)变为短接状态(即“低到高”转变)。在正半周期中,第一开关电路736导通,控制器714使场效应管Q912导通从而将AD线路509与调光热接线端DH短接。
例如,通信时间段TCOMM可持续大约3.75毫秒。每半个周期的通信时间段可发送五(5)比特的传输信息。在步骤1324的通信时间段TCOMM之末,使第一开关电路736在步骤1326不导通,因此电源730和主调光器504的收发器734不再连接在辅助调光端AD和调光热接线端DH之间。
在负半周期中,存在类似的时序周期。参照图13B,当主调光器的过零检测器718在步骤1310’向控制器714发送负向过零信号时,线路侧多点控制程序1300’始于每个负半周期之初。主调光器502的控制器714使线路侧开关电路(即第二开关电路738)在步骤1316’导通,因此将第二直流输出电压VCC2供给位于系统500的线路侧的远程调光器504。相应的,位于线路侧的远程调光器504可在充电时间段TCHRG内从AD供电电压VAD向其电源1130充电,并在通信时间段TCOMM内使用线路侧通信程序1400’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当第二开关电路738在负半周期内导通时,控制器714使场效应管Q912导通从而将AD线路509与热接线端H短接。在步骤1324’中,在通信时间段TCOMM之末控制器714使第二开关电路738在步骤1326’导通。
在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之间传输的数字消息例如包括四个字段:三比特的同步(起始)标志,五比特信息描述,七比特数据部分以及十比特校验和。该同步(起始)标志用于同步传输整个数据包所需的线路循环序列中的传输。通常,信息描述包括‘亮度级’指令或‘延时关’指令。每个数字消息的七比特消息数据部分包括关于本信息的信息描述的具体数据。例如,若该信息描述为亮度级指令,则数据可包括实际亮度级信息。在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之间可传输多达128种不同的亮度级。
由于每半周期只传输五比特,因此控制器714使用多缓冲器来保持数字消息的发送和接收。具体地,主调光器502的控制器714分别在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针对发送的数字消息使用负载侧TX缓冲器和线路侧TX缓冲器。另外,主调光器502的控制器714还分别在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针对接收的数字消息使用负载侧RX缓冲器以及线路侧RX缓冲器。
相应的,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可响应于触敏执行器的动作而相互发送亮度级信息。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随后都可将执行元件612后的LED调亮至相同水平来显示照明负载508的强度。
当在除系统的线路侧或负载侧之外的某处,系统500与主调光器504连接时,由于双向半导体开关710的存在,通过AD线路509传输的数字消息无法通过系统负载侧到达系统线路侧(反之亦然)。相应的,如果使用者触摸位于主调光器负载侧的远程调光器504的执行器610,则线路侧的远程调光器504无法接收该信息。为了提供完整的系统能力,主调光器502具有延迟信息从系统一侧至另一侧的附加功能。在紧接下来的半个周期,主调光器向系统500的相反侧广播任何前半个周期接收到的通信信号。
图14A是负载侧通信例程1400的简化流程图,该例程在负载侧多点控制过程1300中由主调光器502的控制器714执行。图14B是线路侧通信例程1400’的简化流程图,该例程在线路侧多点控制过程1300’中由主调光器502的控制器714执行。控制器714使用两个标志位RX_LOAD和RX_LINE,以分别在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跟踪控制器当前是否在接收数字消息。控制器714还使用两个标志位TX_LOAD和TX_LINE,分别在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跟踪控制器当前是否在发送数字消息。
参考图14A,在启动负载侧通信例程1400之后,控制器714首先在步骤1410判断,标志位TX_LOAD是否被置位,即主调光器502当前是否在向系统500负载侧的远程调光器504发送数字消息。若主调光器502当前没有向系统500负载侧的远程调光器504发送数字消息,则控制器714执行负载侧RX例程1500,例程1500将参照图15A进行详细说明。若标志位TX_LOAD在步骤1410中被置位,但标志位RX_LOAD在步骤中1412被置位(即,主调光器502当前在接收来自系统500负载侧的调光器504的数字信号),则控制器714也执行负载侧RX例程1500。否则,控制器执行负载侧TX例程1600,例程1600将参照图16A详细说明。
图15A为负载侧RX例程1500的简化流程图。控制器714首先在步骤1510中通过对AD线路509取样以确定接收到的数字消息的下一比特。控制器714周期性对AD线路509取样,例如,大概每75微秒一次。控制器714使用三阶中值过滤器1512来过滤来自接收的数字消息的比特的噪音。中值滤波器在2006年12月22日提交的同时待审的共同转让的题为“负载控制系统的控制仪器之间的通信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1/644,652号中有详细的说明,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果控制器714在步骤1510未收集足够样本以在步骤1514中解码接收到的数字消息的下一比特,则确定通信时间段TCOMM之末是否发生在步骤1516。如果控制器714尚未收集到所有的样本以在步骤1514中解码接收到的数字消息的下一比特,则确定通信时间段TCOMM之末是否发生在步骤1516。如果通信时间段TCOMM之末未发生在步骤1516,则控制器714在步骤1510在下一取样时间(即上次取样后的75微妙)再次取样AD线路509。当控制器714在步骤1514对下一比特解码(即根据曼彻斯特编码确定低到高转变或高到低转变),控制器在步骤1518将新的逻辑比特(即,逻辑高或逻辑低)加载到临时缓冲器,随后,如果通信时间段TCOMM之末未在步骤1516发生,则在步骤1510再次取样AD线路509。
在步骤1516中通信时间段TCOMM之末,控制器714确定步骤1520中临时缓冲器中是否存在任何解码的比特。若在步骤1520中临时缓冲器中不存在任何解码的比特(即,主调光器502当前不从系统500的负载侧调光器504接收数字消息),则负载侧RX例程1500即刻退出。若在步骤1520中临时缓冲器中存在任何解码的比特,则步骤1522中控制器将该解码比特载入临时缓冲器。在步骤1524中,控制器714也将新的解码比特载入线路侧TX缓冲器的前端,从而在下一个半周期中,控制器将重新将接收到的比特发送到系统500的线路侧的远程调光器504。
若控制器714在步骤1526中接收到新消息的初始部分(即,主调光器已接收到数字消息的三比特同步标志),则控制器714在步骤1528将标志位RX_LOAD置位(由于在正半周期中主调光器502当前在接收数字消息)同时将标志位TX_LINE置位(由于主调光器502将从系统500的负载侧远程调光器504接收的数字消息的比特重新发送至系统的线路侧远程调光器)。若控制器714在步骤1530中已接收到并将全部消息载入负载侧RX缓冲器中,则控制器在步骤1532中清空标志位RX_LOAD并退出例程1500。
图15A为负载侧TX例程1600的简化流程图。控制器714首先在步骤1610中确定从负载侧TX缓冲器发出的在AD线路509上传输的下一比特。在步骤1612中,通过控制AD线路509进行低到高或高到低转变,控制器714根据曼彻斯特编码传输该比特。若该控制器714在步骤1614已传输整个数字消息的所有比特,则在步骤1616中控制器714清空标志位TX_LOAD并退出例程1600。如果在步骤1614中控制器714未到达传输的数字消息的末尾,且在步骤1618中未到达通信时间段TCOMM的末尾,则例程1600循环进行从而在步骤1612中传输另一比特。在步骤1618中,在通信时间段TCOMM的末尾,退出例程1600。
图14B的线路侧通信例程1400’与负载侧通信例程1400非常相似,并由控制器714在负半周期的通信时间段TCOMM内执行,并启动如图15B所示的线路侧RX例程1500’以及如图16B所示的线路侧TX例程1600’。线路侧RX例程1500’和线路侧TX例程1600’分别类似于负载侧RX例程1500和负载侧TX例程1600。但是,在线路侧RX例程1500’中,控制器714在步骤1522’中将解码的比特载入线路侧RX缓冲器并在步骤1524’中将其载入负载侧TX缓冲器。另外,在线路侧TX例程1600’中,控制器714在步骤1610’中载入从线路侧TX缓冲器发送的下一比特。
图17为用户接口程序1700的简化流程图,该程序由主调光器502的控制器714周期性地执行,例如,每隔10毫秒。用户接口程序1700根据主调光器502的状态选择性地执行三个例程之一。如果主调光器502在步骤1710处于“空闲”状态(即,用户不触动触敏执行器610),则控制714执行空闲例程1800。如果主调光器502在步骤1720中处于“保持激活”状态(即,用户当前正在触动触敏执行器610),则控制器714执行保持激活例程1900。如果主调光器在步骤1730中处于“释放”状态(即,用户最近停止触动触敏执行器610),则控制器714执行释放例程2000。
图18为空闲例程1800的简化流程图,当主调光器502处于空闲状态时,该例程被周期性地执行。当用户触动触敏执行器610时,控制器714将主调光器的状态改为保持激活状态。具体地,若在步骤1810中主调光器502的触敏执行器610上存在活动(activity),则在步骤1812中活动计数器将增加计数。否则,活动计数器在步骤1814清零。控制器714使用活动计数器以保证主调光器502仅响应于触敏执行器610的活动而变为保持激活状态,而不是作为噪音或其他意外刺激的结果。活动计数器的使用类似于机械开关的软件“消除抖动”程序,而机械开关的“消除抖动”程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若在步骤1816中活动计数不小于最大活动计数值AMAX,则在步骤1818中主调光器502的状态被设为激活保持状态。否则,退出空闲例程1800。
图19为保持激活例程1900的简化流程图,当触敏执行器610被致动时,即当主调光器502处于激活保持状态时,该例程每半个周期执行一次。首先,确定用户是否停止使用,即释放触敏执行器610。若在步骤1910中触敏执行器610上无活动,则控制器714在步骤1912使“不活动计数器”增值。控制器714利用该不活动计数器来保证在进入释放模式前用户不再触动触敏执行器610。若在步骤1914中该不活动计数器小于不活动计数最大值IMAX,则退出激活保持例程1900。否则,在步骤1915将主调光器502的状态设为释放状态,并退出例程1900。
若在步骤1910中触敏执行器610上存在活动,则在步骤1916中控制器714使用可听声生成器718生成可听声。可听声的生成在2006年6月20日提交的同时待审的共同转让的题为“具有感觉反馈的触摸屏”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1/472,245号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随后,在步骤1918中控制器714沿执行部件612长度方向确定触敏执行器在何处被触动。若在步骤1920中,触敏执行器610在切换区域(togg1e area)被触动,即执行部件612的下部612B被触动,则控制器714将该触敏执行器的触动作为切换处理。如果在步骤1922中,照明负载508目前关闭,则控制器714将该照明负载打开。具体地,控制器714在步骤1924中将执行部件612的下部612B点亮为蓝色并在步骤1926中将照明负载508调为预置水平,即照明负载的期望照明强度。进一步,在步骤1928中控制器714将数字消息载入负载侧和线路侧TX缓冲器。数字消息的消息描述例如包括亮度级指令,且消息数据包括预置水平。最后,控制器714在步骤1930中将标志TX_LOAD和TX_LINE置位(由于主调光器502将发送数字消息至系统500两侧的远程调光器504),并退出例程1900。
若在步骤1922中照明负载当前是打开的,则控制器714在步骤1932中将执行部件612的下部612B点亮为橙色且在步骤1934中将照明负载508关闭。在步骤1928中,控制器714将数字消息载入负载侧和线路侧TX缓冲器,其中消息描述为亮度级指令,且消息数据包括百分之零(或关闭)。最后,控制器714在步骤1930将标志TX_LOAD和TX_LINE置位,并退出例程1900。
若在步骤1920中触敏执行器610并非在切换区域被触动,则上部612A被触动且触敏执行器610的触动位置代表了照明负载508的期望强度水平。在步骤1936中,控制器714适当点亮执行部件612的上部612A,即,作为代表照明负载508的当前强度的条形图。控制器714将照明负载508调至如在步骤1938中触敏执行器610的触动位置所确定的合适水平。在步骤1928中,控制器714将数字消息载入负载侧和线路侧TX缓冲器,该数字消息具有作为消息描述的亮度级指令以及作为消息数据的当前强度水平。最后,控制器714在步骤1930将标志位TX_LOAD和TX_LINE置位,并退出例程1900。
图20为释放例程2000的流程图,该例程在保持激活例程1900的步骤1915中控制器714将调光器状态设置为释放状态后执行。首先,在步骤2010,控制器714将照明负载508的当前强度水平存储在存储器718中。在步骤2012,控制器714将响应于触敏执行器610的触动而发送的四条最后的数字消息存储在负载侧和线路侧TX缓冲器中,从而主调光器502发送四个附加的相同数字消息至远程调光器504以确保远程调光器收到所述数字消息。最后,控制器714在步骤2014将主调光器的状态设为空闲状态,并退出释放例程2000。
在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之间传输的数字消息的消息描述包括高级编程模式(APM)指令,即,调整高级编程特征,例如受保护的预设或渐变率的指令。若在主调光器502处修改所述高级编程模式特征,则主调光器502向远程调光器504发送数字消息,该数字消息具有包括APM指令的消息描述以及包括需改变的APM特征以及改变值的消息数据。例如,数字消息可在释放例程2000中被发送四次。高级编程模式在2007年3月13日提交的共同转让的题为“可编程壁箱调光器”的美国专利第7,190,125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图21为RX缓冲器例程2100的简化流程图,该例程由主调光器502的控制器714周期性执行,例如每半周期执行一次。若在步骤2110中在线路侧或负载侧RX缓冲器中存在数字消息,则控制器714在步骤2112中确定数字消息的消息描述是否包括APM指令或在步骤2114中确定亮度级指令。若在步骤2112中消息描述为APM指令,则在步骤2116中修改存储器718中的APM特征并退出例程2100。若在步骤2116中消息描述为亮度级指令且在步骤2118中数字消息的消息数据为百分之零(即,关闭),则控制器714在步骤2120中将切换区域(即,执行部件612的下部)点亮,并在步骤2122中关闭照明负载508。另一方面,若在步骤2118中关于亮度级指令的消息数据为高于百分之零的强度,则控制器714在步骤2124中将切换区域点亮为蓝色,并适当点亮执行部件612的上部612A(即,作为代表照明负载508的当前强度的条形图)。随后,控制器714将照明负载508的强度控制到如从步骤2128中数字消息的消息数据确定的合适水平,并退出例程2100。
图22为多点控制例程2200的简化流程图,该例程由远程调光器504的控制器1114执行。例程2200始于步骤2210,此时过零检测器1116向控制器发送过零信号,即,在如图12所示的充电时间段TCHRG的开始。首先,在步骤2212,控制器1114启动定时器。在步骤2214,在充电时间段TCHRG的末尾,控制器1114执行通信例程2216,其类似于图14A的负载侧通信例程1400和图14B的线路侧通信例程1400’。然而,每个半周期无需不同的通信例程和不同的发送和接收缓冲器,因为远程调光器504仅根据远程调光器是否与系统500的线路侧或负载侧连接而在半周期之一中进行通信。在步骤2218,在通信时间段TCOMM的末尾,退出多点控制例程2200。
由于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之间发送的数字消息包括APM指令,所以负载控制系统500的APM特征可使用主调光器或任意远程调光器的用户接口进行修改。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可用于调节本地高级编程特征(即,主调光器502的高级编程特征)以及全体高级编程特征(即,影响主调光器502和所有远程调光器504的高级编程特征)。
图2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调光器2302的简化框图。主调光器2302的双向半导体开关包括以反向串联方式连接的第一场效应管2310和第二场效应管2311,用于控制传输至照明负载508的电量。场效应管2310和2311由控制器2314分别通过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12和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313控制。具体地,控制器2314可操作为使用反向控制调光技术控制场效应管2310和2311,从而使场效应管在每半周期之初导通随后在每半周期的特定时间不导通来控制传输至照明负载508的电量。场效应管2310和2311例如可以为Fairchild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型号为FDPF2710T的产品。电流感应电阻R2317连接于场效应管2310和2311之间,并产生电感电压,该电感电压的幅值代表流经场效应管的电流幅值。电流感应电阻R2317例如可具有15mΩ的阻抗。第一场效应管2317及电流感应电阻R2317的接点与非隔离电路的公共端连接。
除了控制传输到照明负载508的电量之外,场效应管2310和2311还控制远程调光器504的电源1130的充电以及主调光器2302和远程调光器504之间的数字消息通信。具体地,控制器2314使场效应管2310和2311在每半周期之初导通。在正半周期,控制器2314使第一场效应管2310在期望时间不导通从而控制传输到照明负载508的电量,同时适当控制第二场效应管2311与限流电路732及收发器734连接,该收发器734与负载侧远程调光器504并联(从而控制电源1130的充电以及与负载侧远程调光器的通信)。类似地,在负半周期,控制器2314使场效应管2310和2311在半周期之初导通,随后使第二场效应管2311在期望时间不导通从而调节传输到照明负载508的电量,同时控制第一场效应管2310以允许电源1130充电以及与线路侧远程调光器504的通信。
通过电流感应电阻R2317的感应电压被提供给电流感应电路2315,该电路无视场效应管2310和2311的控制而在过流情况下关断场效应管。具体地,如果检测出过流情况,则电流感应电路2315使第一场效应管2310在正半周期不导通,使第二场效应管在负半周期不导通。场效应管2310和23111在该半周期的剩余部分保持不导通,且控制器2310在下半周期开始之前重置电流感应电路2315。
在过流期间,控制器2314仍可控制第一和第二场效应管选择性地将限流电路732和收发器734与线路侧和负载侧远程调光器504并联。当电流感应电路2315使第一场效应管2310在正半周期不导通时,控制器2314控制第二场效应管2311导通,从而可与负载侧远程调光器504的通信。当电流感应电路2315使第二场效应管2311在负半周期不导通时,控制器2314控制第一场效应管2310导通,从而可与线路侧远程调光器504的通信。因此,在过流期间,通过场效应管2310和2311的电流受限,同时保持主调光器502和远程调光器504之间的通信。
图24为主调光器2302的简化示意图,其中更详细的示出了第一和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312、2313以及电流感应电路2315。控制器2314分别向第一和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312和2313提供栅极驱动控制信号GT_DRV1和GT_DRV2。栅极驱动电路2312和2313分别通过栅极电阻R2410和R2411(例如,每个具有47Ω的阻抗)与场效应管2312和2313连接。第一栅极驱动控制信号GT_DRV1通过电阻R2422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12的NPN型双极结晶体管Q2420的基极连接,电阻R2422例如具有33kΩ的阻抗。当第一栅极驱动信号GT_DRV1为高电平(即,大致在第四不隔离直流电源电压VCC4处)时,将第一场效应管2310的栅极通过电阻R2424(例如,具有1.8kΩ的阻抗)向电路公共端下拉,因此使第一场效应管不导通。当第一栅极驱动信号GT_DRV1为低电平(即,大致在电路公共端处)时,通过电阻R2426(例如,具有10kΩ的阻抗)将晶体管Q2420的集电极向第四非绝缘直流电源电压VCC4上拉。相应的,使第一场效应管2310导通。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313具有类似的结构并以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12类似的方式工作。晶体管Q2420和Q2430可实施为双晶体管封装的一部分,例如Diodes公司生产的型号为MMDT3904的产品。
电流感应电路2315响应于感应电阻R2317产生的电压以及场效应管2310和2311上的电流。在正半周期,第一场效应管2310控制传输至照明负载508的电量。此时,感应电阻R2317产生的电压相对于非隔离电路公共端为负值。电流感应电路2315包括第一比较器U2440(例如,安森美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型号为LM2903的产品),用于在正半周期使第一场效应管2310在过流情况下不导通。第一基准电压被提供给比较器U2440的反向输出端,并且该基准电压由包括电阻R2442和R2444的电阻分压器产生。例如,电阻R2442和R2444可分别具有36.5kΩ和8.66kΩ的阻抗,因此第一基准电压具有大约1伏的额定幅值。感应电阻R2317上的电压通过电阻R2446(例如,具有2.15kΩ的阻抗)耦合至比较器U2440的同相输入端,而且通过电阻R2448(例如,具有6.8kΩ的阻抗)将同相输入端向第四非绝缘直流电压VCC4上拉。
在当前未出现过流情况时,通过感应电阻R2317产生的电压使得在比较器U2440的同相输入端处的电压的幅值大于反相输入端处的第一基准电压的幅值。因此,比较器U2440的输出被驱动至高电平。在过流情况下,感应电阻R2317产生的电压的幅值增大,因此比较器U2440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幅值降低至第一基准电压幅值以下,此时,比较器驱动输出向电路公共端降低。电容C2450与比较器U2440同相输入端连接,以便在电流感应电路2315操作时提供一些延迟,并且电容C2450具有例如150pF的容抗。
比较器U2440的输出通过电阻Q2454(例如,具有2.2kΩ的阻抗)与PNP型双极结晶体管Q2452的基极连接。通过电阻R2456(例如,具有220kΩ的阻抗)将晶体管Q2452的基极向第三非绝缘直流电源电压VCC3上拉,因此当比较器的输出为高电平时,晶体管Q2452不导通。但是,在过流情况下,当比较器U2440的输出被驱动至低电平时,晶体管Q2452导通。相应的,通过二极管D2458和电阻R2460(例如,具有220Ω的阻抗)将第一场效应管2310的栅极电压向电路公共端下拉,因此使第一场效应管2310不导通。
晶体管Q2452在导通后被闩锁,因此第一场效应管2310保持不导通直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12试图控制第一场效应管2310不导通。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12通过电阻R2464(例如,具有1kΩ的阻抗)与NPN型双极结晶体管Q2462的基极连接。当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12控制第一场效应管导通且在过流情况下比较器U2440的输出被驱动至低电平时,晶体管Q2462导通。将比较器U2440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通过晶体管Q2462和二极管D2466向电路公共端下拉,因此比较器U2440的输出保持低电平且晶体管Q2452保持导通。当控制器2314控制第一栅极驱动控制信号GT_DRV1为高电平从而关断第一场效应管2310时,晶体管Q2462的基极被拉向电路公共端而且不导通,因而重置电流感应电路2315。晶体管Q2452、Q2462可实施为双晶体管封装的一部分装配,例如Diodes公司生产的型号为MMDT3946的产品。
在负半周期,第二场效应管2311控制传输至照明负载508的电量同时感应电阻R2317产生的电压相对于非隔离电路公共端为负值。电流感应电路2315包括第二比较器U2470(例如,安森美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型号为LM2903的产品),用于在负半周期使第二场效应管2311在过流情况下不导通。将第二基准电压提供给比较器U2470的同相输入端,该基准电压由包括电阻R2472和R2474的电阻分压器产生。例如,电阻R2472和R2474可分别具有22kΩ和9.09kΩ的阻抗,因此第二基准电压具有1.5伏的额定幅值。感应电阻R2317之间的电压通过电阻R2476(例如,具有3.01kΩ的阻抗)耦合至比较器U2470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478(例如,具有9.31kΩ的阻抗)将比较器2470的反向输入端向第四非绝缘直流电压VCC4上拉。
在正常操作期间,在当前未出现过流情况时,感应电阻R2317产生的电压使得比较器U2470的反向输入端的电压幅值小于同相输入端的第二基准电压幅值,且比较器U2470的输出被驱动至高电平。在过流情况下,感应电阻R2317产生的电压的幅值增大,导致比较器U2470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幅值增至第二基准电压幅值以上。因此,比较器U2470驱动输出向电路公共端降低。电容C2480与比较器U2470的同相输入端连接,以便在电流感应电路2315工作时提供一些延迟,并且电容C2480具有例如150pF的容抗。
比较器U2470的输出通过电阻Q2484(例如,具有2.2kΩ的阻抗)与PNP型双极结晶体管Q2482的基极连接。当比较器U2470的输出为高电平时,通过电阻R2486(例如,具有220kΩ的阻抗)将晶体管Q2482的基极向第三非绝缘直流电源电压VCC3上拉,因此使晶体管Q2482不导通。在过流情况下,比较器U2440的输出被驱动至低电平且晶体管Q2482导通。此时,第二场效应管2311的栅极电压通过二极管D2488和电阻R2490(例如,具有220Ω的阻抗)而短路,因此使第二场效应管2311不导通。
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313通过电阻R2494(例如,具有1kΩ的阻抗)与NPN型双极结晶体管Q2492的基极连接。当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313控制第一场效应管2311导通且在过流情况下比较器U2470的输出被驱动至低电平时,晶体管Q2462导通。将比较器U2470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经过晶体管Q2482和二极管D2488向电路公共端下拉。因此,比较器U2470的输出保持低电平且晶体管Q2482被闩锁,从而第二场效应管2311保持不导通直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313使第二场效应管2311不导通。当控制器2314控制第二栅极驱动控制信号GT_DRV2为高电平而关断第二场效应管2311时,电流感应电路2315被重置,且晶体管Q2492的基极被拉向电路公共端,从而使晶体管Q2492不导通。晶体管Q2482和Q2492可实施为双晶体管封装的一部分,例如Diodes公司生产的型号为MMDT3946的产品。
图2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多点调光系统2500的简化框图,该系统具有主调光器2502和两个远程调光器2504。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主调光器2502必须位于系统2500的负载侧(即,如图25所示直接连接至照明负载508)或系统的线路侧(即,直接连接至交流电源506)。
图26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调光器2500和远程调光器504的简化框图。主调光器2500包括连接在调光热接线端DH和辅助调光端AD之间的单一开关电路2636,因此开关电路2636为远程调光器504的电源730提供充电路径。控制器2614控制开关电路2636导通从而在交流电源506的每半周期的充电时间内允许远程调光器504的电源730充电。在充电时间之后,开关电路2636不导通。在充电期间,电源730串联连接在交流电源506和照明负载508之间。如图26所示,充电期间开关电路2636不限制流经电源730的电流。但是,主调光器2502可进一步包括与开关电路2636串联连接的限流电路(未示出),用于限制流经电源730的电流。
控制器2614仅可操作为使半导体开关710在充电时间结束之后导通,从而控制传输至照明负载508的电量。收发器2634从热接线端H连接到辅助调光端AD,因此主调光器2502的收发器2634与远程调光器504的收发器734并联连接。控制器2614可通过收发器2634在紧随充电时间段后的通信时间段内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主调光器2502进一步包括电源2630,其生成隔离的直流电压VCC1,用于给控制器2614和主调光器的其他低压电路供电。
虽然在图25和26中主调光器2502位于系统2500的负载侧,但是主调光器2502也可连接于系统2500的线路侧,同时调光热接线端DH与AC电源506连接,热接线端H与远程调光器504连接。由于主调光器2502连接于系统2500的负载侧或线路侧,所以主调光器2502仅使开关电路2636导通并每隔交流电源的半个周期与远程调光器504进行通信。例如,当主调光器连接于系统2500的负载侧时,在正半周期中,主调光器2502允许远程调光器504的电源730充电并与远程调光器504通信。另一方面,当主调光器连接于系统2500的线路侧时,在负半周期中,主调光器2502允许远程调光器504的电源730充电并与远程调光器504通信。主调光器2502无需在接下来的半周期中重发数字消息。
虽然根据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多变化和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本说明书公开的范围。
此处提供的部件型号和部件参数(例如,图8、9、10、23和24所示)是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作为实施例提供的,而并不应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例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改变图8、9、10、23和24中部件的参数,并仍可获得本发明的负载控制系统。

Claims (82)

1.一种多点负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从交流电源传输到电负载的电量,所述系统包括:
主负载控制装置,适于以串联方式电连接于所述交流电源和所述电负载之间,用于控制传输给所述电负载的电量,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可操作为传导从交流电源发送至电负载的负载电流;以及
远程负载控制装置,适于以串联方式与所述交流电源和所述电负载之间的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电连接,使得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可操作为将负载电流从所述交流电源传导至所述电负载,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适于进一步通过辅助布线与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包括电源;
其中,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可操作为激活充电路径以允许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电源通过所述辅助布线在所述交流电源的半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充电,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和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可操作为在所述半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内通过所述辅助布线相互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生成供电电压,并在所述辅助布线上提供所述供电电压以允许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给所述电源充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限制通过所述辅助布线供给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的电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在所述半周期的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将供给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的电流限制在第一电流限制水平并在所述半周期的所述第二时间段内将供给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的电流限制在第二电流限制水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和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可操作为在所述半周期的所述第二时间段内通过所述辅助布线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具有高级编程特征,且所述数字消息包括用于调整所述高级编程特征的指令。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数字消息包括用于控制传输给所述电负载的电量的指令。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数字消息包括当前传输至所述电负载的电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远程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为用户提供反馈的可视指示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可视指示器被点亮以显示当前传输至所述电负载的电量。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适于与无线通信链路耦接的无线通信电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通过无线发射器发送代表当前传输至所述电负载的电量的无线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可听声生成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包括气隙开关,所述气隙开关被连接为当所述气隙开关打开时负载电流大致低于0.5毫安。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包括气隙开关,所述气隙开关被连接为当所述气隙开关打开时负载电流大致低于0.5毫安。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和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可操作为无需中性连接到所述交流电源的中性点便能够将所述负载电流从所述交流电源传导至所述电负载。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为大约2毫秒而所述第二时间段为大约3.75毫秒。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在每半周期中所述第一时间段都出现在所述第二时间段之前。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和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形成既不经过所述交流电源也不经过所述电负载的通信路径。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适于位于所述负载控制系统的线路侧或负载侧。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适于位于所述负载控制系统的线路侧或负载侧。
22.一种多点负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从交流电源传输到电负载的电量,所述系统包括:
主负载控制装置,具有适于与所述交流电源连接的线路侧接线端、适于与所述电负载连接的负载侧接线端、以及辅助接线端;
包括电源的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所述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适于与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线路侧接线端和所述辅助接线端连接,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可操作为激活第一充电路径以使所述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的电源在所述交流电源的负半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充电;
包括电源的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适于与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负载侧接线端和所述辅助接线端连接,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可操作为激活第二充电路径以使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的电源在所述交流电源的正半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通过辅助布线充电。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可操作为在所述正半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内与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通信,以及在所述负半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内与所述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通信。
24.一种负载控制装置,适合在用于控制从交流电源传输到电负载的电量的负载控制系统中使用,所述负载控制系统包括远程控制装置,所述负载控制装置包括:
辅助接线端,适于连接至所述远程控制装置;
充电路径,用于允许所述远程控制装置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引出电流;
收发器,可操作为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以及
控制器,连接至所述充电路径,用于控制所述充电路径使所述远程控制装置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在所述交流电源的每个半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引出电流,所述控制器进一步与所述收发器连接,用于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在所述交流电源的每个半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内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
双向半导体开关,适于以串联方式电连接于所述交流电源和所述电负载之间,以控制传输至所述电负载的电量,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包括控制输入端;
其中所述控制器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的所述控制输入端,用于使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导通和不导通。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
线路侧负载接线端,适于连接至所述交流电源;
负载侧负载接线端,适于连接至所述电负载;
其中,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包括反向串联在所述线路侧负载接线端和所述负载侧负载接线端之间的两个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至电路公共端。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为使第二场效应管在正半周期导通,以使所述远程控制装置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和所述负载侧负载接线端引出电流并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并且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为使第一场效应管在负半周期导通,以使所述远程控制装置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和所述负载侧负载接线端引出电流并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为通过使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在正半周期导通以及使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在负半周期导通来控制传输至所述负载的电量。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
线路侧负载接线端,适于连接至所述交流电源;
负载侧负载接线端,适于连接至所述电负载;
其中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包括连接于所述线路侧负载接线端和所述负载侧负载接线端之间的双向可控硅。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开关电路,连接至所述负载侧负载接线端,使得当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时,在所述正半周期内,所述电源可操作为在所述辅助接线端处提供供电电压且所述收发器可操作为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
第二开关电路,连接至所述线路侧负载接线端,使得当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时,在所述负半周期内,所述电源可操作为在所述辅助接线端处提供供电电压且所述收发器可操作为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
其中所述控制器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用于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在互补基础上导通。
31.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
电源,用于产生供电电压,所述电源具有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辅助接线端的输出端,从而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在所述辅助接线端处提供所述供电电压。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
限流电路,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电源的输出端和所述辅助接线端之间,所述限流电路适于限制流过所述辅助接线端的电流幅度。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限流电路可操作为在所述半周期的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将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的电流限制在第一限流水平,以及在所述半周期的所述第二时间段内将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的电流限制在第二限流水平。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开关时间段基本与充电时间段和通信时间段之和相等。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限流水平大致为150毫安,所述第二限流水平大致为10毫安。
36.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
线路侧负载接线端,适于连接至所述交流电源;
负载侧负载接线端,适于连接至所述电负载;
第一开关电路,连接至所述负载侧负载接线端,使得当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时,在所述正半周期内,所述电源可操作为在所述辅助接线端处提供供电电压且所述收发器可操作为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
第二开关电路,连接至所述线路侧负载接线端,使得当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时,在所述负半周期内,所述电源可操作为在所述辅助接线端处提供供电电压且所述收发器可操作为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
其中所述控制器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用于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导通。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为控制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从而控制传输至所述负载的电量。
38.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使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所述正半周期导通,而使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在所述负半周期导通。
39.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供电电压包括非隔离的直流电压。
40.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充电路径包括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被连接为当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时,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可操作为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引出电流。
41.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
存储器,连接至所述控制器且存储高级编程特征;
其中所述数字消息包括调节高级编程特征的指令。
42.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发送的数字消息包括控制传输至所述负载的电量的指令。
43.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接收的数字消息包括控制传输至所述负载的电量的指令。
44.一种负载控制装置,适合在用于控制从交流电源传输到电负载的电量的负载控制系统中使用,所述负载控制系统包括远程控制装置,所述负载控制装置包括:
线路侧负载接线端,适于连接至所述交流电源;
负载侧负载接线端,适于连接至所述电负载;
辅助接线端,适于连接至所述远程控制装置;
双向半导体开关,适于以串联方式电连接于所述线路侧负载接线端和所述负载侧负载接线端之间,以控制传输至所述电负载的电量,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包括控制输入端;
控制器,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双向半导体的所述控制输入端,用于使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导通和不导通;
电源,用于产生供电电压,所述电源具有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辅助接线端的输出端,从而在开关时间段内在所述辅助接线端处提供所述供电电压;
收发器,可操作为在所述交流电源的每半个周期的通信时间段内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
第一开关电路,连接至所述负载侧负载接线端,使得当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时,在正半周期内,所述电源可操作为在所述辅助接线端处提供供电电压且所述收发器可操作为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
第二开关电路,连接至所述线路侧负载接线端,使得当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时,在负半周期内,所述电源可操作为在所述辅助接线端处提供供电电压且所述收发器可操作为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
其中所述控制器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用于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在互补基础上导通。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限流电路在半周期的充电时间段内将经过所述辅助接线端的电流限制在第一限流水平,而在所述半周期的通信时间段内将经过所述辅助接线端的电流限制在第二限流水平。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开关时间段基本与充电时间段和通信时间段之和相等。
47.一种远程负载控制装置,适合在用于控制从交流电源传输到电负载的电量的负载控制系统中使用,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包括:
辅助接线端;
收发器,可操作为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
控制器,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收发器,用于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端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以及
电源,连接至所述辅助接线端,用于接收供电电压,所述电源可操作为生成用于向所述控制器供电的基本低幅的直流电压;
其中所述电源可操作为在所述交流电源的半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由所述供电电压充电,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为在所述半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内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数字消息包括当前传输至所述负载的电量。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远程负载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为用户提供反馈的可视指示器。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可视指示器包括发光二极管的线性阵列。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被选择性地点亮以显示当前传输至所述电负载的电量。
52.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远程负载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适于与无线通信链路耦接的无线通信电路。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发射器发送代表当前传输至所述电负载的电量的无线信号。
54.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远程负载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
执行器,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所述控制器提供用户输出;以及
可听声生成器,连接至所述控制器,从而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为使得所述可听声生成器响应于所述执行器的动作而生成可听声。
55.在负载控制系统中用于控制从交流电源传输至电负载的电量的方法,所述负载控制系统包括主负载控制装置和远程负载控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交流电源的半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给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的电源充电;以及
在所述半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内在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和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之间传输数字消息。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提供供电电压;
其中所述给电源充电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半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从所述供电电压向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的电源充电。
5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半周期的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将由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引出的电流限制于第一水平。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半周期的所述第二时间段内将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和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之间的电流限制于第二水平。
59.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将所述供电电压短接从而将所述供电电压的幅度基本降至零伏特。
60.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正半周期内,启动第一充电通路,用于为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的电源充电;以及
在负半周期内,启动第二充电通路,用于为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的电源充电。
61.一种多点负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从交流电源传输到电负载的电量,所述系统包括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和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其改进包括:
用于向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提供供电电压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交流电源的半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从所述供电电压向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的电源充电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所述半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内在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和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之间传输数字消息的装置。
62.一种多点负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从交流电源传输至电负载的电量,所述系统包括:
主负载控制装置,具有适于连接至所述交流电源的热接线端、连接至所述电负载的调光热接线端、以及辅助接线端;
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适于连接至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热接线端和所述辅助接线端;
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适于连接至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调光热接线端和所述辅助接线端;
其中,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辅助接线端通过辅助布线连接至所述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和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可操作为在第一半周期内与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并在紧随所述第一半周期的第二半周期内与所述线路侧远程控制装置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
63.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可操作为在正半周期内与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并且在负半周期内与所述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
64.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包括执行器且可操作为响应于所述执行器的动作而发送第一数字消息。
65.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可操作为在所述正半周期内向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字消息,并在紧随所述正半周期的负半周期内向所述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字消息。
66.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经过多个连续的正半周期将所述第一数字消息发送至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
67.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使用曼彻斯特编码对所述数字消息进行编码。
68.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的执行器的动作代表照明负载的期望照明强度,所述第一数字消息包括亮度级指令。
69.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包括可视指示器并可操作为响应于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所发送的所述第一数字消息而点亮所述可视指示器。
70.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包括执行器并响应于所述执行器的动作而将第一数字消息发送至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
71.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可操作为将从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接收的所述第一数字消息转发至所述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
72.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在正半周期内与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构成第一通信路径,而在负半周期内与所述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构成第二通信路径,由此所述第一和第二通信路径既不通过所述交流电源也不通过所述电负载。
73.一种负载控制装置,适合在用于控制从交流电源传输到电负载的电量的负载控制系统中使用,所述负载控制系统包括连接至所述交流电源的线路侧远程控制装置和连接至所述电负载的负载侧远程控制装置,所述负载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和第二负载接线端,适于以串联方式电连接于所述交流电源和所述电负载之间;
辅助接线端,适于连接至所述线路侧远程控制装置和所述负载侧远程控制装置;
双向半导体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负载接线端之间,由此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可操作为控制传输至所述电负载的电量,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包括控制输入端;
控制器,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的所述控制输入端,用于使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导通和不导通;
收发器,连接至所述辅助接线端,并且可操作为在正半周期内与所述负载侧远程控制装置互通数字消息,以及在负半周期内与所述线路侧远程控制装置互通数字消息。
74.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收发器可操作为从所述负载侧远程控制装置接收第一数字消息。
75.如权利要求74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经过多个正半周期接收所述第一数字消息,由此所述控制器在每个正半周期都接收所述第一数字消息的预定数量的比特。
76.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为将在当前正半周期内接收的数字消息的比特存储在缓存中。
77.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为在下一负半周期内将在当前正半周期中接收的所述第一数字消息的比特转发至所述线路侧远程控制装置。
78.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
执行器,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用于为所述控制器提供用户输入;
其中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为响应于所述执行器的动作而发送第一数字消息。
79.如权利要求78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为响应于所述执行器的动作而将所述第一数字消息存储于缓存中,并在正半周期内将所述第一数字消息发送至所述负载侧远程控制装置,以及在负半周期内将所述第一数字消息发送至所述线路侧远程控制装置。
80.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开关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负载接线端和所述收发器之间,并对所述控制器做出响应;
第二开关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二负载接线端和所述收发器之间,并对所述控制器做出响应;
其中,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为使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所述正半周期内导通,从而使所述收发器在所述正半周期内与所述负载侧远程控制装置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并且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为使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在负半周期内导通,从而使所述收发器在所述负半周期内与所述线路侧远程控制装置发送和接收数字消息。
81.一种用于控制从交流电源传输至电负载的电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主负载控制装置以串联方式电连接于所述交流电源和所述电负载之间,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具有适于连接至所述交流电源的热接线端、适于连接至所述电负载的调光热接线端、以及辅助接线端;
将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连接至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热接线端;
将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连接至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调光热接线端;
通过辅助布线将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辅助接线端连接至所述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和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
其中改进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半周期内,在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和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之间传输数字消息;
在紧随所述第一半周期的第二半周期内,在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和所述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之间传输数字消息。
82.一种多点负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从交流电源传输到电负载的电量,所述系统包括:
主负载控制装置,具有适于连接至所述交流电源的热接线端、适于连接至所述电负载的调光热接线端、以及辅助接线端;
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适于连接至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热接线端和所述辅助接线端;
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适于连接至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调光热接线端和所述辅助接线端;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的所述辅助接线端通过辅助布线连接至所述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和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
其中,改进包括:
所述主负载控制装置可操作为在正半周期内与所述负载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进行数字消息的发送和接收,而在负半周期内与所述线路侧远程负载控制装置进行数字消息的发送和接收。
CN2008800216070A 2007-04-23 2008-04-23 多点负载控制系统 Active CN1017853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2578207P 2007-04-23 2007-04-23
US60/925,782 2007-04-23
US1602707P 2007-12-21 2007-12-21
US61/016,027 2007-12-21
US12/106,614 2008-04-21
US12/106,614 US7872429B2 (en) 2007-04-23 2008-04-21 Multiple location load control system
PCT/US2008/005187 WO2008133879A2 (en) 2007-04-23 2008-04-23 Multiple location load control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5364A CN101785364A (zh) 2010-07-21
CN101785364B true CN101785364B (zh) 2013-01-30

Family

ID=39871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16070A Active CN101785364B (zh) 2007-04-23 2008-04-23 多点负载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5) US7872429B2 (zh)
EP (4) EP2170015B1 (zh)
CN (1) CN101785364B (zh)
AT (3) ATE528966T1 (zh)
AU (1) AU2008244588B9 (zh)
CA (1) CA2685037C (zh)
IL (1) IL201588A0 (zh)
MX (1) MX2009011439A (zh)
WO (1) WO2008133879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72423B2 (en) * 2008-02-19 2011-01-18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Smart load control device having a rotary actuator
US7872429B2 (en) * 2007-04-23 2011-01-18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ultiple location load control system
US20090184652A1 (en) * 2007-04-23 2009-07-23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Antenna for a Load Control Device Having a Modular Assembly
US8067926B2 (en) 2007-12-21 2011-11-29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Power supply for a load control device
US7889526B2 (en) * 2008-05-02 2011-02-15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Cat-ear power supply having a latch reset circuit
US20100093274A1 (en) * 2008-10-15 2010-04-15 Jian Xu Fault-tolerant non-random signal repeating system for building electric control
US9591725B2 (en) * 2009-03-24 2017-03-07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Light emitting device system comprising a remote control signal receiver and driver
DE102009051968B4 (de) * 2009-11-04 2013-02-21 Insta Elektro Gmbh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einer Steuerinformation von einem Steuergerät zu einer Lampeneinheit, ein dafür geeignetes Beleuchtungssystem, sowie Lampeneinheit
US9160224B2 (en) 2009-11-25 2015-10-13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Load control device for high-efficiency loads
US11870334B2 (en) 2009-11-25 2024-01-09 Lutron Technology Company Llc Load control device for high-efficiency loads
US8957662B2 (en) * 2009-11-25 2015-02-17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Load control device for high-efficiency loads
DE102009060273A1 (de) * 2009-12-23 2011-06-30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Elektrisches Installationssystem
DE102010004829B4 (de) * 2010-01-15 2014-09-04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Datenübertragung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US8941312B2 (en) * 2010-01-19 2015-01-27 Ncp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ED light strings
NO2429092T3 (zh) * 2010-09-14 2018-07-14
DE102010052663B4 (de) * 2010-11-26 2016-03-10 Abb Ag Übertragungssystem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telegrammen über eine Lastleitung
US20120306612A1 (en) * 2011-06-05 2012-12-06 Triune Ip Llc Electric Line Interface System
KR20120140033A (ko) * 2011-06-20 2012-1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로등 디밍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6059451B2 (ja) 2011-06-23 2017-01-11 ローム株式会社 発光体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照明機器
US9544977B2 (en) 2011-06-30 2017-01-10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ethod of programming a load control device using a smart phone
WO2013012547A1 (en) 2011-06-30 2013-01-24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Load control device having internet connectivity, and method of programming the same using a smart phone
US9386666B2 (en) 2011-06-30 2016-07-05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ethod of optically transmitting digital information from a smart phone to a control device
WO2013033263A1 (en) 2011-08-29 2013-03-07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Two-part load control system mountable to a single electrical wallbox
US9736911B2 (en) 2012-01-17 2017-08-15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Digital load control system providing power and communication via existing power wiring
US8742672B2 (en) * 2012-07-26 2014-06-03 Iml International Light source dimming control circuit
AT14097U1 (de) * 2012-11-06 2015-04-15 Tridonic Gmbh & Co Kg Steuer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Datenübertragung über eine Lastleitung
US9413171B2 (en) 2012-12-21 2016-08-09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Network access coordination of load control devices
US10019047B2 (en) 2012-12-21 2018-07-10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Operational coordination of load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 of electrical loads
US10244086B2 (en) 2012-12-21 2019-03-26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ultiple network access load control devices
US9392675B2 (en) 2013-03-14 2016-07-12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Digital load control system providing power and communication via existing power wiring
US9955547B2 (en) 2013-03-14 2018-04-24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Charging an input capacitor of a load control device
US10135629B2 (en) 2013-03-15 2018-11-20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Load control device user interface and database management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US9401588B2 (en) 2013-04-18 2016-07-26 Abl Ip Holding Llc Universal phase dimming module
US9699863B2 (en) 2014-05-30 2017-07-04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ultiple location load control system
US9949338B2 (en) * 2014-07-08 2018-04-17 Phillip C. Wilson Device to allow a two-way switch to operate in a multiple-switch electrical circuit
USD924185S1 (en) 2015-05-28 2021-07-06 Lutron Technology Company Llc Illuminated control device
USD924819S1 (en) 2015-05-28 2021-07-13 Lutron Technology Company Llc Illuminated control device
CA2988777A1 (en) * 2015-06-09 2016-12-15 Ozuno Holdings Limited A dimmer system
USD784274S1 (en) 2015-08-19 2017-04-18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Keypad
USD793348S1 (en) 2015-08-19 2017-08-01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Keypad
USD792859S1 (en) 2015-08-19 2017-07-25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Keypad
USD779445S1 (en) 2015-08-19 2017-02-21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Keypad
USD793349S1 (en) 2015-08-19 2017-08-01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Keypad
USD784272S1 (en) 2015-08-19 2017-04-18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Keypad
USD784273S1 (en) 2015-08-19 2017-04-18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Keypad
USD780702S1 (en) 2015-08-19 2017-03-07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Keypad
USD780133S1 (en) 2015-08-19 2017-02-28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Keypad
USD784275S1 (en) 2015-08-19 2017-04-18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Keypad
CA3002900C (en) 2015-10-23 2020-08-11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ultiple location load control system
US9683867B2 (en) * 2015-10-30 2017-06-20 Curtis E. Quady Electrical power switch control with usage data display
US10187113B2 (en) * 2015-11-19 2019-01-22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Downhole telemetry using motor current spikes
WO2017117240A1 (en) * 2015-12-29 2017-07-06 JONES AND MALTERER TECHNOLOGY INNOVATIONS INCORPORATED, d/b/a JAMTek Multi-point synchronizable and scalable lighting control systems
CN109691230B (zh) 2016-07-22 2021-09-03 路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模块化照明面板
US9859833B1 (en) * 2016-09-09 2018-01-02 William V. Cook Fixed and variable speed induction motor and light controller
CN107889320B (zh) * 2016-09-30 2019-12-13 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单火线取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4980398A (zh) * 2016-10-21 2022-08-30 路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控制电负载组
DE202016106149U1 (de) * 2016-11-03 2016-12-14 Osram Gmbh Schaltungsanordnung zum zeitlichen Diskretisieren eines analogen elektrischen Signals
CN110291845B (zh) * 2017-01-03 2020-06-09 布里连特家居技术公司 可反转极性的布线系统
CA3066729A1 (en) 2017-06-09 2018-12-13 Lutron Technology Company Llc Load control device having an over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
BE1025630B1 (nl) * 2017-10-09 2019-05-09 Niko Nv Extensie voor een 2-draads balast controle systeem
US10624178B2 (en) 2017-11-30 2020-04-14 Lutron Technology Company Llc Multiple location load control system
US10219353B1 (en) * 2018-06-20 2019-02-26 Lorenz High Definition, LLC Z-wave multi-way switches
CA3121189C (en) 2018-11-30 2023-09-19 Lutron Technology Company Llc Multi-location load control system
US11349305B2 (en) * 2019-04-29 2022-05-31 Pass & Seymour, Inc. Electrical wiring device with wiring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8919A (en) * 1992-03-31 1993-09-28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Lighting control device
CN2365518Y (zh) * 1998-05-15 2000-02-23 泉州宝敦电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交直流两用荧光灯
EP1158841A2 (de) * 2000-05-23 2001-11-28 Heinrich Kopp AG Dimmer
DE10310591A1 (de) * 2003-03-11 2004-09-30 Dr. Hönle AG Elektronisches Vorschaltgerät und Schaltungsanordnung zum Betreiben einer Gasentladungslamp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97821A (en) 1971-07-30 1972-10-10 Hunt Electronics Co Light dimming system having multiple control units
US4259619A (en) 1976-01-08 1981-03-31 Power Controls Corporation Three-way light dimmer switch
US4334171A (en) 1978-09-14 1982-06-08 Power Controls Corporation Light dimmer switch having remote load current switching
US4439688A (en) 1980-03-20 1984-03-27 Dynascan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trol apparatus
US4563592A (en) 1983-10-13 1986-01-07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Wall box dimmer switch with plural remote control switches
US4772824A (en) 1986-01-07 1988-09-20 Gulledge Paul L Double three-way dimming system
US4745351A (en) 1986-04-29 1988-05-17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ultiple location dimming system
US4689547A (en) 1986-04-29 1987-08-25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ultiple location dimming system
US4841221A (en) 1988-04-27 1989-06-20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Position-sensing circuit
US5519263A (en) 1993-08-19 1996-05-21 Lamson & Sessions Co., The Three-way toggle dimmer switch
US5430356A (en) 1993-10-05 1995-07-04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Programmable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with normalized dimming for different light sources
US5530322A (en) * 1994-04-11 1996-06-25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ulti-zone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US5905442A (en) 1996-02-07 1999-05-18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d determining the status of electrical devices from remote locations
US5798581A (en) 1996-12-17 1998-08-25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Location independent dimmer switch for use in multiple location switch system, and switch system employing same
FR2767615B1 (fr) 1997-08-22 2000-02-04 Legrand Sa Montage va-et-vient electronique
US7186003B2 (en) 1997-08-26 2007-03-06 Color Kinetics Incorporated Light-emitting diode based products
US6046550A (en) * 1998-06-22 2000-04-04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ulti-zone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GB2343796A (en) 1998-10-07 2000-05-17 Steven Appleby Lighting control
US6313588B1 (en) 1999-09-22 2001-11-06 Lutron Electronics Company, Inc. Signal generator and control unit for sensing signals of signal generator
FR2848376B1 (fr) 2002-12-06 2005-03-18 Legrand Sa Variateur de lumiere, montage de commande d'un point lumineux le comportant et procede pour munir une installation electrique d'un tel montage
US6987449B2 (en) 2003-04-18 2006-01-17 Cooper Wiring Devices, Inc. Dimmer control system with tandem power supplies
US7012518B2 (en) 2003-04-18 2006-03-14 Cooper Wiring Devices, Inc. Dimmer control system with two-way master-remote communication
US6815625B1 (en) 2003-04-18 2004-11-09 Cooper Wiring Devices, Inc. Dimmer control switch unit
US7190125B2 (en) 2004-07-15 2007-03-13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Programmable wallbox dimmer
US7683755B2 (en) * 2004-06-29 2010-03-23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Inc.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ical devices
DE102004055748B3 (de) 2004-11-18 2006-02-09 Insta Elektro Gmbh Dimmeranordnung
US7247999B2 (en) 2005-05-09 2007-07-24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Dimmer for use with a three-way switch
US7847440B2 (en) 2005-06-06 2010-12-07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Load control device for use with lighting circuits having three-way switches
US7687940B2 (en) 2005-06-06 2010-03-30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Dimmer switch for use with lighting circuits having three-way switches
US7772724B2 (en) 2005-06-06 2010-08-10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Load control device for use with lighting circuits having three-way switches
US7830042B2 (en) 2005-06-06 2010-11-09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Dimmer switch for use with lighting circuits having three-way switches
EP1889377B1 (en) 2005-06-06 2012-11-07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6133173A1 (en) 2005-06-06 2006-12-14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Power supply for a load control device
US7837344B2 (en) * 2006-03-17 2010-11-23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Traditional-opening dimmer switch having a multi-functional button
US7723925B2 (en) 2006-06-22 2010-05-25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ultiple location dimming system
US7872429B2 (en) * 2007-04-23 2011-01-18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ultiple location load control system
CN103543520B (zh) 2013-05-03 2015-12-23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8919A (en) * 1992-03-31 1993-09-28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Lighting control device
CN2365518Y (zh) * 1998-05-15 2000-02-23 泉州宝敦电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交直流两用荧光灯
EP1158841A2 (de) * 2000-05-23 2001-11-28 Heinrich Kopp AG Dimmer
DE10310591A1 (de) * 2003-03-11 2004-09-30 Dr. Hönle AG Elektronisches Vorschaltgerät und Schaltungsanordnung zum Betreiben einer Gasentladungslamp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93651A1 (en) 2011-03-09
US20140320038A1 (en) 2014-10-30
EP2170015A1 (en) 2010-03-31
AU2008244588B9 (en) 2012-12-13
US20110074222A1 (en) 2011-03-31
IL201588A0 (en) 2010-05-31
EP2170014A1 (en) 2010-03-31
US8242708B2 (en) 2012-08-14
CN101785364A (zh) 2010-07-21
US9301371B2 (en) 2016-03-29
ATE527861T1 (de) 2011-10-15
MX2009011439A (es) 2010-03-30
CA2685037C (en) 2014-09-09
EP2147579A2 (en) 2010-01-27
EP2147579B1 (en) 2011-10-05
US20130169186A1 (en) 2013-07-04
US20160113095A1 (en) 2016-04-21
US7872429B2 (en) 2011-01-18
EP2170015B1 (en) 2011-10-12
ATE528966T1 (de) 2011-10-15
EP2170014B1 (en) 2011-10-05
US9521728B2 (en) 2016-12-13
EP2293651B1 (en) 2012-12-12
ATE527862T1 (de) 2011-10-15
US8810154B2 (en) 2014-08-19
CA2685037A1 (en) 2008-11-06
WO2008133879A9 (en) 2009-08-13
AU2008244588B2 (en) 2012-04-05
WO2008133879A2 (en) 2008-11-06
US20080258650A1 (en) 2008-10-23
AU2008244588A1 (en) 2008-11-06
WO2008133879A3 (en) 200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5364B (zh) 多点负载控制系统
CN101919317B (zh) 用于负载控制装置的电源
CN108432347B (zh) 多位置负载控制系统
CN105247963B (zh) 对负载控制设备的输入电容器充电
EP1894446B1 (en) Dimmer switch for use with lighting circuits having three-way switches
US7772724B2 (en) Load control device for use with lighting circuits having three-way switches
US7830042B2 (en) Dimmer switch for use with lighting circuits having three-way switches
US8212425B2 (en) Lighting control device for use with lighting circuits having three-way switches
US20060125649A1 (en)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ical devices
CN101822128A (zh) 具有栅极电流检测电路的负载控制装置
JPH02135698A (ja) 主電気負荷制御システム
CN203801113U (zh) 一种多通道无线WiFi控制和手动控制调光开关
CN103068094B (zh) 斩波调光器、斩波调光系统及其驱动器
EP3468307B1 (en) Two-wire load control system exten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247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4247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