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1233A - 车辆用室内灯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室内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1233A
CN101131233A CNA2007101465773A CN200710146577A CN101131233A CN 101131233 A CN101131233 A CN 101131233A CN A2007101465773 A CNA2007101465773 A CN A2007101465773A CN 200710146577 A CN200710146577 A CN 200710146577A CN 101131233 A CN101131233 A CN 101131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ght source
lamp
optically focused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65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9516C (zh
Inventor
葭原常男
齐贺知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chikoh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chikoh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chikoh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Ichikoh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31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1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951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951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7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 B60Q3/74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overall compartment lighting; for overall compartment lighting in combination with specific lighting, e.g. room lamps with reading la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5/00Arrangements withi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emission or distribution of light
    • F21S45/40Cooling of lighting devices
    • F21S45/47Passive cooling, e.g. using fins, thermal conductive elements or openings
    • F21S45/48Passive cooling, e.g. using fins, thermal conductive elements or openings with means for conducting heat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of the lighting devices, e.g. with fins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lighting dev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74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6/00In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Abstract

在以往的车辆用室内灯中,由于未考虑LED等半导体型光源的热对策,因此,在使用高输出的LED等半导体型光源时存在有待探讨的课题。本发明的车辆用室内灯,利用灯壳体(2)以及灯玻璃(3,4)等划分灯室(16)。聚光用光源(6)由通过散热部件(19)等构成的单元结构构成。在灯壳体(2)中对应于光源(6)的位置处设置散热用开口部(34,35)。其结果,由于考虑了光源(6)的热对策,因此,可使用高输出的LED等半导体型光源。

Description

车辆用室内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具有光指向性的半导体型光源作为光源的车辆用室内灯。本发明特别涉及可有效释放(发散)光源产生的热的车辆用室内灯。
背景技术
这种车辆用室内灯以往就有(例如,专利文献1:特开2002-331868号公报)。下面,对以往的车辆用室内灯进行说明。以往的车辆用室内灯在由灯罩覆盖的灯室内设有LED,在灯罩上设有照明用开孔。下面,对以往车辆用室内灯的作用进行说明。当点亮LED时,从LED放射出光,该光作为聚光,从照明用开孔照射到车辆室内的规定范围。由于LED等半导体型光源省电并可照射具有光指向性的聚光,因此,适用作车辆用室内灯的光源。
但是,以往的车辆用室内灯并未考虑对LED中所产生的热量的对策。因此,在以往的车辆用室内灯中,在使用高输出的LED等半导体型光源时还存在有待探讨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在以往的车辆用室内灯中,由于未考虑LED等半导体型光源的热对策,因此,在使用高输出的LED等半导体型光源时存在有待探讨的课题。
本发明方案1的特征在于:利用具有安装面的灯壳体以及灯玻璃划分灯室,光源由单元结构构成,该单元结构包括主体部、设置于该主体部上并照射光的光照射部、以及设置于主体部上的散热部件,在灯壳体中对应于光源的位置处设置散热用开口部。
另外,本发明方案2的特征在于:在灯壳体上,从散热用开口部的边缘的一部分沿规定方向设置导热通道。
再有,本发明方案3的特征在于:在散热用开口部的边缘或者散热用开口部的边缘以及导热通道的边缘上设置导热凸部。
另外,本发明方案4的特征在于:光源的上述散热部件形成翅片形状,光源以散热部件的翅片的长度方向从灯室内向散热用开口部倾斜的方式,并以相对于灯壳体的安装面倾斜的状态设置在灯室内。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本发明方案1的车辆用室内灯通过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通过灯室内侧的散热部件,有效地将由光源主体部产生的热从灯壳体的散热用开口部释放到灯室外。因此,本发明方案1的车辆用室内灯,由于充分考虑了半导体型光源的热对策,因此,能够使用高输出的半导体型光源。
另外,在本发明方案2的车辆用室内灯中,利用散热用开口部的边缘的一部分沿规定方向设置的导热通道,能够通过散热部件,从灯壳体的散热用开口部,用导热通道沿规定方向引导在光源主体部中产生的热量并将其有效地释放到灯室外。并且,由于本发明方案2的车辆用室内灯能够利用导热通道,沿规定方向引导光源的热,因此,能够将伴随光源所释放的热量产生的不良影响降至最小限度。例如,通过将光源的热引导至与车辆的风挡玻璃相反的一侧,可防止风挡玻璃变模糊。
另外,本发明方案3的车辆用室内灯,利用设置在散热用开口部的边缘或者散热用开口部的边缘以及导热通道的边缘上的导热凸部,能够沿规定方向更可靠地引导光源的热。并且,本发明方案3的车辆用室内灯,利用设置在散热用开口部的边缘或者散热用开口部的边缘以及导热通道的边缘上的导热凸部,能够增强灯壳体的强度。
另外,本发明方案4的车辆用室内灯通过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使在光源主体部上产生的热在散热部件上沿其散热部件的翅片的长度方向,从灯室内侧传递至灯壳体的散热用开口部侧并有效地从该散热用开口部释放至灯室外。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室内灯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同样是表示在除去内透镜及外透镜的状态下的聚光用灯室内以及散光用灯室内的主视图。
图3同样是图1中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同样是图1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同样是图1中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同样是表示从背面侧所示状态的立体图。
图7同样是表示从背面侧所示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8同样是除去聚光用光源以及电气配线的状态下的从背面侧所示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9为其后视图。
图10为表示其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中:
1-车辆用室内灯,2-灯壳体,3-内透镜(灯玻璃),4-外透镜(灯玻璃),5-灯罩,6-聚光用光源,7-散光用光源,8-灯壳体的开口部,9-灯壳体的阶梯部,10-灯罩的开口部,11-灯罩的内侧阶梯部,12-外透镜的开口部,13-外透镜的立壁,14-灯罩的外侧阶梯部,15-分隔壁,16-聚光用灯室,17-散光用灯室,18-透镜(光照射部),19-散热部件,20-外壳(主体部),21-托架,22-螺钉,23-开关,24-凹部,25-照射孔,26-外侧部件,27-内侧部件,28-铆钉,29-底板部,30-光扩散部,31-遮光肋,32-内侧部件的开口部,33-电气配线,34-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5-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6-导热通道,37-导热凸部,38-切口,39-弹性爪,40-固定爪,41-嵌合部,42-固定部,43-导热壁部,44-定位凸部,45-定位孔部,Z-Z-光照射方向,L4-来自聚光用光源的光,C-车辆(汽车),R-室内,T-顶棚内饰,E-聚光用光源照射的范围,G-后风挡玻璃,p-坐在后座上的人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车辆用室内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
实施例
下面,对该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室内灯的结构进行说明。在该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室内灯1具有灯壳体2、作为灯玻璃的内透镜3及外透镜4、灯罩5、以具有光指向性的半导体型光源作为光源的聚光用光源6、散光用光源7以及托架21。
上述灯壳体2形成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的断面凹形。在上述灯壳体2的开口部8的边缘上一体设有阶梯部9。另一方面,上述灯罩5呈罩形状。在上述灯罩5的中央部,设有尺寸与上述灯壳体2的开口部8大致相等的开口部10。并且,在上述灯罩5的开口部10的边缘上,一体设有内侧阶梯部11。在上述灯壳体2的上述阶梯部9与上述灯罩5的上述内侧阶梯部11相互嵌合的状态下,上述灯壳体2与上述灯罩5通过例如螺钉固定或弹性结合等固定方式(未示出)被相互固定。
上述外透镜4由树脂制透光性的部件构成。上述外透镜4形成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的浅底断面凹形。在上述外透镜4的开口部12的边缘上一体设有立壁13。另一方面,上述内透镜3呈板状。在上述内透镜3嵌合于上述外透镜4的上述开口部12的上述立壁13内的状态下,上述内透镜3与上述外透镜4通过弹性结合等固定方式(未示出)被相互固定。
在上述灯罩5的上述内侧阶梯部11的外侧,一体设有外侧阶梯部14。在固定了上述内透镜3的上述外透镜4的上述立壁13与固定了上述灯壳体2的上述灯罩5的上述外侧阶梯部14相互嵌合的状态下,上述外透镜4与上述灯罩5通过例如弹性结合等固定方式(未示出)被相互固定。
通过上述灯壳体2和上述内透镜3及上述外透镜4和上述灯罩5划分出灯室。在上述灯室内,通过上述灯壳体2的左右两端的2块分隔壁15,划分出左右两侧的聚光用灯室16、16与中央的散光用灯室17。
在左右两侧的上述聚光用灯室16、16内设有上述聚光用光源6、6。另一方面,在中央的上述散光用灯室17内设有上述散光用光源7。
上述聚光用光源6由具有光指向性的LED等半导体型光源构成。上述聚光用光源6由单元结构构成,该单元结构包括主体部、设置于上述主体部的一面上并用于照射光的光照射部、以及设置于上述主体部另一面上的翅片形状的散热部件19。即,上述聚光用光源6包括半导体型光源的芯片(未示出),安装上述芯片的基板(未示出),覆盖上述芯片及上述基板的透镜18,直接或通过导热部件(未示出)间接安装于上述基板上的多块(在本例子中为4块)翅片形状的散热部件19,以及保持上述芯片、上述基板、上述透镜18及上述散热部件19的树脂制的外壳20。另外,上述芯片、上述基板及上述外壳20构成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主体部,上述透镜18构成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光照射部。
在左右两侧的上述聚光用灯室16、16内,通过托架21用螺钉22和铆钉28分别将上述聚光用光源6、6固定在上述灯壳体2上。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上述透镜18设置在上述内透镜3及上述外透镜4侧。另一方面,将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上述散热部件19设置在上述灯壳体2侧。上述托架21具有固定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功能以及沿规定方向引导释放上述聚光用光源6所产生的热量的功能。
由具有光指向性的LED等半导体型光源形成的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光轴(光指向性的0°光轴)与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光照射方向Z-Z一致。如图10所示,上述光照射方向Z-Z相对于车辆(汽车)C的室内R的顶棚内饰T的安装面倾斜。此外,上述光照射方向Z-Z位于连接由从上述聚光用光源6照射的聚光L4照明的范围E中的任意点(大致中央)与上述芯片的大致中心的连线上。另外,对于安装于后座顶棚内饰T上的车辆用室内灯1而言,由从上述聚光用光源6照射的聚光L4照明的范围E是指,坐在后座上的人员P的身前等。在图10中,符号“G”为后风挡玻璃。
作为上述灯壳体2的安装面的封闭部的底板部29安装于车辆(汽车)C的室内R的顶棚内饰T的安装面上。其结果,如图3~图5所示,上述聚光用光源6在相对于上述灯壳体2的安装面的上述底板部29倾斜的状态下,设置在上述灯室16内,并固定于上述灯壳体2上。即,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光轴(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光照射方向Z-Z)相对于上述灯壳体2安装面的上述底板部29倾斜。
此外,上述聚光用光源6中具有翅片形状的上述散热部件19与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光轴(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光照射方向Z-Z)大致平行地从上述主体部的另一面向与上述透镜18相反的一侧突出。因此,上述聚光用光源6中的翅片形状的上述散热部件19相对于上述灯壳体2安装面的底板部29倾斜。即,由于上述聚光用光源6相对于上述灯壳体2的上述底板部29是倾斜的,因此,翅片形状的上述散热部件19相对于上述灯壳体2的上述底板部29倾斜。例如,如图6、图7、图9所示,从上述车辆用室内灯1的底面观察,左右的上述聚光用光源6、6的翅片形状的上述散热部件19、19相互向内侧并向上述开关23侧倾斜。此外,如图3及图4所示,从上述车辆用室内灯1的长度方向断面观察,左右的上述聚光用光源6、6的翅片形状的上述散热部件19、19相互向内侧倾斜。再有,如图5所示,从上述车辆用室内灯1的宽度方向的断面观察,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翅片形状的上述散热部件19的长度方向从上述灯室16内直到上述灯壳体2倾斜。在该图5中,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翅片形状的上述散热部件19的长度方向的外侧位于上述灯室16内且内侧位于上述灯壳体2侧。
上述散光用光源7为真空管型光源,呈船形。上述散光用光源7在中央的上述散光用灯室17内,通过兼作电极的支架(未示出)固定在上述灯壳体2上。
上述聚光用光源6、6利用电气配线33、33,通过开关23、23电连接至电源侧。另一方面,上述散光用光源7利用电气配线(未示出),通过随车门的开闭而通断的车门开关(未示出)或由驱动器通断的主开关(未示出)电连接到电源侧。
在作为灯玻璃的上述内透镜3中与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上述聚光用灯室16、16内的上述聚光用光源6、6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有锥梯形例如圆锥梯形的凹部24、24。上述凹部24的中心轴与上述光照射方向Z-Z大致一致。在上述凹部24、24的底部(圆锥梯形的上表面处)分别设置照射孔25、25,这些照射孔用于通过上述外透镜4,将来自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光照射在车辆的室内。作为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光照射部的上述透镜18的一部分从上述照射孔25向外侧(上述外透镜4侧)突出。
作为灯玻璃的上述内透镜3通过双色成型形成,即,其外侧由具有导光作用的树脂制的部件26形成,其内侧由树脂制的不透光部件27形成。在上述外侧部件26的上述照射孔25的边缘设有使来自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光L1入射至上述外侧部件26中的入射面(未示出)。在上述内透镜3的上述凹部24中的上述外侧部件26表面上,设有使来自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光L3扩散的光扩散部30。上述光扩散部30例如可由通过珩磨加工或深冲加工等形成的无数极小的凹凸形成。设置上述光扩散部30的范围是作为上述凹部24的表面(倾斜内表面)的图1中画有斜线的范围。
在上述内透镜3的上述内侧部件27上,相对于上述分隔壁15一体设置遮光肋31。上述遮光肋31可防止来自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上述聚光用灯室16、16内的上述聚光用光源6、6的光泄漏到中央的上述散光用灯室17内,并且,相反也可以防止来自设置在中央的上述散光用灯室17内的上述散光用光源7的光泄漏到左右两侧的上述聚光用灯室16、16内。
在上述内透镜3的上述内侧部件27中,在与中央的上述散光用灯室17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口部32。由树脂制的不透光部件构成的上述内侧部件27的上述开口部32通过上述内透镜3的上述外侧部件26及上述外透镜4,将来自设置在中央的上述散光用灯室17内的上述散光用光源7的光照射到车辆的室内。
如图3~图9所示,在上述灯壳体2的上述底板部29中与上述聚光用光源6、6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34以及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35。上述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34与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35,在沿左右上述聚光用光源6、6的翅片形状的上述散热部件19、19的倾斜的方向,即相互向内侧且向上述开关23侧倾斜的方向连通。另外,上述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与上述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也可以是一个较大的开口部。
在上述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及上述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上,设置有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上述散热部件19。即,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上述散热部件19的后方位于上述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上,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上述散热部件19的侧面(长度方向的内侧)位于上述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上。并且,如图5所示,从上述散热部件19的翅片的长度方向的外侧至内侧是从上述灯室16内经上述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向上述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倾斜的。
如图6~图9所示,在上述灯壳体2的上述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35边缘的一部分上,设有向灯室16侧下降一段的阶梯部。上述阶梯部形成导热通道36、36。上述导热通道36、36从上述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35边缘的一部分沿规定方向,即相互向内侧且向上述开关23侧的方向设置。在上述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上述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及上述导热通道36的边缘上一体设置导热凸部(肋)37。
上述导热通道36由可容纳上述电气配线33的凹部或槽或切口等构成。即,上述导热通道36从上述灯壳体2底部的下面下降一段。另外,上述导热通道36兼作配置上述电气配线33的配线通道。在上述导热通道36中设有固定上述电气配线33的固定部。上述固定部由切口38、弹性爪39、固定爪40等构成。
如图2~图5所示,上述托架21由嵌合部41、固定部42及壁部43构成。上述托架21由导热性良好并具有刚性和弹性的材料例如薄钢板形成。
上述嵌合部41呈凹形,用于嵌合固定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上述主体部的上述外壳20。上述嵌合部41覆盖上述外壳20的除了上述透镜18以外的一个面及左右两个侧面。当然,也可通过上述外壳20与上述嵌合部41的弹性配合,例如在上述外壳20上设置嵌合孔,在上述嵌合部41上设置嵌合凸部,使上述嵌合凸部与上述嵌合孔弹性嵌合,由此可以提高上述聚光用光源6与上述托架21之间的固定力。
上述固定部42从上述嵌合部41的一侧部弯折且从上述嵌合部41的另一侧部经上述壁部43弯折,并一体设置。在将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上述光照射部的上述透镜18设置在上述灯玻璃的上述内透镜3及上述外透镜4侧,且将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上述散热部件19设置在上述灯壳体2的上述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与上述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侧的状态下,通过上述螺钉22和上述铆钉28等,将上述固定部42固定于上述灯壳体2的上述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与上述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的边缘上,由此将上述聚光用光源6固定于上述灯壳体2上。上述固定部42的宽度与上述嵌合部41的宽度或者上述壁部43的宽度大致相等。
上述壁部43设置于上述嵌合部41的另一侧部与上述固定部42之间。即,上述壁部43设置在从上述聚光用光源6至上述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与上述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的边缘的之间。上述壁部43可以将由上述聚光用光源6产生的热量引导至上述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与上述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另外,上述壁部43可以防止由上述聚光用光源6产生的热量泄漏至由上述壁部43包围的空间之外,例如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上述透镜18侧。
在上述聚光用光源6的上述主体部的上述外壳20的一个面上,一体设置作为定位部的长凸状的定位凸部44。另一方面,在上述托架21的上述嵌合部41上设有长孔状的定位孔部45。通过使上述定位凸部44与上述定位孔部45相嵌合,能够确定上述外壳20与上述嵌合部41的位置,从而使上述外壳20与上述嵌合部41互相嵌合。
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室内灯1采用了以上结构,下面对其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室内灯1例如以使开关23侧位于与后风挡玻璃G相反的一侧的方式,安装于车辆(汽车)C的室内R的后座的顶棚内饰T上。而且,在接通开关23时,聚光用光源6点亮,作为从透镜18发出的直射光L4的聚光经内透镜3的圆锥梯形的凹部24并透过外透镜4照明车辆的室内的规定范围。
这时,来自聚光用光源6的透镜18的部分光(未示出)从内透镜3的照射孔25抵达圆锥梯形的凹部24表面的光扩散部30而被扩散。并且,来自聚光用光源6的透镜18的部分光(未示出)从内透镜3的外侧部件26的入射面入射至外侧部件26中。从该入射面入射到外侧部件26中的入射光通过外侧部件26的导光作用,在外侧部件26的外面(表面)与包含倾斜反射面29的外侧部件26和内侧部件27的边界面之间,反复反射后被引导至外侧部件26中,同时,部分光(未示出)从外侧部件26的外面射向外部。
另一方面,当车门开关或主开关接通时,散光用光源7点亮,来自该散光用光源7的散光透过内透镜3的外侧部件26及外透镜4后,以散光形式照明车辆的室内的规定范围。
而且,通过点亮聚光用光源6,在该聚光用光源6的主体部的外壳20中会产生热量。该热量从聚光用光源6的主体部的外壳20传递至散热部件19。传递至散热部件19的热量沿散热部件19的翅片的长度方向,从灯室16内经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从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释放到灯室16外。
此外,通过托架21的壁部43,可防止在聚光用光源6的主体部的外壳20中产生的热量泄漏到由该壁部43包围的空间之外,例如聚光用光源6的透镜18侧。并且,通过托架21的壁部43,还可以将在聚光用光源6的主体部的外壳20中产生的热量从灯室16内引导至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及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从灯室16内引导至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及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的热量,经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从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释放到灯室16外。
释放到灯室16外的热从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沿导热通道36引导至与后风挡玻璃G相反的一侧的开关23侧。另外,从散热部件19释放的热,通过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及导热通道36边缘的导热凸部37,引导至与后风挡玻璃G相反的一侧的开关23侧。
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室内灯1采用了以上结构及作用,下面,对其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5中的实线箭头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室内灯1中,在聚光用光源6的主体部的外壳20中产生的热量在散热部件19中,沿该散热部件19的翅片的长度方向,从灯室16内侧传递至灯壳体2的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及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侧,并从该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及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有效释放到灯室16外。因此,由于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室内灯1充分考虑了作为聚光用光源6的半导体型光源的热对策,所以可以使用高输出的半导体型光源。
此外,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室内灯1,由于在使聚光用光源6的光轴与聚光用光源6的光照射方向Z-Z相一致且聚光用光源6相对于灯壳体2的安装面的底板部29倾斜的状态下设置在灯室16中,因此,能够简单、可靠地使散热部件19的翅片的长度方向从灯室16内向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及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倾斜。并且,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室内灯1能够简单、可靠地获得光指向性很高的聚光,并且由于能够获得光指向性很高的聚光,因此,可防止向使用聚光的人员以外的人员的闪光。
再有,如图6中实线箭头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室内灯1中,在聚光用光源6的主体部的外壳20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部件19,利用导热通道36,从灯壳体2的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及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沿规定方向引导并有效地释放至灯室16外。因此,由于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室内灯1充分考虑了作为聚光用光源6的半导体型光源的热对策,因此,可使用高输出的半导体型光源。特别是在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室内灯1中,由于可以沿规定方向,在本例中是与后风挡玻璃G相反的一侧,即内侧且开关23侧的方向,通过导热通道36引导聚光用光源6的热量,因此,能够将伴随聚光用光源6所释放的热量产生的不良影响降至最小限度。即,通过将聚光用光源6所释放的热量引导至与后风挡玻璃G相反的一侧,可防止后风挡玻璃G变模糊。
此外,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室内灯1由于在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的边缘及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的边缘以及导热通道36的边缘设有导热凸部37,因此,可以沿规定方向更可靠地引导聚光用光源6所产生的热量。并且,由于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室内灯1在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的边缘及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的边缘以及导热通道36的边缘设有导热凸部37,因此,增加了灯壳体2的强度。
此外,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室内灯1将导热通道36兼用作对与聚光用光源6电连接的电气配线33进行布线的布线通道,并且,在该导热通道36上设有作为固定电气配线33的固定部的切口38、弹性爪39、固定爪40等。因此,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室内灯1能够简单、可靠地且以最短距离对聚光用光源6的电气配线33进行布线,因此,可简化聚光用光源6的电气配线33的布线作业,并且,由于电气配线33较短即可,因此,能够节约制造成本。即,通过使下降一段的阶梯部位于聚光用光源6的供电部(电气配线的连接部),从而能以最短距离对电气配线33进行布线。此外,通过在灯壳体2上设置下降一段的阶梯部,可以在灯壳体2的外侧,即阶梯部的布线通道的导热通道36上设置电气配线33的固定部的切口38、弹性爪39和固定爪40等。
此外,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室内灯1通过托架21的壁部43,可防止聚光用光源6产生的热量泄漏到由该壁部43包围的空间外,例如聚光用光源6的透镜18侧。并且,如图3中实线箭头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室内灯1中,聚光用光源6产生的热量可以沿托架21的壁部43,从聚光用光源6引导至灯壳体2的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及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并从该后方散热用开口部34及侧面散热用开口部35有效地释放到灯室16外。这样,由于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室内灯1充分考虑了作为聚光用光源6的半导体型光源的热对策,因而,可使用高输出的半导体型光源。
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室内灯1通过托架21将聚光用光源6固定在灯壳体2上,因此,能够精确地将聚光用光源6固定在灯壳体2上。特别是在聚光用光源6的光轴与聚光用光源6的光照射方向Z-Z相一致并且聚光用光源6相对于灯壳体2的安装面的底板部29倾斜的状态下进行固定时,能够精确地将光用光源6倾斜固定在灯壳体2上。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室内灯1中,由于托架21的固定部42的宽度与托架21的嵌合部41或壁部43的宽度大致相等,因此,可充分确保托架21的固定部42与灯壳体2的固定面积。这样,本发明的车辆用室内灯1即使在聚光用光源6的光轴相对于3个方向(X方向、Y方向、Z方向)倾斜的状态下,仍能更精确地将聚光用光源6固定在灯壳体2上。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室内灯1中,由于托架21由导热性良好并具有刚性及弹性的部件构成,因此,可进一步提高聚光用光源6的散热效果,并且,可通过托架21将聚光用光源6可靠地固定在灯壳体2上。
下面,对上述实施例以外的例子进行说明。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安装于后风挡玻璃G附近的后座的顶棚内饰T上的车辆用室内灯1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应用于安装在后风挡玻璃G附近的后座的顶棚内饰T以外的处所,例如前风挡玻璃附近的前座的顶棚内饰等处的车辆用室内灯。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定位部,由长凸状的定位凸部44与长孔状的定位孔部45构成。但是,在本发明中,定位部也可以采用长凸状的定位凸部44与长孔状的定位孔部45以外的结构。例如,也可以采用1个或多个小圆形的凸部以及同样1个或多个的小圆形的孔部。

Claims (4)

1.一种车辆用室内灯,以具有光指向性的半导体型光源作为光源,其特征在于:
利用具有安装面的灯壳体及灯玻璃划分灯室,
上述光源由单元结构构成,该单元结构包括主体部、设置于上述主体部上并照射光的光照射部、以及设置于上述主体部上的散热部件,
在上述灯壳体中对应于上述光源的位置设置散热用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室内灯,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灯壳体上,从上述散热用开口部的边缘的一部分沿规定方向设置导热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室内灯,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散热用开口部的边缘或者上述散热用开口部的边缘及上述导热通道的边缘上设置导热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室内灯,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的上述散热部件形成翅片形状,
上述光源以上述散热部件的翅片的长度方向从上述灯室内向上述散热用开口部倾斜的方式,并以相对于上述灯壳体的上述安装面倾斜的状态设置在上述灯室内。
CNB2007101465773A 2006-08-24 2007-08-21 车辆用室内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951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28367 2006-08-24
JP2006228367A JP4706598B2 (ja) 2006-08-24 2006-08-24 車両用ルームラン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1233A true CN101131233A (zh) 2008-02-27
CN100549516C CN100549516C (zh) 2009-10-14

Family

ID=38626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4657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9516C (zh) 2006-08-24 2007-08-21 车辆用室内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674027B2 (zh)
EP (1) EP1892462B1 (zh)
JP (1) JP4706598B2 (zh)
CN (1) CN100549516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9026A (zh) * 2014-03-25 2015-09-30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车室内照明装置
CN115210499A (zh) * 2020-05-08 2022-10-18 星和电机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31109B2 (ja) 2008-04-08 2011-12-0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車両室内用照明装置
JP5169806B2 (ja) 2008-12-25 2013-03-2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JP5262755B2 (ja) 2009-01-27 2013-08-1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車両室内照明装置
JP2013086566A (ja) * 2011-10-14 2013-05-13 Yazaki Corp ランプ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ランプユニット
JP6601993B2 (ja) * 2013-05-29 2019-11-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JP6323910B2 (ja) * 2014-09-29 2018-05-16 パナソニック エコ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朝日株式会社 車両用室内灯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JP2018192881A (ja) * 2017-05-16 2018-12-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室内照明灯
US10106078B1 (en) * 2017-10-20 2018-10-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lamp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6231A (ja) * 1982-01-22 1983-07-27 Nissan Motor Co Ltd 室内灯
JPH01289729A (ja) * 1988-05-17 1989-11-21 Koito Mfg Co Ltd 車輌用室内灯
US6517218B2 (en) * 2000-03-31 2003-02-11 Relume Corporation LED integrated heat sink
JP2002124123A (ja) * 2000-10-17 2002-04-26 Denso Corp 車両用前照灯
JP2002172977A (ja) * 2000-12-05 2002-06-18 Teeantee:Kk 車両用室内灯
ES2287266T3 (es) * 2001-01-23 2007-12-16 Donnelly Corporation Sistema de iluminacion de vehiculos mejorado.
JP2002331868A (ja) 2001-05-10 2002-11-19 Ichikoh Ind Ltd 車両用ルームランプ
US7093965B2 (en) * 2001-07-09 2006-08-22 Roger L Veldman Automotive lighting assembly with decreased operating temperature
DE60223050T2 (de) 2001-08-31 2008-07-17 Gentex Corp., Zeeland Fahrzeuglampenanordnung mit kühlkörper
JP2004241191A (ja) * 2003-02-04 2004-08-26 Koito Mfg Co Ltd 口金付き電球
DE10307147A1 (de) 2003-02-20 2004-09-23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Leseleuchte für Flugzeugkabinen
US7093964B2 (en) 2004-11-01 2006-08-22 Federal-Mogul World Wide, Inc. Compact, low-level vehicle interior lamp assembly
JP2006232185A (ja) * 2005-02-28 2006-09-07 Toyoda Gosei Co Ltd 車両室内用の間接照明装置
JP2006267774A (ja) * 2005-03-25 2006-10-0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露光装置
KR100699149B1 (ko) * 2005-05-24 2007-03-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투사기의 배기 도어 개폐장치
US7307391B2 (en) * 2006-02-09 2007-12-11 Led Smart Inc. LED lighting system
JP4508172B2 (ja) * 2006-08-24 2010-07-21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ルームランプ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9026A (zh) * 2014-03-25 2015-09-30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车室内照明装置
CN115210499A (zh) * 2020-05-08 2022-10-18 星和电机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CN115210499B (zh) * 2020-05-08 2024-02-09 星和电机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92462A1 (en) 2008-02-27
JP2008053065A (ja) 2008-03-06
EP1892462B1 (en) 2017-10-11
US20080049435A1 (en) 2008-02-28
CN100549516C (zh) 2009-10-14
JP4706598B2 (ja) 2011-06-22
US7674027B2 (en) 2010-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6644C (zh) 车辆用室内灯
CN100549516C (zh) 车辆用室内灯
US7237935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vehicular lamp
US7165871B2 (en) Lamp
CN100472119C (zh) 车用灯具
US8287167B2 (en) Lamp unit
US7699511B2 (en) Door mirror with turn lamp
US10125943B2 (en) Motor vehicle and motor vehicle headlamp with a front housing
EP2119959B1 (e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
US20190041024A1 (en) Vehicular lamp
EP2246613A1 (en) Vehicle lamp
US20090154186A1 (en) Vehicle lamp assembly
WO2009131125A1 (ja) 光源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CN101144579A (zh) 车辆用灯具
EP2127947B1 (en) Vehicle lighting apparatus
JP2007207528A (ja) 車両用前照灯
US9829176B2 (en) Lamp
CN102213389A (zh) 车辆用前照灯
US20130141930A1 (en) Vehicular headlamp
CN102269379A (zh) 车辆用灯具
US9441803B2 (en) Vehicular headlamp
EP2618046A1 (en) Vehicle headlamp
EP2075500B1 (en) Vehicle headlamp
CN101639186A (zh) 前照灯
CN102022699A (zh) 发光模块以及车辆用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14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