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6953B - 在码复用控制信道中用于扩频序列跳频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码复用控制信道中用于扩频序列跳频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6953B
CN101076953B CN200480043977.6A CN200480043977A CN101076953B CN 101076953 B CN101076953 B CN 101076953B CN 200480043977 A CN200480043977 A CN 200480043977A CN 101076953 B CN101076953 B CN 1010769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hopping pattern
hopping
mobile radio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439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76953A (zh
Inventor
S·帕克瓦尔
郑荣富
王怡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Group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76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6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76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69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04B1/7143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hop patter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1/7103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the interference being 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74Code shifting or ho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0Code gen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701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featuring pilot assisted re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97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interference
    • H04B2201/709709Methods of preventing interference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码复用一个或多个控制信号到共享控制信道上的方法和设备。根据本发明,用于从基站发射到移动站终端的控制信号在预定时间间隔的每个时隙中重复。每个时隙中的控制信号使用位级扩频序列进行扩频,其中位级扩频序列根据预定的序列跳频模式从时隙到时隙而改变。所产生的用于发射到每个移动站终端的扩频控制信号然后使用公共信道化码被合并与扩频。

Description

在码复用控制信道中用于扩频序列跳频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码复用控制信道,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无线系统中用于使用具有公共OVSF(正交可变扩频因子)信道化码的时变位级扩频序列来码复用多个控制信号到共享控制信道上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无线系统中,比如宽带码分多址(WCDMA)系统或CDMA2000系统,基站编码数据帧或分组并且在下行链路信道上传输该数据帧或分组给用户设备(UE)终端,即移动站。该移动站在上行链路信道上传输编码的数据帧或分组给基站。基站解码所接收的数据帧或分组以恢复由移动站传输的信息编码块。
随着WCDMA和CDMA2000的发展,增强上行链路专用传输信道,例如那些用于减少空中接口时延以提高系统容量以及增加高位速率业务的小区覆盖的上行链路专用传输信道,变得日益重要。在上行链路传输信道上提供快速重传和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协议的使用、以及在上行链路传输信道上提供数据速率控制的快速速率控制(FRC)协议的使用,通常有助于获得这些目标。然而,这两种协议要求快速并且可靠的下行链路控制信令。
在支持HARQ操作上,增强的专用信道(E-DCH)从基站到移动站发送控制信号。例如,基站在下行链路信道上使用与E-DCH有关的HARQ指示信道(E-HICH)来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TTI)中发送确认(ACK)或非确认(NACK)信号给移动站。因为HARQ有助于减少重传时延并且提高上行链路高数据速率覆盖和容量,在E-HICH上非常希望拥有可靠的信令。
在支持FRC操作上,基站使用与E-DCH有关的相对授权信道(E-RGCH)来发送专用速率控制命令给移动站。FRC允许基站微调小区范围的上行链路干扰(上行链路噪声增加)来满足关于时延、通吐量、和/或呼叫堵塞的目标小区范围的服务质量。服务基站在下行链路信道上每TTI内发送速率控制信号来命令移动站增加或降低上行链路传输数据速率。如本技术领域所熟知的,速率控制信号可以包含任何数量的位,并且典型地包括1位二进制或三进制(上、下、或保持)信号。
位级扩频序列在预定的时间间隔上扩频速率控制信号和/或确认/非确认信号。扩频信号获得正交性,并且因此当信号在整个时隙上积分时,获得想要的性能。同样地,信道必须在整个时隙上保持恒定目的是保持正交性。
当衰落信道是非扩散的并且在一个时隙内保持恒定时,扩频信号在接收机处保持正交性。然而,高多普勒信道可能危害正交性。此外,附加因素比如远近效应问题,也可能加剧由于缺乏正交性引起的问题。当基站以显著比向远离基站的移动站发射所使用的发射功率低的发射功率同时向靠近基站的移动站发射时,出现远近效应问题。当正交性未被保持时,这个远近效应问题可能在附近移动站的接收机处引起显著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包括用于码复用一个或多个控制信号到共享控制信道上的方法和设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与特定移动站相关联的预定时间间隔的每个时隙被分配一个唯一的位级扩频序列。该位级扩频序列根据预定义的序列跳频模式从时隙到时隙而变化。结果,不同的位级扩频序列在预定时间间隔的每个时隙中扩频控制信号。此外,基站合并来自多个移动站的扩频控制信号并且使用公共信道化码传输合并的信号。该控制信号的位级扩频使移动站能够将用于它的控制信号与用于其它移动站的控制信号分隔。
将不同的位级扩频序列应用到在预定时间间隔的每个时隙中的控制信号(序列“跳频”)增加了在高多普勒信道中保持扩频信号的更高正交性的可能性。同样地,使用不同的位级扩频序列减少了上面所描述的远近效应问题的影响。
根据这里将进一步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典型方法,本发明产生一组序列跳频模式。在一个实施例中,循环过程产生所述组序列跳频模式。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伪随机过程产生所述组序列跳频模式。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序列分配过程产生所述组序列跳频模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组典型的Hadamard扩频序列。
图2示出了码分复用器的框图,其码分复用在共享的OVSF信道化码上的E-HICH和E-RGCH控制信号。
图3示出了码分复用器的框图,其码分复用在独立的OVSF信道化码上的E-HICH和E-RGCH控制信号。
图4示出了远近效应情形。
图5示出了使用了本发明的序列跳频模式的CDM系统的典型框图的一部分。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使用循环过程产生的一组典型的序列跳频模式。
图7示出了用于产生一组序列跳频模式的一个典型的伪随机过程。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使用伪随机过程产生的一组典型的序列跳频模式。
图9示出了在200Hz多普勒扩频的平坦衰落信道中长度20的Hadamard序列对之间的相互抗远近效应比的表格。
图10示出了用于产生一组序列跳频模式的一个典型的智能过程。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使用智能序列分配过程产生的一组序列跳频模式。
图12示出了IQ复用E-HICH和E-RGCH控制信号到同一位级Hadamard序列中的一个典型CDM系统的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使用由所选择的序列跳频模式涉及的位级扩频序列来IQ复用E-HICH和E-RGCH控制信号的一个典型CDM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清楚而不是限制的目的,下面的描述使用了术语“OVSF信道化码”用于扩频输入信号到WCDMA码片速率(3.84Mcp)的扩频序列。此外,下面的描述使用了术语“Hadamard序列”或者“位级扩频序列”或者“位级Hadamard序列”,可交替地来代表以该位速率应用到控制信号的扩频序列。该位速率例如等于码片速率除以BPSK的扩频因子并且等于两倍的该码片速率除以QPSK的扩频因子。作为例子,具有扩频因子为128的OVSF信道化码在一个WCDMA时隙中引起20个符号。因此所得到的位级扩频序列基于长度20的Hadamard序列。
根据当前本技术领域对于增强的上行链路的概念,移动站可以在上行链路上传输而不用调度授权,只要传输数据速率不是非常地高。这防止了不想要的调度时延。因此,许多移动站可以同时在上行链路上使用HARQ协议进行传输。结果,基站需要在下行链路的每TTI提供许多E-HICH和E-RGCH信号。为了防止这些控制信号消耗太多的OVSF(正交可变扩频因子)信道化码,共享OVSF码的E-HICH的码分复用(CDM)结构已经由Qualcomm 2003年8月在纽约在3GPP TSG RANWG1#33,25-29的“Impact of DL Support Channels on E-DPDCH(在E-DPDCH上的DL支持信道的影响)”中提出(这里通过参考被结合进来)。由Qualcomm参考所讲授的方法将控制信道细分成多个子信道,其中每个子信道对应一个移动站。对于每个子信道,具有1个时隙持续时间的唯一位级Hadamard序列在TTI的1个时隙上扩频对应的1位ACK/NACK信号。扩频信号然后被复制到TTI的剩余时隙的每一个上。随后,公共OVSF信道化码进一步在TTI的每个时隙中扩频同样扩频的ACK/NACK信号以产生输出控制信号用于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传输。
图1示出了一组典型的长度20的Hadamard扩频序列{c0...c19}。图1中示出的该组Hadamard序列仅用于示例目的而并非限制。与这个典型组有关的其它可能组可以通过排列列或行来获得。
用于CDM结构的上面所述方法原理上可以应用到任何低速率(例如每TTI 1或更多位)下行链路控制信令。例如,同一OVSF信道化码可以码分复用E-HICH和E-RGCH,如图2的典型CDM系统中所示的。可选地,单独的OVSF信道化码可以码分复用E-HICH和E-RGCH。例如,一个OVSF信道化码扩频E-HICH以及一个OVSF码扩频E-RGCH,如图3的典型CDM系统中所示的。在任何一种情况下,用于E-HICH和E-RGCH的扩频ACK/NACK和速率控制信号在如图2和3中所示的被合并之前分别被缩放α和β。这个幅度缩放用于保证每个信令信道的充分性能。
容易理解,上面所述的用于增强上行链路的概念意味着如果衰落信道是非扩散的并且在一个时隙中恒定,则扩频信号在接收机处保持正交性。使用多径传播,正交性是非常完好的,只要由于对于码片间干扰有大的处理增益使得信道在一个时隙上是恒定的。然而,高多普勒信道(其中多径衰落在一个时隙间隔期间明显变化)可能严重损害正交性。在某些情况下,正交性的损失可以导致严重的性能恶化。而且,与无线传输相关联的附加因素可以加剧性能恶化问题。在图4中示出的远近效应问题,代表了一个加剧因素。术语“远近效应问题”指当高发射功率的信号在也用于扩频小发射功率的信号的OVSF信道化码上进行码分复用(CDM)时的情况。该情况例如当基站同时发射到一个位于小区边界附近的远移动站和发射到位于小区中心附近的近移动站时出现。该情况可能还当基站同时发射信号到具有很大不同误码要求的移动站的时候出现。
远近效应问题结合正交性损失引起了在近移动站(移动站2)处同信道干扰的增加。由于正交性的损失引起的干扰量取决于被分配给近和远移动站的那对位级扩频序列之间的互相关。某些对序列表现出相对弱的互相关,并且因此比其它对序列更加抗远近效应问题。其它序列对表现出相对强的互相关,并且因此更不抗远近效应问题。具有强互相关的序列对放大了远近效应问题。此外,如果两个近移动站被分配具有强互相关的序列对,则在近移动站上的性能总是很差。因为这个带来了一贯的差性能,这种情况是不希望的。
本发明通过使用TTI的每个时隙的不同位级扩频序列初始扩频控制信号来解决远近效应问题。通常,本发明在一个系统中改变了从时隙到时隙的控制子信道的位级扩频序列分配,该系统允许多个控制子信道来共享一个公共控制信道/OVSF信道化码。被分配给每个子信道的序列跳频模式表征预定时间间隔的每个时隙的不同位级扩频序列。例如,图5示出了3时隙TTI 14以及3时隙序列跳频模式16,其中TTI 14在每个时隙中具有1位ACK信号。序列跳频模式16涉及时隙1的序列12,时隙2的序列5,以及时隙3的序列17。因此,复用器20可以使用位级扩频序列c12、c5和c17分别扩频时隙1、2和3中的1位ACK信号(见图1)。
下面描述几个典型实施例,用于产生和/或分配这样的序列跳频模式。下面描述的序列跳频模式包括循环序列跳频模式、伪随机序列跳频模式、以及智能序列跳频模式。在全部三种类型中,序列跳频模式包括序列标记的模式,其中每个元素表示识别用于位级扩频的特定Hadamard序列的一个标记。
图6示出了一组典型的循环序列跳频模式。这一典型组包括四十个序列跳频模式,每个序列跳频模式包括十五个序列标记。总共四十个的序列标记可用于任何给定的序列跳频模式。这些序列标记可以涉及任意已知的位级扩频序列。例如,标记0至19涉及图1中所示的位级扩频序列0至19。剩下的位级扩频序列(20至39)可以例如通过将每个0至19序列乘以j来产生,其中j是-1的平方根。换言之,序列k+20可以通过j乘以时间序列k来获得。每个序列跳频模式对应一个子信道,并且因此,对应一个移动站或一个控制子信道。如图6中所示的,该组序列跳频模式的每个连续序列跳频模式包括一个基本的序列跳频模式的循环移位。总之,如果扩频序列k位级扩频时隙i中的控制信号,则扩频序列(k+1)%40将用于位级扩频随后的时隙(i+1)中的同一控制信号。表达式n%m代表n模m,由此m=40由于图6中给出的例子已经被选择。例如,假定图6中的该组序列跳频模式的第一行对应基本序列跳频模式。如图6所示,第一行的基本序列跳频模式的循环移位产生随后的序列跳频模式。
虽然图6示出了基本序列跳频模式,其包括连续的序列标记(例如1,2,3,4,...),但是本发明的循环过程并非限制如此。例如,循环过程还可以应用到伪随机基本序列跳频模式,其中基本伪随机序列跳频模式的循环移位产生连续行的该组序列跳频模式。
在第二实施例中,满足下列特性的伪随机过程产生该组序列跳频模式。
●序列分配从时隙到时隙而变化。
●没有序列位级扩频任何时隙中的多于一个的控制信号。
●序列跳频模式在预定数量的时隙之后被重复。
●没有一个移动站在一个TTI中使用同一跳频序列超过一次。
图7示出了用于产生满足这四种特性的序列跳频模式的一个典型过程。在数字0和(k-1)之间产生一个随机排列(块100)之后,所产生的随机排列被添加到该组现有排列模式(块120)中,除非所得到的排列与在表格中任何已经存在的排列模式相同(块110)。这些步骤重复进行直到该组序列跳频模式包括足够数量的排列模式(块130)。每个移动站或一个控制子信道使用来自所述组模式的排列模式之一。一个典型的伪随机跳频模式可以使用原始元素通过Galois域操作来获得。
图8示出了满足所有上面所述特性的伪随机序列跳频模式。所示出的该组序列跳频模式支持四十个控制子信道,各具有十五个时隙TTI。每个控制子信道对应一个不同的移动站并且可以提供控制信号给对应的移动站。根据这组序列跳频模式,子信道1在时隙1中使用位级Hadamard序列12,在时隙2中使用序列23,在时隙3使用序列37,等等。跳频模式在15个时隙之后自己进行重复。
如图8中所示,上面所述的伪随机过程产生一组序列跳频模式,其中特定的标记在给定的序列跳频模式中仅出现一次。此外,特定的标记在该组序列跳频模式的一个给定列中仅出现一次。换言之,一个特定标记对于一个给定的序列跳频模式并且对于该组序列跳频模式的对应时隙是唯一的。结果,所产生的这组序列跳频模式防止移动站使用差的序列超过一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序列分配过程产生序列跳频模式。根据本发明,智能过程利用了这样的事实,即不同对的位级Hadamard序列表现出不同的性能参数,即相互抗远近效应比。为了示出这一点,图9列出了在具有200Hz多普勒扩频的平坦衰落信道中图6的长度20的Hadamard序列对之间的相互抗远近效应比。如图9所示,序列c0和c2具有25dB的相互抗远近效应比,而序列c4和c6仅具有8dB的相互抗远近效应比。
在图10中示出的一个典型实施例中,下面步骤可以构造一个智能序列跳频模式矩阵:
●使用例如上面所述的循环或伪随机过程构造一组序列跳频模式(块150)。
●识别具有想要的性能参数的Hadama rd序列对(块160),即没有剩余序列对于这些序列同时具有差的相互抗远近效应比。
●通过序列交换修改从第一步骤获得的该组序列跳频模式(块170),这样在交换程序之后,子信道1和2所涉及的每个序列具有相对于剩余子信道序列跳频模式来说可接受的相互抗远近效应比。
预定的阈值可以用于识别具有可接受的相互抗远近效应比的序列。至此,在图9中描述的相互抗远近效应比的表格可以有助于识别可接受的序列对,其在给定时隙中的两对序列之间具有足够大的相互抗远近效应比。可接受的序列对(cn;cm)对应具有高于特定阈值的相互抗远近效应比的对,并且对此任何其它的序列对,即(cn;ci)或(ci;cm),i≠n并且i≠m,具有至少一个超出阈值例如-11.5dB的相互抗远近效应比。
为了示出智能过程,图11示出了使用上面所描述的用于E-HICH的循环伪随机和智能过程产生的典型序列跳频模式。图9中给出的表格展示了下列序列对满足上面所描述的阈值要求:(c0;c5)、(c1;c16)、(c2;c10)、(c3;c11)、(c4;c14)、(c5;c7)、(c6;c5)、(c7;c16)、(c8;c12)、(c9;c4)、(c10;c18)、(c11;c19)、(c12;c8)、(c18;c11)和(c19;c15)。从这些序列对,智能过程修改如图6所示的子信道1和2的序列跳频模式如下:对于时隙号1,(c0;c5)代表子信道1和2的想要序列对。这通过交换子信道6的时隙1中的序列分配参考号与子信道2的时隙1中的序列参考号来获得。对于剩余时隙(2至15)重复这个程序导致如图11中所示的智能序列跳频模式。
所得到的表格包括一组序列跳频模式,其中子信道1和2的序列跳频模式被分配给具有高发射功率的信号。结果,这个智能过程为多个子信道提供两个或多个序列跳频模式,其没有全部引起剩余子信道中的序列跳频模式的差抗远近效应比。
在使用智能过程产生所述组序列跳频模式之后,基站基于发射功率分配所选择的序列跳频模式。例如,基站可以分配具有弱相关的一对序列跳频模式以及因此分配强的抗远近效应特性给具有相对大的发射功率的移动站。
除了上面所述的用于产生序列跳频模式的过程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应用智能序列跳频模式分配过程。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基站估计邻近或非邻近的序列跳频模式对来确定总体性能参数,即与一个(或多个)序列跳频模式对相关联的序列的总体抗远近效应比。基于总体性能参数,具有足够可接受的总体性能参数的序列跳频模式对被保留用于发射高功率控制信号。换言之,以这样的方式分配序列跳频模式是有利的,即相对于分配给较高功率控制信号的一个(或多个)序列跳频模式,没有序列跳频模式具有差的总体抗远近效应比。
应当理解到一组序列跳频模式可以根据智能过程使用不同于上面所讨论的相互抗远近效应比的性能参数来产生。此外,还应当理解到智能伪随机过程可以使用多性能参数来确定在邻近信道中如何最佳成对序列。
应当理解的是,根据上面所述过程的任何一个产生的序列跳频模式可以用于IQ复用E-HICH和E-RGCH中的控制信号。例如,如果序列k在特定时隙中为给定用户扩频E-HICH中的控制信号,送往同一用户的E-RGCH在同一时隙中使用序列(k+20)用于E-RGCH控制信号。以这种方式,被分配给同一用户的用于E-HICH和E-RGCH的位级Hadamard序列只是不同于复数复用器j。图12示出了用于实现这个I/Q复用的典型框图。如图12所示,这个I/Q复用技术可以简化接收机的实现。
这里所描述的过程可以用于获得适合每TTI一跳的序列跳频模式。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里所描述的过程还应用到使用适合于每个任何想要时间间隔一跳的序列跳频模式的系统。无论如何,根据本发明,由相应序列扩频模式涉及的不同位级Hadamard序列扩频TTI的每个时隙或预定时间间隔内的每个控制信号。
任何已知的码复用器可以使用上面所描述的组的序列跳频模式。图13示出了用于实现上面所描述的CDM过程的任何一个或全部的一个典型码复用器。为了示例的目的,图13仅示出了3个子信道,每个具有3时隙的TTI。然而,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到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示例的实现。
如图13所示,CDM系统10包括控制处理器30、ACK/NACK控制信号12、速率控制信号14、和用于每个移动站18的序列跳频模式16。乘法器19和21缩放控制信号12、14,同时乘法器20和加法器22使用相应缩放的速率控制信号14来I/Q复用所缩放的ACK/NACK控制信号12以产生合并的I/Q控制信号24。
控制处理器30包括存储器32和分配处理器34。存储器32存储根据上面所描述方法的任何一个产生的一组序列跳频模式。基于所产生的该组序列跳频模式,分配处理器34选择和分配一个序列跳频模式给每个移动站18。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处理器34可以顺序选择和分配序列跳频模式16,即序列跳频模式1给移动站1、序列跳频模式2给移动站2、序列跳频模式3给移动站3、等等。可选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分配处理器34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由控制信号36提供的变量选择和分配序列跳频模式16。例如,控制信号36可以指示分配处理器34哪个移动站18与高发射功率(远移动站)相关联以及哪个移动站18与低发射功率(近移动站)相关联。基于此,分配处理器34可以分配具有可接受的相互抗远近效应比(如上所述的)的序列跳频模式16给与高发射功率相关联的移动站18。
无论如何,复用器26复用每个分配的序列跳频模式16与合并的I/Q控制信号24。如上所述,由序列跳频模式16的时隙1标记的序列扩频时隙1中的控制信号。例如,对于移动站1,序列2扩频时隙1中合并的I/Q控制信号24。类似地,序列3扩频时隙2中合并的I/Q控制信号24并且序列4扩频在时隙3中合并的I/Q控制信号24。这发生于每个移动站18。合并器40然后合并扩频控制信号28。复用器42使用公共OVSF信道化码44扩频合并器40的输出来产生发射到每个移动站18的输出控制信号。
当然,本发明可以以不同于这里所特定阐述的另外方式来执行,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实质特征。本发明在所有方面上被视为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这里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意义和等价范围之内的所有变化。

Claims (31)

1.一种码复用控制信号到共享控制信道上的方法,包括:
在预定时间间隔的每个时隙中重复所述控制信号;
使用位级扩频序列以位速率扩频所述预定时间间隔的每个时隙中的所述控制信号;以及
根据预定义的序列跳频模式从时隙到时隙改变所述位级扩频序列。
2.权利要求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产生一组序列跳频模式;以及
给与所述共享控制信道相关联的每个移动站分配一个选自所述一组序列跳频模式的序列跳频模式。
3.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组序列跳频模式中的每个序列跳频模式包括公共序列跳频模式的循环移位。
4.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组序列跳频模式中的每个序列跳频模式包括一个伪随机序列。
5.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组序列跳频模式包括所有元素是唯一的序列跳频模式。
6.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组序列跳频模式中的对应元素是唯一的。
7.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产生至少一对序列跳频模式,使得所产生的至少一对序列跳频模式的对应元素具有满足或超出预定阈值的相互抗远近效应比。
8.权利要求7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分配所产生的一对或多对序列跳频模式中的序列跳频模式给与高功率控制信号相关联的移动站。
9.权利要求2的方法,进一步包括识别一对或多对邻近序列跳频模式,这些模式具有满足或超出预定阈值的总体相互抗远近效应比。
10.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给每个移动站分配一个所选的序列跳频模式包括给要求最高发射功率的移动站分配在所识别的一对或多对序列跳频模式中的序列跳频模式之一。
11.权利要求2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共享控制信道细分为多个子信道,其中每个子信道与所述一组序列跳频模式中的序列跳频模式之一相关联。
12.权利要求2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分配公共信道化码给所述共享控制信道。
13.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公共信道化码包括正交可变扩频因子信道化码。
1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位级扩频序列包括Hadamard扩频序列。
1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时间间隔包括3个时隙或15个时隙。
16.一种码复用控制信号到与多个移动站相关联的共享控制信道上的方法,包括:
在预定时间间隔的每个时隙中重复所述控制信号;
根据序列跳频模式将唯一的位级扩频序列分配给所述预定时间间隔的每个时隙;以及
使用分配给每个时隙的唯一的位级扩频序列以位速率扩频所述控制信号。
17.权利要求16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产生一组序列跳频模式;以及
给与所述共享控制信道相关联的每个移动站分配一个选择的序列跳频模式。
18.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组序列跳频模式中的每个序列跳频模式包括公共序列跳频模式的循环移位。
19.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组序列跳频模式中的每个序列跳频模式包括一个伪随机序列。
20.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两个邻近序列跳频模式构成一对序列跳频模式,并且其中产生至少一对序列跳频模式,使得所产生的至少一对序列跳频模式的对应元素具有满足或超出预定阈值的相互抗远近效应比。
21.一种与多个移动站共享控制信道的方法,包括:
分配公共信道化码给所述多个移动站;以及
给每个移动站分配一个选自一组序列跳频模式的序列跳频模式,其中所选择的序列跳频模式的每个元素涉及预定时间间隔的每个时隙的唯一位级扩频序列,其中所选择的序列跳频模式涉及的唯一位级扩频序列用于以位速率扩频在所述预定时间间隔的每个时隙中控制信号的重复版本。
22.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组序列跳频模式中的每个序列跳频模式包括公共序列跳频模式的循环移位。
23.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组序列跳频模式中的每个序列跳频模式包括一个伪随机序列。
24.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两个邻近序列跳频模式构成一对序列跳频模式,并且其中产生至少一对序列跳频模式,使得所产生的至少一对序列跳频模式的对应元素具有满足或超出预定阈值的相互抗远近效应比。
25.权利要求24的方法,其中给每个移动站分配一个序列跳频模式包括分配所产生的一对或多对的序列跳频模式中的序列跳频模式给与高功率控制信号相关联的移动站。
26.权利要求2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识别一对或多对邻近序列跳频模式,这些模式具有满足或超出预定阈值的总体相互抗远近效应比。
27.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中给每个移动站分配所述序列跳频模式包括分配所识别的序列跳频模式之一给与高功率控制信号相关联的每个移动站。
28.一种码复用器,用于复用控制信号到与多个移动站相关联的共享控制信道上,包括:
存储器,其被配置来存储一组序列跳频模式,其中每个序列跳频模式的每个元素涉及唯一的位级扩频序列;
分配处理器,其被配置来给所述控制信号分配所选择的序列跳频模式;以及
复用器,用来使用由所选择的序列跳频模式涉及的唯一的位级扩频序列以位速率扩频在预定时间间隔的每个时隙中所述控制信号的重复版本。
29.权利要求28的码复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被配置来存储基于公共序列跳频模式的循环移位的所述一组序列跳频模式。
30.权利要求28的码复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被配置来存储基于伪随机序列产生过程的所述一组序列跳频模式。
31.权利要求28的码复用器,其中两个邻近序列跳频模式构成一对序列跳频模式,并且其中所述存储器被配置来存储至少一对序列跳频模式,该至少一对序列跳频模式具有满足或超出预定阈值的相互抗远近效应比。
CN200480043977.6A 2004-09-13 2004-12-17 在码复用控制信道中用于扩频序列跳频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10769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0402210-9 2004-09-13
SE0402210A SE0402210D0 (sv) 2004-09-13 2004-09-13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SE04022109 2004-09-13
PCT/US2004/042740 WO2006031239A1 (en) 2004-09-13 2004-12-17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reading sequence hopping in code-multiplexed control channe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6953A CN101076953A (zh) 2007-11-21
CN101076953B true CN101076953B (zh) 2015-07-01

Family

ID=33157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43977.6A Active CN101076953B (zh) 2004-09-13 2004-12-17 在码复用控制信道中用于扩频序列跳频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689178B2 (zh)
EP (2) EP1790086B1 (zh)
JP (1) JP4728337B2 (zh)
KR (1) KR101011555B1 (zh)
CN (1) CN101076953B (zh)
BR (1) BRPI0419044B1 (zh)
CA (2) CA2855313C (zh)
SE (1) SE0402210D0 (zh)
WO (1) WO20060312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9323B (zh) * 2004-11-10 2011-07-27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减少码复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峰值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US7729411B2 (en) * 2005-04-27 2010-06-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Joint detector in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radio receiver
KR101119351B1 (ko) * 2005-05-04 2012-03-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시스템에서 정보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와 그 시스템
US8804626B2 (en) * 2005-05-10 2014-08-12 Ntt Docomo, Inc.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mobile station,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and radio base station
US7257376B2 (en) * 2005-06-30 2007-08-14 Adaptix,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channel assignments to reduce interference and increase capacity of wireless networks
US7889709B2 (en) * 2005-08-23 2011-02-15 Sony Corporatio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data packets sent over the same set of channels
US7558229B2 (en) * 2005-08-25 2009-07-07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for reducing discarded slots and fram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0995830B1 (ko) * 2005-09-26 2010-1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07094733A2 (en) * 2006-02-13 2007-08-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ference reduction method for bursty or intermitted transmissions
KR100943608B1 (ko) 2006-04-21 2010-0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파수 호핑 방법 및 장치
US8102802B2 (en) 2006-05-08 2012-01-24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ownlink acknowledgments and transmit indicators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80020934A (ko) * 2006-09-01 2008-03-0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신 시스템의 상향링크 신호 송신 방법, 송신 장치, 생성방법 및 생성 장치
WO2008041940A2 (en) * 2006-10-05 2008-04-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hopping in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65714B2 (en) * 2007-01-10 2015-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using cyclically shifted sequences
WO2008084392A2 (en) * 2007-01-12 2008-07-1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utomatic control channel mapping
CN101296022B (zh) * 2007-04-24 2012-09-2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E-hich信道的特征码分配方法
BRPI0810797B1 (pt) 2007-04-30 2020-10-1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étodo para comunicação sem fio e aparelho para comunicação sem fio
GB2463194B (en) 2007-05-30 2011-10-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347334B1 (ko) * 2007-06-14 2014-0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수의 이동국에 대한 다중 입출력을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자동재송요구를 지원하는 응답문자 전송방법
US8204010B2 (en) * 2007-06-18 2012-06-1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ACK/NACK repetition for robust downlink MAC PDU transmission in LTE
KR101481820B1 (ko) * 2007-06-20 2015-0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 링크 제어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장치
EP2160858A4 (en) * 2007-06-21 2012-06-27 Korea Electronics Telecomm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514476B1 (ko) * 2007-09-03 2015-04-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일 반송파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시퀀스 홉핑
EP3340502A1 (en) 2007-10-01 2018-06-27 Panasoni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esponse signal spreading method
EP2345296B1 (en) * 2008-10-20 2017-01-1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arrier aggregation
US8305998B2 (en) * 2008-10-31 2012-11-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multiple carriers in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communications
JP5350395B2 (ja) * 2008-12-10 2013-11-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信号拡散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8385281B2 (en) 2009-01-30 2013-02-2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onent carrier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6193675B2 (ja) * 2013-08-21 2017-09-0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5064949A1 (en) * 2013-10-30 2015-05-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spreading sequences with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s
US10158458B2 (en) 2015-05-29 2018-12-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rtial collision multiple acces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02549A2 (en) * 1997-09-13 1999-03-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bi-orthogonal code hopping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CN1262824A (zh) * 1998-03-23 2000-08-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cdma通信系统中产生pn序列的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8520A (ja) * 1991-08-12 1993-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移動通信方式
JPH06237214A (ja) * 1993-02-10 1994-08-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5297162A (en) * 1993-06-04 1994-03-22 Motoro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t timing synchronization in an adaptive direct sequence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356555B1 (en) * 1995-08-25 2002-03-12 Terayo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gital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orthogonal codes
KR100340932B1 (ko) * 1998-10-26 2002-06-20 조정남 비동기식 광대역 부호 분할 다중 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셀 탐색 방법
JP3472736B2 (ja) * 1999-11-11 2003-12-02 Nec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スペクトル拡散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3443060B2 (ja) * 1999-12-08 2003-09-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同期捕捉装置及び同期捕捉方法
JP2002111544A (ja) * 2000-09-29 2002-04-12 Toshiba Corp スペクトラム拡散通信装置
JP2002111631A (ja) * 2000-10-04 2002-04-12 Yrp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Key Tech Res Lab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KR100400265B1 (ko) 2001-03-21 2003-10-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시분할-시디엠에이 에서의 타임 슬롯 할당을 위한 타임호핑 장치
US6697347B2 (en) * 2001-08-22 2004-02-24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packe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4184078A (ja) * 2001-11-26 2004-07-02 Rcs:Kk 位置検知装置
JP3879662B2 (ja) * 2002-12-17 2007-02-14 Kddi株式会社 Ofdm及びmc−cdmaを用いる送信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02549A2 (en) * 1997-09-13 1999-03-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bi-orthogonal code hopping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CN1262824A (zh) * 1998-03-23 2000-08-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cdma通信系统中产生pn序列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512939A (ja) 2008-04-24
CA2855313A1 (en) 2006-03-23
US20060056360A1 (en) 2006-03-16
CN101076953A (zh) 2007-11-21
US7689178B2 (en) 2010-03-30
CA2855313C (en) 2016-04-26
JP4728337B2 (ja) 2011-07-20
SE0402210D0 (sv) 2004-09-13
WO2006031239A1 (en) 2006-03-23
EP3370342B1 (en) 2019-10-09
CA2579429A1 (en) 2006-03-23
BRPI0419044B1 (pt) 2020-01-07
EP1790086A1 (en) 2007-05-30
KR20070058604A (ko) 2007-06-08
EP1790086B1 (en) 2018-08-08
EP3370342A1 (en) 2018-09-05
CA2579429C (en) 2014-07-08
KR101011555B1 (ko) 2011-02-07
BRPI0419044A (pt) 2007-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6953B (zh) 在码复用控制信道中用于扩频序列跳频的方法和设备
US10958305B2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22506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code resources to uplink ACK/NACK channels in a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775726B1 (ko) 무선 기지국 장치, 통신 단말장치 및 제어 정보의 전송방법
KR100383603B1 (ko)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통신시스템의 공통패킷채널의 채널할당장치 및 방법
KR20020001299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링크적응 방법 및 장치
KR20100058570A (ko)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응답 신호 확산 방법
JP5015785B2 (ja) 符号多重化ダウン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におけるピーク電力を低減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1132626B (zh)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自动重传应答指示信道实现方法
KR100713464B1 (ko)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통신시스템의 공통패킷채널의 채널 할당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UNWIRED PLANET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LUSTE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710

Owner name: CLUSTE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SE) S-126 25 STOCKHOLM, SWEDEN

Effective date: 201307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10

Address after: Nevada

Applicant after: Wireless Planet LLC

Address before: Delaware

Applicant before: Clastres LLC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10

Address after: Delaware

Applicant after: Clastres LLC

Address before: Stockholm

Applicant befor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ENOVO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UNWIRED PLANET INC.

Effective date: 201503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12

Address after: Chinese Hongkong No. 979 King's road, Quarry Bay Taikoo Place Lincoln building 23 floor

Applicant after: Lenovo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evada

Applicant before: Wireless Planet LLC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