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0985A - 带盒和带式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带盒和带式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60985A
CN101060985A CNA2005800397693A CN200580039769A CN101060985A CN 101060985 A CN101060985 A CN 101060985A CN A2005800397693 A CNA2005800397693 A CN A2005800397693A CN 200580039769 A CN200580039769 A CN 200580039769A CN 101060985 A CN101060985 A CN 101060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drum
belt
band
holding portion
circuit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397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60985B (zh
Inventor
山口晃志郎
伊藤明
国枝喜男
三輪贵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60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0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60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0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having dual functions or combined with, or coupled to, apparatus performing other fun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4Cassettes or cartridges containing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tape, for setting into prin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Abstract

无线信息电路元件(25)设置在带盒(21)的外周壁表面(24)的沿带盒(21)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关于带盒(21)的信息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IC电路部分(67)中。该IC电路部分(67)连接至天线(68)以向外面发送关于带盒(21)的信息和从外面接收关于带盒(21)的信息。另一方面,带式打印机(1)的天线(26)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8)的侧壁部分(8A)上,以与无线信息电路元件(25)相对,并在其间形成空间(49)。天线(26)经由读/写模块(93)连接至控制电路(80)。

Description

带盒和带式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纳长段带子的带盒,以及包括传送带子的带子传送装置和在带子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的带式打印机,带盒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带式打印机上。
背景技术
传统上,人们已提出了各种容纳长段带子的带盒以及包括传送带子的带子传送装置和在带子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的带式打印机,且带盒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带式打印机上。特别是,各种用于检测带子类型的机构。
例如,提供这样一种用于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它包括:带盒壳体本体;通过第一接合装置与带盒壳体本体的上侧接合的盖件;设置在带盒中预定位置处的带子鉴别件,该带子鉴别件设有带子识别部分,该带子识别部分与设置在带式打印机中的传感器装置协作,识别容纳在带盒中的带子的类型;以及用于将带子鉴别件固定在带盒中的第二接合装置。此外,在这样的带盒中,带子鉴别件设置成可根据带盒中的带子的类型来附接。(例如,参见专利文件1。)
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带盒中,当将所使用的带盒本体与盖件脱开以通过更换其中的带子以再次使用带盒时,可以由第二接合装置固定的带子鉴别件根据带子的类型识别带盒中所更换的带子的类型。这样就可以对各种带子共用带盒壳体本体和盖件,并同时可减少零件的数量或降低再利用的成本。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0-103131(第[0027]至[0080]段,图1至14)。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不过,在如上所述的传统带盒中,在带式打印机的带子容纳部分中的带子鉴别件的相对部分上设置带子鉴别传感器S1至S7,每个带子鉴别传感器由推式微型开关及类似装置的构成。带子鉴别传感器S1至S7各包括柱塞和由微动开关及类似装置构成的已知类型的机械开关,它们检测带子鉴别件的分别对应于带子鉴别传感器S1至S7的传感器孔,从而借助于开/关信号来判断容纳在带盒中的带子的类型。由于这种结构,随着要使用的带盒的类型的数目增加,就需要更多的带子鉴别传感器。与此同时,在带盒中就需要更多的用于布置带子鉴别件的更多传感器孔的空间。这样,带式打印机以及带盒的尺寸就变大,导致成本增加。此外,由于是通过由机械开关构成的带子鉴别传感器和传感器孔之间的协作来检测带子类型的,其间就要求很高的位置准确性,从而当该准确性不够时,就会不正确地检测带子类型。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盒和带式打印机,其中,即便在所要使用的带盒类型的数目增加时,也可以使带式打印机中的检测装置和带盒中的被检测部分各自小型化。还有,本发明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旨在使带式打印机中的检测装置与被检测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准确性要求低,并防止误检测带子。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用于带式打印机的带盒,所述带式打印机包括传送长段带子的带子传送装置、在带子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所述带盒容纳带子并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上,所述带盒包括:无线信息电路元件,它包括IC电路部分和IC电路侧天线,所述IC电路部分用于存储关于带盒的预定信息,所述IC电路侧天线连接至IC电路部分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以及安装参考平面,它将安装到设置于带盒容纳部分中的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上;并且其中,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距离所述安装参考平面一预定高度的位置。
较佳的是,在本发明的带式打印机中,所述带式打印机包括:装置侧天线,它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中;以及读取装置,它经由装置侧天线读取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预定信息;并且其中,所述无线信息电路元件布置成与装置侧天线相对。
较佳的是,在本发明的带式打印机中,所述带式打印机包括:装置侧天线,它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中;以及读/写装置,它通过无线通信经由装置侧天线读取或写入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预定信息;并且其中,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成与装置侧天线相对。
较佳的是,在本发明的带式打印机中,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成产生具有一预定距离的空间,所述距离是离开装置侧天线的距离。
较佳的是,在本发明的带式打印机中,安装参考部分包括凸块部分,该凸块部分具有预定的高度,并在带盒容纳部分的底面上以直立的姿势设置,带盒包括凹进部分,该凹进部分的底面形成有要与凸块部分的上端面抵接的安装参考平面,所述凹进部分的底面形成在离开沿带盒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一预定距离的位置,并且所述无线信息电路元件布置在沿带盒高度方向的所述中心位置上。
较佳的是,在本发明的带式打印机中,安装参考平面形成在带盒的底面上,并且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离开安装参考平面一预定高度的位置处。
较佳的是,在本发明的带式打印机中,装置侧天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的侧壁部分上,并且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带盒的外周侧壁表面上。
较佳的是,在本发明的带式打印机中,装置侧天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的底面上,并且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带盒的底面上。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式打印机,所述带式打印机包括传送长段带子的带子传送装置、在带子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容纳带子的带盒的带盒容纳部分、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中的安装参考部分,该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与带盒的安装参考平面抵接,所述带式打印机包括:装置侧天线;读取装置,它通过无线通信经由装置侧天线从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读取预定信息,所述无线信息电路元件包括IC电路部分和IC电路侧天线,所述IC电路部分设置在带盒中的预定位置上以存储预定信息,所述IC电路侧天线连接于IC电路部分以发送和接受信息,并且其中,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离开安装参考平面一预定高度的位置,并且装置侧天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中的预定位置处,所述预定位置离开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一预定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带式打印机,所述带式打印机包括传送长段带子的带子传送装置、在带子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容纳带子的带盒的带盒容纳部分、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中的安装参考部分,该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与带盒的安装参考平面抵接,所述带式打印机包括:装置侧天线;读/写装置,它通过无线通信经由装置侧天线从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读取预定信息或将预定信息写入无线信息电路元件,所述无线信息电路元件包括IC电路部分和IC电路侧天线,所述IC电路部分设置在带盒中的预定位置上以存储预定信息,所述IC电路侧天线连接于IC电路部分以发送和接受信息,并且其中,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离开安装参考平面一预定高度的位置,并且,装置侧天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中的预定位置处,所述预定位置离开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一预定高度。
较佳的是,在本发明的带式打印机中,装置侧天线设置成与无线信息电路元件相对。
较佳的是,在本发明的带式打印机中,装置侧天线设置成产生具有一预定距离的空间,所述距离是离开无线信息电路元件的距离。
较佳的是,在本发明的带式打印机中,安装参考部分包括凸块部分,该凸块部分具有预定的高度,并在带盒容纳部分的底面上以直立的姿势设置,带盒包括凹进部分,其中,当带盒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时,要与凸块部分的上端面抵接的安装参考平面形成在该凹进部分的底面上,所述凹进部分的底面形成在离开沿带盒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一预定距离的位置,并且所述装置侧天线布置成与沿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的带盒的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相对。
较佳的是,在本发明的带式打印机中,安装参考平面形成在带盒的底面上,并且装置侧天线设置在离开带盒容纳部分的底面一预定高度的位置处。
较佳的是,在本发明的带式打印机中,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带盒外周侧壁表面上,并且装置侧天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的侧壁部分上。
较佳的是,在本发明的带式打印机中,安装参考平面形成在带盒的底面上;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带盒的底面上;并且装置侧天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的底面上。
本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带盒中,安装参考平面与设置在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中的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抵接,并籍此以可拆卸的方式将带盒安装至该带盒容纳部分。此外,包括用于存储关于带盒的预定信息的IC电路部分和连接至IC电路部分以发送和接收信息的IC电路侧天线的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离开带盒的安装参考平面预定高度的位置上。
因此,即便在所要使用的带盒的类型的数目增加时,通过将诸如带子宽度之类的信息存储在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也可以使带盒中要被带式打印机检测的被检测部分的尺寸减小,所述被检测部分提供关于带盒的信息。还有,由于带盒中的被检测部分可小型化,因而也可使带盒所安装至的带式打印机小型化。此外,设置在带盒中的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位于离开安装参考部分与之抵接的安装参考平面预定高度处。以这种方式,即便带盒的高度尺寸根据带子宽度的类型等而不同,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与带式打印机在高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可几乎总是保持恒定,从而可确保地防止误检测带子类型及类似的信息。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带盒中,带盒的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成与设置在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中的装置侧天线相对,并且通过读取装置,带式打印机通过无线通信经由装置侧天线读取存储在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信息。因此,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经由无线信息电路元件的IC电路侧天线和带式打印机的装置侧天线发送和接收关于带盒的信息。因此,作为带盒中的被检测部分的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与作为带式打印机中的检测器的装置侧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准确性可较低,并且即便在带盒类型的数目增加时,也可以确保地检测到存储在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关于带盒的信息。
此外,在本发明的带盒中,带盒的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成与设置在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中的装置侧天线相对,并且通过读/写装置,带式打印机通过无线通信经由装置侧天线读取存储在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信息或将信息写入无线信息电路元件。因此,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经由无线信息电路元件的IC电路侧天线和带式打印机的装置侧天线发送和接收关于带盒的信息。因此,作为带盒中的被检测部分的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与作为带式打印机中的检测器的装置侧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准确性可较低,并且即便在带盒类型的数目增加时,也可以确保地检测到存储在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关于带盒的信息。此外,可由带式打印机的读/写装置通过无线通信经由装置侧天线将诸如剩余带子量之类的预定信息写入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从而可更新存储在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预定信息。
此外,在本发明的带盒中,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即,在装置侧天线与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之间形成具有预定距离的空间。这样,带式打印机的读取装置和读/写装置的输出功率就可以是恒定的,从而可改进存储在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关于带盒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带盒中,安装参考平面形成在凹进部分的底面上。该凹进部分的底面与具有预定高度且以直立的姿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的底面上的凸块部分的上端面抵接,并且,该凹进部分的底面形成在离开沿带盒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预定距离的位置处。此外,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带盒沿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上。因此,通过将带盒安装成凹进部分的底面与带盒容纳部分的凸块部分的上端面抵接,就可使无线信息电路元件在带盒高度方向上与各个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总是恒定,从而可进一步改进存储在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关于带盒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准确性。
此外,在本发明带盒中,安装参考平面形成在带盒的底面上,而该安装参考平面与带盒容纳部分中的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抵接,并且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离开带盒的安装参考平面预定高度的位置处。因此,通过将带盒安装成形成在带盒的底面上的安装参考平面与带盒容纳部分的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抵接,就可使无线信息电路元件在带盒高度方向上与带盒的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总是恒定,从而可进一步改进存储在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关于带盒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准确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带盒中,装置侧天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的侧壁部分上,而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带盒的外周侧壁表面上。因此,无线信息电路元件可容易地定位成与装置侧天线相对,从而可进一步改进存储在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关于带盒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准确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带盒中,装置侧天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的底面上,而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带盒的底面上。因此,无线信息电路元件可容易地定位成与装置侧天线相对,从而可进一步改进存储在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关于带盒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准确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带式打印机中,带盒的安装参考平面与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中的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抵接,并且带盒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至该带盒容纳部分。此外,包括用于存储关于带盒的预定信息的IC电路部分和连接至IC电路部分以发送和接收信息的IC电路侧天线的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离开带盒的安装参考平面预定高度的位置上。此外,装置侧天线设置在离开带盒容纳部分中的安装参考部分的上面预定高度的预定位置处。此外,设有通过无线通信经由装置侧天线读取存储在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预定信息的读取装置。
因此,通过将装置侧天线设置在离开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中的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预定高度的预定位置处,就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经由设置在带盒的预定位置上的无线信息电路元件通过发送和接收预定信息来读取预定信息。因此,可使带式打印机的检测器小型化,并因而可使带式打印机小型化。此外,装置侧天线设置在离开带盒容纳部分的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预定高度的预定位置处。这样,装置侧天线与设置在离开要与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抵接的安装参考平面的底面预定高度的位置处的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就可以在高度方向上几乎总是保持恒定,从而可确保地防止误检测带子类型及类似的信息。
此外,在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带式打印机中,带盒的安装参考平面与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中的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抵接,并且带盒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至该带盒容纳部分。此外,包括用于存储关于带盒的预定信息的IC电路部分和连接至IC电路部分以发送和接收信息的IC电路侧天线的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离开带盒的安装参考平面预定高度的位置上。此外,装置侧天线设置在离开带盒容纳部分中的安装参考部分的上面预定高度的预定位置处。此外,设有通过无线通信经由装置侧天线从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读取预定信息或将预定信息写入无线信息电路元件的读/写装置。
因此,通过将装置侧天线设置在离开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中的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预定高度的预定位置处,就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经由设置在带盒的预定位置上的无线信息电路元件通过发送和接收预定信息来读取或写入预定信息。因此,可使带式打印机的检测器小型化,并因而可使带式打印机小型化。此外,装置侧天线设置在离开带盒容纳部分的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预定高度的预定位置处。这样,装置侧天线与设置在离开要与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抵接的安装参考平面的底面预定高度的位置处的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就可以在高度方向上几乎总是保持恒定,从而可确保地防止误检测带子类型及类似的信息。此外,可由带式打印机的读/写装置通过无线通信经由装置侧天线将诸如剩余带子量之类的预定信息写入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从而可更新存储在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预定信息。
在本发明的带式打印机,装置侧天线设置成与无线信息电路元件相对。因此,带式打印机的读取装置和读/写装置的输出功率就可以是较小,从而实现读取装置和读/写装置的低功耗。
在本发明的带盒中,装置侧天线设置成在形成具有预定距离的空间,该距离等于离开无线信息电路元件的距离。因此,带式打印机的读取装置和读/写装置的输出功率就可以是恒定的,从而改进存储在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关于带盒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带盒中,作为安装参考部分的凸块部分以直立的姿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的底面上;其中,带盒包括凹进部分,当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时,要与凸块部分的上端面抵接的安装参考平面形成在其底面上;凹进部分的底面形成在离开沿带盒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一预定距离的位置处,并且装置侧天线布置成与沿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的带盒的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相对。
因此,通过将带盒安装成凹进部分的底面与带盒容纳部分的凸块部分的上端面抵接,装置侧天线就可与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的带盒高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相对,并且装置侧天线与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之间在高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总是恒定的,从而可进一步改进存储在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关于带盒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带盒中,安装参考平面设置在带盒的底面上,而装置侧天线设置在离开带盒容纳部分的底面预定高度的位置处。因此,装置侧天线与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之间在高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总是恒定的,从而可进一步改进存储在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关于带盒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准确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带盒中,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带盒的外周侧壁表面上,而装置侧天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的侧壁部分上。因此,通过将带盒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装置侧天线可容易地定位成与无线信息电路元件相对,从而可进一步改进存储在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关于带盒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准确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带盒中,安装参考平面设置在带盒的底面上,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带盒的底面上,而装置侧天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的底面上。因此,通过将带盒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装置侧天线可容易地定位成与无线信息电路元件相对,从而可进一步改进存储在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关于带盒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上方所见的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的示意性外部视图;
图2是从右侧所见的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的示意性外部视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带盒正在安装至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
图4是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的局部放大的平面图,其中带盒安装在带盒容纳部分,且所示为带盒的上壳体已移除的情况;
图5是示出带盒安装于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与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带盒安装于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时无线标签电路元件与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7是示出带盒安装于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与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侧视剖面图;
图8是示出具有更宽带子宽度的另一带盒安装于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与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侧视剖面图;
图9是示出将双面胶带按压并粘附到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的已打印的薄膜带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传感器标记与无线标签电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所述传感器标记被印制在双面胶带的基件带的背面上,而所述无线标签电路包含在所述基件带中;
图11是图10沿线X-X截取的截面图;
图12是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的带子进给辊的局部切去的前视图;
图13是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的带子进给辊在带子辅助辊按压于其时的截面图;
图14是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的进给辊的平面图;
图15是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所产生的已打印的标签带的侧视图;
图16是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的带子排出口的局部的放大前视图;
图17是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的控制配置的方框图;
图1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的读/写模块(R/W模块)详细功能的功能方框图;
图1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的功能结构的功能方框图;
图20是示出参数表的一个例子的图,其中有关带式打印机的每个型号的打印控制信息存储在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的存储器部分中;
图21是示出盒子信息表的一个例子的图,其中关于带盒的信息存储在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的存储器部分中;
图22是安装于根据实施例1的每个型号的带式打印机的热能头性能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23是用于在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打开时设定打印控制参数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24是示出液晶显示器7的屏幕的一个例子的图,它是在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开启时所显示的屏幕,是用于选择型号的屏幕显示的图;
图25是示出液晶显示器7的屏幕的一个例子的图,它是在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开启时所显示的屏幕,是用于选择电源的屏幕显示的图;
图26是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的、用于产生已打印的标签带的打印控制过程的主流程图;
图27是说明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在产生一片已打印的标签带时所执行的打印数据输入过程的子流程图;
图28是说明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在产生一片已打印的标签带时所执行的打印过程的子流程图;
图29是说明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在连续产生多片已打印的标签带时所执行的连续打印数据输入过程的子流程图;
图30是说明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连续产生多片已打印的标签带时所执行的连续打印过程的子流程图;
图31是说明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连续产生多片已打印的标签带时所执行的连续打印过程的子流程图;
图32是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的已打印的标签带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说明图,该图示意地示出传感器标记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33是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产生一片已打印的标签带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说明图,该图示出已打印的标签带处于备用状态;
图34是示出接着图33的状态并在带子被传送之后、开始打印时的已打印的标签带的状态的图;
图35是示出接着图34的状态并在带子从打印开始位置被传送距离12之后、已打印的标签带在切断其顶端部分时的状态的图;
图36是示出接着图35的状态并在数据被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的存储部分中之后、已打印的标签带在切断其后端侧时的状态的图;
图37是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的三片已打印的标签带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说明图,该图示出已打印的标签带在切断标签带的第一片标签的后端侧且同时连续打印第二片时的状态;
图38是示出接着图37的状态,已打印的标签带在切断标签带的第二片的后端侧且同时连续打印第三片时的状态的图;
图39是示出接着图38的状态,已打印的标签带在结束打印第三片时切断其后端侧的图;
图40是示出印制在根据实施例2的带盒的双面胶带的基件带背面上的传感器标记与包含在基件带中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41是根据实施例2的、用于产生带式打印机的已打印的标签带的打印控制过程的主流程图;
图43是说明根据实施例2的、在产生带式打印机的已打印的标签带时所执行的打印数据输入过程2的子流程图;
图43是说明根据实施例2的、在产生带式打印机的已打印的标签带时所执行的打印过程的子流程图;
图44是说明根据实施例2的、在产生带式打印机的已打印的标签带时所执行的打印过程的子流程图;
图45是根据实施例2的带式打印机的已打印的标签带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说明图,该图示意性地示出传感器标记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46是根据实施例2来产生带式打印机的一片已打印的标签带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说明图,该图示出已打印的标签带处于备用状态的情况;
图47是示出接着图46的状态并在带子被传送之后,开始打印时的已打印的标签带的状态的图;
图48是示出接着图47的状态并在带子从打印开始位置被传送距离12之后、已打印的标签带在切断其顶端部分时的状态的图;
图49是示出接着图48的状态、已打印的标签带在将数据写入无线标志电路元件时的状态的图;
图50是示出接着图49的状态、已打印的标签带在切断其后端侧时的状态的图;
图51是示出参数表的一个例子的图,其中,关于每种型号的带式打印机的打印控制信息存储在根据实施例3的带盒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中;
图52是示出带盒信息表的一个例子的图,其中,带盒的信息存储在根据筛3的带盒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的存储器部分中;
图53是根据实施例3的带式打印机打开时所执行的、用于设定打印控制参数的控制过程;
图54是示出在带盒安装到根据实施例4的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上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与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图55是示出在带盒安装到根据实施例4的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上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与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56是示出在带盒安装到根据实施例4的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上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与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侧视剖面图;
图57是示出在具有较宽的带子宽度的另一带盒安装到根据实施例4的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上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与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侧视剖面图;
图5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5的带式打印机和安装至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的带盒在带盒的上壳体移除时的局部放大的平面图;
图59是示出双面胶带按压和粘附至根据实施例5的带盒的已打印的热敏带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0是根据实施例5的已打印的标签带的侧视图;
图61是根据实施例5的带盒的带子排出口的局部放大的前视图;
图62是根据实施例5的另一已打印的标签带的侧视图;
图63是根据实施例5的另一带盒的带子排出口的局部放大的前视图;
图64根据实施例6的带盒的带子进给辊的前视图;
图65是根据实施例的带盒的带子进给辊的局部切去的前视图,该图示意性地示出带子辅助辊压抵于其时的带子进给辊;
图66是根据实施例7的带盒的带子进给辊的前视图;
图67是根据实施例8的带盒的带子进给辊的局部切去的前视图,该图示意性地示出带子辅助辊压抵于其时的带子进给辊;
图68是根据实施例9的带盒的带子进给辊的局部切去的前视图,该图示意性地示出带子辅助辊压抵于其时的带子进给辊;
图69是根据实施例10的带盒的带子进给辊的局部切去的前视图,该图示意性地示出带子辅助辊压抵于其时的带子进给辊;
图70是根据实施例11的带盒的带子进给辊的前视图;
图71是根据实施例11的带盒的带子进给辊的示意性横截面图,该图示出带子辅助辊压抵于其时的带子进给辊;
图72是程序表的一个例子,其中,关于每种型号的带式打印机的打印控制信息存储在根据实施例12的带盒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的存储器部分中;
图73是在根据实施例12的带式打印机打开时所执行的、用于设定打印控制程序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74是示出程序表的一个例子,其中,关于每种型号的带式打印机的打印控制信息存储在根据实施例13的带盒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的存储器部分中;
图75是在根据实施例13的带式打印机打开时所执行的、用于设定打印控制程序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76是示出带盒安装至根据实施例14的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时有线标志电路元件与连接式连接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图77是示出带盒安装至根据实施例14的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时有线标志电路元件与连接式连接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78是示出带盒安装至根据实施例14的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时有线标志电路元件与连接式连接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侧视剖面图;
图79是示出具有较宽的带子宽度的另一带盒安装至根据实施例14的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时有线标志电路元件与连接式连接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侧视剖面图;
图80是示出带盒安装至根据实施例15的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与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图81是示出带盒安装至根据实施例15的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与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82是示出带盒安装至根据实施例15的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与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侧视剖面图;
图83是示出具有较宽的带子宽度的另一带盒安装至根据实施例15的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与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侧视剖面图。
标号说明
1  带式打印机
6  键盘
7   液晶显示器
8   带盒容纳部分
8A  侧壁部分
9   热能头
10  压纸辊
11  带子辅助辊
14  带子驱动辊轴
15  墨带收卷轴
16  标签排出口
21,141,151,195  带盒
24  外周壁表面
25,32  无线标志电路元件
26,33,68  天线
28  已打印的标签带
27,153  带子排出口
30  切割单元
35  反射传感器
45,46  定位销
47,48  孔
49  空间
51  薄膜带
52  墨带
53  双面胶带
63,161,162,165,167,170,175  带子进给辊
65  传感器标记
67  IC电路部分
71,163,171  台阶部分
71A,163A  锥形部分
72,176  圆柱形部分
74,172,178  覆盖部分
76,155,156  凹进部分
80  控制电路
81  CPU
83  ROM
85  RAM
84  闪速存储器
92  带子进给电动机
93  读/写模块
125  存储部分
131,135  参数表
132,136  带盒信息表
141A,195A  底面
145,146,196,197  定位孔
152  热敏带
181,182  程序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现将参照基于实施例1至15的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
[实施例1]
首先,将基于图1至8描述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的示意性结构。
如图1至3所示,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1形成有:键盘6,它包括字符输入键2,用于产生构成文档数据的文本;打印键3,用于指令打印文本或类似的操作;返回键4,用于指令执行和选择换行命令和各种处理;以及光标键5,用于在显示多行诸如字母之类的字符等的液晶显示器(LCD)7上垂直和水平地移动光标。带式打印机1还形成有带盒容纳部分8,用于在其中容纳带盒21并盖有壳体盖13。在键盘6之下,设有在其上构造控制电路的控制板12。此外,在带盒容纳部分8的左侧表面上形成有用于排出已打印的带子的排出口16。在带盒容纳部分8的右侧表面上形成有适配器插孔17和连接器18,电源适配器附连于所述适配器插孔,USB缆线可连接至所述连接器以与未图示的个人计算机连接。
带盒容纳部分8还包括热能头9、与热能头9相对的压纸辊10、位于压纸辊下游的带子辅助辊11以及与带子辅助辊11相对的金属的带子驱动辊轴14。带盒容纳部分8还包括用于进给容纳在带盒21中的墨带的墨带收卷轴15。
当从热能头9的前方看时,热能头9呈大致纵向矩形平板的形状,在热能头9的前表面上的左边缘部分处,形成有预定数量的加热元件R1至Rn(n例如是128或256),这些加热元件形成为沿左边缘部分一侧布置成一直线的状态。热能头9通过粘结剂牢固地粘合至辐射板9A的前表面上的左边缘部分,该辐射板9A用电镀的钢板或不锈钢板以及类似的材料制成,当从其前方看时呈大致矩形的形状,且加热元件R1至Rn沿平行于辐射板9A的左边缘部分一侧的方向布置。辐射板9A通过螺钉固定而附连至带盒容纳部分下侧,使加热元件R1至Rn在带盒21的开口22处沿大致垂直于薄膜带51(参见图4)的传送方向的方向布置。
墨带收卷轴15经由合适的驱动机构由带子进给电动机92来转动(参见图17),该带子进给电动机92由下文将述的步进电动机及类似的电动机构成。带子驱动辊轴14经由合适的传动机构由带子进给电动机92来转动,以驱动下文将述的导电树脂带子进给辊63(参见图4)转动。
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在从上方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8的带盒21的下壳体23的外周侧壁表面24上、在该外周侧壁表面24的沿带盒21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存储有关带盒21的信息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在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相对的带盒容纳部分8的侧壁部分8A上设置天线26,该天线26用于通过利用诸如UHF波段之类的高频进行无线通信来向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发送信号或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接收信息。
另外,如图4所示,在带盒21的带子排出口27附近设有剪刀型的切割单元30,该切割单元30作为带子切断装置,用于在下文将述的预定时刻将已打印的标签带28切断成预定长度、以形成普通标签形状的无线标志标签(下文将详述其细节)。切割单元30包括固定刀片30A和可动刀片30B,由下文将述的切断电动机96抵靠固定刀片30A移动可动刀片30B以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
还有,在切割单元30沿带子排出方向的下游处设有天线33,该天线33用于利用诸如UHF波段之类的高频进行无线通信来向设置在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发送信号或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接收信号。隔着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与天线33相对处设有反射传感器35,如下文将详述的那样,该反射传感器35用于光学地检测印制在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背面上的传感器标记65(参见图9)。
此外,如图3和4所示,带盒21包括上壳体38和下壳体23。带盒21形成有:支承孔41,用于可转动地支承绕其卷绕作为打印带的薄膜带51的带盘54;支承孔42,用于支承墨带收卷盘61,该墨带收卷盘61在热能头9将字母或类似内容打印到薄膜带51上时从墨带轴55牵拉墨带52并绕其卷收墨带;以及支承孔43,用于可转动地支承卷收面向外的双面胶带53的剥离纸53D(参见图11)的带盘56,该双面胶带53包括在其背面上以预定的间距印制有传感器标记65的剥离纸和如下文将述地设有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的基件带。
尽管图3仅示出形成在上壳体38上的支承孔41、42及43,但下壳体23上类似地形成有支承孔41、42及43,并与上壳体38的支承孔41、42及43相对。
如图6和7所示,在带盒21的相对表面上分别形成有孔47、48,以在垂直方向对称。当带盒21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8时,以彼此相同的高度、直立的姿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8的底面上的两个定位销45、46插入并配合入孔47、48,以使定位销45、46的顶端部分与孔47、48的底面抵接。以这种方式,无论前方加载和底部加载的任何情况,带盒21都可经由定位销45、46和孔47、48合适地定位在带盒容纳部分8中。
此外,如图4所示,在带盒21内设有为由透明带及类似材料制成的打印带的薄膜带51、用于在薄膜带51上进行打印的墨带52以及附连于已打印的薄膜带51的背面上的双面胶带51,且这些带子分别卷绕在带盘54、墨带轴55以及带盘56上,这些卷盘分别可转动地配合并插入在以直立的姿势设置在下壳体23的底面上的带盒凸块58、卷轴凸块59以及带盒凸块60中。带盒21还包括用于在使用后收卷墨带52的墨带收卷盘61。
在使用前卷绕在墨带轴55上的墨带52从墨带轴55中牵拉出并与薄膜带51重叠,与薄膜带51一起进入并然后通过热能头9与压纸辊10之间。之后,墨带52被从薄膜带51剥去,并到达由墨带收卷轴15驱动转动的墨带收卷盘61,墨带51绕墨带收卷盘61收卷。
此外,双面胶带53被接纳成卷绕在带盘56上且剥离纸53D重叠在一侧上且面向外的状态。从带盘56牵拉出的双面胶带53通过带子进给辊63与带子辅助辊11之间,并在那里将没有剥离纸53D的粘性面压抵在薄膜带51上。
以这种方式,卷绕在带盘54上并从带盘54牵拉出的薄膜带51穿过其中插入带盒21的热能头9的开口22。之后,已打印的薄膜带51通过带子进给辊63和与带子进给辊63相对的带子辅助辊11之间,所述带子进给辊63可转动地设置在带盒21的一侧的下部上(图4中的左下部)并由带子进给电动机92驱动而转动。然后,已打印的薄膜带51通过带子排出口27被送出带盒21,并经由切割单元30、天线33以及反射传感器3 5从带式打印机1的标签排出口16排出。在这种情况下,由带子进给辊63和带子辅助辊11将双面胶带53压抵在薄膜带51上。
接着,将基于图5至8来描述带盒21安装到带盒容纳部分8上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与天线26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如图5至7所示,孔47、48形成在带盒21的相对表面上以在垂直方向上彼此对称。当带盒21安装到带盒容纳部分8上时,以彼此相同的高度、直立的姿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8的底面上的定位销45、46插入和配合入孔47、48,以使定位销45、46的顶端部分与孔47、48的底面抵接。各个孔47、48的底面位于从沿带盒21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离开H2的位置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设置成位于带盒21的外周壁表面24的沿带盒21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另一方面,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8的侧壁部分8A上的天线26设置在沿高度方向从定位销45、46的顶端部分离开H2并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相对的位置处。当带盒21安装到带盒容纳部分8上时,在带盒21的外周侧壁表面24与带盒容纳部分8的侧壁部分8A之间形成具有狭窄间隙(例如,约0.3至3mm的间隙)的空间49。在该间隙中没有会阻碍彼此相对设置的天线26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之间的信号发送和接收的导电板件及类似构件。以这种方式,可以在天线26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之间实现出色的信号发送和接收。
此外,如图8所示,也是在带盒21具有一不同带子宽度的情况下(例如带子宽度为24mm),形成具有定位销45、46的顶端表面与之抵接的底面的孔47、48,如同图7中的带盒21的情况(例如,带子宽度为12mm)。孔47、48的底面形成在从沿带盒21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离开H2的位置处。然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定位在带盒21的外周侧壁表面24上沿带盒21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并与天线26相对。以这种方式,即便将具有不同带子宽度(例如,带子宽度为24mm)的带盒21安装到带盒容纳部分8上,在带盒21的外周壁表面24与带盒容纳部分8的侧壁部分8A之间也形成具有狭窄间隙(例如,约0.3mm至3mm的间隙)的空间49。在该间隙中没有会阻碍彼此相对设置的天线26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之间的信号发送和接收的导电板件及类似构件。以这种方式,可以在天线26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之间实现出色的信号发送和接收。
在孔47、48形成在带盒21的下壳体23和上壳体38中任一项上的情况下,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设置在从沿带盒21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偏置一预定距离的位置处,并且天线26设置在从沿带盒21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偏置一预定距离的位置,以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相对。以这种方式,即便将带盒21安装到带盒容纳部分8上,在带盒21的外周壁表面24与带盒容纳部分8的侧壁部分8A之间也形成具有狭窄间隙(例如,约0.3mm至3mm的间隙)的空间49。在该间隙中没有会阻碍彼此相对设置的天线26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之间的信号发送和接收的导电板件及类似构件。以这种方式,可以在天线26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之间实现出色的信号发送和接收。
接着,将基于图9和10来描述印制在双面胶带53的剥离纸背面上的传感器标记和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之间的位置关系。
如图9和10所示,在双面胶带53的剥离纸背面上,沿带子传送方向以预定的间距L预先印制传感器标记65,且使它们相对带子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垂直和彼此对称,每个传感器标记当从其前方看时呈沿带子宽度方向细长的矩形形状。此外,在双面胶带53上设有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每个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位于沿带子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上两相邻的传感器标记65之间,并位于沿带子排出方向(箭头A1所示的方向)离开各传感器标记65等于距离l1的位置处。以这种方式,在双面胶带53上,在沿带子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上以预定的间距L并沿带子传送方向预先安装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即便带子宽度变化,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仍位于带子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上。
另一方面,天线33、反射传感器35以及切割单元30沿带子传送方向彼此隔开距离l1。切割单元30和热能头9沿带子传送方向彼此隔开距离l2。
因此,当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传感器标记65到达与天线33和反射传感器35相对的位置时,切割单元30就将与从传感器标记65位于带盒21一侧的位置相对,即,在沿传送方向在传感器标记65上游的带子长度l1的位置处。此外,热能头9位于沿传送方向在传感器标记上游的带子长度(l1+l2)的位置处,并将与和墨带52重叠的薄膜带51相对。当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到达与天线33和反射传感器35相对的位置时,在带子排出方向(沿箭头A1的方向)的传感器标记65的侧边部分将与切割单元30相对。
这里,将基于图11来描述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示意性结构。
如图11所示,已打印的标签带28包括彼此粘附的四层双面胶带53和薄膜带51。
在薄膜带51的背面上,印有诸如预定字母、标记、条形码以及类似的预定字符(既然这些字符是从背面印制的,当从打印侧看时,它们是以镜面对称的状态印制的)。
此外,四层双面胶带53的各层是:粘合层53A,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及类似材料制成的有色基膜53B,包括用于将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粘附至其所要粘附的目标物上的粘性件的粘合层53C,以及覆盖粘合层53C的粘附侧的的剥离纸53D。这些层从图11中的上侧到下侧按该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层叠。
此外,在基膜53B的背侧(图11中的下侧)上,如上所述地以预定的间距L一体地结合有IC电路部分67。在基膜53B的背面上,设有与IC电路部分67连接的天线(IC电路侧天线)68,用于发送信息到IC电路部分67和从IC电路部分67接收信息。IC电路部分67和天线68一起构成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也是类似地构造的)。
此外,在基膜53B的前侧(图11中的上侧)上,形成有薄膜带51粘附于其的粘合层53A。在基膜53B的背侧上,剥离纸53D通过粘合层53B粘附至基膜53B。
此外,剥离纸53D构造成:当已打印的标签带28最终制成为标签状态并粘附到预定物件及类似物品上时,剥离纸53D被剥去以通过粘合层53C将已打印的标签带28粘附到物件上。在剥离纸53D的背面上,如上所述地以预定的间距L印制传感器标记65。
接着,将基于图12至14来描述带子进给辊63的示意性结构。
如图12至14所示,由导电塑料材料制成的带子进给辊63的形成有台阶部分71,该台阶部分沿轴向朝向其中心变窄预定的宽度尺寸。带子进给辊63的还包括大致成圆柱形状的圆柱形部分72,该圆柱形部分72形成有:在台阶部分71的相对边缘部分处成锥形形状的锥形部分71A,从圆柱形部分72的内壁径向朝向其中心形成的多个驱动肋73,以及用基本环形的诸如导电海绵或导电橡胶之类的导电弹性件制成的覆盖部分74,该覆盖部分74卷绕台阶部分71的外周部分和相对的锥形部分71A,并且其外周直径基本等于圆柱形部分72的外周直径。
这里,驱动肋73在中心位置M的相应相对侧上形成多件,以使它们沿垂直方向相对圆柱形部分72的中心位置(图13中以虚线M示出)垂直地彼此对称。此外,各驱动肋73与设置在带式打印机1的壳体容纳部分8中的带子驱动辊轴14的凸轮件76(参见图3)接合。当带子驱动辊轴14旋转时,带子进给辊63在凸轮件76和各驱动肋73之间的协作作用下转动。各驱动肋73在沿轴向的中心位置M处与金属的带子驱动辊轴14接触。带子驱动辊轴14连接至构造机械部分的金属或导电树脂的框架(未示出),并具有与带子进给辊63的相同的电势。所述框架连接至电源电路部分的接地,并因而受到保护而免受静电的影响。以这种方式,可以防止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由于静电而损伤。
以如上所述的方式,在与带子辅助辊11的协作作用下,带子进给辊63将双面胶带53粘附到薄膜带51上以产生已打印的标签带28,并同时进给已打印的标签带28使其从带子排出口27送出带盒21。此外,带子进给辊63在其沿轴向的中心处形成有台阶部分71,台阶部分71在沿轴向的相对边缘部分处形成有锥形部分71A,并且用弹性件制成的覆盖部分74卷绕台阶部分17。当已打印的标签带28形成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部分与带子辅助辊11抵接时,带子进给辊63的在覆盖部分74处的、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部分抵接的外周部分向内凹进,以防止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受到损坏。同时,由于圆柱形部分72、覆盖部分74以及带子辅助辊11之间的协作,可使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整个表面确实地按压和附粘。
此外,由于驱动肋73设置成在中心位置M的相对侧上彼此垂直地对称,因此,在带子驱动辊轴14从带子进给辊63的底部插入的前方加载和带子驱动辊轴14从带子进给辊63上方插入的底部加载的情况下,带子驱动辊轴14的凸轮件76都能与驱动肋73接合。
接着,将基于图15和16来描述带盒21的带子排出口27的结构。
如图16所示,已打印的标签带28穿过其排出带盒21的带子排出口27,在从其前方看时,形成为已打印的标签带28穿过其的垂直细长的切口的形状。同时,向外切去其与带子宽度方向的中心相对的相对边缘部分,且沿高度方向(图16中的垂直方向)成预定的宽度尺寸,从而形成凹进部分76、76。以这种方式,如图15所示,即便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上要设置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部分向外凸伸,已打印的标签带28在排出带盒21时也决不会被带子排出口27卡住。因此,切口宽度可以容易地变窄,且已打印的标签带28可顺畅地排出。
接着,将基于图17来描述带式打印机1的电路配置。
如图17所示,形成在带式打印机1的控制板12上的控制电路80包括CPU81、字符产生器(CG)ROM 82、ROM 83、闪速存储器(EEPROM)84、RAM85、输入/输出接口(I/F)86、通信接口(I/F)87以及类似的装置。此外,CPU 81、CGROM 82、ROM 83、闪速存储器84、RAM 85、输入/输出接口(I/F)86以及通信接口(I/F)87通过总线88彼此连接以交换数据。
这里,CGROM 82存储对应于每个字符的点图形。从CGROM 82读取点图形数据,并基于该点图形数据将点图形显示在液晶显示器(LCD)7上。
此外,ROM 83存储各种程序。如下文将述,ROM 83预先存储用于从带盒2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读取关于带盒21的信息并设定打印条件的处理程序、用于将预定信息写入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并然后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处理程序以及类似的处理程序。
然后,CPU 81基于存储在ROM 83中的各种程序执行各种计算。此外,ROM83存储打印点图形数据,这些点图形数据是关于大量诸如字母表、数字、标记及类似内容的用于打印字符的字符中的每一个的点图形数据,且这些电图像数据以类分成各种字体(粗黑体(Gothic)、仿宋体(Mincho)及类似的字体)的状态存储,且根据编码数据每种字体的打印字号(点尺寸:16、24、32、48或类似的点尺寸)。ROM 83还存储用于打印包括梯度表达的图案图像的图案图形数据。此外,ROM 83还存储用于根据从键盘6输入的诸如字母、数字及类似内容的字符的编码数据来控制液晶显示器控制器(LCDC)94的显示器驱动控制程序、用于读取打印缓冲区85A的数据以驱动热能头9和带子进给电动机92的打印驱动程序、以及控制带式打印机1所需的其它各种程序。
此外,闪速存储器84通过分配给下述数据注册号而存储下述数据:经由读/写模块93从带盒2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读取的信息数据,经由连接器18从外部计算机接收的打印数据,以及各种设计数据的点图形数据。闪速存储器84即便在带式打印机1关闭后也仍保留这些存储的数据。
此外,RAM 85用于暂时存储CPU 81的各种计算结果。此外,RAM 85包括诸如打印缓冲区85A、编辑输入区85B、显示器图像缓冲区85C、工作区85D以及类似区域的各种存储区域。打印缓冲区85A将诸如用于形成多个点图形和打印字符和符号的各个点的、表达能量总量的所施加的脉冲计数之类的数据存储为点图形数据。热能头9根据存储在如此构造的打印缓冲区85A中的点图形数据执行点打印。此外,编辑输入区85B将诸如从键盘6输入的文本数据之类的编辑文本存储为标签数据。此外,显示器图像缓冲区85C存储要在液晶显示器7上显示的图案数据。
此外,键盘6、反射传感器35、用于读取和写入各个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32的信息读/写模块93、包括用于将显示数据输出到液晶显示器(LCD)7的视频RAM的显示器控制器(LCDC)94、用于驱动热能头9的驱动电路91、用于驱动带子进给电动机92的驱动电路95以及用于驱动切断电动机96的驱动电路97都连接至输入/输出接口(I/F)86。
此外,通信I/F 87由通用串行总线(USB)及类似的零件构成,并通过USB缆线与外部计算机连接以能进行双向通信。
因此,当通过键盘6上的字符键输入字符及类似的内容时,其文本(文档数据)顺序地存储在编辑输入区85B中。同时,基于点图形生成控制程序和显示器驱动控制程序,而将应于键盘6所输入的字符的点图形显示在液晶显示器(LCD)7上。经由驱动电路91驱动热能头9以打印存储在打印缓冲区85A中的点图形数据。与该打印操作同步地,经由驱动电路95驱动带子进给电动机92以驱动带子。此外,编辑输入区85B顺序地存储经由通信I/F 87从外部计算机输入的打印数据。这样输入的数据基于点图形生成控制程序而作为点图形数据存储在打印缓冲区85A中,并用热能头9打印到薄膜带51上。
接着,将基于图18来描述读/写模块(R/W模块)93的功能结构。
如图18所示,读/写模块93包括:由控制电路100来切换的天线开关电路101,用于通过天线开关电路101经由各个天线26、33发送信号到各个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32的发送部分102,用于输入发送自各个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32并被各个天线26、22接收的反射波的接收部分103,以及发送/接收分隔器104。
天线开关电路101是采用已知的高频FET和二极管的开关电路,并响应来自控制电路100的选择信号将天线26、33中的任一个而连接至发送/接收分隔器104。
此外,发送部分102包括:用于产生访问(读/写)各个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32的IC电路部分67的无线标记信息的石英振荡器105,PLL(锁相环路)106,VCO(电压控制振荡器)107,用于基于供应自信号处理电路111的信号来调制前述产生的载波以处理读取自各个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32的信号(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来自信号处理电路110的“TX_ASK”信号进行振幅调制)(不过,在振幅调制的情况下,可使用放大率可变的增大器)的发送放大电路108,以及用于放大发送增大电路108所调制的波(在本实施例中,放大率由来自控制电路100的“TX_PWR”信号来确定)的发送放大器109。前述产生的载波较佳的是采用UHF波段的频率。发送放大器109的输出经由发送/接收分隔器94传输到天线26、33中的任一个,然后再供应到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32的IC电路67。
接收部分103包括:用于利用前述生成的载波增大由天线26、33接收的、来自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32的反射波的接收第一增大电路111,用于从接收第一增大电路111的输出中仅取出在所需频带宽度处的信号的第一带通滤波器112,用于放大第一带通滤波器112的输出并将其供应到第一限制器113的接收第一放大器114,用于利用如上所述的载波来增大由天线26、33接收的来自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32的反射波、并然后相移90°的接收第二增大电路115,用于从接收第二增大电路115的输出中仅取出在所需频带宽度处的信号的第二带通滤波器116,以及将第二带通滤波器116的输出输入至其以放大它、并将放大了的信号供应到第二限制器117的接收第二放大器118。将从第一限制器113输出的信号“RXS-I”和从第二限制器117输出的信号“RXS-Q”输入到信号处理电路110,并在那里对它们进行处理。
此外,将接收第一放大器114和接收第二放大器118的输出也输入到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电路(RSSI)119,并且将指示这些信号的强度的信号“RSSI”输入到信号处理电路110中。以这种方式,实施例1的读/写模块93就通过I-Q正交解调来解调来自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32的反射波。
接着,将基于图19来描述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32的功能结构。由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和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功能结构几乎彼此相同,因此将描述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功能结构。
如图19所示,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包括前述天线(IC电路侧天线)68和连接至天线68的前述IC电路部分67,所述天线68用于利用诸如UHF波段及类似频率的高频来建立与读/写模块93的天线33的非接触信号发送/接收。
IC电路部分67包括:用于对天线68接收的载波进行检波的检波部分121,用于存储检波部分121所检波的载波的能量并将该能量用作驱动电源的电源部分122,用于从天线68接收的载波析取时钟信号并将其供应到控制部分123的时钟析取部分124,用作能存储预定信息信号的信息存储装置的存储器部分125,连接至天线68的调制/解调部分126,以及用于经由检波部分121、时钟析取部分124及调制/解调部分126来控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操作的前述控制部分123。
调制/解调部分126解调由天线68接收的来自读/写模块93的天线33的无线通信信号。调制/解调部分126也基于来自控制部分123的响应信号而调制和反射天线68接收的载波。
控制部分123解释调制/解调部分126所解调的接收信号。然后,控制部分123基于存储在存储器部分125中的信息信号产生返回信号,并执行诸如控制调制/解调部分126以作响应以及类似的基本控制。
尽管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但设置在带盒21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具有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相同的结构,并包括IC电路部分67(未图示)和天线68(未图示)。
接着,将基于图20至22来描述存储在设置在带盒21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中的信息。
如图20所示,设置在带盒21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存储参数表131,该参数表中存储关于带式打印机1的型号A至C的、用于在容纳在带盒21中的薄膜带51上执行打印的控制信息。
参数表131包括表示带式打印机1的各个型号的“型号名称”、对应于各个“型号名称”的“驱动电源”、以及对应于各个“驱动电源”的“打印控制参数”。
“型号名称”分别包括“型号A”、“型号B”以及“型号C”。“型号A”、“型号B”以及“型号C”的“驱动电源”分别存储“干电池”、“AC适配器”以及“AC电源”。
作为“型号A”的“干电池”、“AC适配器”以及“AC电源”的打印控制参数,分别存储“参数A1”、“参数B1”以及“参数C1”。作为“型号B”的“干电池”、“AC适配器”以及“AC电源”的打印控制参数,分别存储“参数A2”、“参数B2”以及“参数C2”。作为“型号C”的“干电池”、“AC适配器”以及“AC电源”的打印控制参数,分别存储“参数A3”、“参数B3”以及“参数C3”。
安装在带式打印机1的每个型号A至C上的热能头9以及类似装置的性能是彼此不同的。例如,如图22所示,安装至“型号A”的热能头9的“热能头分辨率”是“360dpi”,其“热能头尺寸”是“256点”。安装至“型号B”的热能头9的“热能头分辨率”是“180dpi”,其“热能头尺寸”是“256点”。安装至“型号C”的热能头9的“热能头分辨率”是“270dpi”,其“热能头尺寸”是“128点”。
此外,打印控制参数包括用于控制对应于“驱动电源”为“干电池”、“AC适配器”以及“AC电源”的热能头9的各个加热元件的电导、以在容纳在带盒21中的薄膜带51上执行打印的打印控制信息。
此外,如图21所示,设置在带盒21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中存储带盒信息表132,该带盒信息表存储关于容纳在带盒21中的薄膜带51的类型或类似的带盒信息。
带盒信息表132包括:表示薄膜带51和双面胶带53的带子宽度的“带子宽度”,表示薄膜带51的带子类型的“带子类型”,表示薄膜带51整个长度的“带子长度”,表示安装在双面胶带53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预定间距长度的“IC芯片间距长度L”,表示墨带52的类型的“墨带类型”,以及表示墨带52的颜色的“墨带颜色”。
此外,“带子宽度”存储“6mm”,“带子类型”存储“层叠带”,“带子长度”存储“8m”,“IC芯片的间距长度L”存储“50mm”,“墨带类型”存储“用于层叠”,以及“墨带颜色”存储“黑色”。
在实施例1中,容纳在带盒21中的薄膜带51的”带子宽度“有8种类型,包括3.5mm、6mm、9mm、12mm、18mm、24mm、36mm以及48mm。容纳在带盒21中的薄膜带51的“带子类型”有6种,包括层叠带、文字带、接收器带、热敏带、布带以及铁质传送带。容纳在带盒21中的薄膜带51的“带子长度”有3种,包括5m、8m以及16m。“IC芯片的间距长度L”有4种,包括30mm、50mm、80mm以及100mm。表示容纳在带盒21中的墨带52的类型的“墨带类型”有7种,包括用于层叠、用于打文字、用于接收器、用于布带、用于布传送、用于高速打印以及用于高精度打印。表示容纳在带盒21中的墨带52的颜色的“墨带颜色”有6种,包括黑、红、蓝、绿,以及用于彩色打印的包括黄、品红和青色的3色,以及用于彩色打印的包括黄、品红、青色以及黑色的4色。
接着,将基于图23至25来描述在打开如此构造的带式打印机1时所执行的设置打印控制参数的控制过程。
如图23所示,首先,在步骤(下文简称为S)1中,当打开带式打印机1,带式打印机1的CPU 81经由读/写模块93从设置在带盒21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读取“型号名称”和对应于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单元125中的参数表131的各“型号名称”的“驱动电源”的电源类型,并将读取的型号名称和电源类型存储在RAM 85中。
然后,在S2中,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要求选择该带式打印机1的型号名称的请求。同时,CUP 81从存储在RAM 85中的参数表131中的打印控制信息读出“型号名称”,并将型号名称显示在液晶显示器7上,然后就等待直至型号名称被选择为止。
例如,如图24中所示,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屏7在其上部显示“请选择您使用的型号名称”,并显示数字“1”且后跟“型号A”、数字“2”且后跟“型号B”以及数字“3”且后跟“型号C”。然后,CPU 81就等待直至键盘6上的数字键1至3中的任何一个被按下为止。
接着,在S3中,当用键盘6选择了型号名称,CPU 81将所选择的型号名称存储到RAM 85中。
然后,在S4中,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要求选择该带式打印机1的驱动电源的类型的请求。此时,CPU 81再次从RAM 85中读取在S3中存储的型号名称,然后从RAM 85的读取对应于“型号名称”的“驱动电源”类型。然后,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所读取的驱动电源类型,并等待直至驱动电源类型被选择为止。
例如,如图25中所示,当选择了“型号A”后,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在其上部显示“请选择您使用的电源”。同时,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数字“1”且后跟“AC电源”、数字“2”且后跟“专用AC适配器”以及数字“3”且后跟“干电池”。然后,CPU 81可等待直至键盘6上的数字键1至3中的任何一个被按下为止。
然后,在S5中,当用键盘6选定了驱动电源后,CPU 81控制RAM 85存储所选择的电源。
接着,在S6中,CPU 81读取存储在RAM 85中的型号名称和驱动电源类型。然后,CPU 81经由读/写模块93从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中的参数表131中的打印控制信息中读取对应于型号名称和驱动电源类型的打印控制参数。然后,CPU 81控制RAM 85将所读取的参数存储为对应于驱动条件的带盒21的打印控制参数。
例如,当存储在RAM 85中的型号名称和驱动电源类型是“型号A”和“干电池”时,CPU 81从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中的参数表131的打印控制信息中读取“参数A1”,并控制RAM 85将其存储为带盒21的打印控制参数。当存储在RAM 85中的型号名称和驱动电源类型是“型号B”和“AC适配器”时,CPU 81从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中的参数表131的打印控制信息中读取“参数B2”,并控制RAM 85将其存储为带盒21的打印控制参数。
然后,在S7中,CPU 81从RAM 85读取对应于驱动条件的带盒21的打印控制参数,并执行用于判断该打印控制参数是否存储在ROM 83或闪速存储器84中的判断过程。
如果从RAM 85中读取的带盒21的打印控制参数既没有存储在ROM 83中也没有存储在闪速存储器84中(S7:否),则在S8中,CPU 81经由读/写模块93从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中的参数表131的中读取打印控制参数的参数数据,并控制闪速存储器84将其存储为带盒21的打印控制参数的参数数据。
之后,在S9中,CPU 81从ROM 83或闪速存储器84读取带盒21的打印控制参数的参数数据,并执行打印控制。在执行之后,CPU 81终止该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从RAM 85读取的带盒21的打印控制参数存储在ROM 83或闪速存储器84(S7:是),则在S9中,CPU 81从ROM 83或闪速存储器84中读取带盒21的打印控制参数的参数数据,并执行打印控制。在执行之后,CPU 81终止该过程。
接着,将基于图26至39来描述用于产生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打印控制过程。
如图26所示,首先,在S11中,带式打印机1的CPU 81经由读/写模块93读取存储在带盒2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中的带盒信息表132中的、关于容纳在带盒21中的薄膜带51的类型及类似的带盒信息,并控制RAM 85存储所读取的信息。
例如,CPU 81经由读/写模块93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读取“6mm”作为“带子宽度”的数据、“层叠带”作为“带子类型”的数据、“8m”作为“带子长度”的数据、“50mm”作为“IC芯片的间距长度L”的数据、“用于层叠”作为“墨带类型”的数据、以及“黑色”作为“墨带颜色”的数据,并控制RAM 85存储所读取的数据。
然后,在S12中,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用于输入所需的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件数,也就是说,所需的设有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件数。然后,CPU 81等待直至用键盘6输入所需的打印数。
例如,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在其上部显示“请输入要打印的件数”,而在其下部显示“多少件?”。然后CPU 81等待直至用键盘6输入数量。
接着,在S13中,如果用键盘6输入了所需的打印数,则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输入的所需打印数,并控制RAM 85存储它。
然后,在S14中,CPU 81再次从RAM 85读取所需的打印数并执行用于判断该数量是2或更多的判断过程。如果从RAM 85读取的所需打印数是“1”(S14:否),则在S15中,CPU 81执行“打印数据输入过程”的子过程。然后,在S16中,CPU 81执行“打印过程”的子过程。在执行后,CPU 81终止该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从RAM 85读取的所需的打印数是“2或更多”(S14:是),则在S17中,CPU 81执行“连续打印数据输入过程”的子过程。然后,在S18中,CPU 81执行“连续打印过程”。在执行后,CPU 81终止该过程。
接着,将基于图27描述S15中的“打印数据输入过程”的子过程。
如图27所示,在S21,首先,CPU 81从ROM 83读取沿传送方向从天线33和反射传感器35延伸到切割单元30的距离l1和沿传送方向从切割单元30延伸到热能头9的距离l2。然后,CPU 81控制RAM 85存储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1和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2之和(l1+l2)。然后,CPU 81从存储在RAM 85中的关于带盒21的带盒信息中读取“IC芯片的间距长度L”的数据。然后,CPU 81控制RAM 85将从间距长度L中扣除和(l1+l2)所获得的值存储为已打印带子的长度(L-(l1+l2))。接着,CPU 81从RAM 85读取已打印带子的长度(L-(l1+l2))以及关于带盒21的带盒信息中的薄膜带51的“带子宽度”数据,并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所读取的数据。
接着,在S22中,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要求输入打印数据的请求。
然后,在S23中,CPU 81就等待直至用键盘6输入了打印数据(S23:否)为止。如果用键盘7输入了数据(S23:是),则在S24中,CPU 81将打印数据作为用于标签带的打印数据存储到编辑输入区85B中。
接着,在S25中,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要求输入要写入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写入数据的请求。写入数据的例子包括:诸如使用者用键盘6直接输入的物件的价格、请在其之前使用/食用(consume-by)的日期、生产日期、制作厂商名称之类的数据,从外部计算机经由通信接口87输入并存储在预先存储在RAM 85中的关于物件信息的文件数据,以及类似的数据。
然后,在S26中,CPU 81就等待直至要写入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写入数据被输入(S26:否)为止。如果用键盘6输入了诸如物件价格和关于物件信息的文件名之类的数据(S26:是),则在S27中,CPU 81控制RAM 85将诸如用键盘6输入的物件价格和关于物件信息的文件数据之类的数据存储为要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存储器125中的写入数据。
之后,在S28中,CPU 81就等待直至打印键3被按下(S28:否)为止。如果打印键3被按下(S28:是),则CPU 81终止该子过程并返回主流程图。
接着,将基于图28以及32至36来描述在S16中的“打印过程”的子过程。
如图28所示,在S31中,首先,CPU 81驱动带子进给电动机92以转动带子进给辊63,从而开始由带子进给辊63和带子辅助辊11传送已打印的标签带28。
然后,在S32中,CPU 81执行用于判断是否已经由反射传感器35检测到印制在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背面上的传感器标记65的判断过程。如果经由反射传感器35没有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S32:否),则CPU 81再次执行S31的过程的及其后的过程。另一方面,如果经由反射传感器35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S32:是),则在S33中,CPU 81继续驱动带子进给电动机92以传送薄膜带51,且同时CPU 81开始用热能头9打印打印数据。
例如,如图33和34所示,当打印键3被按下,如果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与切割单元30相对,则CPU 81驱动带子进给电动机92以转动带子进给辊63,从而开始由带子进给辊63和带子辅助辊11传送已打印的标签带28。在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传送量已达到沿传送方向从天线33和反射传感器35到切割单元30的距离l1时,反射传感器35就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并且热能头9就开始打印打印数据。
接着,在S34中,CPU 81从RAM 85读取沿传送方向从切割单元30到热能头9的距离l2,并执行用于判断从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已经由反射传感器35被检测到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是否已达到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2的判断过程。如果从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尚未达到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2时(S34:否),则CPU81再次执行S33的过程及其后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从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已达到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2(S34:是),则在S35中,CPU 81停止带子进给电动机92以停止传送已打印的标签带28,并且同时停止热能头9。之后,CPU 81驱动切断电动机96以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侧。结果,就能自动切断在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处、对应于从天线33和反射传感器35至热能头9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1+l2)的边缘余量。这样,在产生已打印的标签带28之后,使用者无需在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处切断边缘余量。结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如图35所示,在开始打印以用热能头9将字母“AB”打印到薄膜带51上,并且从打印开始位置起薄膜带51的传送量、即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传送量已达到切割单元30与热能头9之间的距离l2的情况下,CPU 81停止带子进给电动机92、并然后停止热能头9。之后,CPU 81驱动切断电动机96以切断在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处的边缘余量。
此外,在S36中,在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侧之后,CPU 81再次开始驱动带子进给电动机92并也继续用热能头9进行打印。
然后,在S37中,CPU 81从RAM 85读取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1。然后,CPU 81执行一判断过程,该判断过程用于判断是否从反射传感器35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被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是否已达到从存储在RAM 85中的“IC芯片的间距长度L”的数据值(例如,“50mm”)中扣除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1所获得的值,即,从将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的边缘余量切断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是否已达到(L-(l1+l2))。如果从经由反射传感器35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尚未达到从“IC芯片的间距长度L”的数据值中扣除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1所获得的值(S37:否),则CPU 81再次执行S33的过程及其后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从经由反射传感器35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已达到从“IC芯片的间距长度L”的数据值中扣除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1所获得的值(S37:是),则在S38中,CPU 81停止带子进给电动机92以停止传送已打印的标签带28。之后,CPU 81从RAM85读取写入数据,并控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存储器部分125经由读/写模块93存储该写入数据。
之后,在S39中,CPU 81驱动切断电动机96以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后端侧。在切断操作之后,CPU 81终止该子过程并返回主流程图。以这种方式,就产生了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中存储诸如物件价格和类型数据的一件标签带28。
例如,如图36所示,如果从经由反射传感器35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已达到从“IC芯片的间距长度L”的数据值(例如,如图21中所示,“IC芯片的间距长度”是50mm)中扣除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1所获得的值,也就是说,从将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处的边缘余量切断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已达到(L-(l1+l2)),则CPU 81停止带子进给电动机92。然后,CPU 81从RAM 85读取写入数据,并控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存储器125经由读/写模块93存储该写入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天线33和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经由空间49彼此相对。之后,CPU 81驱动切断电动机96以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后端侧,也就是,沿着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缘部分。然后,将已打印的标签带28从标签排出口16排出。
接着,将基于图29来描述S17中的“连续打印数据输入过程”的子过程。
如图29所示,在S41,首先,CPU 81从ROM 83读取沿传送方向从天线33和反射传感器35延伸到切割单元30的距离l1和沿传送方向从切割单元30延伸到热能头9的距离l2,并控制RAM 85存储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1和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2之和(l1+l2)。然后,CPU 81从存储在RAM 85中的关于带盒21的带盒信息中读取“IC芯片的间距长度L”的数据,并控制RAM 85将从间距长度L中扣除和(l1+l2)所获得的值存储为第一件的长度(L-(l1+l2))。此外,CPU 81从存储在RAM 85中的关于该带盒21的带盒信息中读取“IC芯片的间距长度L”的数据,并控制RAM 85将该间距长度L存储为第二件及其后的各件的已打印的带子的长度。接着,CPU 81从RAM 85读取第一件已打印的带子的长度(L-(l1+l2))、第二件及其后的各件的已打印的带子的长度L、以及来自关于该带盒21的带盒信息的薄膜带51的“带子宽度”数据,并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所读取的数据。
然后,在S42中,CPU 81读取指示来自RAM 85的打印数据件数的代数N。CPU 81将“1”代入该代数N,并再次控制RAM 85存储所得的值。
此外,在S43中,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要求输入第一件的打印数据的请求。
接着,在S44中,CPU 81就等待直至用键盘6输入打印数据(S44:否)为止。如果用键盘6输入了打印数据(S44:是),则在S45中,CPU 81将该打印数据作为第一标签带的打印数据存储到编辑输入区85B。
接着,在S46中,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要求输入要写入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写入数据的请求。写入数据的例子包括:诸如使用者用键盘6直接输入的物件的价格、请在其之前使用/食用的日期、生产日期、制作厂商名称之类的数据,从外部计算机经由通信接口87输入并存储在预先存储在RAM 85中的关于物件信息的文件数据,以及类似的数据。
在S47中,CPU 81就等待直至要写入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写入数据被输入(S47:否)为止。如果用键盘6输入了诸如物件价格和关于物件信息的文件名之类的数据(S47:是),则在S48中,CPU 81控制RAM 85将诸如用键盘6输入的物件价格和关于物件信息的文件数据之类的数据存储为要存储在第一标签带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存储器125中的写入数据。
接着,在S49中,CPU 81从RAM 85读取代数N,并执行用于判断代数N是否等于要打印的件数的判断过程。如果CPU 81判断出代数N小于要打印的件数(S49:否),则在S50中,CPU 81在代数N上加“1”,并控制RAM 85存储该所得的值。然后,CPU 81再次执行S43的过程及其后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代数N等于要打印的件数(S49:是),则在S51中,CPU81就等待直至打印机3被按下(S51:否)为止。如果打印机3被按下(S51:是),则CPU 81终止该子过程并返回主流程图。
接着,将基于图30至39描述S18中的“连续打印过程”的子过程。
如图30和31所示,在S61中,首先,CPU 81驱动带子进给电动机92以转动带子进给辊63,从而开始由该带子进给辊63和带子辅助辊11传送已打印的标签带28。
然后,在S62中,CPU 81执行用于判断是否已经由反射传感器35检测到印制在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背面上的传感器标记65的判断过程。如果反射传感器35没有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S62:否),则CPU 81再次执行S61的过程的及其后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用反射传感器35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S62:是),则在S63中,CPU 81从RAM 85读取指示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件数的代数M,将“1”代入该代数M,并控制RAM 85再次存储所得的值。
接着,在S64中,CPU 81驱动带子进给电动机92以进给薄膜带51,且同时开始用热能头9打印带子的第M件、即带子的第一件的打印数据。
例如,如图33和34所示,当打印键3被按下,如果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与切割单元30相对,则CPU 81驱动带子进给电动机92以转动带子进给辊63,从而开始由该带子进给辊63和带子辅助辊11进给已打印的标签带28。在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传送量已达到沿传送方向从天线33和反射传感器35延伸到切割单元30的距离l1时,反射传感器35就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然后,热能头9开始打印打印数据。
接着,在S65中,CPU 81从RAM 85读取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2,并执行用于判断从已经由反射传感器35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是否已达到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2的判断过程。如果从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尚未达到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2时(S65:否),则CPU 81再次执行S64的过程及其后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从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已达到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2(S65:是),则在S66中,CPU 81停止带子进给电动机92以停止传送已打印的标签带28,并且同时停止热能头9。之后,CPU 81驱动切断电动机96以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侧。结果,就能自动切断在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处、对应于从天线33和反射传感器35至热能头9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1+l2)的边缘余量。这样,在产生已打印的标签带28之后,使用者无需在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处切断边缘余量。结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如图35所示,在开始打印以用热能头9将字母“AB”打印到薄膜带51上,并且当从打印开始位置起薄膜带51的传送量、即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传送量已达到切割单元30与热能头9之间的距离l2的情况下,CPU 81停止带子进给电动机92并然后停止热能头9。之后,CPU 81驱动切断电动机96以切断在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处的边缘余量。
接着,在S67中,在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侧之后,CPU 81再次开始驱动带子进给电动机92并还继续用热能头9打印打印数据。
此外,在S68中,CPU 81执行用于判断从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处的边缘余量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是否已达到(L-(l1+2×l2))的判断过程。如果从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处的边缘余量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尚未达到(L-(l1+2×l2))(S68:否),则CPU 81再次执行S67的过程及其后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从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处的边缘余量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已达到(L-(l1+2×l2))(S68:是),则在S91中,CPU 81开始打印下一标签带的打印数据。
此外,在S70中,CPU 81等待直至从打印下一标签带的打印数据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达到l2(S70:否)为止。如果从打印下一标签带的打印数据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已达到l2(S70:是),则在S71中,CPU 81停止带子进给电动机92以停止传送已打印的标签带28。然后,CPU 81从RAM 85读取写入数据,并控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存储器部分125经由读/写模块93存储该写入数据。
之后,在S72中,CPU 81驱动切断电动机96以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后端侧,以产生第一件已打印的标签带28。此外,在S73中,CPU 81从RAM 85读取代数M,并在该代数M上加“1”,并控制RAM 85再次存储所得的值。
例如,如图37所示,如果从打印下一标签带的打印数据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已达到12,即,如果从切断第一件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处的边缘余量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已达到(L-(l1+l2)),则CPU 81停止带子进给电动机92。然后,CPU 81从RAM 85读取写入数据,并控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存储器部分125经由读/写模块93存储该写入数据。在该情况下,天线33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彼此相对。之后,CPU 81驱动切断电动机96以切断第一件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后端侧,亦即,切断沿着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缘部分。然后,将第一件已打印的标签带28从标签排出口16排出。由于第二件已打印的标签带28及其后的各件是从它们的顶端部分开始打印的,所以在它们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处不产生要切断的边缘余量,并可以在“IC芯片的间距长度L”的整个长度上进行打印。
接着,在S74中,CPU 81再次开始驱动带子进给电动机92,并继续用热能头9打印打印数据。
然后,在S75中,CPU 81执行用于判断从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后端侧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是否已达到(L-l2)的判断过程。如果从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后端侧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没有达到(L-l2)(S75:否),则CPU 81再次执行S74的过程及其后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从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后端侧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已达到(L-l2)(S75:是),则在S76中,CPU 81从RAM 85读取代数M,并执行用于判断该代数M是否等于要打印的件数的判断过程。
如果CPU 81判断出代数M小于要打印的件数(S75:否),则CPU 81再次执行S69的过程及其后的过程。
例如,如图38所示,如果从切断第一件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后端侧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已达到(L-l2),则将第二件的打印数据打印在第二件标签带28上,打印为“ABCDEFGH”。之后,在传送标签带28的同时,将第三件的打印数据连续地打印到第三件标签带28上,打印为“JK”。然后,如果从切断第三片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后端侧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已达到“IC芯片的间距长度L”的长度L,则带子进给电动机92停止,第二件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与天线33相对,并经由读/写模块93将诸如物件价格之类的预定物件信息写入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然后,驱动切断电动机96以切断第二件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后端侧,亦即,沿着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缘部分切断。然后,将第二件已打印的标签带28从标签排出口16排出。
另一方面,如果CPU 81判断出该代数M等于要打印的件数(S76:是),则在S77中,CPU 81就等待直至从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后端侧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达到“IC芯片的间距长度L”的长度L(S77:否)为止。
如果从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后端侧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达到“IC芯片的间距长度L”的长度L(S77:是):则在S78中,CPU 81停止带子进给电动机92以停止传送已打印的标签带28。之后,CPU 81从RAM85读取写入数据,并控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存储器部分125经由读/写模块93存储该写入数据。
之后,在S79中,CPU 81驱动切断电动机96以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后端侧,以产生最后一件已打印的标签带28。然后,CPU 81终止该子过程,并返回到主流程图。以这种方式,就产生了在S13的过程中输入的打印件数的标签带28,且标签带28各在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中存储有诸如物件价格之类的数据。
例如,如图39中所示,当需要打印三件已打印的标签带时,如果从切断第二件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后端侧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已达到(L-l2),则将第三件的打印数据打印到第三件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上,打印为“JKLMNOPQ”。之后,传送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且停止热能头9。然后,如果从切断第二件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后端侧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已达到“IC芯片的间距长度L”的长度L,则停止带子进给电动机92,第三件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与天线33相对,并经由读/写模块93将诸如物件价格之类的预定物件信息写入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然后,驱动切断电动机96,以切断第三件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后端侧,亦即,沿着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缘部分切断。然后,将第三件已打印的标签带28从标签排出口16排出,然后该过程结束。
这里,带子进给电动机92、带子驱动辊轴14、凸轮件76、带子进给辊63以及带子辅助辊11一起构成带子传送装置。此外,热能头9和压纸辊10一起构成打印装置。天线68用作IC电路侧天线。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用作无线信息电路元件。定位销45、46一起构成安装参考部分和凸块部分。孔47、48的底面用作安装参考平面。天线26用作装置侧天线。读/写模块93用作读取装置和读/写装置。孔47、49构成凹进部分。
如上详细所述,在根据实施例的带式打印机1中,具有预定高度的定位销45、46以直立的姿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8的底面上。定位销45、46插入和配合入形成在带盒21的顶部和底部处的孔47、48中,以使定位销45、46的上端面与孔47、48的底面抵接,藉此将带盒21可拆卸地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8。各个孔47、48的底面位于从带盒21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离开H2的位置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设置在带盒21的外周壁表面24的在带盒21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处。诸如参数表131和带盒信息表132之类的关于带盒21的信息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IC电路部分67中。IC电路部分67连接至天线68,以向外面发送和从外面接收有关带盒21的信息。
另一方面,天线26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8的侧壁部分8A上,且位于从定位销45、46离开H2的位置处,以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相对,并在其间产生空间49。天线26连接至读/写模块93。CPU 81设置在带式打印机1中,以使它能通过无线通信经由读/写模块93读取存储在带盒2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的信息,并也能将信息写入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
因此,在实施例1的带盒21中,即便在所要被使用的带盒21的类型的数目增加时,通过将诸如带子宽度之类的信息存储到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也可以使带盒21中要被带式打印机1检测的被检测部分的尺寸减小,所述被检测部分提供关于带盒21的信息给带式打印机1。由于可使带盒21中的被检测部分小型化,可使安装带盒21的带式打印机1也小型化。此外,定位销45、46的上端面所抵接的各个孔47、48的底面位于从带盒21高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离开H2的位置处。以这样的方式,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沿带盒21高度方向与各个定位销45、46的上端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恒定的,从而布置在带盒21的外周壁表面24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可进一步改进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的关于带盒21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准确性。此外,即便在带盒21的高度尺寸根据带子宽度的类型等而不同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与带式打印机1在高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可几乎总是保持恒定,从而可确保地防止带子类型和类似信息的误检测。
此外,在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中,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经由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天线68和天线26发送和接收关于带盒21的信息。因此,作为带盒21中的被检测部分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与作为带式打印机1中检测器的天线26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准确性可较低,藉此,即便在带盒21的类型的数目增加时,也可以确保地检测到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的关于带盒21的信息。
此外,在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中,可由带式打印机1的读/写模块93经由天线33通过无线通信将诸如剩余带子量之类的预定信息写入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从而可更新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的预定信息。
此外,在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中,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设置成在天线33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之间形成具有预定长度的空间49。这样,带式打印机1的读/写模块93的输出功率可以是恒定的,从而可改进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的关于带盒21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能。
此外,在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1中,通过将天线26设置在侧壁部分8A上从各个定位销45、46的上端面离开H2且与带盒2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相对的位置处,就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经由设置在带盒21的外周侧壁表面24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来发送和接收预定信息。这样,可使带式打印机1的检测器小型化,并因此可使带式打印机1小型化。此外,天线26设置在侧壁部分8A上从各个定位销45、46的上端面离开H2且与带盒2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相对的位置处。这样,天线26与设置在从要与定位销45、46的上端面抵接的孔47、48的底面离开H2的位置处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就可以在高度方向上几乎总是保持恒定,从而可确保地防止带子类型和类似信息的误检测。
此外,在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1中,可由带式打印机1的读/写模块93经由天线26通过无线通信将诸如剩余带子量之类的预定信息写入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从而可更新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的预定信息。
此外,在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1中,天线26设置成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相对,并在其间产生具有预定距离的空间49。这样,带式打印机1的读/写模块93的输出功率可很小,藉此实现读/写模块93的低功耗。此外,带式打印机1的读/写模块93的输出功率可是恒定的,从而可进一步改进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的预定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准确性。
此外,在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1中,通过将带盒21安装成带盒21的孔47、48的底面与带盒容纳部分8的定位销45、46的上端面抵接,天线26可与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8的带盒21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相对。以这种方式,天线26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之间在高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总是恒定的,藉此可进一步改进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的关于带盒21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准确性。
[实施例2]
下面,将基于图40至50来描述根据实施例2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在下面的描述中,与示于图1至39中的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的标号相同的标号标示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相同或等效的构成部件。
根据实施例2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的示意性结构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结构基本相同。此外,该打印机所执行的控制过程也与根据实施例1的打印机1所执行的控制过程基本相同。
不过,在以“IC芯片的间距长度L”的长度L为预定间距设置在容纳在带盒21中的双面胶带51上各个传感器标记65与各个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容纳在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中的双面胶带53的结构是不同的。因此,在根据实施例2的带式打印机中所执行的用于产生已打印的标签带的打印控过程与在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1中所执行的用于产生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打印控过程(S11至S18)是不同的。
首先,将基于图40来描述印制在容纳在根据实施例2的带盒21中的双面胶带51的剥离纸53D的背面上的传感器标记65与各个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如图40所示,传感器标记65在从前方看时各在宽度方向较长的垂直细长矩形的形状,它们以预定的间距L预先沿带子进给方向印制在双面胶带53的剥离纸的背面上,以相对沿带子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垂直和对称。在双面胶带53上,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设置在传感器标记65之间、沿带子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上,且位于沿带子排出方向(沿着箭头A1的方向)传感器标记65的相反侧,也就是说,沿带子传送方向的上游等于距离l3的位置处。以这种方式,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在带子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沿带子传送方向以预定的间距L预先安装在双面胶带53上。
此外,天线33和反射传感器35位于沿带子传送方向离开切割单元30距离l1处。切割单元30位于沿带子传送方向离开热能头9距离l2处。每个传感器标记65与每个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之间的距离l3设定成大于距离l1和距离l2之和(l1+l2)。
因此,当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传感器标记65到达与天线33和反射传感器35相对的位置时,致使切割单元30面对离开传感器标记65带子长度l1且位于带盒21一侧的位置。此外,热能头9位于自面对天线33和反射传感器35的传感器标记65在带盒21一侧处,也就是说,在沿带子传送方向的上游离开带子长度(l1+l2)的位置处,并面对与墨带52重叠的薄膜带51。当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上的传感器标记65从面对天线33和反射传感器35的位置传送了距离(l1+l2)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就设置在热能头9一侧离开离开切割单元30带子长度(l3-(l1+l2))的位置处。
接着,将基于图41至50来描述用于产生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大于控制过程。
如图41所示,首先,在S91中,带式打印机1的CPU 81经由读/写模块93读取存储在带盒2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中的带盒信息表132中的、关于容纳在带盒21中的薄膜带51的类型及类似的带盒信息,并控制RAM 85存储所读取的信息。
除了上述的“带子宽度”、“带子类型”、“带子长度”、“IC芯片的间距长度L”、“墨带类型”以及“墨带颜色”数据之外,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存储器部分125中的带盒信息表132还存储表示传感器标记65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之间的距离l3的“传感器标记与IC芯片之间的距离”数据。
例如,CPU 81经由读/写模块93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读取“6mm”作为“带子宽度”的数据、“层叠带”作为“带子类型”的数据、“8m”作为“带子长度”的数据、“50mm”作为“IC芯片的间距长度L”的数据、“30mm”作为表示传感器标记65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之间的距离l3的“传感器标记与IC芯片之间的距离”的数据、“用于层叠”作为“墨带类型”的数据、以及“黑色”作为“墨带颜色”的数据。然后,CPU 81控制RAM 85存储这些数据。
然后,在S92中,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用于输入所需的已打印的标签带的件数,也就是说,要打印的各设有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件数。然后,CPU 81就等待直至用键盘6输入所需的打印件数为止。
例如,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在其上部显示“请输入要打印的件数”,而在其下部显示“多少件?”。然后CPU 81就等待直至用键盘6输入数量为止。
接着,在S93中,如果用键盘6输入了所需的打印数,则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输入的所需打印的件数,并控制RAM 85存储它。然后,在S94中,CPU 81执行“打印数据输入过程2”的子过程。之后,在S95中,CPU 81执行“打印过程2”的子过程,并且在执行后,CPU 81终止该过程。
接着,将基于图42来描述S94中的“打印数据输入过程2”的子过程。
如图42所示,在S101,首先,CPU 81从ROM 83读取沿传送方向从天线33和反射传感器35延伸到切割单元30的距离l1和沿传送方向从切割单元30延伸到热能头9的距离l2,并控制RAM 85存储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1和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2之和(l1+l2)。然后,CPU 81从存储在RAM 85中的关于带盒21的带盒信息中读取“IC芯片的间距长度L”的数据,并控制RAM 85将从该间距长度L中扣除和(l1+l2)所获得的值存储为已打印带子的长度(L-(l1+l2))。接着,CPU 81从RAM 85读取已打印带子的长度(L-(l1+l2))以及来自关于带盒21的带盒信息的薄膜带51的“带子宽度”数据,并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这些数据。
然后,在S102中,CPU 81读取指示来自RAM 85的打印数据件数的代数N。CPU 81将“1”代入该代数N,并再次控制RAM 85存储所得的值。
此外,在S103中,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要求输入第一件的打印数据的请求。
接着,在S104中,CPU 81就等待直至用键盘6输入打印数据(S104:否)为止。如果用键盘6输入了打印数据(S104:是),则在S105中,CPU 81将该打印数据作为第N件标签带、即第一标签带的打印数据存储到编辑输入区85B。
接着,在S106中,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要求输入要写入第一标签带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写入数据的请求。写入数据的例子包括:诸如使用者用键盘6直接输入的物件的价格、请在其之前使用/食用的日期、生产日期、制作厂商名称之类的数据,从外部计算机经由通信接口87输入并存储在预先存储在RAM 85中的关于物件信息的文件数据,以及类似的数据。
然后,在S107中,CPU 81就等待直至要写入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写入数据被输入(S107:否)为止。如果用键盘6输入了诸如物件价格和关于物件信息的文件名之类的数据(S107:是),则在S108中,CPU 81控制RAM 85将诸如用键盘6输入的物件价格和关于物件信息的文件数据之类的数据存储为要存储在第一件标签带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存储器125中的写入数据。
接着,在S109中,CPU 81从RAM 85读取代数N,并执行用于判断代数N是否等于要打印的件数的判断过程。如果CPU 81判断出代数N小于要打印的件数(S109:否),则在S110中,CPU 81在代数N上加“1”,并控制RAM 85存储该所得的值。然后,CPU 81再次执行S103的过程及其后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代数N等于要打印的件数(S109:是),则在S111中,CPU 81就等待直至打印机3被按下(S111:否)为止。如果打印机3被按下(S111:是),则CPU 81终止该子过程并返回主流程图。
接着,将基于图43至50来描述在S95中的“打印过程2”的子过程。
如图43和44所示,在S121中,CPU 81从RAM 85读取指示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件数的代数M。然后,CPU 81将“1”代入该代数M,并控制RAM85再次存储所得的值。
接着,在S122中,首先,CPU 81驱动带子进给电动机92以转动带子进给辊63,从而开始由该带子进给辊63和带子辅助辊11传送已打印的标签带28。
然后,在S123中,CPU 81执行用于判断是否已经由反射传感器35检测到印制在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背面上的传感器标记65的判断过程。如果没有经由反射传感器35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S123:否),则CPU 81再次执行S122的过程的及其后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CPU 81已经由反射传感器35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S123:是),则在S124中,CPU 81从RAM 85读取指示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件数的代数M,并再次驱动带子进给电动机92以进给薄膜带51,且同时开始用热能头9打印第M件带子、即第一件带子的打印数据。
例如,如图46至47所示,当打印键3被按下,如果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与切割单元30相对,则CPU 81驱动带子进给电动机92以转动带子进给辊63,并开始由该带子进给辊63和带子辅助辊11进给已打印的标签带28。在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传送量已达到沿传送方向从天线33和反射传感器35到切割单元30的距离l1时,反射传感器35就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然后,热能头9就开始打印打印数据。
接着,在S125中,CPU 81从RAM 85读取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2,并执行用于判断从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已经由反射传感器35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是否已达到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2的判断过程。如果从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尚未达到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2时(S125:否),则CPU 81再次执行S124的过程及其后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从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已达到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2(S125:是),则在S126中,CPU81停止带子进给电动机92以停止传送已打印的标签带28,并且同时停止热能头9。之后,CPU 81驱动切断电动机96以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侧。结果,就能自动切断在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处、对应于从天线33和反射传感器35至热能头9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1+l2)的边缘余量。这样,在产生已打印的标签带28之后,使用者无需在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处切断边缘余量。结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如图48所示,在开始打印以用热能头9将字母“AB”打印到薄膜带51上,并且从打印开始位置起薄膜带51的传送量、即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传送量已达到切割单元30与热能头9之间的距离l2的情况下,CPU 81停止带子进给电动机92并然后停止热能头9。之后,CPU 81驱动切断电动机96以切断在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处的边缘余量。
此外,在S127中,在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侧之后,CPU 81再次开始驱动带子进给电动机92并还继续用热能头9打印打印数据。
然后,在S128中,CPU 81从RAM 85读取指示传感器标记65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之间的距离l3的“传感器标记与IC芯片之间的距离”的数据,并执行一判断过程,该判断过程用于判断是否从经由反射传感器35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已达到指示“传感器标记与IC芯片之间的距离”的距离l3。如果从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尚未达到距离l3(S128:否),则CPU 81再次执行S127的过程及其后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从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已达到从l3(S128:是),则在S129中,CPU 81停止带子进给电动机92以停止传送已打印的标签带28。之后,CPU 81从RAM 85读取写入数据,并控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存储器部分125经由读/写模块93存储该写入数据。
例如,如图49所示,如果从反射传感器35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已达到l3(例如,30mm),则CPU 81停止带子进给电动机92。然后,CPU 81从RAM 85读取写入数据,并控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存储器125经由读/写模块93存储该写入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天线33和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经由空间49彼此相对。
接着,在S130中,CPU 81再次开始驱动带子进给电动机92并还继续用热能头9打印打印数据。
此外,在S131中,CPU 81从RAM 85读取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1和沿传送方向的距离l2,并执行用于判断从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处的边缘余量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是否已达到(L-(l1+l2))的判断过程。如果从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处的边缘余量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尚未达到(L-(l1+l2))(S131:否),则CPU81再次执行S130的过程及其后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从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处的边缘余量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已达到(L-(l1+l2))(S131:是),则在S132中,CPU 81停止带子进给电动机92以停止传送已打印的标签带28,并驱动切断电动机96以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后端侧。
例如,如图50所示,如果从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处的边缘余量时起所实现的带子传送量已达到(L-(l1+l2)),则CPU 81停止带子进给电动机92。之后,CPU 81驱动切断电动机96以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沿传送方向的后端侧,亦即,沿着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缘部分切断。然后,将已打印的标签带28通过标签排出口16排出。
然后,在S133中,CPU 81从RAM 85读取代数M,并在代数M上加“1”和控制RAM 85再次存储该所得的值。
之后,在S134中,CPU 81从RAM 85读取代数M,并执行用于判断代数M是否等于要打印的所需件数的判断过程。如果CPU 81判断出代数M小于要打印的所需件数(S134:否),则CPU 81再次执行S122的过程及其后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CPU 81判断出代数M等于或大于要打印的所需件数(S134:是),则CPU 81终止该子过程并返回主流程图。以这种方式,就可以产生在S93的过程中所输入的打印件数的标签带28,且标签带28各在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中存储有诸如物件价格之类的数据。
因此,在根据实施例2的带盒21中,传感器标记65预先在带子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上以预定的间距L印制在双面胶带53的背面上。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设置在传感器标记65之间、沿带子排出方向(箭头A1所示的方向)每个传感器标记65的相反侧处,也就是说,在带子传送方向的上游等于距离l3的位置处。此外,天线33和反射传感器35设置成离开切割单元30距离l1。切割单元30设置成离开热能头9距离l2。然后,每个传感器标记65与每个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之间的距离l3设定成大于距离l1和距离l2之和(l1+l2)。以这种方式,在反射传感器35检测到传感器标记65沿传送方向的顶端部分之后,当带子传送量已达到距离l2时,切割单元30切断在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顶端侧处的边缘余量。在切断之后,当带子传送量已达到距离(L-(l1+l2))时,切断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后端侧。以这种方式,就可以确保防止错误地将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包含在边缘余量部分中的问题发生,并且可以确保将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包含在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中。
此外,根据实施例2的带式打印机1,仅需输入要打印的件数、各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打印数据、以及要写入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数据,根据存储在带盒2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的信息,就可以产生所述件数的标签带28,且每个标签带的长度(L-(l1+l2))彼此相等,且每个标签带都包含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此外,诸如物件价格及类似的信息可以经由读/写模块93准确地写入每个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
[实施例3]
下面,将基于图51至53来描述根据实施例3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在下面的描述中,与示于图1至39中的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的标号相同的标号标示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相同或等效的构成部件。
根据实施例3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的示意性结构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结构基本相同。此外,该打印机所执行的控制过程也与根据实施例1的打印机1所执行的控制过程基本相同。
不过,存储在设置在带盒21的外周侧壁表面24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的参数表结构不同于存储在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的参数表131的结构。因此,根据实施例3的带式打印机在用于设定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1的打印控制参数及类似内容的控制过程(S1至S9)方面是不同的,其不同点在于,根据实施例3的带式打印机在带式打印机打开时执行用于自动设定打印控制参数及类似内容的控制过程。
首先,将基于图51和52来描述根据实施例3的要存储在带盒2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中的参数表和带盒信息表的一个例子。
如图51所示,设置在带盒21中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存储参数表135,该参数表对于带式打印机1的每种型号A至C都存储了用于在容纳在带盒21中的薄膜带51上执行打印的打印控制信息。
参数表135包括表示各种带式打印机1型号的“型号名称”和对应于各个“型号名称”的“打印控制参数”。
“型号名称”分别包括“型号A”、“型号B”以及“型号C”。“参数A10”存储为“型号A”的“打印控制参数”。“参数B10”存储为“型号B”的“打印控制参数”。“参数C10”存储为“型号C”的“打印控制参数”。
“参数A10”包括:“参数A1”,它是参数表131中的驱动电源为“干电池”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参数B1”,它是驱动电源为“AC适配器”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以及“参数C1”,它是驱动电源为“AC电源”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
此外,“参数B10”包括:“参数A2”,它是参数表131中的驱动电源为“干电池”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参数B2”,它是驱动电源为“AC适配器”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以及“参数C2”,它是驱动电源为“AC电源”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
还有,“参数C10”包括:“参数A3”,它是参数表131中的驱动电源为“干电池”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参数B3”,它是驱动电源为“AC适配器”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以及“参数C3”,它是驱动电源为“AC电源”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
另外,如图52所示,设置在带盒21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存储带盒信息表136,该带盒信息表存储关于容纳在带盒21中的薄膜带51的类型以及类似的带盒信息。带盒信息表136的结构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信息表132的结构相同。
例如,带盒信息表136存储“6mm”为“带子宽度”,存储“层叠带”为“带子类型”,存储“8m”为“带子长度”,存储“50mm”为“IC芯片的间距长度L”,存储“用于层叠”为“墨带类型”,以及存储“黑色”为“墨带颜色”。
接着,将基于图53来描述在打开如此构造的带式打印机1时所执行的用于设定打印控制参数的控制过程。
如图53所示,首先,在S141中,当打开带式打印机1后,带式打印机1的CPU 81经由读/写模块93从存储在设置在带盒21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的参数表135读取诸如“型号名称”之类的打印控制信息,并将所读取的信息存储在RAM 85中。
然后,在S142中,CPU 81再次从RAM 85读取参数表135的打印控制信息,并执行用于判断该对应于打印控制信息的打印控制参数是否存储在ROM83或闪速存储器84中的判断过程。
如果从RAM 85中读取的带盒21的打印控制参数既没有存储在ROM 83中也没有存储在闪速存储器84中(S142:否),则在S143中,CPU 81执行用于判断带式打印机1的“型号名称”是否是“型号A”、“型号B”以及“型号C”中的任一个的判断过程。
接着,如果带式打印机1的“型号名称”是“型号A”、“型号B”或“型号C”中的任一个(S143:是),则在S144中,CPU 81经由读/写模块93从带盒2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中读取对应于带式打印机1的该“型号名称”的打印控制参数,并将其存储到闪速存储器84中作为用于带盒21的打印控制参数。例如,如果带式打印机1的“型号名称”是“型号A”,则CPU 81从带盒2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读取“参数A10”作为打印控制参数,并将其存储到闪速存储器84作为带盒21的打印控制参数。
之后,在S145中,CPU 81从ROM 83或闪速存储器84读取带盒21的打印控制参数,并执行打印控制。在执行之后,CPU 81终止该过程。
另一方面,在S142中,如果从RAM 85中读取的打印控制参数存储在ROM83或闪速存储器84中(S142:是),则在S145中,CPU 81从ROM 83或闪速存储器84中读取带盒21的打印控制参数,并执行打印控制。在执行之后,CPU 81终止该过程。
另一方面,在S143中,如果带式打印机1的“型号名称”不是“型号A”、“型号B”也不是“型号C”(例如,如果带式打印机1是“型号D”且带盒21是能容纳6mm直至12mm的带子宽度的类型,但安装到带盒容纳部分8中的带盒21的带子的宽度是18mm)(S143:否),则在S146中,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信息“该带式打印机与您现在使用的带盒不匹配。请检查可适用带盒的类型。”。然后,CPU 81终止该过程。
这里,带子进给电动机92、带子驱动辊轴14、凸轮件76、带子进给辊63以及带子辅助辊11一起构成带子传送装置。此外,热能头9和压纸辊10一起构成打印装置。天线26用作装置侧天线。天线68用作IC电路侧天线。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用作无线信息电路元件。参数表131和带盒信息表132构成预定信息。CPU 81、ROM 83以及闪速存储器84构成第一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信息选择装置、信息存储装置以及通知装置。读/写模块93用作读取和读/写装置。键盘6用作输入装置。ROM 83和闪速存储器84构成选择条件存储装置。液晶显示器(LCD)7和LCDC 94用作显示装置。
如上所述,在根据实施例3的带盒21中,由于对应于诸如要容纳在该带盒21中的薄膜带51之类的每种带子类型的打印控制参数是针对每种带式打印机1类型地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的。因此,可以采用与传统带盒的规格不同的、在各种类型的带式打印机出售之后所制造的新类型的带盒21。
此外,在实施例3的带式打印机1中,即便对应于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8的带盒21的打印控制参数既没有存储在ROM 83中也没有存储在闪速存储器84中,只要对应于带式打印机1的“型号名称”的打印控制参数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CPU 81就经由读/写模块93从带盒2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自动地读取相应的打印控制参数,并且即便安装了具有与传统带盒不同的规格的新类型的带盒21,也能执行打印控制。此外,当安装了新的带盒21时,CPU 81经由读/写模块93从带盒2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自动地读取相应的打印控制参数。因此,无需输入诸如“型号名称”、“驱动电源”及类似的带式打印机1的控制条件。结果,就可以更方便地使用带式打印机1,并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4]
接着,将基于图54至57来描述根据实施例4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在下面的描述中,与示于图1至39中的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的标号相同的标号标示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相同或等效的构成部件。
根据实施例4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的示意性结构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结构基本相同。此外,该打印机所执行的控制过程也与根据实施例1的打印机1所执行的控制过程基本相同。
不过,附连设置于带盒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结构与根据实施例1的附连设置于带盒2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结构是不同的。此外,将带盒安装到带盒容纳部分8的结构也与将带盒21安装到带盒容纳部分8的结构不同。
首先,将基于图54至56来描述根据实施例4的带盒和带盒容纳部分8的结构。
如图54至56所示,在带盒容纳部分8的底面8B上以相同的高度设置有接受部分142、143且带盒141的底面与它们抵接(例如,以0.2至3mm的高度,较佳的是0.5至1mm)。在各个接受部分142、143的上端面上设有具有预定高度(例如,0.3mm至2mm的高度)的定位凸部142A、143A,它们将插入和配合入形成在带盒141的底面141A上的定位孔145、146中。以这种方式,通过将形成在带盒141的底面141A上的各个定位孔145、146插入和配合入各个定位凸部142A、143A并使底面141A与接受部分142、143的上端面抵接,带盒141就正确地定位在带盒容纳部分8内。
接着,将基于图54至57来描述带盒141安装在带盒容纳部分8上的情况下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与天线26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如图54至56所示,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设置在带盒141的具有高度H5(例如,15mm的高度)的外周侧壁表面24上、距离底面141A的高度H6处(例如,在2.5mm至6mm的高度处)。另一方面,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8的侧壁部分8A上的天线26设置在沿高度方向从各个接受部分142、143的上端面离开H6且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相对的位置处。当带盒141安装在带盒容纳部分8上时,在带盒141的外周侧壁表面24与带盒容纳部分8的侧壁部分8A之间形成具有狭窄间隙(例如,约0.3至3mm的间隙)的空间49。在该间隙中没有会阻碍彼此相对设置的天线26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之间的信号发送和接收的导电板件及类似构件。以这种方式,可以在天线26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之间实现出色的信号发送和接收。
此外,如图57所示,如同图56所示的带盒141(例如,带子宽度为24mm)的情况,具有不同带子宽度(例如,带子宽度为24mm)的带盒141也在带盒141的具有高度H7(例如,35mm的高度)的外周侧壁表面24上、离开底面141A高度H6(例如,2.5至6mm的高度)且与天线26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有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以这种方式,即便将具有不同带子宽度(例如,带子宽度为24mm)的带盒141安装到带盒容纳部分8上,在带盒141的外周壁表面24与带盒容纳部分8的侧壁部分8A之间也形成具有狭窄间隙(例如,约0.3mm至3mm的间隙)的空间49。在该间隙中没有会阻碍彼此相对设置的天线26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之间的信号发送和接收的导电板件及类似构件。以这种方式,可以在天线26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之间实现出色的信号发送和接收。
如上所述,在根据实施例4的带盒141中,在形成在带盒141的底面141A上的各个定位孔145、146插入和配合至各个定位凸部142A、143A、并且底面141A与接受部分142、143的上端面抵接时,带盒141安装到带盒容纳部分8上。以这种方式,沿带盒141的高度方向上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与带盒容纳部分8的各个接受部分142、143的上端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就总是恒定地形成高度H6。结果,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和天线26离开各个接受部分142、143的上端面的高度成为H6。以这种方式,可确保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位于与天线33相对的位置处。
此外,在根据实施例4的带式打印机1中,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设置在外周侧壁表面24上且位于离开带盒141的底面141A高度H6处,并且该底面141A与各个接受部分142、143的上端面抵接。此外,天线26位于侧壁部分8A上离开接受部分142、143的上端面高度H6处。由于这样的结构,天线26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之间的沿高度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总是保持恒定。结果,可以确保天线26位于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相对的位置,并且可以确保地发送和接收存储在该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的关于带盒141的信息。
或者,可以采用各个接收部分142、143的高度尺寸可设置成“0”的结构,即各个定位凸部142A、143A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8的底面8B上,并且带盒141的底面141A与底部8B的内侧表面抵接。以这种方式,可以减小带式打印机1的厚度。
[实施例5]
接着,将基于图58至63来描述根据实施例5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在下面的描述中,与示于图1至39中的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的标号相同的标号标示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相同或等效的构成部件。
根据实施例5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的示意性结构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结构基本相同。此外,该打印机所执行的控制过程也与根据实施例1的打印机1所执行的控制过程基本相同。
不过,实施例5的带盒结构与实施例1的带盒21的结构不同,其不同在于实施例5的带盒中容纳热敏带和双面胶带,但没有容纳墨带。
首先,将基于图58至59来描述带盒的结构。
如图58和59所示,要从上方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8的带盒151与带盒21的结构基本相同,但是带盒151不包括墨带52、墨带绕其卷绕的墨带轴55以及用于从墨带轴55牵拉出墨带52并绕其收卷墨带的墨带收卷盘61。此外,热敏带152作为打印带卷绕在带盘54上,并且支承孔41k可转动地支承带盘54。此外,在带盒151,传感器标记65以预定的间距印制在剥离纸53D的背面上,并且包括以预定的间距L预先设置在其基膜53B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双面胶带卷绕在带盘56上,且使剥离纸53D位于外侧,支承孔43可转动地支承带盘56。
卷绕在带盘54上的热敏带152从带盘54被拉出并穿过其中插入带盒151的热能头9的开口22。之后,已打印的热敏带152通过带子进给辊63和位于与带子进给辊63相对的位置处的带子辅助辊11之间,所述带子进给辊63可转动地设置在带盒151的一侧的下部上(图58中的左下部)并被带子进给电动机92驱动而转动,已打印的热敏带152通过带子排出口153被送出带盒151,然后,经由切割单元30、天线33以及反射传感器35从带式打印机1的标签排出口16排出。在这种情况下,由带子进给辊63和带子辅助辊11将双面胶带53压抵和粘附在热敏带152上。
接着,将基于图60至63来描述带盒151的带子排出口153的结构。
如图60所示,如果容纳在带盒151中的热敏带152的厚度较大,且剥离纸53D用较薄的薄膜带及类似的材料制成,则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上设置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处的部分朝向双面胶带53凸伸(图60中的向左的方向)。
此外,如图61所示,已打印的标签带28穿过其从带盒151排出的带子排出口153,在从其前方看时,形成为已打印的标签带28穿过其的垂直细长的切口的形状。同时,向外切去与带子宽度方向的中心相对的、双面胶带53一侧的相对边缘部分,且沿高度方向(图61中的垂直方向)成预定的宽度尺寸,从而形成凹进部分155。
以这种方式,即便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上要设置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部分朝向双面胶带53一侧凸伸,已打印的标签带28在排出带盒21时也决不会被带子排出口153卡住。因此,切口宽度可以容易地变窄,并且,已打印的标签带28可顺畅地排出。
相反地,如图62所示,如果容纳在带盒151中的热敏带152的厚度较小,而剥离纸53D用较厚的薄膜带及类似的材料制成,则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上设置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处的部分朝向热敏带152凸伸(图60中的向右的方向)。
此外,如图63所示,已打印的标签带28穿过其从带盒151排出的带子排出口153,在从其前方看时,形成为已打印的标签带28穿过其的垂直细长的切口的形状。同时,向外切去与带子宽度方向的中心相对的、热敏带152一侧的相对边缘部分,且沿高度方向(图63中的垂直方向)成预定的宽度尺寸,从而形成凹进部分156。
以这种方式,即便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上要设置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部分朝向热敏带152一侧凸伸,已打印的标签带28在排出带盒21时也决不会被带子排出口153卡住。因此,切口宽度可以容易地变窄,并且,已打印的标签带28可顺畅地排出。
带盒151容纳不包括墨带52的热敏带152。不过,显然,如上述的情况,本实施例的结构也可应用于容纳包括墨带52的薄膜带51且已打印的标签带28设置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部分朝向薄膜带51和双面胶带53中的任一个方向凸伸的情况。
[实施例6]
接着,将基于图64至65来描述根据实施例6的用于安装到带盒21上的带子进给辊。在下面的描述中,与示于图1至39中的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的标号相同的标号标示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相同或等效的构成部件。
如图64所示,由导电塑料材料制成的带子进给辊161的结构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子进给辊63的结构基本相同。不过,带子进给辊161与带子进给辊63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台阶部分71和锥形部分71A周围不卷绕由诸如导电海绵或导电橡胶之类的导电弹性件制成的覆盖部分74。
在这种结构中,如图65所示,带子进给辊161与带子辅助辊11协作以将双面胶带53粘附到已打印的薄膜带51上,并且同时,带子进给辊161将已打印的标签带28从带子排出口27进给到带盒21之外。此外,带子进给辊161在其沿轴向的中心处形成有台阶部分71,且该台阶部分71在沿轴向的相对边缘部分处形成有锥形部分71A。当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上要形成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处的部分与带子辅助辊11抵接时,在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上设置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处的部分与台阶部分71之间形成间隙(例如,0.2mm至1mm的间隙),以防止损坏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与此同时,圆柱形部分72与带子辅助辊11协作以按压已打印的标签带28以实现粘附。此外,带子进给辊161由导电塑料材料制成,并与金属的带子驱动辊轴14接合,而且带式打印机1主体的用金属或导电树脂制成的底盘连接至带子驱动辊轴14。所述底盘与电源基片的接地连接。由于这样的结构布置,就可防止在带子进给辊161中产生静电,从而可确保防止损坏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
[实施例7]
接着,将基于图66来描述根据实施例7的用于安装至带盒21的带子进给辊。在下面的描述中,与示于图1至39中的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的标号相同的标号标示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相同或等效的构成部件。
如图66所示,由导电塑料材料制成的带子进给辊162的结构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子进给辊63的结构基本相同。不过,不是设置在圆柱形部分72沿轴向的中心部分处的台阶部分71,而是形成一台阶部分163,该台阶部分173的宽度尺寸基本等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沿宽度方向的尺寸,且其形状稍窄以使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上设置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处的背面能与之接触。在台阶部分163沿轴向的相对边缘部分处形成有成锥形的锥形部分163A。在台阶部分163的外周部分和锥形部分163A周围并不卷绕由诸如导电海绵和导电橡胶之类的导电弹性件制成的覆盖部分74。
在这种结构中,带子进给辊162与带子辅助辊11协作,将双面胶带53粘附到已打印的薄膜带51上,以产生已打印的标签带28,并且同时,带子进给辊162将已打印的标签带28从带子排出口27进给到带盒21之外。此外,带子进给辊162在其沿轴向的中心处形成有台阶部分163,且该台阶部分163在沿轴向的相对边缘部分处形成有锥形部分163A。当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上形成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处的部分与带子辅助辊11抵接时,台阶部分163向内凹进的外周部分与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上设置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处的部分抵接。以这种方式,就可防止损坏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与此同时,圆柱形部分72与带子辅助辊11协作以按压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整个表面从而实现可靠的粘附。此外,带子进给辊162由导电塑料材料制成,并与金属的带子驱动辊轴14接合,而且带式打印机1主体的由金属或导电树脂制成的底盘连接至带子驱动辊轴14。所述底盘与电源基片的接地连接。由于这样的结构布置,就可防止在带子进给辊162中产生静电,从而可确保防止损坏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
[实施例8]
接着,将基于图67来描述根据实施例8的用于安装至带盒21的带子进给辊。在下面的描述中,与示于图1至39中的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的标号相同的标号标示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相同或等效的构成部件。
如图67所示,由导电塑料材料制成的带子进给辊165的结构与根据实施例6的带子进给辊16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过,在台阶部分71沿轴向的相对边缘部分处不形成锥形部分71A。
在这种结构中,带子进给辊165与带子辅助辊11协作,将双面胶带53粘附到已打印的薄膜带51上,以产生已打印的标签带28,并且同时,带子进给辊165将已打印的标签带28从带子排出口27进给到带盒21之外。此外,每个圆柱形部分72可以沿轴向向内延伸每个锥形部分71A沿轴向的高度,并且同时,圆柱形部分72与带子辅助辊11协作以按压已打印的标签带28从而实现可靠的粘附。此外,带子进给辊165在其沿轴向的中心处形成有台阶部分71。因此,当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上要形成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处的部分与带子辅助辊11抵接时,在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上设置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处的部分与台阶部分71之间形成间隙(例如,0.2mm至1mm的间隙)。结果,就可防止损坏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此外,带子进给辊165由导电塑料材料制成,并与金属的带子驱动辊轴14接合,而且带式打印机1主体的由金属或导电树脂制成的底盘连接至带子驱动辊轴14。所述底盘与电源基片的接地连接。由于这样的结构布置,就可防止在带子进给辊165中产生静电,从而可确保防止损坏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
[实施例9]
接着,将基于图68来描述根据实施例9的用于安装至带盒21的带子进给辊。在下面的描述中,与示于图1至39中的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的标号相同的标号标示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相同或等效的构成部件。
如图68所示,由导电塑料材料制成的带子进给辊167的结构与根据实施例7的带子进给辊162的结构基本相同。不过,在台阶部分163沿轴向的相对边缘部分处不形成锥形部分163A。
在这种结构中,带子进给辊167与带子辅助辊11协作,将双面胶带53粘附到已打印的薄膜带51上,以产生已打印的标签带28,并且同时,带子进给辊167将已打印的标签带28从带子排出口27进给到带盒21之外。此外,每个圆柱形部分72可以沿轴向向内延伸每个锥形部分163A沿轴向的高度(参见图66)。这样,圆柱形部分72与带子辅助辊11协作以按压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整个表面从而实现可靠的粘附。此外,带子进给辊167在其沿轴向的中心处形成有台阶部分163。这样,当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上形成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处的部分与带子辅助辊11抵接时,台阶部分163向内凹进的外周部分与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上设置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处的部分抵接,从而就可防止损坏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与此同时,圆柱形部分72与带子辅助辊11协作以按压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整个表面从而实现可靠的粘附。此外,由于带子进给辊167由导电塑料材料制成,并与金属的带子驱动辊轴14接合,而且带式打印机1主体的由金属或导电树脂制成的底盘连接至带子驱动辊轴14,所述底盘与电源基片的接地连接。由于这样的结构布置,就可防止在带子进给辊167中产生静电,从而可确保防止损坏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
[实施例10]
接着,将基于图69来描述根据实施例10的用于安装至带盒21的带子进给辊。在下面的描述中,与示于图1至39中的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的标号相同的标号标示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相同或等效的构成部件。
如图69所示,由导电塑料材料制成的带子进给辊170的结构与根据实施例9的带子进给辊167的结构基本相同。不过,形成比台阶部分163细的台阶部分171。此外,围绕台阶部分171的外周部分卷绕由诸如基本呈环形的导电海绵和导电橡胶之类的导电弹性件制成的覆盖部分172,其外周尺寸与台阶部分163的外周尺寸基本相等。
在这种结构中,带子进给辊170与带子辅助辊11协作,将双面胶带53粘附到已打印的薄膜带51上,以产生已打印的标签带28,并且同时,带子进给辊170将已打印的标签带28从带子排出口27进给到带盒21之外。此外,带子进给辊170在其沿轴向的中心处形成有台阶部分171,该台阶部分171卷绕有弹性件制成的覆盖部分172。这样,当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上形成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处的部分与带子辅助辊11抵接时,覆盖部分172上与形成有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部分抵接的外周部分向内凹进,以防止损坏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与此同时,圆柱形部分72和覆盖部分172与带子辅助辊11协作以按压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整个表面从而实现可靠的粘附。此外,由于带子进给辊170由导电塑料材料制成,覆盖部分172用导电塑料材料制成,且带子进给辊170和覆盖部分172连接至与带子进给辊170接合的金属的带子驱动辊轴14,而且带式打印机1主体的由金属或导电树脂制成的底盘连接至带子驱动辊轴14。所述底盘与电源基片的接地连接。由于这样的结构布置,就可防止在带子进给辊170和覆盖部分172中产生静电,从而可确保防止损坏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
[实施例11]
接着,将基于图70和71来描述根据实施例11的用于安装至带盒21的带子进给辊。在下面的描述中,与示于图1至39中的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的标号相同的标号标示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相同或等效的构成部件。
如图70和71所示,用导电塑料材料制成的带子进给辊175包括大致呈圆柱形的圆柱形部分176、从圆柱形部分72的内壁径向朝向其中心延伸而形成的多个驱动肋177、以及卷绕圆柱形部分176的外周部分并由诸如基本呈圆柱形的导电海绵或导电橡胶之类的基本呈圆柱形的导电弹性件制成的覆盖部分178。该覆盖部分178的外周直径基本等于根据实施例1的带子进给辊63的外周直径。此外,覆盖部分178形成为其沿轴向的高度尺寸基本等于根据实施例1的带子进给辊63的圆柱形部分72沿轴向的外端面之间的距离。
这里,所述多个驱动肋175形成为它们相对圆柱形部分176以及垂直方向的中心位置彼此垂直地对称。此外,每个驱动肋177与设置在带式打印机1的带盒容纳部分8上的带子驱动辊轴14的一凸轮件76接合(参见图3)。当带子驱动辊轴14转动时,凸轮件176与每个驱动肋177之间的协作致使带子进给辊175转动。
在这种结构中,带子进给辊175与带子辅助辊11协作,将双面胶带53粘附到已打印的薄膜带51上,以产生已打印的标签带28,并且同时,带子进给辊175将已打印的标签带28从带子排出口27进给到带盒21之外。此外,由弹性件制成的覆盖部分178卷绕带子进给辊175的圆柱形部分176的外周部分。这样,当已打印的标签带28上形成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处的部分与带子辅助辊11抵接时,覆盖部分178上与形成有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的部分抵接的外周部分向内凹进,以可确保防止损坏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与此同时,覆盖部分178与带子辅助辊11协作以按压已打印的标签带28的整个表面从而实现可靠的粘附。此外,带子进给辊175由导电塑料材料制成,且覆盖部分178由导电塑料材料制成。带子进给辊175和覆盖部分178连接至与带子进给辊175接合的金属的带子驱动辊轴14,而且带式打印机1主体的由金属或导电树脂制成的底盘连接至带子驱动辊轴14。所述底盘与电源基片的接地连接。由于这样的结构布置,就可防止在带子进给辊175和覆盖部分178中产生静电,从而可确保防止损坏无线标志电路元件32。
[实施例12]
接着,将基于图72至73来描述根据实施例12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在下面的描述中,与示于图1至39中的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的标号相同的标号标示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相同或等效的构成部件。
根据实施例12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的示意性结构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结构基本相同。此外,该带式打印机所执行的控制过程也与根据实施例1的打印机1所执行的控制过程基本相同。
不过,根据实施例12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是采用根据实施例1的参数表131,而是在设置在带盒21的外周侧壁表面24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存储程序表。因此,根据实施例12的带式打印机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打开该带式打印机时它执行用于设置打印控制程序的控制过程。
首先,将基于图72来描述根据实施例12的要存储在带盒2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中的程序表的一个例子。
如图72所示,设置在带盒21中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存储程序表181,该程序表对于带式打印机1的型号A至C中的每一个都存储了用于在容纳在带盒21中的薄膜带51上执行打印的打印控制程序。
程序表181包括表示各种带式打印机1型号的“型号名称”、对应于各个“型号名称”的“驱动电源”以及对应于各个“驱动电源”的“打印控制程序”。此外,“型号名称”分别包括“型号A”、“型号B”以及“型号C”。“型号A”至“型号C”的“驱动电源”分别存储“干电池”、“AC适配器”以及“AC电源”。
作为用于“型号A”的“干电池”、“AC适配器”以及“AC电源”的控制程序,分别存储“程序A21”、“程序B21”以及“程序C21”。作为用于“型号B”的“干电池”、“AC适配器”以及“AC电源”的控制程序,分别存储“程序A22”、“程序B22”以及“程序C22”。作为用于“型号C”的“干电池”、“AC适配器”以及“AC电源”的控制程序,分别存储“程序A23”、“程序B23”以及“程序C23”。
在对应于“型号A”的程序“程序A21”至“程序C21”中,包括“参数A1”至“参数C1”,它们是参数表131的驱动电源分别是“干电池”至“AC电源”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并且同时,还包括用于“型号A”的带式打印机1的、以相应的参数A1至参数C1而在带盒21的薄膜带51及类似材料上进行打印的打印控制程序。此外,在对应于“型号B”的程序“程序A22”至“程序C22”中,包括“参数A2”至“参数C2”,它们是参数表131的驱动电源分别是“干电池”至“AC电源”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并且同时,还包括用于“型号B”的带式打印机1的、以相应的参数A2至参数C2而在带盒21的薄膜带51及类似材料上进行打印的打印控制程序。此外,在对应于“型号C”的程序“程序A23”至“程序C23”中,包括“参数A3”至“参数C3”,它们是参数表131的驱动电源分别是“干电池”至“AC电源”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并且同时,还包括用于“型号C”的带式打印机1的、以相应的参数A3至参数C3而在带盒21的薄膜带51及类似材料上进行打印的打印控制程序。
接着,将基于图73来描述在将根据实施例12的带式打印机1打开时它所执行的用于设定打印控制程序的控制过程。
如图73所示,首先,在S151中,当打开带式打印机1,带式打印机1的CPU 81经由读/写模块93从设置在带盒21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读取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中的程序表181的“型号名称”和对应于每种“型号名称”的“驱动电源”,并将所读取的型号名称和对应于每种型号名称的驱动电源存储在RAM 85中。
然后,在S152中,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要求选择本带式打印机1的型号名称的提示。与此同时,CPU 81从存储在RAM 85中的程序表181读出多个“型号名称”,并将型号名称显示在液晶显示器7上,然后,就等待直至型号名称被选择为止。
例如,如图24中所示,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屏7在其上部显示“请选择您使用的型号名称”。同时,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数字“1”且后跟“型号A”、数字“2”且后跟“型号B”以及数字“3”且后跟“型号C”。然后,CPU 81等待直至用键盘6按下数字键1至3中的任何一个。
接着,在S153中,当用键盘6选择了型号名称,CPU 81将所选择的型号名称存储到RAM 85中。
然后,在S154中,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要求选择该带式打印机1的驱动电源的类型的提示。此时,CPU 81再次从RAM 85中读取在S153中存储的型号名称,然后从RAM 85的读取对应于“型号名称”的“驱动电源”类型。然后,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所读取的驱动电源类型,并等待直至驱动电源类型被选择为止。
例如,如图25中所示,当选择了“型号A”后,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在其上部显示“请选择您使用的电源”。同时,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数字“1”且后跟“AC电源”、数字“2”且后跟“专用AC适配器”以及数字“3”且后跟“干电池”。然后,CPU 81等待直至用键盘6按下数字键1至3中的任何一个。
然后,在S155中,当用键盘6选择了驱动电源,CPU 81将所选择的电源存储到RAM 85中。
接着,在S156中,CPU 81读取存储在RAM 85中的型号名称和驱动电源类型。然后,CPU 81经由读/写模块93从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中的程序表181中的打印控制信息中读取对应于该型号名称和驱动电源类型的打印控制程序。然后,CPU 81将所读取的程序作为对应于驱动条件的带盒21的打印控制程序存储到RAM 85中。
例如,当存储在RAM 85中的型号名称和驱动电源类型分别是“型号A”和“干电池”时,CPU 81从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中的程序表181的打印控制信息中读取“程序A21”,并将作为带盒21的打印控制程序存储到RAM 85中。当存储在RAM 85中的型号名称和驱动电源类型是“型号B”和“AC适配器”时,CPU 81从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中的程序表181的打印控制信息中读取“程序B22”,并将其作为带盒21的打印控制程序存储到RAM 85中。
然后,在S157中,CPU 81从RAM 85读取对应于驱动条件的带盒21的打印控制程序,并执行用于判断该打印控制程序是否存储在ROM 83或闪速存储器84中的判断过程。
如果从RAM 85中读取的带盒21的打印控制程序既没有存储在ROM 83中也没有存储在闪速存储器84中(S157:否),则在S158中,CPU 81经由读/写模块93从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中的程序表181的中读取打印控制程序的程序数据,并将其作为带盒21的打印控制程序的程序数据存储到闪速存储器84中。
另一方面,如果从RAM 85读取的带盒21的打印控制程序存储在ROM 83或闪速存储器84(S157:是),则CPU 81判断该打印控制程序已经存储在ROM 83或闪速存储器84中。
之后,在S159中,CPU 81从ROM 83或闪速存储器84读取带盒21的打印控制程序的程序数据,并执行打印控制。在执行之后,CPU 81终止该过程。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12的带盒21,由于对应于诸如容纳在带盒21中的薄膜带51之类的每种带子类型的打印控制程序是针对每种带式打印机1类型和每种驱动电源地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的。因此,即便可能是在各种类型的带式打印机1出售之后才制造的新类型的带盒21具有与传统的带盒不同的规格时,仍可以采用这种新的带盒。
此外,在实施例12的带式打印机1中,即便对应于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8的带盒21的打印控制程序既没有存储在ROM 83中,也没有存储在闪速存储器84中,只要对应于带式打印机1的“型号名称”和“驱动电源”的打印控制程序存储在其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CPU 81就可以经由读/写模块93从带盒2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读取打印控制程序,从而就可能通过在打开带式打印机1时输入带式打印机1的诸如“型号名称”和“驱动电源”之类的控制条件而产生已打印的标签带28。结果,即便安装了具有与传统的带盒不同规格的新类型的带盒,CPU 81也可以执行打印控制。
[实施例13]
接着,将基于图74和75来描述根据实施例13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在下面的描述中,与示于图1至39中的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的标号相同的标号标示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相同或等效的构成部件。
根据实施例13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的示意性结构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结构基本相同。此外,该带式打印机所执行的控制过程也与根据实施例1的打印机1所执行的控制过程基本相同。
不过,根据实施例13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是采用参数表131,而是在设置在带盒21的外周侧壁表面24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存储程序表182。因此,根据实施例13的带式打印机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式打印机用于设定打印控制参数及类似内容的控制过程(S1至S9)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当将根据实施例13的带式打印机打开时它执行用于自动设置打印控制程序的控制过程。
首先,将基于图74描述要存储在设置在带盒21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中的程序表的一个例子。
如图74所示,设置在带盒21中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存储程序表182,该程序表对于带式打印机1的型号A至C中的每一个都存储了用于在容纳在带盒21中的薄膜带51上执行打印的打印控制程序。
程序表182包括表示各种型号的带式打印机1型号的“型号名称”和对应于各个“型号名称”的“打印控制程序”。
“型号名称”分别包括“型号A”、“型号B”以及“型号C”。“程序A31”存储为用于“型号A”的“打印控制程序”。“程序B31”存储为用于“型号B”的“打印控制程序”。“程序C31”存储为用于“型号C”的“打印控制程序”。
“程序A31”包括为参数表131的驱动电源是“干电池”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的“参数A1”、为驱动电源是“AC适配器”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的“参数B1”、以及为驱动电源是“AC电源”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的“参数C1”。此外,“程序A31”还包括用于以相应的参数A1、B1及C1而在带盒21的薄膜带51上执行打印的打印控制程序。
此外,“程序B31”包括为参数表131的驱动电源是“干电池”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的“参数A2”、为驱动电源是“AC适配器”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的“参数B2”、以及为驱动电源是“AC电源”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的“参数C2”。此外,“程序B31”还包括用于以相应的参数A2、B2及C2而在带盒21的薄膜带51上执行打印的打印控制程序。
此外,“程序C31”包括为参数表131的驱动电源是“干电池”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的“参数A3”、为驱动电源是“AC适配器”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的“参数B3”、以及为驱动电源是“AC电源”的情况下的打印控制参数的“参数C3”。此外,“程序C31”还包括用于以相应的参数A3、B3及C3而在带盒21的薄膜带51上执行打印的打印控制程序。
接着,将基于图75来描述将如此构造的带式打印机1打开时它所执行的用于设定打印控制程序的控制过程。
如图75所示,首先,在S161中,当打开带式打印机1,带式打印机1的CPU 81经由读/写模块93从存储在设置在带盒21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中的程序表181读取诸如“型号名称”之类的数据,并将所读取的数据存储在RAM 85中。
然后,在S162中,CPU 81读取存储在RAM 85中的“型号名称”,并执行用于判断是否包括带式打印机1的型号名称的判断过程,即判断该带式打印机1的“型号名称”是否是“型号A”、“型号B”以及“型号C”之一。
接着,如果带式打印机1的“型号名称”是“型号A”、“型号B”或“型号C”中的任一个(S163:是),则在S163中,CPU 81经由读/写模块93从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的程序表182中的打印控制信息中读取对应于带式打印机1的该“型号名称”的打印控制程序,并将其存储到RAM 85中作为用于带盒21的打印控制程序。
例如,如果带式打印机1的“型号名称”是“型号A”,则CPU 81从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中的程序表182中的打印控制信息读取“程序A31”,并将其存储到RAM 85中作为带盒21的打印控制程序。
然后,在S164中,CPU 81再次从RAM 85读取带盒21的打印控制程序,并执行用于判断该打印控制程序是否存储在ROM 83或闪速存储器84中的判断过程。
如果从RAM 85中读取的带盒21的打印控制程序既没有存储在ROM 83中也没有存储在闪速存储器84中(S164:否),则在S165中,CPU 81经由读/写模块93从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存储器部分125中的程序表182中读取打印控制程序的程序数据,并将其存储到闪速存储器84作为带盒21的打印控制程序的程序数据。
之后,在S166中,CPU 81从ROM 83或闪速存储器84读取带盒21的打印控制程序的程序数据,并执行打印控制。在执行之后,CPU 81终止该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从RAM 85中读取的打印控制程序存储在ROM 83或闪速存储器84中(S164:否),则在S166中,CPU 81从ROM 83或闪速存储器84中读取带盒21的打印控制程序的程序数据,并执行打印控制。在执行之后,CPU 81终止该过程。
另一方面,在S162中,如果带式打印机1的“型号名称”不是“型号A”、“型号B”也不是“型号C”(例如,如果带式打印机1是“型号D”且带盒21是能容纳6mm直至12mm的带子宽度的类型,但安装到带盒容纳部分8中的带盒21的带子的宽度是18mm)(S143:否),则在S167中,CPU 81控制液晶显示器7显示信息“该带式打印机与您现在使用的带盒不匹配。请检查可适用带盒的类型。”。然后,CPU 81终止该过程。
如上所述,在根据实施例13的带盒21中,由于对应于诸如要容纳在该带盒21中的薄膜带51之类的每种带子类型的打印控制程序是针对每种带式打印机1类型地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的。因此,可以采用与传统带盒的规格不同的、在各种类型的带式打印机出售之后所制造的新类型的带盒21。
此外,在实施例13的带式打印机1中,即便对应于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8的带盒21的打印控制程序既没有存储在ROM 83中也没有存储在闪速存储器84中,只要对应于带式打印机1的“型号名称”的打印控制程序存储在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CPU 81就经由读/写模块93从带盒2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自动地读取相应的打印控制程序,并且即便安装了具有与传统带盒不同的规格的新类型的带盒21,也能执行打印控制。此外,当安装了新的带盒21时,CPU 81经由读/写模块93从带盒2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自动地读取相应的打印控制程序。因此,无需输入诸如“型号名称”、“驱动电源”及类似的带式打印机1的控制条件。结果,就可以更方便地使用带式打印机1,并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14]
接着,将基于图76至79来描述根据实施例14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在下面的描述中,与示于图1至39中的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的标号相同的标号标示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相同或等效的构成部件。
根据实施例14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的示意性结构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结构基本相同。此外,该打印机所执行的控制过程也与根据实施例1的打印机1所执行的控制过程基本相同。
不过,如图76至79所示,根据实施例14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是采用根据实施例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而是设置有线标志电路元件191,并且,不是采用根据实施例1的天线26,而是设置连接式连接器192。
连接式连接器192包括在其带盒容纳部分8侧上四个连接端子192A至192D,每个连接端子用弹性金属制成并镀镍和金,且当从其侧面看时大致呈弧形并沿水平方向(图77中的横向方向)以预定的间隔布置。此外,各个连接端子192A至192D设置成与安装于该带盒容纳部分8的带盒21的有线标志电路元件191的表面接触。连接式连接器192不是连接至读/写模块93的天线26,而是电连接至未示出的该读/写模块93的输入/输出接口。
此外,有线标志电路元件191包括IC电路部分67,并且不是包括根据实施例1的天线68、而是包括四个未示出的电极191A至191D,所述电极镀镍和金并沿水平方向(图77中的横向)以预定的间隔电连接至有线标志电路元件191的外表面上的IC电路部分67。此外,有线标志电路元件191构造成:当带盒21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8时,各个连接端子192A至192D与各个电极191A至191D抵接并与之电连接。此外,有线标志电路元件191的存储器部分125存储根据实施例1的参数表131和带盒信息表132。
如上所述,在实施例14的带盒21中,由于对应于诸如要容纳在该带盒21中的薄膜带51之类的每种带子类型的打印控制参数是针对每种带式打印机1类型地存储在有线标志电路元件191中的。因此,可以采用与传统带盒的规格不同的、在各种类型的带式打印机1出售之后所制造的新类型的带盒21。
此外,在实施例14的带式打印机1中,CPU 81构造成能经由读/写模块93通过有线通信读取存储在有线标志电路元件191中的信息,并且也能将信息写入有线标志电路元件191的存储器部分125。由于这样的结构,即便对应于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8的带盒21的打印控制参数既没有存储在ROM 83中也没有存储在闪速存储器84中,只要打印控制参数存储在有线标志电路元件191的存储器部分125中,CPU 81就可经由读/写模块93从带盒21的有线标志电路元件191读取相应的打印控制参数,并且即便安装了具有与传统带盒不同的规格的新类型的带盒21,通过用键盘6输入带式打印机1的“型号名称”和“驱动电源”的类型,也能执行打印控制。此外,由于带式打印机1的读/写模块93通过连接式连接器192、各个连接端子192A至192D以及各个电极191A至191D与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8的带盒21的有线标志电路元件191电连接,因而能加强数据传输和接收的可靠性。
[实施例15]
接着,将基于图80至83来描述根据实施例15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在下面的描述中,与示于图1至39中的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的标号相同的标号标示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构成部件相同或等效的构成部件。
根据实施例15的带盒和带式打印机的示意性结构与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和带式打印机1的结构基本相同。此外,该打印机所执行的控制过程也与根据实施例1的打印机1所执行的控制过程基本相同。
不过,附连设置于带盒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结构与根据实施例1的附连设置于带盒21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的结构是不同的。此外,将带盒安装到带盒容纳部分8的结构也与将根据实施例1的带盒21安装到带盒容纳部分8的结构不同。
首先,将基于图54至56描述根据实施例15的带盒和带盒容纳部分8的结构。
如图80至82所示,在带盒容纳部分8的底面8B上以相同的高度(例如,以0.2至3mm的高度,较佳的是0.5至1mm)设置有接受部分142、143,带盒195的底面与这些接收部分抵接。在各个接受部分142、143的上端面上设有具有预定高度(例如,0.3mm至2mm的高度)的定位凸部142A、143A,它们将插入和配合入形成在带盒195的底面195A上的定位孔196、197中。以这种方式,通过将形成在带盒195的底面195A上的各个定位孔196、197插入和配合入各个定位凸部142A、143A并使底面195A作为安装参考面与接受部分142、143的上端面抵接,就可将带盒195正确地定位在带盒容纳部分8内。
接着,将参照图80至83来描述在带盒195安装在带盒容纳部分8上的情况下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与天线26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如图80至82所示,在诸如带盒195的安装参考面之类的底面195A处,将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设置在与形成在下壳体23上的支承孔41的侧面相邻的位置处。另一方面,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8的底面8B上的天线26位于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相对的位置处。在将带盒195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8时,在带盒195的底面195A与带盒容纳部分8的底面8B之间形成具有狭窄间隙(例如,约0.3至3mm的间隙)的空间198。在该间隙中没有会阻碍彼此相对设置的天线26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之间的信号发送和接收的导电板件及类似构件。以这种方式,可以在天线26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之间实现出色的信号发送和接收。
此外,如图83所示,如同图82所示的带盒195(例如,带子宽度为24mm)的情况,具有不同带子宽度(例如,带子宽度为24mm)的带盒195也在带盒195的底面195A上与天线26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有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以这种方式,即便将具有不同带子宽度(例如,带子宽度为24mm)的带盒195安装到带盒容纳部分8上,在带盒195的底面195A与带盒容纳部分8的底面8B之间也形成具有狭窄间隙(例如,约0.3mm至3mm的间隙)的空间198。在该间隙中没有会阻碍彼此相对设置的天线26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之间的信号发送和接收的导电板件及类似构件。以这种方式,可以在天线26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之间实现出色的信号发送和接收。
如上所述,在形成在带盒195的底面195A上的各个定位孔196、197插入和配合至各个定位凸部142A、143A、并且底面195A与接受部分142、143的上端面抵接时,根据实施例15的带盒195安装到带盒容纳部分8上。以这种方式,设置在带盒195的底面195A上的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总是定位在与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8的底面8B上的天线26相对的位置处。以这种方式,可确保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位于与天线26相对的位置处。
此外,在根据实施例15的带式打印机1中,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设置在带盒1195的底面195A上,且该底面195A与各个接受部分142、143的上端面抵接。此外,天线26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8的底面8B上。由于这样的结构,天线26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总是保持恒定。结果,可以确保天线26位于与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相对的位置,并且可以确保地发送和接收存储在该无线标志电路元件25中的关于带盒141的信息。
或者,可以采用各个接收部分142、143的高度尺寸设置成“0”的结构,即各个定位凸部142A、143A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8的底面8B上,并且带盒195的底面195A与底部8B的内侧表面抵接。以这种方式,可以减小带式打印机1的厚度。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1至15。显然,可以不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而作出各种改进和变型。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带式打印机的带盒,所述带式打印机包括传送长段带子的带子传送装置、在带子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所述带盒容纳带子并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带式打印机的带盒容纳部分上,所述带盒包括:
无线信息电路元件,它包括IC电路部分和IC电路侧天线,所述IC电路部分用于存储关于带盒的预定信息,所述IC电路侧天线连接至IC电路部分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以及
安装参考平面,它将安装到设置于带盒容纳部分中的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上;并且其中,
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距离所述安装参考平面一预定高度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打印机包括:
装置侧天线,它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中;以及
读取装置,它经由装置侧天线读取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预定信息;并且其中,
所述无线信息电路元件布置成与装置侧天线相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打印机包括:
装置侧天线,它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中;以及
读/写装置,它通过无线通信经由装置侧天线读取或写入无线信息电路元件中的预定信息;并且其中,
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成与装置侧天线相对。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成产生具有一预定距离的空间,所述距离是离开装置侧天线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带盒,其特征在于,安装参考部分包括凸块部分,该凸块部分具有预定的高度,并在带盒容纳部分的底面上以直立的姿势设置,
带盒包括凹进部分,该凹进部分的底面形成要有与凸块部分的上端面抵接的安装参考平面,
所述凹进部分的底面形成在离开沿带盒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一预定距离的位置,并且
所述无线信息电路元件布置在沿带盒高度方向的所述中心位置上。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安装参考平面形成在带盒的底面上,并且
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离开安装参考平面一预定高度的位置处。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带盒,其特征在于,装置侧天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的侧壁部分上,并且
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带盒的外周侧壁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装置侧天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的底面上,并且
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带盒的底面上。
9.一种带式打印机,所述带式打印机包括传送长段带子的带子传送装置、在带子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容纳带子的带盒的带盒容纳部分、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中的安装参考部分,该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与带盒的安装参考平面抵接,所述带式打印机包括:
装置侧天线;
读取装置,它通过无线通信经由装置侧天线从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读取预定信息,所述无线信息电路元件包括IC电路部分和IC电路侧天线,所述IC电路部分设置在带盒中的预定位置上以存储预定信息,所述IC电路侧天线连接于IC电路部分以发送和接受信息,并且其中,
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离开安装参考平面一预定高度的位置,并且
装置侧天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中的预定位置处,所述预定位置离开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一预定高度。
10.一种带式打印机,所述带式打印机包括传送长段带子的带子传送装置、在带子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容纳带子的带盒的带盒容纳部分、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中的安装参考部分,该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与带盒的安装参考平面抵接,所述带式打印机包括:
装置侧天线;
读/写装置,它通过无线通信经由装置侧天线从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读取预定信息或将预定信息写入无线信息电路元件,所述无线信息电路元件包括IC电路部分和IC电路侧天线,所述IC电路部分设置在带盒中的预定位置上以存储预定信息,所述IC电路侧天线连接于IC电路部分以发送和接受信息,并且其中,
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离开安装参考平面一预定高度的位置,并且,
装置侧天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中的预定位置处,所述预定位置离开安装参考部分的上端面一预定高度。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带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装置侧天线设置成与无线信息电路元件相对。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装置侧天线设置成产生具有一预定距离的空间,所述距离是离开无线信息电路元件的距离。
13.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安装参考部分包括凸块部分,该凸块部分具有预定的高度,并在带盒容纳部分的底面上以直立的姿势设置,
带盒包括凹进部分,其中,当带盒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时,要与凸块部分的上端面抵接的安装参考平面形成在该凹进部分的底面上,
所述凹进部分的底面形成在离开沿带盒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一预定距离的位置,并且
所述装置侧天线布置成与沿安装至带盒容纳部分的带盒的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相对。
14.如权利要求9或12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安装参考平面形成在带盒的底面上,并且
装置侧天线设置在离开带盒容纳部分的底面一预定高度的位置处。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带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带盒的外周侧壁表面上,并且
装置侧天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的侧壁部分上。
16.如权利要求9至12所述的带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安装参考平面形成在带盒的底面上;
无线信息电路元件设置在带盒的底面上;并且
装置侧天线设置在带盒容纳部分的底面上。
CN2005800397693A 2004-09-24 2005-09-26 带盒和带式打印机 Active CN1010609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8376/2004 2004-09-24
JP2004278376 2004-09-24
PCT/JP2005/017583 WO2006033430A1 (ja) 2004-09-24 2005-09-26 テープカセット及びテープ印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0985A true CN101060985A (zh) 2007-10-24
CN101060985B CN101060985B (zh) 2012-06-13

Family

ID=36090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397693A Active CN101060985B (zh) 2004-09-24 2005-09-26 带盒和带式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81708A1 (zh)
EP (1) EP1813431B1 (zh)
JP (1) JPWO2006033430A1 (zh)
CN (1) CN101060985B (zh)
WO (1) WO2006033430A1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0675A (zh) * 2009-03-31 2010-10-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
CN101850665A (zh) * 2009-03-31 2010-10-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
US8641304B2 (en) 2009-06-30 2014-02-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CN103722906A (zh) * 2008-12-25 2014-04-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
CN105142919A (zh) * 2013-10-04 2015-12-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带盒
US9346297B2 (en) 2008-04-29 2016-05-24 Dymo Cassette for label printer
US9381756B2 (en) 2009-03-31 2016-07-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CN105730015A (zh) * 2015-03-09 2016-07-06 北京硕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装置、带盒和打印机
US9498998B2 (en) 2008-12-25 2016-11-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539837B2 (en) 2009-12-16 2017-01-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616690B2 (en) 2009-03-31 2017-04-1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656495B2 (en) 2009-12-28 2017-05-2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CN109318611A (zh) * 2017-07-31 2019-02-1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
CN109318610A (zh) * 2017-07-31 2019-02-1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及带盒单元
CN109421395A (zh) * 2017-08-25 2019-03-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
US11123999B2 (en) 2018-09-03 2021-09-21 Sanford, L.P. Cassettes and label printers therefo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97582A1 (en) * 2007-05-28 2008-12-04 Ming-Jiun Hung Thermal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thereof
JP5386881B2 (ja) * 2008-08-07 2014-01-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ラベル用紙の頭出し制御方法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
JP5136503B2 (ja) 2009-03-31 2013-02-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4947085B2 (ja) * 2009-03-31 2012-06-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セット
DE102009059954B4 (de) * 2009-03-31 2022-02-10 Brother Kogyo K.K. Bandkassette und Banddrucker
EP2261040B1 (en) * 2009-06-10 2012-02-0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JP5326950B2 (ja) * 2009-09-09 2013-10-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5093265B2 (ja) * 2010-02-26 2012-12-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セット
EP2371558B1 (en) 2010-03-31 2015-04-1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hermal printer
US8384750B2 (en) 2010-03-31 2013-02-2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USD858628S1 (en) * 2017-07-27 2019-09-03 Aimo Marking Co., Ltd Label cartridge
JP6848819B2 (ja) * 2017-07-31 2021-03-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セットおよびテープカセットユニット
JP7305406B2 (ja) * 2019-04-04 202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撮像装置
JP7465436B2 (ja) * 2019-10-31 2024-04-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650A (ja) * 1983-07-13 1985-01-31 Koyo Jidoki テ−プ状ラベルの送り装置
JP2995314B2 (ja) * 1992-10-15 1999-12-2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セットおよび印字装置
JPH0768814A (ja) * 1993-09-06 1995-03-14 Brother Ind Ltd テープ印字装置
DE4332608C2 (de) * 1993-09-24 2003-01-09 Meto International Gmbh Kassette
US6042280A (en) * 1995-05-25 2000-03-2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label printing device
JP3212445B2 (ja) * 1994-05-25 2001-09-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セット
DE69535836D1 (de) * 1994-11-29 2008-10-23 Seiko Epson Corp Banddruckvorrichtung
GB9513532D0 (en) * 1995-07-04 1995-09-06 Esselte Dymo Nv Printing device construction
CA2171526C (en) * 1995-10-13 1997-11-18 Glen E. Mavity Combination article security target and printed label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nd applying same
JP3543659B2 (ja) * 1999-01-25 2004-07-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セット
DE60042395D1 (de) * 1999-01-25 2009-07-30 Fargo Electronics Inc Verfha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mmunikation zwischen drucker oder laminator und ersatzteilen
WO2001010649A1 (en) * 1999-08-06 2001-02-15 Brother Industries, Ltd. Tape supply cartridge
JP4690532B2 (ja) * 2000-09-26 2011-06-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20475A (ja) * 2000-10-16 2002-04-23 Hitachi Ltd 紙製品、書類管理方法、書類管理システム、事務用品および事務機器
JP2003326741A (ja) * 2002-05-16 2003-11-19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994804B2 (ja) * 2002-06-25 2007-10-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字装置及びテープカセット
GB0230196D0 (en) * 2002-12-24 2003-02-05 Esselte Nv Identifying compatible combination for a thermal printer
GB0230199D0 (en) * 2002-12-24 2003-02-05 Esselte Nv Information on consumables
JP2004264375A (ja) * 2003-02-25 2004-09-24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プリント生産方法、プリント生産システム、プリント注文票、プリント収容袋及びプリント生産物
US7206010B2 (en) * 2004-04-16 2007-04-17 Zih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media located on a spool and/or a cartridge where the media includes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ttached thereto

Cited By (6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15309B2 (en) 2008-04-29 2017-11-14 Dymo Cassette for label printer
US9346297B2 (en) 2008-04-29 2016-05-24 Dymo Cassette for label printer
CN103722906B (zh) * 2008-12-25 2017-10-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
US9498998B2 (en) 2008-12-25 2016-11-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10744798B2 (en) 2008-12-25 2020-08-1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10661589B2 (en) 2008-12-25 2020-05-2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10189284B2 (en) 2008-12-25 2019-01-2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855779B2 (en) 2008-12-25 2018-01-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11285749B2 (en) 2008-12-25 2022-03-2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11479053B2 (en) 2008-12-25 2022-10-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649861B2 (en) 2008-12-25 2017-05-1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751349B2 (en) 2008-12-25 2017-09-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682584B2 (en) 2008-12-25 2017-06-2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CN103722906A (zh) * 2008-12-25 2014-04-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
US9511610B2 (en) 2008-12-25 2016-12-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511611B2 (en) 2008-12-25 2016-12-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511609B2 (en) 2008-12-25 2016-12-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522556B2 (en) 2008-12-25 2016-12-2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533522B2 (en) 2008-12-25 2017-01-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539838B2 (en) 2008-12-25 2017-01-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656496B2 (en) 2008-12-25 2017-05-2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566812B2 (en) 2008-12-25 2017-02-1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656497B2 (en) 2008-12-25 2017-05-2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656488B2 (en) 2009-03-31 2017-05-2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10201993B2 (en) 2009-03-31 2019-02-1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11254149B2 (en) 2009-03-31 2022-02-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616690B2 (en) 2009-03-31 2017-04-1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11052685B2 (en) 2009-03-31 2021-07-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592692B2 (en) 2009-03-31 2017-03-1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CN101850675A (zh) * 2009-03-31 2010-10-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
CN101850675B (zh) * 2009-03-31 2014-12-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
US10744802B2 (en) 2009-03-31 2020-08-1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498988B2 (en) 2009-03-31 2016-11-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CN104589815B (zh) * 2009-03-31 2017-04-1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和带式打印机
US9381756B2 (en) 2009-03-31 2016-07-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10675894B2 (en) 2009-03-31 2020-06-0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CN101850665B (zh) * 2009-03-31 2015-01-1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
CN104589815A (zh) * 2009-03-31 2015-05-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和带式打印机
CN104442042A (zh) * 2009-03-31 2015-03-2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
US10201988B2 (en) 2009-03-31 2019-02-1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10618325B2 (en) 2009-03-31 2020-04-1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11945217B2 (en) 2009-03-31 2024-04-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11707938B2 (en) 2009-03-31 2023-07-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CN101850665A (zh) * 2009-03-31 2010-10-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
US10226949B2 (en) 2009-03-31 2019-03-1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802432B2 (en) 2009-06-30 2017-10-3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676217B2 (en) 2009-06-30 2017-06-1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8641304B2 (en) 2009-06-30 2014-02-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11225099B2 (en) 2009-06-30 2022-01-1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10265976B2 (en) 2009-12-16 2019-04-2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11235600B2 (en) 2009-12-16 2022-02-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539837B2 (en) 2009-12-16 2017-01-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10265982B2 (en) 2009-12-28 2019-04-2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9656495B2 (en) 2009-12-28 2017-05-2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US11135862B2 (en) 2009-12-28 2021-10-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with indicator portion having pressing and non-pressing portion for indentifying tape type
CN105142919A (zh) * 2013-10-04 2015-12-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带盒
CN105142919B (zh) * 2013-10-04 2017-04-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带盒
CN105730015A (zh) * 2015-03-09 2016-07-06 北京硕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装置、带盒和打印机
CN109318611B (zh) * 2017-07-31 2022-01-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
CN109318610A (zh) * 2017-07-31 2019-02-1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及带盒单元
CN109318611A (zh) * 2017-07-31 2019-02-1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
CN109421395A (zh) * 2017-08-25 2019-03-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
US11123999B2 (en) 2018-09-03 2021-09-21 Sanford, L.P. Cassettes and label printers theref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13431A4 (en) 2010-02-24
EP1813431A1 (en) 2007-08-01
EP1813431B1 (en) 2012-12-19
US20080181708A1 (en) 2008-07-31
CN101060985B (zh) 2012-06-13
JPWO2006033430A1 (ja) 2008-05-15
WO2006033430A1 (ja) 200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60985A (zh) 带盒和带式打印机
CN101060986A (zh) 带式打印机和带盒
CN101060987A (zh) 带式打印机
CN101060988A (zh) 带盒和带式打印机
CN101060991A (zh) 带盒
CN1277687C (zh) 打印装置
CN100339230C (zh) 计算机和打印控制方法
CN1572520A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图像读取装置及调整方法
CN1268993C (zh) 印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313274C (zh) 一种墨盒与使用这种墨盒的打印机
CN1158594C (zh) 文字打印方法及其装置和图像制作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30125A (zh) 打印系统和作业处理方法
CN101058375A (zh) 纸张传送装置,图像扫描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1038633A (zh) 标签-标记制作装置
CN1054809C (zh) 色带盒自动更换印字系统
CN1702565A (zh) 图像形成系统、控制方法、记录介质和程序
CN1583411A (zh) 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CN182843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871618A (zh) 无线标签信息通信装置、无线标签信息通信装置用盒子、及无线标签电路元件处理系统
CN1540456A (zh) 加热装置、具有该加热装置的成像装置及加热方法
CN1169043C (zh) 图象打印方法及其装置
CN1828433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2842916Y (zh) 图像处理设备
CN1161240C (zh) 文字打印方法及其装置
CN1940939A (zh) 信息管理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和计算机可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